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確》#6 概括型直覺偏誤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概括型直覺


人總是下意識的自動把事物分類與概括。這不是偏見或高明,而是對頭腦運作實屬必要,讓種種想法能有個架構。想像一下,如果我們把每個物品或情況視為獨一無二 ── 那麼我們甚至無法有一套語言來描述周遭世界。
概括型直覺很必要與有用,但就如這本書裡的其他直覺,有可能扭曲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概括型直覺可能讓我們誤把多個事物、人或國家歸為一類,但它們其實大不相同。概括型直覺可能讓我們假定同一分類下的所有東西或人都很類似。也許最糟糕的是,概括型直覺可能讓我們抓著某個分類裡的幾個特例,或甚至一個特例,就套用在整個分類上。
媒體再次是這種直覺的好朋友。概括誤導與刻板印象是媒體傳遞訊息的簡便方法,報紙上常見到這類標籤,比如鄉間生活、中產階級、超級媽媽和幫派分子。
當許多人留意到某種有問題的概括分類,那就成為刻板印象。種族與性別就是最常見的刻板印象。許多重要問題由此而生,但錯誤概括所造成的問題可不只如此,所造成的偏誤簡直五花八門。
二分化直覺把世界分成「我們」和「他們」,而概括型直覺則讓「我們」把「他們」想成一模一樣

