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8|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7) 造局者 Framers

造局者:思考框架的威力 Framers: Human Advantage in an Age of Technology
作者:庫基耶/ 麥爾荀伯格/ 德菲爾利科德 Kenneth Cukier, Viktor Mayer-Schönberger, Francis de Véricourt 分類:商業創業(自我成長/ 思維建立)
書說什麼?
第1章 決策 建立思考框架和能否做出好決策,息息相關 (P.12) 思考框架(Frame):我們所選擇應用的心智模型,會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世界,也決定我們如何行動。讓我們能夠歸納類推,得到抽象的概念,在應用到其他的情境當中。 (P.21) 建立思考框架需要配合三項要素:因果關係、創造反事實、能夠針對特定的目標,為想像訂出適當的限制條件。 1. 因果思維除了更容易理解這個世界,也有助於預測行為引發的回應,進而在判斷有利的時候,重覆這些行為。因果推理也可以說是人類認知到基礎。 2. 反事實(平行現實)跳脫當下的認知,不被眼前現實所束縛,而能在心中創造另一個現實。所謂想像並非做無意義的白日夢,而是在付諸行動、下定決心之前的必要準備。 3. 訂定限制條件就有助於約束我們的想像力,讓反事實維持在可行的程度,而不至於天馬行空到不切實際。 第2章 建立思考框架 建立思考框架是人類的核心能力,AI無法模仿 第3章 因果關係 人類會推斷因果,而又常常出錯;但這其實是好事 第4章 反事實 想像另一個現實,能讓我們在這個現實表現得更好 (P.113) 1. 反事實除了能讓我們想像不存在的事,抗衡所謂的因果決定論。 2. 更讓我們懂得如何進行因果思考,看得更廣而不是執著於某個選項。 3. 想像某種情形,讓它在腦海中上演,像個旁觀者一樣體驗平行現實、觀察其發展。 4. 應用到我們的內隱知識,透過想像情境可能的不同發展,啟動我們對於世界如何運作的知識。 5. 顯現我們所謂的行動與能動性。 (P.119) 反事實思維就代表我們的認知能力,能夠理解過去從未碰到的情況,並反過來增進我們的知識,從而作為決策的依據。 第5章 限制條件 為無限加上限制,反而有助於引爆創意和創造力 (P.132) 硬性限制就是固定不動、密不透風、不容質疑;軟性限制的三大原則:可變性、最小變動、一致性。 可變性:調整我們能夠影響的要素,調整那些能夠透過行動或選擇而改變的限制。 最小變動:用的是刪去法,相較於要想像出世界不存在的事物,把世界某些現實刪掉要容易得多。 一致性:各項條件不應該互相矛盾,否則整個平行現實裡的各種情境就會不斷產生矛盾。 (P.143) 不論任何思考框架,核心概念都在於權衡與取捨。 (P.147) 得以理解事物(基於因果推理),發揮能動性(透過反事實思維),也能確保這些行動不只是空談泛想(有賴於限制條件)。 (P.149) 電腦懂運算,人腦懂想像。造局者可以讓自己的奇思異想回頭配合著現實的限制,也能根據自己所接受的限制,想像未來可能是怎樣的現實。 (P.151) 因果關係讓我們得以理解事物,反事實得以取得能動性,限制條件則讓思考框架得以付諸實踐。 第6章 另啟思考框架 有時候就是該切換框架,或是創造新的思考框架 (P.159) 另啟框架:3R Repertoire 現有框架庫、Repurpose 借用並調整、Reinvent 重新發明。 (P.173) 四項難處: 需要有足夠的認知能量,才能創造新框架。 需要放下熟悉的事物 需要找出適合該情境的思考框架。 需要慎選時機,抓住能夠另啟思考框架的時刻。 第7章 學習 擴充框架庫、勤於認知採集、實行白紙策略 (P.183) 見賢思齊,準備好放開心胸,接受新的觀點和新的思考框架,熱情擁抱所有知識。 1. 擴充框架:看到不同的做法就能收歸己用。 2. 認知採集:積極探詢各種新想法、新觀點、新體驗。用認真嚴肅的態度來發展好奇心。目標則要在自己現有的領域之外,取得多元的觀點、不同的視角、豐富的概念。認識新朋友、閱讀題材廣泛的各種書刊、造訪自己平常不會去的地方,培養開放好奇的心胸。 3. 白紙策略:刻意放下熟悉事物,接受全新的概念,完全倒空,才有接受新事物的空間。 (P.197) 擴充框架就像是去讀相關的書籍;認知採集則是廣泛閱讀各種不同學科的書籍刊物文章;白紙策略則是擁抱所有知識。 第8章 多元性 擁抱變化、運用教育、鼓勵遷徙、容許摩擦 1. 擁抱變化:主動追求不同觀點,而不只是被動希望他們自己出現。 2. 運用教育:承認差異並最終將一切轉為多元性,教育就是讓社會上實際存在的差異既成為責任也成為契機。 3. 鼓勵遷徙:把自己的文化思維移動,促進融合與變形。並追求開放心態。 4. 容許摩擦:要讓摩擦得到適當引導,不是壓抑或掩蓋,而是歡迎辯論。願意接受這世上本來就有不同觀點會互相衝突。 第9章 警惕 我們要避免思想僵固;我們需要機敏的心智 (P.253) 認知的同質性,就等於給廣闊的反事實定下死刑。單一性則是建立成功思考框架的死巷。 思考框架使用手冊 1. 駕馭心智模型:找出並檢視出自己心智模型的各項假設。 2. 盡情作夢,但要有適當的限制條件:重點在於迅速有效找出合適的選項。 3. 另啟思考框架時要更聰敏:先看看自己的框架庫再了解是否能借用並調整。 4. 情境條件:培養好奇心並挑戰世界觀,透過認知多元性來改進造局。 5. 思考要超越本位:社會確保多元思考,容許摩擦並透過教育尊重彼此思考框架及促進文化融合。
我說什麼!
前幾個章節,有些沉悶!
書中前段主要是以引導為何需要"思考框架"的能力與人腦 v.s. AI差異!顯然其能力就是與決策能力之差距。進入實務思考操作意外帶來對於框架層次的堆疊。
建立思考框架的三項要素:因果思維、反事實與限制條件。
突然想起過去職務範疇,很高的一部分就是在描述並解決異常及撰寫故事的工作內容,將製程的異常問題,以因果、再現性、改善的流程,整合報告給終端客戶。即是 8D(Eight Disciplines Problem Solving)! 邏輯建立、啟發思維的過程!
學習有兩種途徑:一種是閱讀,另一種則是和比自己優秀、有經驗的人做朋友!
老生長談般的雞湯語錄,在真實沉浸於書卷中,才意外看透感受些什麼?
那些自以為是的語句,在真實面對的當下,意外給予些精神上特殊的啟發與暗示,更多的溫暖,反轉對於生活另外的反饋,進而透過想法上的改編接下來的走向。
見賢思齊,準備好放開心胸,接受新的觀點和新的思考框架,熱情擁抱所有知識。
擴充框架就像是去讀相關的書籍;認知採集則是廣泛閱讀各種不同學科的書籍刊物文章;白紙策略則是擁抱所有知識。
閱讀,即是擴充、建立的根本!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