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隨時可以離職的心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前瘋狂工作,儘管往前衝的時候,都還沒有抱著「我隨時就要離職」這樣的想法,後來發現若能抱著隨時準備離職的心態,很大一部分心態的上面就會有所不同,但這並不代表工作就要不認真擺爛的做,相反的是因為沒有把公司當成鐵飯碗般的心態,所以格局可以放置的稍遠一點,也就不會一直只活在永遠的你爭我奪又或是甘願默默無聞只求老闆突然賞識的一顆沙子。
在職場上久了,有時會迷惑也有時會覺得自己的價值彷彿只能用工作來證明,那時都會覺得似乎只剩下名片,才能代表了自己所有,雖然它僅是自己這一階段的努力而來證明而已,想想,終究都是一紙薄薄的證明不是嗎,也須等到有往來利益時才有使用它的機會,工作久了也不想只讓名片代表自己,但也不能因此去忽略了自己有過的努力過程
也是這樣的關係,後來工作便會抱著我隨時都會閃的心態,頓時覺得心態蠻開朗的,也就不容易做事起來常躡手躡腳的,不曉得這樣的方式適不適合別人,對於我來說,心情是相對很坦然,做事也可以更專注用心
心無旁騖的工作,幫助我可以忽略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再也不逼自己要去參加同事間的聚會,跟討論八卦有的沒的,曾經也是因為覺得工作夥伴必須要有革命情感,便很容易什麼都會答應,久而久之,要是中間自己去拒絕了反而會被認作沒有共識
很奇怪呢,明明工作就是很單純的,卻會演變成私下的生活時間也要綁在一起,後來抱著反正我隨時都可以離職的心態,反而就能坦人的拒絕也絲毫不會被對方情緒影響
雖然這一些都是以前曾經的心情過程,過程真的是最難的,回過頭來看都會覺得很輕鬆,但遇到了事情就是遇到了,大部分都是未知而容易困擾,怕拒絕別人怕留下不好的印象,怕無法升遷,怕考績被打差,處處都要設想圓滑後,久而久之就算有著光鮮亮麗的頭銜跟好薪水也會覺得活得很無趣
反而後來,越來越敢說出自己的真心話後,自然而然的你會吸引到喜歡這樣的你的人,再者,職場上大家僅是同事一場,就算是老闆是主管或是屬下,都只是同事而已,能做為朋友就是附加的恩賜,其他就不用想太多,有緣自然會再相見。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8會員
28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ec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離職的人,有時候最難以跨過的就是找主管對談,有如跟情人談分手一樣的困難,萬一對方不高興或者百般的挽留,就算留下來了勢必感覺也會變得不同。 其實對方的情緒與否跟自己無關,若能好好地會談其實是最好的,也要有心理準備,當會談結束走出那一扇門可能化學變化便開始了,可能還會疑惑的明明談的時候好好的,怎麼開始
說到難得的經驗,儘管已經離去澳洲打工度假有好久的一段時間,但仍偶爾會念念不忘那時的經歷和人事物 到了澳洲前半年都在工作中度過,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在伯斯的時候,路過一間中國人開的麵館看到有貼著徵人的公告,便二話不說帶著隨身攜帶好的簡易履歷,直接走進去應徵,店主是個人很好的姊姊,很爽朗的直說留下電話跟你
趁著假日剛好天氣也稍微轉涼,去外頭晃晃,或許因為星期天的關係,鬧區的遊客有相對減少了一點,來到了一間小小但很美很美的選物店,兩層的空間擺放了店主精挑細選的物件,每一處每一點都能在在體會到店主想要呈現的心思, Beaucoup 布咕 地址:700台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一段205巷13號 營業時間: 星期
朋友說起過往鼓吹的4%或者5%的法則,對比現今的通貨膨脹不是也跟過往有相當大的落差了嗎?這樣不管是投資或是儲蓄的速度,好像跟不上未來了,連存下多少的%數都有困難,還要提高感覺有點累,覺得不如拿來享受好像還比較划算吧?反正錢到最後都貶值不是嗎 聽到真的有點被打敗,還好已經睡飽了,要是腦袋不清醒一點
年輕不懂為何要白紙黑字這麼硬,遇到過不好的人就知道重要性了。 從台北到台南中間其實有許多的租房經驗,說真的在這之間,可以看到城市中的縮影,各種人各種好與壞,也是一種很有趣的觀察。 還記得當時因永和的房子售出關係,租約時間非常的緊迫,幾乎是兩個禮拜內的時間就要找好租屋處以及連繫搬家。 當初其實有跟
前幾天收到了MYPROTEIN的包裹,超開心立刻開箱,然後一拿起來一片雪景在我眼前,當下很適合放那首什麼雪落下的歌, 雖然有點小小愣住,畢竟有過以前物流工作的經驗來說,再見到這種事情也差不多習慣了,第一時間趕緊先拿出來一一放好並稍微擦拭確認,確實檢查到底有誰漏風,然後記得不忘拍照紀錄,以便晚點跟客服
