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中跟隨主的多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新約的十二使徒,相應於舊約的十二支派,有代表整個猶太民族的象徵意義,他們在概念上是平起平坐的,例如啟示錄預言,將來的新聖城的城牆有十二根柱石,分別刻有十二使徒的名字。

但在現實處境中,新約聖經對十二位使徒的著墨有明顯差異,尤其彼得作為首領,是使徒行傳前面部分的主角,但有部分使徒只見大名,對其生平近乎一無所知。多馬,不至於不見經傳,但也只有幾個簡單的具體片段。雖然如此,多馬留下的足跡,卻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

耶穌呼喚拉撒路復活 (網絡圖片)

耶穌呼喚拉撒路復活 (網絡圖片)

約翰福音11:1-16
有一個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 … 然後對門徒說:「我們再到猶太去吧!」門徒對他說:「拉比,猶太人近來要拿石頭打你,你還再到那裏去嗎?」… … 於是耶穌就明白地告訴他們:「拉撒路死了。… …」於是那稱為低土馬的多馬對其他的門徒說:「我們也去和他同死吧!」

關於多馬的第一個片段。面對被敵視耶穌的猶太人拿起石頭攻擊的危險,門徒對耶穌要去伯大尼探望病重的拉撒路,還可以理解,但耶穌動身時,卻表明拉撒路已死,如此,耶穌值得冒生命危險去墓前憑弔嗎?這是合情合理的疑問,但聖經只記載多馬的反應,多馬沒有直接向耶穌表達疑惑,只對其他門徒說,「我們也和他 (耶穌) 同死吧」。

多馬的誠實反應,顯然不是一種預備殉道的宣告,而是一種對耶穌行動的不認同,在未有目睹死人復活的神蹟奇事前,按常理分析一個決定的利弊,權衡輕重,多馬得出不值得冒險的結論。因此,多馬被分類為「理性」的基督徒。聖經只是記下多馬的反應,而沒有對他的反應作出價值判斷,片段就結束了。

多馬心裡充滿疑惑,對耶穌堅持去伯大尼不以為然,但多馬卻跟耶穌同行,一起冒險,結果一起見證了拉撒路死而復活的神蹟奇事。或許,多馬是某一類的基督徒的典型,未必有那份單純的「信心」,無論何時何地都敏銳到回應「我在這裡」,卻以行動證明在一片疑惑中跟隨主的「信心」。

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 (網絡圖片)

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 (網絡圖片)

約翰福音14:1-7
「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 …」多馬對他說:「主啊,我們不知道你去哪裏,怎麼能知道那條路呢?」耶穌對他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

關於多馬的第二個片段。當主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向門徒預告他的「離開」,又預告某人將會出賣主,及彼得將會不認主。與耶穌同席的門徒或許各懷心事。耶穌看出門徒心裡憂愁,於是安慰他們,他的「離開」是為他們預備「地方」。耶穌的解答觸動了理性的多馬,於是回應耶穌,「我們不知道你去哪裡,怎能知道那條道路呢」,又是一個合情合理的疑惑。

多馬當下不明白主耶穌「預備地方」的意思,耶穌採用他一貫的風格,不是回應多馬的疑問,而是借題發揮,自我宣告「道路、真理、生命」。如果切身處理,多馬的不明白實在難以運用說話解說,只能依靠多馬日後的經歷,目睹耶穌的受苦、死亡、復治、升天,然後回想這條問題,就恍然大悟,不再需要語言的解說。

多馬已跟隨主多年,縱然未達彼得的受觸目程度,畢竟也是耶穌的入室弟子,多馬對耶穌的說話有疑惑,更重要是表達了他的疑惑,從理性的思考角度,多馬再次提出一個合乎情理的問題。耶穌沒有對多馬的無知而加以責備,多馬也沒有不明所以便擅自離隊。多馬依然是那位以行動證明在一片疑惑中跟隨主的「信心」。

「疑問」似乎屬於初信者的,跟隨主多年,我們容得下對主有疑惑嗎?更可悲的,我們學懂了運用動聽的屬靈說話來掩蓋自己的不安。多馬參與門徒訓練初級班時,敢於展現「疑惑」,到門徒訓練精進班時,他依然敢於展現「疑惑」。

