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風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他們是這麼解釋的。
與幾光年外的那些星星相比,少了些霸道
卻依舊如宿命般不講理。
「逃走吧」
說自己不信,不去聽、不去想
大喊著我才不是這樣
蒙蔽雙眼
認為一切都是框架
洋洋得意,直到
真實的自己也被遺忘。
————《依附風格》
/
注:「依附理論」最早是由英國發展心理學家John Bowlby提出,小時候和照顧自己的親密他人的互動模式(通常是母親)會影響我們對自我的認識和與他人互動的方式。在成年後依然會持續影響,而伴侶關係是其中最重要的互動。
如果對依附理論有興趣可以看這一篇以及該系列後續文章: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依附理論系列(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8會員
101內容數
嗨!歡迎來到伊恩的小宇宙,諮商本業之餘我熱愛寫詩、散文和跳舞,謝謝喜歡文字的你來到這裡,希望有天你會在誠品看到我的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伊恩‧小宇宙 的其他內容
我閉上眼睛。 讓畫面不斷回放。 海浪拍打沙灘,一襲白色長紗裙 牽手散步回家,不住發抖的小手 遠方燈光閃爍,妳墊起腳尖的吻 累倒躺在床上,沒停過的打呼聲 ... 回過神,準備出門上班了 橫跨半個地球的時差沒辦法抗拒,但我們說好 「只要想起對方,便在夢裡相見。」 這是屬於我們的浪漫 #❤︎ /
想去看海。 我是一個很怕騎車的人,之前車禍的陰影如影隨形,而且只要稍微長途一點的路程都會遇到車一堆、超複雜的大馬路口,又常常會有機車需要繞幾個彎才能過的路線,我超怕一不小心就成了下一個騎上不是機車能走的路的新聞點。 #1分鐘小故事 #我們聊到南橫公路還是下次要
:你看!大花咸豐草。 :這不是隨處可見嗎?小時候的飛鏢(自顧自地往前走) :他總是被拔來拔去,卻還是很努力地開著花、笑得很燦爛,這是他最美的地方。 / 堅持到現在的你也很美很美。 Your persistence and enthusiasm make you so beautiful.
感受很難。 在成長過程中面對一大堆鳥事,而且難度都不是往上遞增,一次就來個超不合理事件,然後告訴你這些應該早就要會。 但身邊的人記得。他們像是漫漫長夜裡的一盞路燈,溫暖且美好。他們會提醒你在不斷往前的同時,可以抬頭看看點點星空,並繼續保有浪漫、感受生活。 謝謝你們。
「我愛你。」 他走向前,我後退了 他沒有走,默默伸出手 輕輕摸了摸我的臉頰, 貼滿標籤的整張臉。 他沒有嘗試撕掉它們 「因為那也是你啊。」他溫柔的說著 我呆呆的站在原地,被他抱著 就這樣 被他抱著。 / 作為資本時代下的商品,賺取著標籤、努力提高價碼。 被競標、被評價、被追逐。 直到遇見你。
他揪住我的衣領,將我的頭大力壓進水裡 一邊哭著要我好好呼吸、好好做自己 我拚命掙扎,卻在睜眼的剎那 只看見吊燈晃啊晃 「真噁心。」 於是我放棄了。 我又能呼吸了。 / 壓住我的不只現實中的他,還有我心裡形成的他。 情境發生,隨即觸發我們的原始本能:戰鬥或逃走。很大一部份取決於我們過去如何應對。
我閉上眼睛。 讓畫面不斷回放。 海浪拍打沙灘,一襲白色長紗裙 牽手散步回家,不住發抖的小手 遠方燈光閃爍,妳墊起腳尖的吻 累倒躺在床上,沒停過的打呼聲 ... 回過神,準備出門上班了 橫跨半個地球的時差沒辦法抗拒,但我們說好 「只要想起對方,便在夢裡相見。」 這是屬於我們的浪漫 #❤︎ /
想去看海。 我是一個很怕騎車的人,之前車禍的陰影如影隨形,而且只要稍微長途一點的路程都會遇到車一堆、超複雜的大馬路口,又常常會有機車需要繞幾個彎才能過的路線,我超怕一不小心就成了下一個騎上不是機車能走的路的新聞點。 #1分鐘小故事 #我們聊到南橫公路還是下次要
:你看!大花咸豐草。 :這不是隨處可見嗎?小時候的飛鏢(自顧自地往前走) :他總是被拔來拔去,卻還是很努力地開著花、笑得很燦爛,這是他最美的地方。 / 堅持到現在的你也很美很美。 Your persistence and enthusiasm make you so beautiful.
