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覺察手記|你每天在家裡不會恐慌嗎?

「你每天在家裡,會不會覺得無聊或恐慌呢?」她環抱著我的肩膀,輕聲問著。
「不會啊,為什麼會這麼問呢?」
「因為是我的話,就會覺得好像什麼都沒做,會開始很焦躁很恐慌。」
「為什麼會呢?」
「好像沒有什麼進展的感覺,雖然也沒有一定要做什麼,但就是覺得很不舒服。」
「如果是這樣,我覺得我很自在唷。可能是看書讓我覺得很滿足,做飯也很療癒,整理房間也讓我感覺與身體連結。況且有心力時,我能透過電話傾聽、透過文字對談讓他人舒緩情緒,這些都讓我感到滿足與價值。我有時候也會有點忙碌,每天規定自己寫一段文字,一行也沒關係,或至少與牌卡互動一次,理解它們傳達訊息的風格。都是在累積我想要做的事,我不會因此恐慌。」
「那就好,那我就安心了。」

這類出於善意的對話,每隔一段時日就會出現。我想這是因為性格不同、對事物的價值與觀感不同,而延伸出的對話。當兩人生活模式不同時,會試圖將另一半的生活樣貌套用在自己身上,惦量出一個適當的關懷。
確認對方是不是滿意目前的生活狀態 是我們給予關懷的一種方式。
她是個沒有做些什麼事就會感到恐慌的人。我知道,因此我說了很多的話。仔細說明對她而言不構成心靈舒適的事項,對我富含的非凡意義。想讓她安心於我的日常。 除了感受到她關心我的心理狀態外,也讓我沿想了「做/行動」這件事。「大家做一件事是為了什麼而行動呢?」的思辨中。
做什麼會讓你感到滿足呢? 做什麼會讓你感到痛苦呢?
相同的情況下,出現不同的感受,差別在哪裡?我粗糙地認為是:喜不喜歡這個樣貌的自己。
你的每個念頭組成了你的思想,思想是你的行動起因。
每個「念頭」的組成都精雕細琢出一個外顯的你。
因為你這麼「想」,所以你這麼「做」、這麼「行動」著。
我想,做了行動之後能夠感到滿足,是因為展現了「所喜歡、所理想的自己」。
行動的起因是自己的思想,出於對想法的「喜歡/理想」而行動,自然回饋舒適自在的感受,進而感到滿足。
那麼,會感到痛苦是因為展現了「所不喜歡、所不認為的自己」吧?行動的起因如果是「非自我」或「無意識」的選擇,行動起來自然會矛盾窒塞、迷失所感。 憂鬱女友時常會有淤塞與痛苦的感受,從上述這個角度切入,是不是起因於無法認同自己呢?接受自己原本的樣貌並欣賞,或許是更貼近「所喜歡的自己」的好方法。如禪學時常提到的:臣服。
說得容易。她也總說「情緒來的時候,那些道理什麼的,在腦海根本沒有立足空間」。我想,沒關係的,總會有越來越上手的時刻到來。只期望她看自己至少是順眼的。
若能接受自己的真實樣貌,不管符不符合你所想像的人生目標 至少每天面對的都是看得順眼的自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