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在臺中女中的閱讀寫作課,最後學生們選擇的書,分別是:
《成功的反思》,6人;
《寫給每個人的基本收入讀本》,2人;
《當AI機器人考上名校》,1人;
《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5人;
《I世代報告》,2人;
《女性主義:21世紀公民的思辨課》,13人。
跟上學期比,《女性主義》依然最多人選。我猜是因為,這本簡介女性主義發展史的小書,最容易讀完、讀懂,又最能夠連結到既有生活經驗。
據我自己觀察,在面對這類報告題目的選擇時,一半以上的學生,會挑「看似最能寫出東西」的那一個(儘管他們當下可能毫無想法)。而這反映出的隱性心態,是想盡快交差了事,或害怕自己寫不出來。
必須說明一下,這看來雖然像是「缺乏學習動機」,但我並不想批判這種心態。主要理由是,任何能夠長久維持的動機(或說興趣),都需要一個逐漸培養成型的過程,而這種心態反映的就是,對於閱讀、思考、寫作這樣的流程,半數以上的人都處在剛起步的階段。
以一學期的課程來看,能讓這類學生肯嘗試、有產出,並對閱讀寫作抱有大致良好的印象,這樣就足夠了。
此外,上學期只有一兩人選《成功的反思》,這次則有6位。這書的內容豐富,有文化評論、有哲學理論,還有些許的政策建議,能涉及的觀點較為廣泛。相應的,若要寫得好,需要花更多時間在深入閱讀與蒐集資訊上。
《成功的反思》與《基本收入讀本》,都是從現有體制的反思出發,並主張某種資源重新分配。會選這兩書的學生,應該是對這類議題特別有想法,或先前已經接觸過,屬於比較習慣於抽象思考的類型。
從目前的進度來看,選這兩書的學生,寫作上確實比較有條理。譬如會主動把各式論點條列成三項或四項,或採用「首先...接著...最後」之類的結構。相較之下,其他學生會苦惱於「這一段和下一段看起來沒什麼關聯,我該怎麼辦」。
最後,《玻璃心世代》和《I世代報告》兩書,顯然是以不同世代的比較為出發點,並且有大量的案例與問卷結果分析。但我觀察到,學生基本不關心世代差異,而會把焦點放在「我們這一代」。
其中有些段落讓我感覺,學生是透過書中提到的各種描述,來強化自我形象或做出社群區隔,譬如「原來我(們)是這樣」或「我(們)才不是那樣」。尤其在論及爭議性高的社會事件時,特別是如此。
從這角度來看,這兩本書有重塑個人/群體間界線的作用,或者是說,重新認知自己哪裡異於他人、哪裡又同於他人。因此我認為,選這兩書的學生,可能先天就對人我分際、群體分際比較敏感,而書中提供了不少區隔用的概念工具。
其實我也不太肯定,這種選書與心態之間的連結關係,究竟有多強。但若能了解更多種心態,對於個別指導無疑會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