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我要練壓車、我要學磨膝、我要磨手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一篇文章提到基本功的訓練方式是繞錐,但是怎麼繞?
直線繞錐蛇行、定圓、繞八...很多人在玩啊,有必要特別學這個嗎?
確實台灣車友間用定圓繞八練習的很多,然後會挑戰壓得更低、挑戰繞得越更小圈等等etc...但其實三大基本要求幾乎沒有人達到,換句話說繞錐、繞八也有專業的,不然日本交通機動隊的安全運轉競技大會不會被這麼廣為流傳
日本交通機動隊的訓練核心就是最典型的安全駕駛系統
還有一個迷思是:日本交通警察那種姿勢,跟賽車手的姿勢我應該要學哪一種?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濕濕的超素南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貧窮車手兼技師兼經理兼撞鐘的業餘筆記,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說道騎車的基本功,相信很多車友們想到的是定圓、繞八,就是擺個標的物(例如輪胎或角椎)繞著它騎,用來訓練過彎姿勢和傾角 當然這個方法不能說是錯的,對於新手而言確實有必要讓他們感受一下夠深的傾角下的手感,也許順便習慣膝蓋或手肘放在地上的感覺...等等 但問題來了,我們在賽道上真的需要這些東西嗎?事實上
這個月開始,我接受了安全駕駛教育的工作,北漂到台北從助教開始幹,雖然才過了一週,但這週對我而言倒是非常充實,關於「基本功」的練習有很大一部分刷新了我的三觀 首先是練習場地,確實基本功的養成還是要在空地上進行,但我們沒有像歐洲的賽車養成基地那樣有超迷你賽道---賽道本身是用畫的那種,但在空地上使用甜
這也算是個月經問題了,光是我自己在賽車場活動的時候就至少聽到3次,因為賽車是沒有空濾盒的,都是裝香菇頭比較多,尤其KAYO MR150很多人甚至是完全拆除直接吸大氣,所以在原地試車拉轉時就能看到有油氣從化油器裡反噴出來,就像這樣: 至於答案其實很簡單,只是有人以為這是故障、引擎出問題等等...修但
前陣子我發了一篇:有時候慢一點比較快 趁著這陣子南部一直下雨,所以最近溼地練習的機會相當多,而溼地訓練的效果對於理論上的驗證就像騎KAYO MINIGP一樣,是可以放大成果的,各種策略的優劣在溼地上可以得到相當明顯的驗證,以在台糖賽車場目前的弓型(B賽道)的日間半場來說明(※因為土地合約爭議的問題,
講到後煞車,有在網路上發生過很多次的後煞砲戰,基本分別是「後煞無用派」vs.「一定要踩派」,這裡大概整理一下雙方的論點 後煞無用派: 引擎煞車已經夠強了,後煞踩下去沒啥感覺根本沒用! 急煞的時候後輪都離地了,所以踩後煞實際上也根本沒有鳥用! 我打從娘胎都沒踩過後煞! 一定要踩派:
其實我個人是覺得低速彎處理起來相對困難,尤其是台糖賽車場的T3如果是在通過T2後馬上右迴轉的位置,一般騎士往往會不知所措,問題就出在:因為大家都想快速通過彎道
說道騎車的基本功,相信很多車友們想到的是定圓、繞八,就是擺個標的物(例如輪胎或角椎)繞著它騎,用來訓練過彎姿勢和傾角 當然這個方法不能說是錯的,對於新手而言確實有必要讓他們感受一下夠深的傾角下的手感,也許順便習慣膝蓋或手肘放在地上的感覺...等等 但問題來了,我們在賽道上真的需要這些東西嗎?事實上
