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療癒❺步驟】與自己的情緒感受在一起,讓人擁有愛,以及面對恐懼的力量

這陣子,大女兒在療癒和「對爸爸感到恐懼」有關的創傷;而我,身為不是媽媽的另一個家長,被投射成了「爸爸」。
大女兒,身為她的爸爸的第一個孩子,很得爸爸的寵愛。
但是,在她四歲時,爸爸和媽媽離婚了;然後,又因為爸爸堅持不讓媽媽繼續照顧她和妹妹,以及爸爸無法獨立照顧姐妹倆,她和妹妹便與爺爺、奶奶、爸爸、姑姑和表姊妹一起生活。
在那之後,原本總是笑臉看她的爸爸,不再溫柔、有耐心⋯⋯甚至,在需要爸爸的保護和照顧時,被投以不耐煩的怒目、突如其來的破口大罵,或是無能為力的忽視。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兩年⋯⋯直到媽媽(也就是我的太太)用打官司的方式,爭取她和妹妹的監護權。這段日子看似不長,但卻是「大腦神經元蓬勃發展、把經驗轉化成對世界的認知」的重要階段,更對大女兒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看著大女兒在感受內心升起的恐懼,我很清楚:那是一股對父親的恐懼⋯⋯因為,我也有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抱著「對爸爸感到恐懼」過活。
我:說實在的,看到大女兒看我的眼神,充滿恐懼⋯⋯真的是會覺得不舒服的!
太座:但是,你知道的⋯⋯她不是在怕「妳」。
我:我知道⋯⋯但我還是覺得很不舒服啊!(大聲
太座:你生氣囉?
我:當然啊!有像我小時候那樣嗎?和想要強暴妳的爸爸一起生活嗎?拜託!那才真的令人害怕,好嗎?(生氣
太座:小時候,也很害怕吧?
我:最恐怖的是,沒有人懂我的害怕!我一個人這樣長大,然後想辦法處理自己的創傷
太座:嗯⋯⋯是啊!
我:所以,最讓我感到不舒服的是~她為什麼都不覺得自己是幸福的?我們懂她的恐懼,也願意陪她處理,但她卻把我當成需要害怕的對象⋯⋯馬的,到底關我什麼事啊?(怒
這時,太座安靜了⋯⋯而我從「大女兒應該要感受到的幸福」裡,回看內在升起的怒氣,反問自己:真正讓我感到生氣的,到底是什麼?

👆 步驟❶當前事件與反射性情緒/🧠 大腦的情緒中心:杏仁核

👇 步驟❷回溯原生家庭的初始事件/🧠 大腦裡的海馬迴
回想⋯⋯小學三、四年級時,邁入發育階段的我,被父親壓在床上,咬了胸口。在告知專職於保護兒童免於家暴的社工母親,並且得到「會要求父親不可再犯」的承諾後⋯⋯我又被咬了大腿內側,並且被母親堵了句:你怎麼沒有保護自己?
當時年約十歲的我,被巨大的恐懼籠罩。
應該要保護我的父親,竟然就是欺負我的壞人;而母親,擁有家庭暴力相關知識,但卻在得知父親這樣對待我之後,不是為我挺身而出,而是反過來責怪我。
甚至,讓我與這樣的狼父繼續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並且要我裝作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在那之後,我的身上有「熟人性侵未遂受害者」的標籤。
而一而再再而三的忽視,並沒有讓我的恐懼消失。 相反的,壓抑的力道,讓那股恐懼有了亟欲噴發的反作用力;更讓我的頭頂,冒出不容忽視的、像手掌那麼大的鬼剃頭
矇懂的我,不知道那是恐懼剪的髮型;但卻清楚地記得,母親在帶我求醫時,聽到醫生說:「這與『焦慮』有關!」時,竟以「小孩哪有什麼需要焦慮的事情?」笑著帶過。
此外,伴隨著看似無傷的日常互動,「對我的焦慮和恐懼的忽視」依然存在,並且就像細小的針頭一般,沿著因為被父親啃咬而有的巨大創傷,以「看似微弱但卻實質地造成傷口」的方式,向外蔓延。
我:我想⋯⋯讓我生氣的⋯⋯應該是大女兒沒有看見我的看見!我不但看見,也理解她的恐懼啊!那是當時的我最想要的!(紅了眼眶
太座:嗯嗯⋯⋯(走過來拍拍我
我:我竟然走過來了⋯⋯
太座:是啊!你真的很棒!
我:我真的很棒!他們沒有做到的照顧和保護,我自己做了⋯⋯(深深地喘了一口氣
太座:辛苦了⋯⋯你承擔了他們的工作!
我:真的很辛苦!(苦笑

