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學霸沒關係|欸,來聊一下飲食文學

不是學霸沒關係|欸,來聊一下飲食文學

王小姐-avatar-img
發佈於王小姐 說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很多方式可以呈現食物的味道,在這裡我不說美味,是因為每個食物都擁有自己的味道,有些味道是情感多過於美味的,就像我們知道有很多老一輩的人,他們會對於一些特定的食物有一些情感

舉例來說,我奶奶以前煮飯的時候偶爾喜歡加地瓜在飯裡一起煮,老實說我不喜歡地瓜跟飯混在一起,因為如果配其他菜的時候,地瓜混在裡面味道很怪。可長大之後我就明白了,奶奶年輕的時候過了一段苦日子,因為米不夠只能搭配地瓜才能給小孩吃飽,即便後來不缺米了,她還是偶爾會這樣煮來吃。我偶爾也會去便利商店買烤地瓜,覺得烤地瓜好吃阿,但我不會把烤地瓜配飯吃,因為我認為他們是獨立的個體,但對奶奶而言,吃的不見得是地瓜本身,你們理解嗎?

有很多的作家他們眼中的美食,其實都是自帶濾鏡的,因為過去的某一段經歷使這個食物成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

我們很常在韓劇裡面看見劇中角色說:「好想吃我媽煮的大醬湯。」在還沒那麼理解韓國文化的時候,只覺得可能每個媽媽煮的大醬湯加配料的比例不一樣吧!後來我才知道,其實韓國家庭都會自己做大醬,跟我同輩的人不見得會,但媽媽輩的幾乎都會做,所以每一個家庭的大醬味道本身就不一樣。當然超市裡也可以買到大醬,可那有點像便利商店賣的單人鍋,想吃可以去買,可吃完還是會覺得孤單。我也曾看過有有韓國人提到,其實媽媽煮的大醬湯味道也沒特別厲害,可不知道為什麼離家久了就是想喝。

所以飲食文學到底是什麼?

將飲食的美好與對飲食的情感用文字表現,他可以用各種文體呈現,跟大部分部落客文章不一樣的是,這些文本具備文學性、有文采、思想跟感情。

焦桐提到過,飲食活躍了作家的精神與生涯;認為自己是一個飲食文化學者逯耀東,他強調:「對於,我一直認為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環節,而且是長久生活習慣積累而成的。」又比如,美食生活家韓良露,他把美食、旅行跟生活融為一體,在紅樓夢美味情事裏他提到:「紅樓夢從飲食寫盡世態、人情、生命的滋味,在曹雪芹的前八十回中,每一食物的出現都有其美味關係,也關係著不同角色的性情,關係著人與人之間的利害,關係著愛意、權力、身分、命運等等。曹雪芹深知你怎麼吃決定你是什麼人的道理。」

每個人對於食物都有不同的解讀,是跟每個人對每種食物擁有不同情感生成的,而飲食文學有很多都是結合情感面去聊的。用飲食描寫感情是飲食文學的大宗,像是琦君、林太乙、林文月老師等是著名的代表,林文月老師文筆細膩,把柴米油鹽醬醋茶都刻劃出來,看起來是用心做菜的表現,其實更深一層說,就是用心經營生活。即便只是小地方,也想讓他盡善盡美。而老師在廚房從容做菜的美麗身影,伴著做菜的動作與心情,用文字表現出來,讓飲膳札記跟老師真實的人生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我想,飲食文學美好的本身,並不是食物本身多麼驚天動地,而是藉由食物傳遞的人生韻味。

raw-image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點擊小愛心,鼓勵我持續寫作。我會將文章持續更新在《王小姐的點讀筆》,歡迎您追蹤我的專題,或用一杯大熱拿訂閱。祝好。