這個月開始,我接受了安全駕駛教育的工作,北漂到台北從助教開始幹,雖然才過了一週,但這週對我而言倒是非常充實,關於「基本功」的練習有很大一部分刷新了我的三觀 首先是練習場地,確實基本功的養成還是要在空地上進行,但我們沒有像歐洲的賽車養成基地那樣有超迷你賽道---賽道本身是用畫的那種,但在空地上使用甜
這也算是個月經問題了,光是我自己在賽車場活動的時候就至少聽到3次,因為賽車是沒有空濾盒的,都是裝香菇頭比較多,尤其KAYO MR150很多人甚至是完全拆除直接吸大氣,所以在原地試車拉轉時就能看到有油氣從化油器裡反噴出來,就像這樣: 至於答案其實很簡單,只是有人以為這是故障、引擎出問題等等...修但
前陣子我發了一篇:有時候慢一點比較快 趁著這陣子南部一直下雨,所以最近溼地練習的機會相當多,而溼地訓練的效果對於理論上的驗證就像騎KAYO MINIGP一樣,是可以放大成果的,各種策略的優劣在溼地上可以得到相當明顯的驗證,以在台糖賽車場目前的弓型(B賽道)的日間半場來說明(※因為土地合約爭議的問題,
講到後煞車,有在網路上發生過很多次的後煞砲戰,基本分別是「後煞無用派」vs.「一定要踩派」,這裡大概整理一下雙方的論點 後煞無用派: 引擎煞車已經夠強了,後煞踩下去沒啥感覺根本沒用! 急煞的時候後輪都離地了,所以踩後煞實際上也根本沒有鳥用! 我打從娘胎都沒踩過後煞! 一定要踩派:
其實我個人是覺得低速彎處理起來相對困難,尤其是台糖賽車場的T3如果是在通過T2後馬上右迴轉的位置,一般騎士往往會不知所措,問題就出在:因為大家都想快速通過彎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第一次在愛沙尼亞上健身房教練課,主要是利用身體重量進行的訓練動作,包括深蹲、啞鈴畫圈、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主要目的是正確姿勢與呼吸。
Thumbnail
Q. 第一眼看到這張圖,腦海中是否立即浮現「內輪差」、「視線死角」、「機車要遠離大車」等等關鍵字? 許多提倡交通改革者會點出以上宣傳關鍵字隱含著「檢討被害人」的邏輯謬誤,藉此加強證成回歸關注大型車駕駛身為加害人應負的責任。本文認為仍應回歸「法規面」,才能清楚說明機車與右轉大型車衝突的正確解決方式。
Thumbnail
你需要的不是技术,而是胆量。
Thumbnail
槓鈴臥推時,軀幹的控制非常重要。如果身體有偏移或旋轉,可以藉由調整胸腔與骨盆之間的肌肉,腹斜肌、背肌等互相協調,讓軀幹產生一個較少歪斜的圓柱體。此外,提供了一對一教學和身體控制訓練課程,幫助提高身體控制能力和動作多樣性,降低運動受傷風險。
報名完駕訓班抽時間再去醫院做體檢,繳回體檢報告及照片與尾款,滿心期待開課日的到來。這篇文章是作者在學車過程中的心得分享,內容包括了學習開車的技巧,面對練習路考的經驗,以及進入實際道路駕駛的緊張與感動。
Thumbnail
學車時遇到的問題與困難,以及對自身學車的一些發現與調整。
Thumbnail
  先前因為本周目標,以及蒲公英家小鐵人的活動而練習兩輪腳踏車的孩子們, 在這兩週有了一個進階的挑戰,就是考取班級製發的「駕照」~! 孩子:「什麼是駕照?」 老師:「就是駕駛執照,需要通過一些測驗, 代表你可以很順暢地操控兩輪腳踏車,還有會遵守道路規則的證明! 通過的人可以得到
考汽車駕照總共有三關 ①到監理站考筆試 ②在駕訓班場內考場考 ③實際上路的道駕 其中場考的部分是很制式的,教練會教很多口訣。一開始我不太習慣,以為是要學會開車的一種「fu」的技巧,教練噼哩啪啦倒了一堆什麼角度/轉圈/技巧下來我都愣住了,所以每次上完課都會做筆記。大概幾堂課之後就能上手了!
