番茄寫作實驗2周感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實驗起因
七月初的時候,看著自己的文件夾裡不斷累積草稿卻遲遲沒有完稿,為了面對自己的寫作焦慮,想找個方法幫助自己培養完稿的信心,及嘗試找到適合我的寫作節奏,宣告了我要嘗試兩顆番茄寫作實驗。
宣告可以看這篇:
實行方式
因為正在Coursera上學習learning how to learn這門課。課程中有提到借用番茄鐘的模式讓大腦能夠在專注思維與發散思維中轉換,幫助克服拖延。而在《寫,就對了!找回自由書寫的力量,為寫而寫的喜悅》書中,及課程中都有提到寫作時將書寫與修改最好區分開來,因為用到的是不同的思維模式。
不要邊寫邊改,而是痛快地寫,再盡情地改。
所以我就將這個想法制定為一個寫作實驗,用一顆番茄的時間自由地寫,用一顆番茄的時間專注地改,讓我每天都能完稿。
兩周實行狀況
實際實行後發現兩顆番茄的時間真的很短,加上休息時間也就是一個小時的時間。自由書寫25分鐘大概字數有四五百字,再進行修整可能就留下三百多字。所以通常會一不小心就一個番茄鐘又一個番茄鐘的寫下去。
也嘗試將之前寫的草稿直接修整成完稿,不過有分段落的文章通常修整也同樣會超過兩個番茄鐘的時間。
此外,因為有些類型題目想嘗試,後來我也搭配使用思緒導圖跟九宮格寫作法。
思緒導圖是在自由書寫的階段先在一張橫向的紙上寫上題目,然後自由地將聯想到的任何片段字詞寫上去,毫無限制。也就是把自己對此主題最深刻的連結都放上去,之後再進行編排。
九宮格寫作術則是畫一個九宮格,將主題寫在中間,其他八個空格填上八種提問(或小標題)再進行內容的填滿。
這兩種方法在自由寫的階段先提供了架構,能夠在寫的時候先給自己提供一些錨點,不至於偏離太遠。
優點
實際使用這個方法後,確實能提升寫作頻率。因為明確定下截止時間(每天5:20發布,偷偷向各位讀者告白),並且跟自己說只寫兩個番茄鐘(哄自己開始寫),感覺上能夠做到,就降低了很多寫稿焦慮與心理門檻。並且因為每天發布文章後能感受到完稿的成就感,不知不覺會有信心嘗試更多的題材寫作,但可能要小心寫作上癮w
缺點
雖然可以藉由每天都有完稿的成就感,培養自己的寫作頻率,但在維持作品品質上確實難以把空。因為有每天完稿的約定,選擇書寫題材時會評估完成時間,需要較多資料統整爬梳的文類,或者需要更深度探討的內容,就會考慮評估再三,因為很難在一天內完整呈現。
適用
遇到寫作拖延,改稿焦慮的寫作者,可以用此方法來降低心理預期與壓力。
不適用
需要較長時間收集資料,進行分析比對等寫作模式。
在時間壓力下反而無法完整發揮的寫作者。
目前覺得可以調整的地方
此次實驗以一天一篇為目標頻率,結果就遇到有些文章題目很想寫,但因需要較長時間進行前置作業,反而難以開始書寫。
因為會想優先完成今天能夠完成的文,就比較難將時間花在需要長時間才能有成果的部分。
目前這個嘗試有效的原因,我覺得是因為目標明確,將注意力放在達到過程,能夠降低心理門檻。並且依照方格子創作者成長學院的建議,先宣告了寫作計畫,就會想要完成與讀者的約定。
而在每天完成約定的體驗中,累積自己能夠完成寫作的信心與動力,成為一個正向循環。
當然,我覺得之後可以依照寫作計畫的類型訂定不同的寫作頻率,可能是一周完成七個段落寫完一篇文。或者先規劃好寫作順序,將草稿逐步完成,再統一修整。
只是這個過程要怎麼維持自己寫作的樂趣,需要再考慮與規劃。畢竟獎勵也是達成習慣養成很重要的一環。
我覺得這次的寫作實驗對我的意義是練習了心想事成的能力。我為自己許下心願,為自己預留時間寫作,就能達成願望。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也能在你期盼的事物上,持續體驗美好,心想事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9會員
266內容數
成為一位創作創業者,這一路上有許多探索與學習,嘗試與反思,與你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發布的文章少了,但每次打開文章管理,就看到一列的未發布草稿,忍不住問自己是怎麼了? 思索了一番,想到關於寫作時間這件事,每個人,每篇文需要的寫作時間不一定,有時候花時間的或許也不是寫,而是查找、確認文內資訊是否正確,敘述是否完整? 但我覺察到一件事,那就是當我希望能讓文章正確無誤的時候,我就沒辦