質疑你的分類

如果你能時時假定自己的分類會誤導,那可很有幫助。在這裡我提出五個方法來質疑你所偏好的分類:尋找同一類別裡的相異之處,不同類別裡的相似之處;
1. 尋找同一類別裡的相異之處,不同類別裡的相似之處
  • 當有人說某些人怎樣做是因為其所屬群體(國家、文化或宗教等),你可得小心。在同一個群體裡是否有不同行為的例子?還是同一種行為出現在其他群體裡?
  • 非洲是一片廣闊大陸,54個國家,10億人口左右。談「非洲國家」和「非洲問題」不具意義,但人們成天這樣講,那會導致可笑結果。
2. 當心「多數」
  • 你要記得「多數」只代表超過一半,既可以是51%,也可以是99%,所以如果可能的話,把百分比問清楚吧。
3. 當心特例
  • 當心別把特例當通則。化學恐懼症就是把幾種嚇人的有害物質當通則,有些人因此恐懼所有「化學物質」。
4. 假定你不是「正常」,而別人不是笨蛋
  • 為了避免腳被電梯門夾到等悽慘的錯誤,你的經驗也許不代表「正常」,別把第四級國家的經驗貿然套用在其他國家,尤其在你會覺得別人是笨蛋的時候。
5. 當心從一個群體套用到另一個群體的做法
  • 在二戰與韓戰,醫護人員發現昏迷士兵採俯臥比仰臥的存活率高,原因是仰臥時容易被自己的嘔吐物窒息,趴睡時嘔吐物則能流出,呼吸道保持暢通。
  • 然而一個新發現很容易套用到太多地方。1960年代,由於復甦姿勢取得成效,公衛界揚棄傳統做法,建議家長讓寶寶趴睡,好像只要無力照顧自己則不得仰睡,就是需要採用這一套。
  • 這種笨拙套用通常很難發現。邏輯看似正確。儘管數據顯示嬰兒猝死率是上揚而非下降,遲至1985年一群香港小兒科醫師才確實指出趴睡可能是元凶。7年後,瑞典當局才承認錯誤,把建議反過來。
  • 去意識的士兵在仰睡時會被嘔吐物窒息而死,但睡覺的嬰兒不然,他們有完全正常運作的反射反應,在仰睡姿勢下如果有嘔吐物會側過身子,在趴睡姿勢下則可能還沒力氣把重重的頭部偏斜以保持呼吸道暢通。
  • 這類套用甚難發現,但當新證據出現時,我們務必樂於質疑先前的假定,重新衡量,如果確實錯了則勇於承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6會員
214內容數
Give me book 是一個分享書籍的讀書園地,每兩周就會寫一本〝書籍〞的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期許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 Gimmy 一起閱讀、學習與交流,而每一本書大約會發佈五篇主題:簡介、三個主題和總結,透過這些分享來期待我們共同學習與成長。 若有推薦的書單,請歡迎隨時向我推薦哦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閱讀心得 | 真確真確,一本戳破直覺泡泡的書。
Thumbnail
avatar
悠思
2024-01-01
真確:我們真的瞭解世界嗎?還是都用直覺偏誤來理解全球? 隨著疫情、戰爭、極端氣候等等到來,世界是不是越來越糟了? 還是我們對世界理解錯誤了? 1.二元分類 非黑及白的直覺偏誤。 概括型 別將世界二分化,分成我們和他們,現實不是這樣分類。 現今世界上多數人並不在低所得國家,而是在中等所得國家,連最低所得國家裡也有60%女孩讀完小學,識字
Thumbnail
avatar
90
2023-12-12
《真確》:放下恐懼、宿命與怪罪的包袱,探索真相的力量《真確》是比爾‧蓋茲2018年度的選書,作者是漢斯.羅斯林(Hans Rosling),用許多實際的醫學臨床經驗與世界的數據,帶領讀者重新認識世界的真相。 書中提到許多錯誤的直覺,引導著我們錯誤的思考著別人和這個世界。以下簡單列舉: 書中列舉的直覺偏誤 1.    二分化直覺偏誤:例如,認為世
Thumbnail
avatar
牧野(Muye)
2023-11-07
你對世界有 《真確》的認知嗎?作者寫這本書、這13個真確問題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打臉人們、推翻人們的既有認知,而是讓讀者從「意識到自己錯了」這一刻作為起點,打開對世界的好奇心,敏銳察覺自身的直覺偏誤,然後時時刻刻懷疑:媒體上、身旁人說的話、以及自己的印象,究竟是不是真實的。
Thumbnail
avatar
雙眼皮
2023-11-06
《脆弱的力量》:面對未知的掙扎很狼狽卻真實|【閱讀札記#6】你上一次不計後果、全心投入一件事是什麼時候呢? 你有過這種經驗嗎?在行動前,要先確定結果是自己想要的才開始,事情都要按照自己預想的發展,不允許失控發生,太用力追求完美,反而違背了最開始的初衷。
Thumbnail
avatar
紅茶加牛奶
2023-10-06
《真確》|世界其實既糟糕又美好你還在用「發展中國家」與「已發展國家」來區分世界嗎? 這是1960年時劃分世界等級的方法,但現在已經不適用了。
Thumbnail
avatar
淡淡晴空
2022-11-16
讀《真確》學會用數據腦更正確的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其實有很多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已經是陳舊不堪的,哪些國家是開發中、已開發或是未開發?怎樣算貧窮?男女接受基本教育的比例?環保狀況有多糟?這些問題問問自己,發現自己的認知往往跟數據顯示的相差十萬八千里,而讀這本真確,可以讓人們較不易限於舊知的框架,更認認真真的看待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現況。
Thumbnail
avatar
跟著軌軌來讀書
2022-11-11
《真確》2018年的時候,我花錢買了實體書,沒讀完就賣二手書了。 2021年的時候,我免費得到電子書,有看完還寫心得分享。 這是什麼樣的緣份呢?
Thumbnail
avatar
Kuo-Liang Chang
2022-01-02
讀《真確》—台灣社會議題的再思考(下)  上次談到幾項閱讀完《真確》後的心得,包括少子化與經濟無關、學生沒有比當年的我們爛、媒體識讀能力來自不斷學習、核能存廢問題、covid19疫苗在台施打死亡率問題、covid19不該叫武漢肺炎、責任政治的濫用、民粹議題等諸多台灣的社會現況(詳見讀《真確》—台灣社會議題的再思考(上)一文)。   這次
Thumbnail
avatar
教育界走跳
2021-09-19
讀《真確》—台灣社會議題的再思考(上)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由漢斯.羅斯林,奧拉.羅斯林,安娜.羅朗德等三人所完成,其中又以漢斯.羅斯林為主。本書藉著幽默的筆調、各式的故事、作者的親身經歷,並佐以豐富的圖表與數據,意欲扭轉世人對於世界不正確的認知,獲比爾蓋茲、歐巴馬等名人列為推薦書單。   不過,本書放眼
Thumbnail
avatar
教育界走跳
2021-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