avatar-img
Life捧烹
29.4K會員
231內容數
從2021年開始頻率不一的更新文章,集結我在各方面的心得。 在各個專題分類中,紀錄著我對各種不同事物的熱情與努力,希望這份熱情與溫暖能夠透過文字傳遞給更多人。 你好,我是王小姐,一個老新竹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ife捧烹 的其他內容
煮水餃的水到底要不要倒掉呢?用來煮湯是什麼滋味呢? 很多煮夫煮婦會費工熬高湯,健康無添加高湯的秘密就是新鮮的肉與菜啊!水餃完整的擁有了他們,更重要的是,水餃皮上的麵粉煮進水中成為自然的勾芡,是湯頭滑順的關鍵。
飲食文學除了寫食物本身以外,著重於作家的精神與情意,在寫飲食本身的同時,帶入食物本身的美好與情感的鏈結。有名的飲食文學作家如林文月、琦君、徐國能、焦桐、舒國治等,都能在那些看似樸實無華的飲食與生活中,帶給讀者不同凡響的韻味。
吃東西這件事情是這樣的,我們上一輩或是上上輩的人,吃東西對他們來說大部分都是溫飽,我說大部分就是扣除那些原先很有錢的人,可到我們這一代之後,經濟水平變好了,各國餐廳林立,我們能接觸到的更多,見識更廣,也就能慢慢懂吃。
關於小吃,街邊攤販、市場、夜市,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因文化而出現的小吃、因小吃出現的文化,人們吃小吃,而小吃攤販靠著小吃攤撐起一個家。在世界小吃裡我們可以看到全世界的小吃聚落及小吃攤販的人生故事,為了生活、背負家庭的重擔、繼承家庭的事業,每一個小吃攤的背後都有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一段。
你喜歡吃粥嗎?粥是非常有趣的食物,記憶裡的粥有很多不同的樣貌跟味道,唯一的共通點大概就是,他們都是粥。 奶奶與外婆煮的粥、媽媽牌的粥、小吃店的粥、國外的粥,還有我自己煮的粥。
剝柚子這件事情也是可以講究的,大部分的人吃柚子總是邊剝邊吃,每個人剝自己要吃的部分,小時候的我們確實也是這樣的,可慢慢的我發現,對剝柚子這件事情我有一些堅持,一方面是覺得邊剝邊吃很容易把桌子弄得一團亂,另一方面是,可能太喜歡吃了,覺得剝柚子的環節也不要馬虎,這樣吃的時候才更能享受它的美味。
煮水餃的水到底要不要倒掉呢?用來煮湯是什麼滋味呢? 很多煮夫煮婦會費工熬高湯,健康無添加高湯的秘密就是新鮮的肉與菜啊!水餃完整的擁有了他們,更重要的是,水餃皮上的麵粉煮進水中成為自然的勾芡,是湯頭滑順的關鍵。
飲食文學除了寫食物本身以外,著重於作家的精神與情意,在寫飲食本身的同時,帶入食物本身的美好與情感的鏈結。有名的飲食文學作家如林文月、琦君、徐國能、焦桐、舒國治等,都能在那些看似樸實無華的飲食與生活中,帶給讀者不同凡響的韻味。
吃東西這件事情是這樣的,我們上一輩或是上上輩的人,吃東西對他們來說大部分都是溫飽,我說大部分就是扣除那些原先很有錢的人,可到我們這一代之後,經濟水平變好了,各國餐廳林立,我們能接觸到的更多,見識更廣,也就能慢慢懂吃。
關於小吃,街邊攤販、市場、夜市,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因文化而出現的小吃、因小吃出現的文化,人們吃小吃,而小吃攤販靠著小吃攤撐起一個家。在世界小吃裡我們可以看到全世界的小吃聚落及小吃攤販的人生故事,為了生活、背負家庭的重擔、繼承家庭的事業,每一個小吃攤的背後都有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一段。
你喜歡吃粥嗎?粥是非常有趣的食物,記憶裡的粥有很多不同的樣貌跟味道,唯一的共通點大概就是,他們都是粥。 奶奶與外婆煮的粥、媽媽牌的粥、小吃店的粥、國外的粥,還有我自己煮的粥。
剝柚子這件事情也是可以講究的,大部分的人吃柚子總是邊剝邊吃,每個人剝自己要吃的部分,小時候的我們確實也是這樣的,可慢慢的我發現,對剝柚子這件事情我有一些堅持,一方面是覺得邊剝邊吃很容易把桌子弄得一團亂,另一方面是,可能太喜歡吃了,覺得剝柚子的環節也不要馬虎,這樣吃的時候才更能享受它的美味。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