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情緒存在的目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想要來講一下,有關於情緒這件事。
前些年收了幾位學生,有好幾個基本上都是所謂的瘋子媽媽。
清一色情緒起伏大不用說,講沒兩句突然噴淚,不然就是靈媒體質、有的夫妻不和、幾乎天天爭吵,有的焦慮、憂鬱、過動、恐慌、壓抑、也有性生活不協調的。
我看起來這幾個媽媽的問題方向都挺一致,其中有幾位明顯的都指向了童年創傷。
其實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某一個程度的童年創傷,差別只在於每個人自我的修復能力與求生能力有差異,所以有的人能夠一輩子都與這些傷痛共存,但有的人沒辦法,特別是性這個部分如果受到侵犯的話。
然後這幾個學生特別積極的參與中心的聚會與課程,但我看到的其實都是「求救」的訊號。
自己在生命中不斷遇到自己都難以理解的生命模式,不斷的上課,在團體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未果,最後只能一群類似遭遇的人彼此慰藉,而求助無門。幾十年過去了,都已經是坐四望五的年紀,她們的傷口一直都沒有痊癒。
我看起來,這其實是很悲傷的一件事情。
在處理經驗中,通常這些童年嚴重受創或是受虐的孩子,成年後在親密關係的建立上,常常最後都挺失控,這個親密關係不僅是夫妻或是男女朋友的關係上,跟孩子之間的關係通常也會壞掉,特別是在生育孩子之後,這些不堪回首壓抑多年的情緒,都會用意想不到的方式浮現出來。
特別是當自己的孩子越接近那個事件發生的時間點時,情緒就更激烈的展現,彼此的關係就變得更緊張。
我們應該要清楚,人類的所有心理機制都是為了求生,不論是任何行為、反應與情緒,都是一樣的。當我們能夠了解這個基礎機制之後,就會明白,我們的每一種情緒都應該正視它,與其擁抱並與其同存。而越激烈的情緒反應出現,也只是代表著感受到生存被嚴重的威脅而已。
所以基本上新時代說的甚麼「捨棄負面情緒」林杯看起來根本就是狗屎。
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就像是一間房子,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童年時期就像在打地基、骨架與管線,青少年時期將外觀的牆壁與隔間做了出來,成年後開始了內部的裝潢與擺設,最後建構出了我們自己期盼的樣子。
而生命中每一次的磨難,都會摧毀內心這座房子的一部分架構,有的人會趁機直接打掉重新再設計更堅固的架構,有的人會直接放著不管,有的人會直接在上面蓋上新的裝潢~覺得看起來漂漂亮亮就好。
但這些情緒與記憶就像是受創後管線漏水一樣,如果沒有正視它的起因並好好處理,它總會在若干年後,用一種很扭曲的狀況回到你的生命中,然後告訴你說:
「嗨!我還在這裡~不管你再怎麼討厭我,我也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你沒辦法拋棄我。」
然後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不斷地在成為受害者或是加害人的循環中感到安全。
所以如果以前成長的過程中被父親拋棄不管的,常常也會用其他的方式拋棄自己的小孩;就像孩子年紀輕輕就丟到私校或外地去念書,美其名給他磨練然後還覺得沾沾自喜而不自知,其實他就跟你當年一樣受虐而已。
母親當年婚姻不順利不幸福,無法得到另一半的關愛,每天都在家裡吵鬧打架;基本上成年後也只會男友一個換一個,最後嫁給一個天天跟你吵架的丈夫,無限重演母親的感情模式。
還有些人,因為在父母極大的控制欲下成長,然後處處都達不到父母的期望與標準,為了表達自己的反抗,於是他生命中最大的反抗就是直接成為一個GAY!讓父母直接在生命中被自己放逐。
(個人覺得這招其實也挺狠的。)
「老師,這些同學最後好像都好了?最後都是怎麼處理的?」
「很簡單啊,他們一發作就先吃塊炸雞夾烤鴨,血糖上升了,大腦的生存機制就會先當機。」
「如果炸雞跟烤鴨沒用呢?」
「那就沾點砂糖再多吃幾塊啊。」
「難怪老師每周在中心聚會都吃大餐。」
「你是不是誤會了甚麼?那是同學在治療我的神經病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14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onji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裡的資料是為了方便學生可以對西方靈氣教學結構的發展歷史有所了解。雖然這封信被張貼在許多網站上,但我也將它張貼在網站上,因為它是關於靈氣進入西方社會後的歷史性聲明文件。 前陣子我們有分享過,菲利斯·古本 (Phyllis Furomoto) 在 1990 年代後期曾嘗試在全球範圍內為靈氣註冊商標。
在臼井甕男之前的靈氣 Reiki Before Usui 威廉·李連 William Lee Rand 這篇文章是一系列文章的一部分,這篇文章發表在 2013 年秋季《靈氣新聞》雜誌上“靈氣歷史的循證研究(An Evidence Based History of Reiki)”中描述的歷史研究方法
高田女士的講義 Takata's Handouts 威廉·李連 William Lee Rand 1938 年,高田夫人在林忠次郎老師在日本診所實習一年,在接受了他的培訓後,高田女士將靈氣帶到夏威夷。她成為一名有成就的治療師,練習和教授靈氣,直到 1980 年去世前,這段時間長達 40 多年。這是
臨終給予靈氣治療 Reiki for the Dying 茱迪·布羅伊爾斯 Judi Broyles 當我在迫切需要的情況下使用靈氣時,它會給予我前所未有的力量。我是加利福尼亞州桑尼維爾 巴士威斯 臨終關懷中心 (hospice volunteer with Pathways in Sunnyva