主耶穌向多馬顯現 (網絡圖片)

主耶穌向多馬顯現 (網絡圖片)

約翰福音20:24-29
那十二使徒中,有個叫低土馬的多馬,耶穌來的時候,他沒有和他們在一起。… … 多馬卻對他們說:「除非我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我的指頭探入那釘痕,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絕不信。」… …多馬回答,對他說:「我的主!我的神!」耶穌對他說:「你因為看見了我才信嗎?那沒有看見卻信的有福了。」

關於多馬的第三個片段。耶穌復活了,親向門徒顯現,可惜多馬不在場,對門徒的「見證」感到疑惑,於是表明看見才信。多馬的疑惑或許是耶穌的復活方式,對違反常理的呈現模式難以接受。耶穌復活的消息傳出後,門徒聚集在一起等候,多馬也在其中,也在等候。因此,我們需要弄清楚甚麼是「不信」,多馬是「疑惑」,還是那個模樣,多馬對耶穌的不離不棄,在疑惑中等候耶穌的最新指示。

耶穌向多馬顯現,不是一種狂躁的舉動,滿腹牢騷地來到多馬面前,不耐煩地展現雙手,然後痛罵多馬一頓。主耶穌的再出現,是愛護多馬,明白他的性格,於是特意向多馬展現他的雙手。耶穌接住的一句話,「那沒有看見卻信的有福了」,又是耶穌的一貫說話技巧,借題發揮,將來的信徒沒有捉摸耶穌雙手與肋旁的機會,但藉藉使徒的見證而相信,是何等有福。

多馬被冠以「多疑」,於是藉這段經文順水推舟,多馬終於從疑惑到堅信,終於開聲宣告「我主我神」。這個說法是對是錯,難有標準的答案,但這個說法的背後,是一種危險的假設,假設了屬靈的道路,最終還是一模一樣的製成品。但多馬的「多疑」,正好說明基督徒的「多樣性」。一個剛烈男兒,未必需要變成溫文儒雅才算「見證」。或許更合理的推論,多馬依然在日後的牧養與宣教的道路上依然誠實地疑惑,依然忠心的服侍,依然不斷發現上主超越他狹隘的想像力。