想離職的人,有時候最難以跨過的就是找主管對談,有如跟情人談分手一樣的困難,萬一對方不高興或者百般的挽留,就算留下來了勢必感覺也會變得不同。 其實對方的情緒與否跟自己無關,若能好好地會談其實是最好的,也要有心理準備,當會談結束走出那一扇門可能化學變化便開始了,可能還會疑惑的明明談的時候好好的,怎麼開始
說到難得的經驗,儘管已經離去澳洲打工度假有好久的一段時間,但仍偶爾會念念不忘那時的經歷和人事物 到了澳洲前半年都在工作中度過,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在伯斯的時候,路過一間中國人開的麵館看到有貼著徵人的公告,便二話不說帶著隨身攜帶好的簡易履歷,直接走進去應徵,店主是個人很好的姊姊,很爽朗的直說留下電話跟你
趁著假日剛好天氣也稍微轉涼,去外頭晃晃,或許因為星期天的關係,鬧區的遊客有相對減少了一點,來到了一間小小但很美很美的選物店,兩層的空間擺放了店主精挑細選的物件,每一處每一點都能在在體會到店主想要呈現的心思, Beaucoup 布咕 地址:700台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一段205巷13號 營業時間: 星期
朋友說起過往鼓吹的4%或者5%的法則,對比現今的通貨膨脹不是也跟過往有相當大的落差了嗎?這樣不管是投資或是儲蓄的速度,好像跟不上未來了,連存下多少的%數都有困難,還要提高感覺有點累,覺得不如拿來享受好像還比較划算吧?反正錢到最後都貶值不是嗎 聽到真的有點被打敗,還好已經睡飽了,要是腦袋不清醒一點
年輕不懂為何要白紙黑字這麼硬,遇到過不好的人就知道重要性了。 從台北到台南中間其實有許多的租房經驗,說真的在這之間,可以看到城市中的縮影,各種人各種好與壞,也是一種很有趣的觀察。 還記得當時因永和的房子售出關係,租約時間非常的緊迫,幾乎是兩個禮拜內的時間就要找好租屋處以及連繫搬家。 當初其實有跟
前幾天收到了MYPROTEIN的包裹,超開心立刻開箱,然後一拿起來一片雪景在我眼前,當下很適合放那首什麼雪落下的歌, 雖然有點小小愣住,畢竟有過以前物流工作的經驗來說,再見到這種事情也差不多習慣了,第一時間趕緊先拿出來一一放好並稍微擦拭確認,確實檢查到底有誰漏風,然後記得不忘拍照紀錄,以便晚點跟客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安靜離職」,指工作上「只完成工作最低需求」的態度。時代變遷,對生命、生活的看法,以及「獲取收入」的管道,都淡化著「工作」的必要性。「安靜離職」更像一種選擇看待「工作」的態度。人一天的精力有限,主管同仁客戶,包裝得理所當然的期待、情緒反應、和完美成品,及份外事宜,其實並不全是「合理」。
Thumbnail
在正職工作的情況下,並不會在剛入職時就知道這份工作將在哪一天結束。 更多時候,是因為被動因素而離職,好比公司有異狀,造成資遣,或者是工作環境高壓、與主管/同事不和、難有升遷/加薪的機會等等(而這些原因往往在離職信件中都被簡化寫成「另有職涯發展的需求」)。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在職場上,時常看到有些已經離職的或是退休的,很喜歡回原工作崗位,有些不懂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態? 昨天已經過去了,舊人早就換成了新人,何必去找不痛快?人家一聲廠長,喊的到底是誰?不是你,你心情不好,是你,新廠長不爽!所以對於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我向來是不聯系的,除非是老同事換了工作。不是我太過現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安靜離職」,指工作上「只完成工作最低需求」的態度。時代變遷,對生命、生活的看法,以及「獲取收入」的管道,都淡化著「工作」的必要性。「安靜離職」更像一種選擇看待「工作」的態度。人一天的精力有限,主管同仁客戶,包裝得理所當然的期待、情緒反應、和完美成品,及份外事宜,其實並不全是「合理」。
Thumbnail
在正職工作的情況下,並不會在剛入職時就知道這份工作將在哪一天結束。 更多時候,是因為被動因素而離職,好比公司有異狀,造成資遣,或者是工作環境高壓、與主管/同事不和、難有升遷/加薪的機會等等(而這些原因往往在離職信件中都被簡化寫成「另有職涯發展的需求」)。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在職場上,時常看到有些已經離職的或是退休的,很喜歡回原工作崗位,有些不懂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態? 昨天已經過去了,舊人早就換成了新人,何必去找不痛快?人家一聲廠長,喊的到底是誰?不是你,你心情不好,是你,新廠長不爽!所以對於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我向來是不聯系的,除非是老同事換了工作。不是我太過現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