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的十二使徒,相應於舊約的十二支派,有代表整個猶太民族的象徵意義,他們在概念上是平起平坐的,例如啟示錄預言,將來的新聖城的城牆有十二根柱石,分別刻有十二使徒的名字。
但在現實處境中,新約聖經對十二位使徒的著墨有明顯差異,尤其彼得作為首領,是使徒行傳前面部分的主角,但有部分使徒只見大名,對其生平近乎一無所知。多馬,不至於不見經傳,但也只有幾個簡單的具體片段。雖然如此,多馬留下的足跡,卻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
約翰福音11:1-16
有一個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 … 然後對門徒說:「我們再到猶太去吧!」門徒對他說:「拉比,猶太人近來要拿石頭打你,你還再到那裏去嗎?」… … 於是耶穌就明白地告訴他們:「拉撒路死了。… …」於是那稱為低土馬的多馬對其他的門徒說:「我們也去和他同死吧!」
關於多馬的第一個片段。面對被敵視耶穌的猶太人拿起石頭攻擊的危險,門徒對耶穌要去伯大尼探望病重的拉撒路,還可以理解,但耶穌動身時,卻表明拉撒路已死,如此,耶穌值得冒生命危險去墓前憑弔嗎?這是合情合理的疑問,但聖經只記載多馬的反應,多馬沒有直接向耶穌表達疑惑,只對其他門徒說,「我們也和他 (耶穌) 同死吧」。
多馬的誠實反應,顯然不是一種預備殉道的宣告,而是一種對耶穌行動的不認同,在未有目睹死人復活的神蹟奇事前,按常理分析一個決定的利弊,權衡輕重,多馬得出不值得冒險的結論。因此,多馬被分類為「理性」的基督徒。聖經只是記下多馬的反應,而沒有對他的反應作出價值判斷,片段就結束了。
多馬心裡充滿疑惑,對耶穌堅持去伯大尼不以為然,但多馬卻跟耶穌同行,一起冒險,結果一起見證了拉撒路死而復活的神蹟奇事。或許,多馬是某一類的基督徒的典型,未必有那份單純的「信心」,無論何時何地都敏銳到回應「我在這裡」,卻以行動證明在一片疑惑中跟隨主的「信心」。
約翰福音14:1-7
「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 …」多馬對他說:「主啊,我們不知道你去哪裏,怎麼能知道那條路呢?」耶穌對他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
關於多馬的第二個片段。當主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向門徒預告他的「離開」,又預告某人將會出賣主,及彼得將會不認主。與耶穌同席的門徒或許各懷心事。耶穌看出門徒心裡憂愁,於是安慰他們,他的「離開」是為他們預備「地方」。耶穌的解答觸動了理性的多馬,於是回應耶穌,「我們不知道你去哪裡,怎能知道那條道路呢」,又是一個合情合理的疑惑。
多馬當下不明白主耶穌「預備地方」的意思,耶穌採用他一貫的風格,不是回應多馬的疑問,而是借題發揮,自我宣告「道路、真理、生命」。如果切身處理,多馬的不明白實在難以運用說話解說,只能依靠多馬日後的經歷,目睹耶穌的受苦、死亡、復治、升天,然後回想這條問題,就恍然大悟,不再需要語言的解說。
多馬已跟隨主多年,縱然未達彼得的受觸目程度,畢竟也是耶穌的入室弟子,多馬對耶穌的說話有疑惑,更重要是表達了他的疑惑,從理性的思考角度,多馬再次提出一個合乎情理的問題。耶穌沒有對多馬的無知而加以責備,多馬也沒有不明所以便擅自離隊。多馬依然是那位以行動證明在一片疑惑中跟隨主的「信心」。
「疑問」似乎屬於初信者的,跟隨主多年,我們容得下對主有疑惑嗎?更可悲的,我們學懂了運用動聽的屬靈說話來掩蓋自己的不安。多馬參與門徒訓練初級班時,敢於展現「疑惑」,到門徒訓練精進班時,他依然敢於展現「疑惑」。
約翰福音20:24-29
那十二使徒中,有個叫低土馬的多馬,耶穌來的時候,他沒有和他們在一起。… … 多馬卻對他們說:「除非我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我的指頭探入那釘痕,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絕不信。」… …多馬回答,對他說:「我的主!我的神!」耶穌對他說:「你因為看見了我才信嗎?那沒有看見卻信的有福了。」
關於多馬的第三個片段。耶穌復活了,親向門徒顯現,可惜多馬不在場,對門徒的「見證」感到疑惑,於是表明看見才信。多馬的疑惑或許是耶穌的復活方式,對違反常理的呈現模式難以接受。耶穌復活的消息傳出後,門徒聚集在一起等候,多馬也在其中,也在等候。因此,我們需要弄清楚甚麼是「不信」,多馬是「疑惑」,還是那個模樣,多馬對耶穌的不離不棄,在疑惑中等候耶穌的最新指示。
耶穌向多馬顯現,不是一種狂躁的舉動,滿腹牢騷地來到多馬面前,不耐煩地展現雙手,然後痛罵多馬一頓。主耶穌的再出現,是愛護多馬,明白他的性格,於是特意向多馬展現他的雙手。耶穌接住的一句話,「那沒有看見卻信的有福了」,又是耶穌的一貫說話技巧,借題發揮,將來的信徒沒有捉摸耶穌雙手與肋旁的機會,但藉藉使徒的見證而相信,是何等有福。
多馬被冠以「多疑」,於是藉這段經文順水推舟,多馬終於從疑惑到堅信,終於開聲宣告「我主我神」。這個說法是對是錯,難有標準的答案,但這個說法的背後,是一種危險的假設,假設了屬靈的道路,最終還是一模一樣的製成品。但多馬的「多疑」,正好說明基督徒的「多樣性」。一個剛烈男兒,未必需要變成溫文儒雅才算「見證」。或許更合理的推論,多馬依然在日後的牧養與宣教的道路上依然誠實地疑惑,依然忠心的服侍,依然不斷發現上主超越他狹隘的想像力。
回到今時今日的場景,多馬是否提醒我們,沒有需要把教會變成工廠,生產一式一樣的製成品,相同抑揚頓挫的分享聲線,相同朗朗上口的日常用語,相同知恩報德的生活優次… … 相反,對別人,我們是否有一種心靈的空間,容得下不同類型的基督徒,對自己,我們是否有勇氣展現自己的弱點,更重要的是,縱然疑惑,依然跟隨,好讓我們在信仰經歷中,不斷發現答案,不斷經歷信仰超過個人想像的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