raw-image

回到今時今日的場景,多馬是否提醒我們,沒有需要把教會變成工廠,生產一式一樣的製成品,相同抑揚頓挫的分享聲線,相同朗朗上口的日常用語,相同知恩報德的生活優次… … 相反,對別人,我們是否有一種心靈的空間,容得下不同類型的基督徒,對自己,我們是否有勇氣展現自己的弱點,更重要的是,縱然疑惑,依然跟隨,好讓我們在信仰經歷中,不斷發現答案,不斷經歷信仰超過個人想像的震撼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i Shing的沙龍
22會員
89內容數
從中國歷史科老師的崗位退下來,一直有總結多年工作的心願,於是構思了這個看起來有點怪的主題,「退一步… 學習中國歷史」。「退一步」,意思是從純功利的學習模式後退一步,讓自己的目光開闊一點,在滿足考試基本要求的同時,稍微觸摸多一點歷史學習的味道。
Wai Shi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2
約在半夜,保羅和西拉正在禱告,唱詩讚美神,眾囚犯也側耳聽著的時候,忽然,地大震動,甚至監牢的地基都搖動了,監門立刻全開,眾囚犯的鎖鏈也都解開了。獄警一醒,看見監門全開,以為囚犯已經逃走,就拔刀要自殺。保羅大聲呼叫:「不要傷害自己!我們都在這裏。」獄警叫人拿燈來,就衝進去,戰戰兢兢地俯伏在保羅和西拉面
Thumbnail
2023/05/12
約在半夜,保羅和西拉正在禱告,唱詩讚美神,眾囚犯也側耳聽著的時候,忽然,地大震動,甚至監牢的地基都搖動了,監門立刻全開,眾囚犯的鎖鏈也都解開了。獄警一醒,看見監門全開,以為囚犯已經逃走,就拔刀要自殺。保羅大聲呼叫:「不要傷害自己!我們都在這裏。」獄警叫人拿燈來,就衝進去,戰戰兢兢地俯伏在保羅和西拉面
Thumbnail
2022/07/11
當保羅休養期間,看見異象,他將會蒙醫治,與此同時,亞拿尼亞也看見從主而來的異象。一位生活在大馬士革的門徒,名不見經傳的亞拿尼亞,上主呼召他,吩咐他探訪掃羅,為他禱告。上主的指示,亞拿尼亞的回應,構成了緊扣的三組對話。
Thumbnail
2022/07/11
當保羅休養期間,看見異象,他將會蒙醫治,與此同時,亞拿尼亞也看見從主而來的異象。一位生活在大馬士革的門徒,名不見經傳的亞拿尼亞,上主呼召他,吩咐他探訪掃羅,為他禱告。上主的指示,亞拿尼亞的回應,構成了緊扣的三組對話。
Thumbnail
2022/06/10
約西亞登基的時候年八歲… … 約西亞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行他祖先大衛一切所行的道,不偏左右。 (王下22:1-2) 在約西亞以前,沒有王像他盡心、盡性、盡力地歸向耶和華… … 在他以後,也沒有興起一個王像他。 (王下23:25)
Thumbnail
2022/06/10
約西亞登基的時候年八歲… … 約西亞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行他祖先大衛一切所行的道,不偏左右。 (王下22:1-2) 在約西亞以前,沒有王像他盡心、盡性、盡力地歸向耶和華… … 在他以後,也沒有興起一個王像他。 (王下23:25)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究竟是什麼力量促使保羅明知有危險,仍不改變奔赴耶路撒冷的計劃?是因為他相信是神的旨意,是聖靈的提醒, 聖靈的催促,因而他非堅持不可。説到順服神,人人都說自己可以很順服,一旦必須付出生命作代價的時候, 很多人很快就打退堂鼓,使徒保羅則不然,實在不容易。
Thumbnail
究竟是什麼力量促使保羅明知有危險,仍不改變奔赴耶路撒冷的計劃?是因為他相信是神的旨意,是聖靈的提醒, 聖靈的催促,因而他非堅持不可。説到順服神,人人都說自己可以很順服,一旦必須付出生命作代價的時候, 很多人很快就打退堂鼓,使徒保羅則不然,實在不容易。
Thumbnail
2023-131來說書(1) 《保羅與耶穌》 透過歷史學者的描述,認識保羅在聖經中的角色,以及更清楚基督教信仰。
Thumbnail
2023-131來說書(1) 《保羅與耶穌》 透過歷史學者的描述,認識保羅在聖經中的角色,以及更清楚基督教信仰。
Thumbnail
多馬教會 《拿戈瑪第經集》收錄的文章當中,〈多馬福音〉與〈多馬書〉被一致認定是代表多馬教會的文章,至於〈與救主的對話〉這篇文章是否屬於多馬教會,還是其他教派,學者目前尚無定論。那麼,耶穌在〈多馬福音〉與〈多馬書〉是什麼樣的形象呢? 那麼,耶穌在〈多馬福音〉與〈多馬書〉是什麼樣的形象呢?
Thumbnail
