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真確》#8 單一觀點直覺偏誤

單一觀點直覺

我們覺得簡單的概念很迷人,喜歡洞悉的那一刻,喜歡感到自己確實了解某個事物,而這就像一座滑溜溜的斜坡,我們很容易就往下滑,認為這個耀眼的簡單概念可以漂亮解釋許多其他事情,不然就是可以漂亮解決許多其他問題。
一切都很簡單。然而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完全誤解了世界。我把這種對單一肇因與解方的喜好稱為單一觀點型直覺。
舉個例子,自由市場是個簡單漂亮的概念,並可以推導到另一個簡單概念,那就是所有問題都有一個肇因:政府干預 ── 對此我們絕對要永遠反對。至於所有問題的解方就是減少稅收,鬆綁法規,從而釋放市場的力量 ── 對此我們絕對要永遠支持。
這種思考省下許多時間。你不必從頭了解一個問題就能提出見解與答案,然後就能把頭腦用在其他事情上。然而如果你想了解世界,這招可沒那麼好用。如果你永遠固守或反對某個特定概念,你會看不到那些不符這觀點的資訊。這對想了解現實的你通常不是好事。
反之,你最好時常檢驗你所喜愛的概念是否有漏洞,對自身局限抱持虛心,對不符想像的知識抱持好奇,對其他領域的知識抱持好奇,別只跟同意你的人談話,別只看符合認知的例子,而是接觸不同意你的人,接觸反駁你的人,把不同見解當作有助理解世界的寶貴資源。

專家與社運人士
我愛專家,但專家有其局限。
  • 首先,專家顯然只是自己那領域的專家
  • 有時「專家」甚至並不專精於自己的領域,許多社運人士把自己塑造為專家。

槌子與釘子
你也許聽過這句西方諺語:「給孩子一個槌子,什麼都像是釘子。」
當你有寶貴的專業,你會想好好拿來用。有時專家會四處設法讓得來不易的知識與技能有用武之地,連其實派不上用場的地方都想插手。數學高手老是對數字念念不忘,關注氣候變遷的社運人士到處大談太陽能,醫師在日常預防較佳的情況下仍提倡事後治療。
我不愛數據。我是數據的超級粉絲,但不愛數據。數據有其局限。唯有當數據能超越數字本身,協助我了解現實(例如人的生活),這才值得愛。在我的研究上,我得靠數據檢驗我的假設,但那些假設本身通常源自跟人交談、聽人說話與觀察他人。雖然我們絕對需要數據來了解世界,卻得十分小心謹慎,別貿然相信只憑一堆數據就下的結論。

求真習慣

為了扭轉單一觀點直覺偏誤,你要有整個工具箱而非一把槌子。懂得察覺單一觀點可能局限自已的想像,然後想到不妨試著從許多角度來看問題,方能獲得更準確的了解,提出更實際的解方。
  • 檢驗你的想法:別只看支持自身觀點的正面佐證,而是請不同意你的人檢驗你的想法,並找出他們的漏洞。
  • 專業有局限:別對專業以外的領域撈過界:對不懂的事物要虛心。此外,別人的專業也有局限,你同樣得小心留意。
  • 槌子與釘子:如果你擅長使用某個工具,你會太常想去用它。如果你深入了解了某個問題,你容易誇大那個問題或解方的重要性。切記,沒有哪個工具處處適用。如果你最愛的點子是槌子,記得找其他有螺絲起子、扳手和捲尺的同事,對其他領域的想法抱持開放態度。
  • 看數據,但別「只」看數據:不靠數字不能了解世界,單靠數字同樣不能。要看到數字背後的現實世界。
  • 當心簡單的想法與解法:歷史上不乏許多空想家,憑一個烏托邦願景替恐怖惡行辯護。你要歡迎複雜的思考,對照不同的想法,尋求折衷,視情況決定怎樣解決問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Give me book 是一個分享書籍的讀書園地,每兩周就會寫一本〝書籍〞的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期許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 Gimmy 一起閱讀、學習與交流,而每一本書大約會發佈五篇主題:簡介、三個主題和總結,透過這些分享來期待我們共同學習與成長。 若有推薦的書單,請歡迎隨時向我推薦哦 ^^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