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是學霸沒關係|欸,來聊一下飲食文學

有很多方式可以呈現食物的味道,在這裡我不說美味,是因為每個食物都擁有自己的味道,有些味道是情感多過於美味的,就像我們知道有很多老一輩的人,他們會對於一些特定的食物有一些情感
舉例來說,我奶奶以前煮飯的時候偶爾喜歡加地瓜在飯裡一起煮,老實說我不喜歡地瓜跟飯混在一起,因為如果配其他菜的時候,地瓜混在裡面味道很怪。可長大之後我就明白了,奶奶年輕的時候過了一段苦日子,因為米不夠只能搭配地瓜才能給小孩吃飽,即便後來不缺米了,她還是偶爾會這樣煮來吃。我偶爾也會去便利商店買烤地瓜,覺得烤地瓜好吃阿,但我不會把烤地瓜配飯吃,因為我認為他們是獨立的個體,但對奶奶而言,吃的不見得是地瓜本身,你們理解嗎?
有很多的作家他們眼中的美食,其實都是自帶濾鏡的,因為過去的某一段經歷使這個食物成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
我們很常在韓劇裡面看見劇中角色說:「好想吃我媽煮的大醬湯。」在還沒那麼理解韓國文化的時候,只覺得可能每個媽媽煮的大醬湯加配料的比例不一樣吧!後來我才知道,其實韓國家庭都會自己做大醬,跟我同輩的人不見得會,但媽媽輩的幾乎都會做,所以每一個家庭的大醬味道本身就不一樣。當然超市裡也可以買到大醬,可那有點像便利商店賣的單人鍋,想吃可以去買,可吃完還是會覺得孤單。我也曾看過有有韓國人提到,其實媽媽煮的大醬湯味道也沒特別厲害,可不知道為什麼離家久了就是想喝。
所以飲食文學到底是什麼?
將飲食的美好與對飲食的情感用文字表現,他可以用各種文體呈現,跟大部分部落客文章不一樣的是,這些文本具備文學性、有文采、思想跟感情。
焦桐提到過,飲食活躍了作家的精神與生涯;認為自己是一個飲食文化學者逯耀東,他強調:「對於,我一直認為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環節,而且是長久生活習慣積累而成的。」又比如,美食生活家韓良露,他把美食、旅行跟生活融為一體,在紅樓夢美味情事裏他提到:「紅樓夢從飲食寫盡世態、人情、生命的滋味,在曹雪芹的前八十回中,每一食物的出現都有其美味關係,也關係著不同角色的性情,關係著人與人之間的利害,關係著愛意、權力、身分、命運等等。曹雪芹深知你怎麼吃決定你是什麼人的道理。」
每個人對於食物都有不同的解讀,是跟每個人對每種食物擁有不同情感生成的,而飲食文學有很多都是結合情感面去聊的。用飲食描寫感情是飲食文學的大宗,像是琦君、林太乙、林文月老師等是著名的代表,林文月老師文筆細膩,把柴米油鹽醬醋茶都刻劃出來,看起來是用心做菜的表現,其實更深一層說,就是用心經營生活。即便只是小地方,也想讓他盡善盡美。而老師在廚房從容做菜的美麗身影,伴著做菜的動作與心情,用文字表現出來,讓飲膳札記跟老師真實的人生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我想,飲食文學美好的本身,並不是食物本身多麼驚天動地,而是藉由食物傳遞的人生韻味。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點擊小愛心,鼓勵我持續寫作。我會將文章持續更新在《王小姐的點讀筆》,歡迎您追蹤我的專題,或用一杯大熱拿訂閱。祝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