多馬教會 《拿戈瑪第經集》收錄的文章當中,〈多馬福音〉與〈多馬書〉被一致認定是代表多馬教會的文章,至於〈與救主的對話〉這篇文章是否屬於多馬教會,還是其他教派,學者目前尚無定論。那麼,耶穌在〈多馬福音〉與〈多馬書〉是什麼樣的形象呢? 那麼,耶穌在〈多馬福音〉與〈多馬書〉是什麼樣的形象呢?
Thumbnail
經文:約11:20-27 會提出這樣問題的,代表有用心在讀聖經。四卷福音書,有各自的神學觀點,所以紀錄的內容,會不一樣,否則只要有一卷就夠了。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見,有時是後來的人不知不覺把一些刻板印象、或有其他意圖,在處理經文的過程中加進去。 伯大尼的馬大與馬利亞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Thumbnail
經文:約11:20-27 會提出這樣問題的,代表有用心在讀聖經。四卷福音書,有各自的神學觀點,所以紀錄的內容,會不一樣,否則只要有一卷就夠了。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見,有時是後來的人不知不覺把一些刻板印象、或有其他意圖,在處理經文的過程中加進去。 伯大尼的馬大與馬利亞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Thumbnail
你會如何回答這道聖經常識題?「猶大的使徒職分被禠奪後,馬提亞以怎樣的方式被選出來,遞補猶大的位置?」或許你的答案是「搖籤」。這個答案不能說是錯,但並不完整。
Thumbnail
你會如何回答這道聖經常識題?「猶大的使徒職分被禠奪後,馬提亞以怎樣的方式被選出來,遞補猶大的位置?」或許你的答案是「搖籤」。這個答案不能說是錯,但並不完整。
Thumbnail
2021/11/3(三) 往迷失的羊去 馬太福音10:5-15 Photo by Jaka Škrlep on Unsplash 舊約中,先知屢次指責以色列官長的失職, 他們沒有做好牧人的職份,使得百姓成了迷失的羊。 馬太福音中,耶穌差派12個人,去尋找以色列家迷失的羊。 在耶穌眼中,這12個人被按
Thumbnail
2021/11/3(三) 往迷失的羊去 馬太福音10:5-15 Photo by Jaka Škrlep on Unsplash 舊約中,先知屢次指責以色列官長的失職, 他們沒有做好牧人的職份,使得百姓成了迷失的羊。 馬太福音中,耶穌差派12個人,去尋找以色列家迷失的羊。 在耶穌眼中,這12個人被按
Thumbnail
第一世紀的教會以驚人的幅度增長,要歸功於聖靈的能力。耶穌在十字架上被釘死後,門徒一度極為懼怕,甚至躲在屋內不敢外出。復活的耶穌給了他們盼望,聖靈降臨,讓他們有能力把福音傳開。 耶穌用水和聖靈為衆人施洗,在祂復活升天後,聖靈降在聚集的門徒頭上,使他們說起各國的方言來,讓從各地而來的猶太人驚訝不已。彼得
Thumbnail
第一世紀的教會以驚人的幅度增長,要歸功於聖靈的能力。耶穌在十字架上被釘死後,門徒一度極為懼怕,甚至躲在屋內不敢外出。復活的耶穌給了他們盼望,聖靈降臨,讓他們有能力把福音傳開。 耶穌用水和聖靈為衆人施洗,在祂復活升天後,聖靈降在聚集的門徒頭上,使他們說起各國的方言來,讓從各地而來的猶太人驚訝不已。彼得
Thumbnail
作者重新描繪福音書的信息,帶領我們多角度思考信仰。 第一,想想第一批福音書讀者可能的狀況:一小群面對掙扎的基督徒,居住在猶太教與異教的兩個世界中,但如今他們不再屬於任何一方,他們帶著愛和拯救的訊息對抗這兩者,使這兩個群體都深感威脅。預料到你可能必須修改你對耶穌的想像,關於他的目的和企圖、他異象中的微
Thumbnail
作者重新描繪福音書的信息,帶領我們多角度思考信仰。 第一,想想第一批福音書讀者可能的狀況:一小群面對掙扎的基督徒,居住在猶太教與異教的兩個世界中,但如今他們不再屬於任何一方,他們帶著愛和拯救的訊息對抗這兩者,使這兩個群體都深感威脅。預料到你可能必須修改你對耶穌的想像,關於他的目的和企圖、他異象中的微
Thumbnail
事情,其實過去早已經發生過,只是以不同形式呈現而已!現在我們常苦於憂慮、挫折、不安、頹圮的心情,甚至是面臨選擇的關頭,在多不勝數的心靈雞湯與勵志課程、甚至是正面能量都四處滿溢的現代,我想最佳的解答是在自己;正確的說是在自己眼前,那就是歷史,我們經歷的,過去一定有人也有過,只是形式與時代不同,謙信不是
Thumbnail
事情,其實過去早已經發生過,只是以不同形式呈現而已!現在我們常苦於憂慮、挫折、不安、頹圮的心情,甚至是面臨選擇的關頭,在多不勝數的心靈雞湯與勵志課程、甚至是正面能量都四處滿溢的現代,我想最佳的解答是在自己;正確的說是在自己眼前,那就是歷史,我們經歷的,過去一定有人也有過,只是形式與時代不同,謙信不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