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7|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專家

    香港的教育經費很多,所以請了很多退休教授搞教育改革。這些腦滿腸肥的專家為了完成任務,便挖空心思想出一些教改方案,在學校強制推行。其中有一項叫“改善閱讀策略”。
    這天學校來了一位女專家,矮矮胖胖,給我們教師作演講,主題“如何實施閱讀策略”。
    專家洋洋灑灑講了一大輪,然後要聽眾提問。
    我第一個舉手,問道:“書本是精神食糧,閱讀如同一日三餐吃飯,請問吃飯需要策略嗎?”
    “你的問題問得好,”專家笑了:“吃飯當然有策略,例如先吃什麼後吃什麼,大有講究。”
    我不以為然:“吃飯時,想吃就吃,想喝就喝,不是說飢不擇食麼?誰還會研究策略!”
    話音一落,眾人大笑,有人還拍手叫好。
    專家有點面紅耳赤:“飢不擇食的日子過去了,今天大家的精神食糧多了不少,所以有必要挑挑揀揀。”
    “那不是揀飲擇食嗎?會營養不良的哦!”我的腦子裡還是想著吃。
    專家開始惱羞成怒:“例如吃自助餐,你會不會考慮一下策略啊?先挑什麼,再吃什麼,最後選什麼。”
    “問題是,”我發現了專家的謬誤,“你的例子是對於整套自助餐的策略,但你剛才的主題 是針對閱讀一本書的策略,性質不同。”
    專家啞然,她不明白一所基層學校的教師居然敢挑戰專家大教授。
    如果硬要吹毛求疵,做任何事都有策略,讀一本書如是,吃一碗飯如是。比如要吃飯了,先吃左邊的還是先扒右邊的?先一大口好呢還是先一小口好?第一口白飯咀嚼十下好呢還是狼吞虎嚥更好?
    這一切聽起來似笑話好荒謬,但切切實實發生在我們身邊。那些長期關在象牙塔做研究的專家有時就是如此搞笑,看見他們一本正經的模樣想忍住笑都好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