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年,是歲月的累積;
大人,卻是人生的修為。
中年歲月,其實比想像中更為漫長,
我們將從哪裡出發?
將會抵達哪裡?
中年是家庭的承擔者;中年是老年的起點;
中年有覺醒的力量;中年之愛閃亮激昂;
中年可以通達、自由與自在;中年是走向渡口,尋找一條船──
那條船能穿越歲月的湍急洪流,
使我們成為真正的「大人」。
大人不必討好他人;不必與全世界和解;
不再等待成功;不再追求名利,
因為確實明白,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睿智、慈悲、雋永;
「大人」的存在,就應該要閃閃發亮。
【凱樂蒂的閱讀動機】
有在追俗女養成記2的鐵粉對「閃閃發亮的大人」這名詞,一定不陌生,我在偶然之下租閱到張曼娟老師的這本書,延續剛追完俗女2的情緒與衝擊思維,閱讀這本書別有一番嶄新的收穫。
你認為何謂「大人」? 在自序中,張曼娟老師以休˙傑克曼主演的「大娛樂家」經典一句話來分享~
你不需要全世界都愛你,只要幾個好人愛你,那就夠了
大家普遍認為中年=大人,「大人學」這幾年成為顯學,其實大人學是一種「審美觀、生活品味」的代名詞,但隨著數字年齡的增長,曾經年輕時的價值觀不再純真純粹,轉變認為走到更高的地位、擁有更多的東西,就是人人眼中的「成功、人生勝利組、幸福」。
我相信許多自以為的「大人」在擁有自己認為的「成功、幸福」之後,也同時承受了人生上半場難割捨的遺憾,張曼娟老師給予讀者們一個很好的指引方向~
我輩中人邁入人生下半場時,最該做的是對自己的清算與和解。靈魂中那些幽暗的、破碎的部分,也許是因為傷害而造成,無以宣言的痛苦已經承載了幾十年,直到中年才明白,並沒有甚麼人會替我們取下枷鎖,帶來救贖。我們苦苦等待的,釋放我們於痛苦深淵的那股力量,原來在我們自己身上。-p7
閱讀完此書後,我期許未來自己能成為張曼娟老師口中不失赤子之心的大人~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對世界依然充滿好奇與熱情;願意為了理想披掛上陣;具有更大的包容力與同理心;為他人付出與奉獻是快樂的事。-p7
【獨立心時代】
日本近年盛行的「卒婚」,是指中年夫妻盡完養育子女的責任,即使對這段婚姻有過怨懟有過央求,但走到人生的下半場,已不想再繞著其他人的生活轉圈圈、不想再隱藏真實的想法與慾望、不想忍氣吞聲,所以雙方保留婚約,但可以各自尋找自己的人生目標,重啟嶄新人生,換言之「卒婚」就是過著互不干涉的分居生活。
我猜想,會提出卒婚的要求,會不會以女性居多? 母親擔任照顧家庭的重責大任,上對父母公婆、下對兒孫,說白話一點,一輩子為別人活,也許直到中年才驚醒,願意傾聽自己的內心,而輾轉難眠的思考最能讓人大徹大悟,才能釐清「到底想要什麼? 想要甚麼樣的生活? 我是誰? 生存的意義是甚麼?」
張曼娟老師指出,唯有心靈獨立之後,才能思考自己在未來人生的生存意義。然而,自己的生存意義早該在生命初始(或許早在18歲、或許在邁入新的人生階段)就該認真思考,但是即使到了中年之後有了歷練與勇氣去面對,為時並不晚,只要不隨波逐流、不再依附他人,即便到了中年才覺醒,也是送給自己最珍貴難得的禮物!!
【找回遺失的自己】沒有自己 變一無所有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篇!!!! 我喜歡張曼娟老師面對死亡的坦然~
五十歲之後,很多懸然未決的事都漸漸確定了,我知道自己將會在城市生活中「孤獨老」,而後也會「孤獨死」,但我並不懼怕孤獨,因此也不覺得這是一件悲慘的事。-p63
大家有發現這段話的關鍵字是甚麼嗎? 是「自己」!!!!!!
羨慕別人擁有的,卻忘記自己才是獨一無二;世俗壓與輿論,讓人很難「做自己」,因為你就得接受別人對你提出「想做自己,就算傷害別人也無所謂嗎?」的質疑。
張曼娟老師很直白地說,「自己」到底是甚麼樣的洪水猛獸? 忠於自己就一定會傷害別人嗎?
俗女養成記2的月英阿嬤提出震撼彈,她想搬出去,家中無人知曉這句話背後的意義,連鄰居也跑來家中勸阻月英阿嬤不要跟阿公離婚(?)
但月英阿嬤在俗女第一季中有參加歌唱比賽,主題曲是「純情青春夢」,雖然五音不全,但卻是唱的情真意切、娓娓傾訴,因為這是她的夢想,想擺脫加諸在自己身上的傳統價值觀,她想要活出自我,因為「查某人嘛有自己的願望」~
月英阿嬤與自己獨處的時光,我看到她彷彿回到青春少女時期,可以吃自己記憶中小時候的番茄炒蛋、毫無忌憚地吃大塊蛋糕,這是做回自己的「心靈富足平靜與歸屬感」!!
所謂做自己,就是不再為別人的期待而偽裝。用擅長的方式把事情做好,不必迎合他人,不必委屈自己,用內在的力量,喜愛真正的自己。-p73
若您喜歡這篇文章,您在LikeCoin的拍手👏或是追蹤我🍀、按讚👍️、留言💬,就是給予我繼續創作的鼓勵,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