Thumbnail
核心訓練重要的是慢跟轉。 慢,是訓練的動作一定要很慢,太快的動作都只會練到大肌群,只有慢慢做才練得到小肌群。 再來是轉,沒有做到轉,就不能叫做核心動作,因為脊椎兩側的肌肉,排列全都是斜向的,沒有直向,所以動作缺少轉時,這些斜向的肌肉只能練到一
Thumbnail
近幾年不論是車行、賽車手、賽車團隊、個人指導者,甚至駕訓班、安駕教練、賽道日協力者或品牌商主辦的教學課程五花八門。 為了避免引起爭議,懶蟲寫一段短註,有緣來到方格子沙龍或RideRace騎車賽車漫畫網站的各位朋友、如果你對上賽道遊玩或對成為賽車手懷抱夢想,請務必看完,謝謝。
Thumbnail
第一次在愛沙尼亞上健身房教練課,主要是利用身體重量進行的訓練動作,包括深蹲、啞鈴畫圈、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主要目的是正確姿勢與呼吸。
Thumbnail
Q. 第一眼看到這張圖,腦海中是否立即浮現「內輪差」、「視線死角」、「機車要遠離大車」等等關鍵字? 許多提倡交通改革者會點出以上宣傳關鍵字隱含著「檢討被害人」的邏輯謬誤,藉此加強證成回歸關注大型車駕駛身為加害人應負的責任。本文認為仍應回歸「法規面」,才能清楚說明機車與右轉大型車衝突的正確解決方式。
Thumbnail
你需要的不是技术,而是胆量。
Thumbnail
槓鈴臥推時,軀幹的控制非常重要。如果身體有偏移或旋轉,可以藉由調整胸腔與骨盆之間的肌肉,腹斜肌、背肌等互相協調,讓軀幹產生一個較少歪斜的圓柱體。此外,提供了一對一教學和身體控制訓練課程,幫助提高身體控制能力和動作多樣性,降低運動受傷風險。
報名完駕訓班抽時間再去醫院做體檢,繳回體檢報告及照片與尾款,滿心期待開課日的到來。這篇文章是作者在學車過程中的心得分享,內容包括了學習開車的技巧,面對練習路考的經驗,以及進入實際道路駕駛的緊張與感動。
Thumbnail
學車時遇到的問題與困難,以及對自身學車的一些發現與調整。
Thumbnail
  先前因為本周目標,以及蒲公英家小鐵人的活動而練習兩輪腳踏車的孩子們, 在這兩週有了一個進階的挑戰,就是考取班級製發的「駕照」~! 孩子:「什麼是駕照?」 老師:「就是駕駛執照,需要通過一些測驗, 代表你可以很順暢地操控兩輪腳踏車,還有會遵守道路規則的證明! 通過的人可以得到
考汽車駕照總共有三關 ①到監理站考筆試 ②在駕訓班場內考場考 ③實際上路的道駕 其中場考的部分是很制式的,教練會教很多口訣。一開始我不太習慣,以為是要學會開車的一種「fu」的技巧,教練噼哩啪啦倒了一堆什麼角度/轉圈/技巧下來我都愣住了,所以每次上完課都會做筆記。大概幾堂課之後就能上手了!
Thumbnail
核心訓練重要的是慢跟轉。 慢,是訓練的動作一定要很慢,太快的動作都只會練到大肌群,只有慢慢做才練得到小肌群。 再來是轉,沒有做到轉,就不能叫做核心動作,因為脊椎兩側的肌肉,排列全都是斜向的,沒有直向,所以動作缺少轉時,這些斜向的肌肉只能練到一
Thumbnail
近幾年不論是車行、賽車手、賽車團隊、個人指導者,甚至駕訓班、安駕教練、賽道日協力者或品牌商主辦的教學課程五花八門。 為了避免引起爭議,懶蟲寫一段短註,有緣來到方格子沙龍或RideRace騎車賽車漫畫網站的各位朋友、如果你對上賽道遊玩或對成為賽車手懷抱夢想,請務必看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