感受很難。 在成長過程中面對一大堆鳥事,而且難度都不是往上遞增,一次就來個超不合理事件,然後告訴你這些應該早就要會。 但身邊的人記得。他們像是漫漫長夜裡的一盞路燈,溫暖且美好。他們會提醒你在不斷往前的同時,可以抬頭看看點點星空,並繼續保有浪漫、感受生活。 謝謝你們。
「我愛你。」 他走向前,我後退了 他沒有走,默默伸出手 輕輕摸了摸我的臉頰, 貼滿標籤的整張臉。 他沒有嘗試撕掉它們 「因為那也是你啊。」他溫柔的說著 我呆呆的站在原地,被他抱著 就這樣 被他抱著。 / 作為資本時代下的商品,賺取著標籤、努力提高價碼。 被競標、被評價、被追逐。 直到遇見你。
他揪住我的衣領,將我的頭大力壓進水裡 一邊哭著要我好好呼吸、好好做自己 我拚命掙扎,卻在睜眼的剎那 只看見吊燈晃啊晃 「真噁心。」 於是我放棄了。 我又能呼吸了。 / 壓住我的不只現實中的他,還有我心裡形成的他。 情境發生,隨即觸發我們的原始本能:戰鬥或逃走。很大一部份取決於我們過去如何應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依附理論最初用來解釋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情感聯繫,但在成人關係中也被廣泛使用。它指出,我們從嬰兒期形成的依附風格,會在成年後影響親密關係,特別是在婚姻或伴侶關係中。 在探討這個理論之前,讓我們首先反思一下你和你的伴侶如何互動。 當你感到壓力或孤單時,你會尋求伴侶的支持嗎?而你的伴侶又如何回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依戀理論中的四種依戀類型,包括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戀和恐懼型依附,並提供了對應的人際關係建議。瞭解自己的依附類型,並在需要時尋求適當支持和協助,以促進更健康關係。
依戀關係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的是尋求親密的一種心理傾向。瞭解四大類型依戀關係的特徵及對應的情緒反應對於親密關係的修復挽回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Thumbnail
逃避型依附者在婚姻中表現出的獨立性和情感穩定性使他們成為理想的伴侶。本文深入探討了逃避型依附者的優勢,以及他們在婚姻關係中的表現和影響。透過理性的溝通方式、對自由和空間的尊重以及情感控制的優勢,逃避型依附者展現了在婚姻中的重要價值。
Thumbnail
回到今日主題,是要繼續分享《突破關係困境的人格心理學》一書中提到的『依賴型人格』。 為人父母,老師,或某一領域的前輩,或就是朋友關係,每個人都會遇到被人依賴的時候吧,給予適當的幫助,是為了讓對方有朝一日能獨當一面,或也可以去幫助別人。而本書中講到的依賴型人格者卻是遲遲無法脫離對別人的依賴......
Thumbnail
把你推向他人的,究竟是想與人建立聯繫的渴望,還是那種害怕落單的恐懼? 我從來不知道如何與人拉開距離,對自己沒有信心,追隨他們,朋友笑稱我有『關係收集癖』——有的人無法扔掉任何東西,而我則是無法離開任何人。 你是慣性討好者嗎?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嗎?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我深入探討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依附風格——焦慮型依附與安全型依附,在愛情關係中的相互作用。分享了我和J先生如何在這種動態中尋找平衡,從而使我從一個充滿不安和懷疑的焦慮型依附者轉變為一個更加自信和安定的人。本文不僅是關於愛情的故事,更是關於自我發現和成長的旅程。通過我們的經歷,我希望啟發讀者反思自己的依附風格,探索如何在關係中獲得成長和轉變,建立更加穩固和滿足的聯繫。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依附理論最初用來解釋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情感聯繫,但在成人關係中也被廣泛使用。它指出,我們從嬰兒期形成的依附風格,會在成年後影響親密關係,特別是在婚姻或伴侶關係中。 在探討這個理論之前,讓我們首先反思一下你和你的伴侶如何互動。 當你感到壓力或孤單時,你會尋求伴侶的支持嗎?而你的伴侶又如何回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依戀理論中的四種依戀類型,包括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戀和恐懼型依附,並提供了對應的人際關係建議。瞭解自己的依附類型,並在需要時尋求適當支持和協助,以促進更健康關係。
依戀關係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的是尋求親密的一種心理傾向。瞭解四大類型依戀關係的特徵及對應的情緒反應對於親密關係的修復挽回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Thumbnail
逃避型依附者在婚姻中表現出的獨立性和情感穩定性使他們成為理想的伴侶。本文深入探討了逃避型依附者的優勢,以及他們在婚姻關係中的表現和影響。透過理性的溝通方式、對自由和空間的尊重以及情感控制的優勢,逃避型依附者展現了在婚姻中的重要價值。
Thumbnail
回到今日主題,是要繼續分享《突破關係困境的人格心理學》一書中提到的『依賴型人格』。 為人父母,老師,或某一領域的前輩,或就是朋友關係,每個人都會遇到被人依賴的時候吧,給予適當的幫助,是為了讓對方有朝一日能獨當一面,或也可以去幫助別人。而本書中講到的依賴型人格者卻是遲遲無法脫離對別人的依賴......
Thumbnail
把你推向他人的,究竟是想與人建立聯繫的渴望,還是那種害怕落單的恐懼? 我從來不知道如何與人拉開距離,對自己沒有信心,追隨他們,朋友笑稱我有『關係收集癖』——有的人無法扔掉任何東西,而我則是無法離開任何人。 你是慣性討好者嗎?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嗎?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我深入探討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依附風格——焦慮型依附與安全型依附,在愛情關係中的相互作用。分享了我和J先生如何在這種動態中尋找平衡,從而使我從一個充滿不安和懷疑的焦慮型依附者轉變為一個更加自信和安定的人。本文不僅是關於愛情的故事,更是關於自我發現和成長的旅程。通過我們的經歷,我希望啟發讀者反思自己的依附風格,探索如何在關係中獲得成長和轉變,建立更加穩固和滿足的聯繫。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