疫情開始後,有不少人因為生活變化大而累積了不少壓力,情緒緊繃也容易焦慮失眠,這個時候有什麼方法能療癒自己呢? 從過去一戰、二戰,到現在疫情肆虐,在遭遇社會環境重大危機時,許多人會開始投入栽培植物,被稱作勝利花園(Victory Garden) 種菜可以自給自足,種花可以打造地景,除了在栽種的過程中重
自由書寫裡面有個概念我很喜歡,成為通道。 任由自己成為通道,風、水、雲、火、萬物和宇宙,都自然而然的流動,呈現什麼與我無涉,兀自美麗便足夠。 今天一開始的打開方式可能不太對,安排好上午十點要用視訊教學做香包,結果書房門鎖住了。 揀香茅時像是在釣貓,貓咪在旁邊一直張嘴想咬香茅端,還用手去撈。 後
心理師告訴我,喜歡和興趣不一樣。 回想今日過得如何,好似沒有什麼可說,可打開自己的事項安排,又是滿滿的代辦事項,目標願景與規劃。 只是現在的時間安排都加上了一些猶未可知。 今日上午還在迷迷糊糊的讓自己坐到桌前寫自由書寫,鬧鐘響起才突然發現預約的諮商時間竟然是今天。
住在一個舒適的家中,用著品質優良的好器物與家具,食用健康無毒的食材做成的美食,感受四季輪替,風景變遷,是許多人的理想生活。 而要過這樣的生活需要什麼條件? 很多的財富?人脈?運氣? 英子與修一說,是時間,美好的生活無法速成,都需要時間積累。   打開《積存時間的生活》這本書,就像受邀到津端夫婦的家,
最近發布的文章少了,但每次打開文章管理,就看到一列的未發布草稿,忍不住問自己是怎麼了? 思索了一番,想到關於寫作時間這件事,每個人,每篇文需要的寫作時間不一定,有時候花時間的或許也不是寫,而是查找、確認文內資訊是否正確,敘述是否完整? 但我覺察到一件事,那就是當我希望能讓文章正確無誤的時候,我就沒辦
疫情開始後,有不少人因為生活變化大而累積了不少壓力,情緒緊繃也容易焦慮失眠,這個時候有什麼方法能療癒自己呢? 從過去一戰、二戰,到現在疫情肆虐,在遭遇社會環境重大危機時,許多人會開始投入栽培植物,被稱作勝利花園(Victory Garden) 種菜可以自給自足,種花可以打造地景,除了在栽種的過程中重
自由書寫裡面有個概念我很喜歡,成為通道。 任由自己成為通道,風、水、雲、火、萬物和宇宙,都自然而然的流動,呈現什麼與我無涉,兀自美麗便足夠。 今天一開始的打開方式可能不太對,安排好上午十點要用視訊教學做香包,結果書房門鎖住了。 揀香茅時像是在釣貓,貓咪在旁邊一直張嘴想咬香茅端,還用手去撈。 後
心理師告訴我,喜歡和興趣不一樣。 回想今日過得如何,好似沒有什麼可說,可打開自己的事項安排,又是滿滿的代辦事項,目標願景與規劃。 只是現在的時間安排都加上了一些猶未可知。 今日上午還在迷迷糊糊的讓自己坐到桌前寫自由書寫,鬧鐘響起才突然發現預約的諮商時間竟然是今天。
住在一個舒適的家中,用著品質優良的好器物與家具,食用健康無毒的食材做成的美食,感受四季輪替,風景變遷,是許多人的理想生活。 而要過這樣的生活需要什麼條件? 很多的財富?人脈?運氣? 英子與修一說,是時間,美好的生活無法速成,都需要時間積累。   打開《積存時間的生活》這本書,就像受邀到津端夫婦的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開始整理自己管理時間與目標的方法,除了筆記改成NOTION外,其實最重要的是培養自己對時間的"危險意識",當你意識到時間是有限、有壓迫感時,才會督促自己將手邊的事情趕快完成,時間管理的本質,不是做更多事,而是用更短的時間完成目標;也就是提升效率與效能,而不是拉長工時。於是就看了之前風靡一陣子的番
Thumbnail
番茄鐘工作法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時間管理技巧,透過專注工作25分鐘後休息5分鐘的方式,幫助提升工作或學習的效率。這裡簡述探討番茄鐘的基本原理、實踐策略,以及如何克服工作中的干擾,培養專注與放鬆的心態,進而提升整體表現。無論是對於上班族還是學生,掌握這種技巧都能助你更好地應對學習與工作的挑戰。
當初我一邊工作一邊寫博士論文的時候,難免會有很疲憊不想寫作或是遇到靈感枯竭的時期。這時,我利用兩個技術來幫助我寫完博士論文: 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 與自由書寫術(Free writing)。
Thumbnail
我就來跟大家分享我學到的番茄鐘! 番茄鐘-是用來給常常「不專心」「分心」的人使用的(其實大家都可以用),像是在25分鐘內,你只要全神貫注在你所要的目的之中,在用5-10分鐘內去休息