👆 步驟❸釋放舊有情緒/🧠 整合右腦的情感和左腦的邏輯

太座:還會生氣嗎?對大女兒⋯⋯
我:現在的感覺,比較像是無奈⋯⋯會希望她能趕快離開因為我知道那是很痛苦的,但也知道,這是不能催的⋯⋯
太座:我覺得應該說是「心疼」,你覺得呢?(笑
我:我覺得可以這樣說喔!哈哈哈
在成為療癒師的這十年,我因著持續地向內療癒自己,而將「受害者」逆轉為「倖存者」,將創傷所帶來的衝擊,轉變為生命的養份和力量。
再次看向大女兒陷在「對爸爸的恐懼」裡的狀態,我終於能恢復彈性、用信任的角度去看待:大女兒因為比以往更有力量,所以可以面對這股難以直視的黑暗。

👆 步驟❹用新認知取代舊定義/🧠 用進廢退的神經可塑性

就這樣,我放掉「感受『對爸爸的恐懼』是很痛苦的,要趕快離開」的想法,讓大女兒用自己的步調來轉化這股黑暗。
幾個小時過去後,我們一家四口又因為晚餐而相聚。
而大女兒臉上掛著淚痕,繼續說著「她對『我』感到害怕」的種種,然後又說出「覺得自己不應該害怕『我』,因為我明明對她很好」的話,搞得我暈頭轉向。
講著⋯⋯講著⋯⋯癥結點似乎要歸結在大女兒身上了。
小女兒:妳是不是很害怕⋯⋯問題其實出在妳身上?(問大女兒
大女兒:現在這樣看來,的確是啊!(哭
我:但妳不覺得啊!不是嗎?不能就跟自己的感受在一起嗎?
大女兒:嗚⋯⋯從來就沒有人懂我的感覺啊!(飆淚
我: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啊!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懂另一個人⋯⋯我和媽媽也會有不理解對方的時候。而那個時候,如果連我自己都不願意理解自己的話,那「沒有人」就真的會是「連一個人也沒有」!
大女兒:嗚⋯⋯(大哭
我:妳要進去自己的感受裡面,而不是用「爸爸很愛我,我不應該恐懼」來帶過。
大女兒:嗚⋯⋯(繼續哭
我:那個恐懼,很恐怖⋯⋯我知道;我想妳應該也知道:我爸很恐怖!
大女兒:嗚⋯⋯(點點頭+哭聲漸小
過了一會兒,我撈起火鍋裡的料、放進隔壁的太座的碗裡,而太座也心照不宣地將滿滿一碗的火鍋料,推向大女兒。最後,那頓晚餐,最後在輕鬆的笑鬧中結束。

👆 步驟❺用新的自我認知創造新體驗/🧠 前額葉皮質
晚餐後,我們到〔光臨藝術節〕走走。在人潮眾多的喧鬧街上,我們四人用肢體語言表達對彼此的愛護與照顧,無論是牽手、回頭看是否有跟上。
「在愛裡,沒有恐懼。」——《聖經》
恐懼,是在我們離開愛的時候,會有的情緒感受;而人生,就是一場體驗各種情緒感受的遊樂場。當我們累積越多的、對愛的信任,就會越有力量去面對越深沉的恐懼;就像手中拿的燈,越亮,就越能照亮、取代更多的黑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