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諮商故事】:「失落」──老人家坐輪椅

有家屬來諮詢,說婆婆剛滿 60 歲,性情大變,從開朗變憂鬱,不聽家人勸,不願看醫生,整天關在家裡鬱鬱寡歡甚至想自殺。家人們都很頭痛,認為是老潘顛、老年失智症狀,因此來詢問精神藥物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希望藉此偷偷餵藥。
我不問婆婆病史,而是詢問個人生活史,「婆婆性格轉變的那段時間,曾經發生什麼事嗎?」若沒有明顯的事,我就將時間往前推繼續追問。
原來,婆婆中年喪偶後養成登山的健身習慣,平時也有登山隊的朋友,都過得很好,然而 58 歲那年不幸摔斷腿,經診斷無法復原,從此得靠輪椅代步。
「從登山健行到輪椅代步,對老人家來說,這就是她的重大失落(loss)。」我這樣說。
老人家無法接受改變,一時之間也難以說清楚,不能面對與調適,以致鬱鬱寡歡。而家人也沒有仔細理解,以為老人家鬧脾氣,最後造成彼此誤會。
來諮詢的家屬是大媳婦,是家人也是較能局外看待的外人,「原來如此!」她終於理解婆婆的心情,領悟從同理出發,接下來會回去轉告其他家人,共同面對問題。我給的方向是,可以的話,就現況的限制去協助婆婆維持健行與交友的生活圈,那對她是很重要的事。
「失落」用我們的語言來說就是「失去」,從「有」突然到「沒有」,在未做好預期下所產生的沮喪反應。
失落也來自於比較,和自己過去比較,也和別人比較,有比較,才有基準知道自己少了什麼,出現情緒反應。
通常分為三類主因:
  1. 和自己有關:可見的、具體的喪失,如你有我沒有;意外造成身體、外表缺陷,與別人不同;身體老化、衰退;離開熟悉的環境。
  2. 和自己有關:主觀的,如挫敗後覺得工作能力不如前,退化、畏縮。
  3. 和他人有關:失去原來依附的關係,如親人過世、家人疏離、好友決裂、失戀、及人際排擠。
這三類並非獨立運作,通常會互相影響而將整體身心狀態往下拉,以上述的故事來看,婆婆原本是 1,但由 1 引起的退縮連帶拉下了 2 與 3,又無法說清,讓彼此誤會。
「失落」會引起悲傷反應,而大部分難過情緒也是令人不安的,例如:恐懼、無助、憤怒、愧疚、緊張、焦慮、壓抑及悲哀等。
這些悲傷情緒和行為都是正常的,我們要鼓勵當事人適度表達以抒解不安,不要讓他覺得自己不被需要/不重要、無意義感及喪失自信。
在幫助當事人時,可先從對過去的回憶開始,談這些「逝去的美好」,從正向經驗開始,再慢慢整理所有「對逝去的」矛盾經驗,最後才討論如何建立新的生活,這歷程是沒有時間表的,多支持而勿催促。

【創作聲明】
故事主要彰顯某個人性、心理主題及關係情境。分為兩個形式,〈諮商小說〉人物、背景、情節皆為杜撰,強調某些類型、族群及心理機制的議題而編;〈諮商故事〉為心理師所經歷的自省或經驗,其中的案主故事做為引導故事,為超過三年以上且經過編寫,但若大量使用案主故事,則另會說明〈已徵求案主同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