Thumbnail
許多人在實施番茄鐘工作法時,可能忽視短暫休息時間的重要性,而無法有效放鬆。透過「一分鐘體育課」的研究案例中中汲取靈感,進行簡短身體活動、深呼吸和正念練習等方式來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番茄鐘工作法,這是一種高效的時間管理技巧,有助於提升個人專注力和工作效率。文章內容包括了番茄鐘工作法的執行步驟、科學佐證以及適合自己的工作節奏。
對於每一位作家來說,發掘有效的寫作策略是提升寫作效率與創意的關鍵途徑。自由寫作,一種既簡單又強大的方法,對於想要持續寫出內容、累積經驗,並感受到成就感的你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技巧。如果你渴望在寫作過程中解鎖創意潛能,以下三個自由寫作框架將為你開啟全新視野。 框架1 - 設定固定寫作時間:實踐自由寫作
Thumbnail
番茄鐘的基本運作邏輯是將專注於工作、讀書的時間分成短暫的時間段,每個時間段的長度為25分鐘,也被稱作是一個「番茄」,每個番茄工作時間後,都需要有一個短暫的休息時間,通常是5分鐘。
Thumbnail
1.造成焦慮的原因是時間持續流逝。 2.番茄中不可切割,如果中途被打斷,那就應該重新開始一個新的25分鐘。 3.每完成四次番茄鐘,需要安排一次長休息,目的是讓大腦重組整合。 4.基本原則:番茄鐘一旦開始,就一定得等到她響。
Thumbnail
最近開始整理自己管理時間與目標的方法,除了筆記改成NOTION外,其實最重要的是培養自己對時間的"危險意識",當你意識到時間是有限、有壓迫感時,才會督促自己將手邊的事情趕快完成,時間管理的本質,不是做更多事,而是用更短的時間完成目標;也就是提升效率與效能,而不是拉長工時。於是就看了之前風靡一陣子的番
Thumbnail
番茄鐘工作法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時間管理技巧,透過專注工作25分鐘後休息5分鐘的方式,幫助提升工作或學習的效率。這裡簡述探討番茄鐘的基本原理、實踐策略,以及如何克服工作中的干擾,培養專注與放鬆的心態,進而提升整體表現。無論是對於上班族還是學生,掌握這種技巧都能助你更好地應對學習與工作的挑戰。
當初我一邊工作一邊寫博士論文的時候,難免會有很疲憊不想寫作或是遇到靈感枯竭的時期。這時,我利用兩個技術來幫助我寫完博士論文: 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 與自由書寫術(Free writing)。
Thumbnail
我就來跟大家分享我學到的番茄鐘! 番茄鐘-是用來給常常「不專心」「分心」的人使用的(其實大家都可以用),像是在25分鐘內,你只要全神貫注在你所要的目的之中,在用5-10分鐘內去休息
Thumbnail
許多人在實施番茄鐘工作法時,可能忽視短暫休息時間的重要性,而無法有效放鬆。透過「一分鐘體育課」的研究案例中中汲取靈感,進行簡短身體活動、深呼吸和正念練習等方式來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番茄鐘工作法,這是一種高效的時間管理技巧,有助於提升個人專注力和工作效率。文章內容包括了番茄鐘工作法的執行步驟、科學佐證以及適合自己的工作節奏。
對於每一位作家來說,發掘有效的寫作策略是提升寫作效率與創意的關鍵途徑。自由寫作,一種既簡單又強大的方法,對於想要持續寫出內容、累積經驗,並感受到成就感的你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技巧。如果你渴望在寫作過程中解鎖創意潛能,以下三個自由寫作框架將為你開啟全新視野。 框架1 - 設定固定寫作時間:實踐自由寫作
Thumbnail
番茄鐘的基本運作邏輯是將專注於工作、讀書的時間分成短暫的時間段,每個時間段的長度為25分鐘,也被稱作是一個「番茄」,每個番茄工作時間後,都需要有一個短暫的休息時間,通常是5分鐘。
Thumbnail
1.造成焦慮的原因是時間持續流逝。 2.番茄中不可切割,如果中途被打斷,那就應該重新開始一個新的25分鐘。 3.每完成四次番茄鐘,需要安排一次長休息,目的是讓大腦重組整合。 4.基本原則:番茄鐘一旦開始,就一定得等到她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