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教知性寫作的好處?

這學期在台中女中的哲學課程,以知性書籍的閱讀心得寫作為主。
對我個人而言,這是教學模式上的重大轉變。先前偏重議題簡介和觀點討論,並不特別要求學生們產出文字論述,可以只是像聊天那樣給些口頭意見就好。但我現在認為,閱讀寫作越來越重要,或說教學成效可望越來越好,理由我歸納為以下幾點:
.記得住、帶得走
已有許多研究指出,對於新學習到的知識或技能,如果缺乏後續的複習、練習與應用,很快就會被遺忘。很遺憾地,議題簡介很容易如此,我們可以在現場讓學生們覺得輕鬆有趣又有知識感,但過了一兩個月後,就只會留下某些初步印象。更具體地說,學生會說「很有趣」、「挺燒腦」、「改變從前的想法」等,但很少人能夠重述議題的主流論點與相應論證。
必須說明的是,這並非批評,只是教學模式優缺點的一種評估。原則上這類教學模式最適用於講座或營隊,它可以讓學生們體驗哲學討論的過程,或說在友善環境下觸發學生們的知識感。但在一學期的時間裡,我會希望做到更多。
顯然,如果能夠獨立完成一篇閱讀心得,思考內容將更能夠留在深層記憶裡。
.對應到教改的要求
隨著108課綱的實施,非分數的成果產出越來越重要,而閱讀心得不僅可以當作學習歷程的具體成果,還可以投稿教育部的閱讀心得徵文比賽。
其實我先前嘗試過,在期末讓學生們寫論述性質的短文,大概一千字左右。但實務上面臨非常多的難題,首先就是和期末考撞期,導致有些學生只想在半小時一小時內搞定。
其次,如果自由選題,你會看到一堆選題缺乏論說性,譬如很多人都會寫動漫評論(常常偏重於解析角色心理);如果規定題目(先前教過的主題),你會看到很多人想到什麼寫什麼,而且往往不是先前教過的那些概念或論點(我猜是已經忘了)。
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方式,是提供一個好的寫作動機。如果缺乏動機,按我的現場經驗,多數人會覺得這就是個得完成的作業,只要花一兩小時寫就算盡到責任。隨著教改的進行,一種適用於全體學生的動機出現了,那就是對升學有明確幫助,這一動機會讓不少學生投資更多時間心力。
.提供充分資訊
有人說,在大多數議題上,人們的論點之所以有偏差,並非由於邏輯推論出錯,而是由於他們所持的資訊不足或有誤。我相當認同這一點。至少對高中學生而言,之所以對哲學或社會議題沒有太多想法,不是因為腦袋哪裡卡住,而是因為缺乏可供思考與下判斷的資訊。
換個角度說,如果你在提問之前,先說明議題的由來、重要性、大事件、主流論點、主要理由等,大多數人都可以明確選定自家立場。然而,講師不見得有那麼多時間心力詳細準備,而且課堂上也不見得有充分時間讓你講清楚說明白。(所以到後來,實務上就是想辦法把議題問地簡單一點,或聚焦於特定事件)
現在,有個方式可以輕鬆解決這一困難,那就是挑一本好書給學生看,再寫閱讀心得。
目前台灣坊間優良的哲普或社科書籍越來越多,也有不少人寫了簡介文章,甚至拍了解說短片,這些都是很好的教學資源。在這種情況下,資訊匱乏、資訊蒐集的成本,已不再是大問題。書中通常已提供充分的背景資訊,如果你懶得翻書,還可以找網路文章或短片,而且這些都可以課後一看再看。
事實上,若是一整個學期的課程,我會直接給學生八到十個小時的自由時間,自己決定閱讀、寫作的比例與節奏。
.提升論述能力
相信大家都知道,說和寫不一樣,知性寫作上更是如此。就我長期以來的觀察,初學者在知性寫作上幾乎必定碰到的問題是:有判斷也有論點,但不太會主動區分它們,也不會主動強調它們之間的邏輯連結。
這具體表現為:1. 不會主動條列自己的幾個想法,或說不會主動區分支持同一判斷的不同論點。2. 不太會判斷哪個論點很普通、哪個論點特別有力。3. 很少會主動處理反論。
如果有講師的適時引導,這些有助於思辨的技巧,往往能夠出現在集體討論中,但寫作基本上是個人的事,所以這大部分必須靠每個學生自己完成(除非講師有空給個別建議)。也就是說,要求寫作,就等於是要求學生練習這些技巧。
相信大家基本會同意,相較於口頭討論,知性寫作也是提升論述能力的重要一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