土居裕老師的采訪 Hiroshi Doi is Interviewed 威廉·李連 William Lee Rand 土居裕老師 Hiroshi Doi 是日本靈氣的權威。 他本身在臼井靈氣療法學會中的會員資格使他在靈氣界處於一個非常獨特的位置,也讓我們可以獲取有關臼井甕男老師原始靈氣治療方法的相
小川二三男 91 歲。 (1997) 他住在日本靜岡,從父親那裡學習靈氣。 他於 1943 年 11 月 18 日完成了他的靈氣師範訓練。 他的傳承如下: 臼井甕男 武富咸一 小川馨造 小川二三男 武富咸一最後成為臼井靈氣療法學會的會長。 小川馨造也是臼井老師的好朋友,也從他那裡接受了靈氣師範的靈
這裡的資料是為了方便學生可以對西方靈氣教學結構的發展歷史有所了解。雖然這封信被張貼在許多網站上,但我也將它張貼在網站上,因為它是關於靈氣進入西方社會後的歷史性聲明文件。 前陣子我們有分享過,菲利斯·古本 (Phyllis Furomoto) 在 1990 年代後期曾嘗試在全球範圍內為靈氣註冊商標。
在臼井甕男之前的靈氣 Reiki Before Usui 威廉·李連 William Lee Rand 這篇文章是一系列文章的一部分,這篇文章發表在 2013 年秋季《靈氣新聞》雜誌上“靈氣歷史的循證研究(An Evidence Based History of Reiki)”中描述的歷史研究方法
高田女士的講義 Takata's Handouts 威廉·李連 William Lee Rand 1938 年,高田夫人在林忠次郎老師在日本診所實習一年,在接受了他的培訓後,高田女士將靈氣帶到夏威夷。她成為一名有成就的治療師,練習和教授靈氣,直到 1980 年去世前,這段時間長達 40 多年。這是
臨終給予靈氣治療 Reiki for the Dying 茱迪·布羅伊爾斯 Judi Broyles 當我在迫切需要的情況下使用靈氣時,它會給予我前所未有的力量。我是加利福尼亞州桑尼維爾 巴士威斯 臨終關懷中心 (hospice volunteer with Pathways in Sunnyva
土居裕老師的采訪 Hiroshi Doi is Interviewed 威廉·李連 William Lee Rand 土居裕老師 Hiroshi Doi 是日本靈氣的權威。 他本身在臼井靈氣療法學會中的會員資格使他在靈氣界處於一個非常獨特的位置,也讓我們可以獲取有關臼井甕男老師原始靈氣治療方法的相
小川二三男 91 歲。 (1997) 他住在日本靜岡,從父親那裡學習靈氣。 他於 1943 年 11 月 18 日完成了他的靈氣師範訓練。 他的傳承如下: 臼井甕男 武富咸一 小川馨造 小川二三男 武富咸一最後成為臼井靈氣療法學會的會長。 小川馨造也是臼井老師的好朋友,也從他那裡接受了靈氣師範的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有關原生家庭對人的情緒勒索以及個人成長的故事,藉此讓大家意識到這樣的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解決,同時也希望大家從童年的陰影走出來,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每個人一定都是值得好好被愛的。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老實說,處理父母的問題,會比處理孩子的問題更加麻煩得多。我們可以 設法改變孩子,卻很難改變孩子的父母。如果父母不肯跟著改變,要讓孩子確 實改過自新,就會非常困難」~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   作者接觸過很多犯罪的少年,很多時候都是出自於父母管教太多或是忽略的狀態,甚至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觀察小孩情緒中心的運作,包括情緒週期低點和外在表現。作者分享了女兒出現看似喜怒無常的情況,以及對應的處理與陪伴方式。歡迎加入討論,並瞭解人類圖親子教練的時段。
Thumbnail
情緒調解為五步驟,需要『辨識--接受--理解--調解--行動』 案例是對父親感到生氣的大學女生 當事人說:「我知道在生氣,也可以少見面來應對,但為什麼還覺得悶悶不樂、時常恍神、提不起勁呢?好煩啊!」 其實這是還沒消化完的現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有關原生家庭對人的情緒勒索以及個人成長的故事,藉此讓大家意識到這樣的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解決,同時也希望大家從童年的陰影走出來,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每個人一定都是值得好好被愛的。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老實說,處理父母的問題,會比處理孩子的問題更加麻煩得多。我們可以 設法改變孩子,卻很難改變孩子的父母。如果父母不肯跟著改變,要讓孩子確 實改過自新,就會非常困難」~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   作者接觸過很多犯罪的少年,很多時候都是出自於父母管教太多或是忽略的狀態,甚至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觀察小孩情緒中心的運作,包括情緒週期低點和外在表現。作者分享了女兒出現看似喜怒無常的情況,以及對應的處理與陪伴方式。歡迎加入討論,並瞭解人類圖親子教練的時段。
Thumbnail
情緒調解為五步驟,需要『辨識--接受--理解--調解--行動』 案例是對父親感到生氣的大學女生 當事人說:「我知道在生氣,也可以少見面來應對,但為什麼還覺得悶悶不樂、時常恍神、提不起勁呢?好煩啊!」 其實這是還沒消化完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