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7|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捨下漁網的跟從

耶穌呼召彼得和安得烈 (網上圖片)
耶穌呼召彼得和安得烈 (網上圖片)
馬太福音 4:18-20 耶穌沿著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兩兄弟,就是那叫彼得的西門和他弟弟安得烈,正往海裏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立刻捨了網,跟從他。
耶穌接受洗禮,經歷試探,標誌著公開傳道的開始。據馬太福音的記述,耶穌首先進行的,是呼召門徒,而首先被選上的,是彼得和他的弟弟。呼召的過程簡單而明快,當時正在整理漁網的彼得,聽到耶穌的呼喚,就立即放下手中的漁網,從此跟從耶穌。
請不要以「靈異」的角度理解「捨網跟從」,某天,有一位不知名人士跟你擦身而過,於是你就把一切財產交出來,這是騙案!馬太福音 (馬可福音有相同的記載方式) 的鋪排目的是突顯門徒的乾脆俐落,標記著人生目標的轉變。
據約翰福音,彼得的弟弟安得烈先遇上耶穌,然後介紹給彼得。據路加福音,彼得被選上成為門徒前,已有兩次接觸耶穌的經歷,其一是彼得的岳母病了,接受耶穌的醫治,彼得目睹了神蹟,其二是耶穌被群眾擁擠,於是借用了彼得的漁船做講台,彼得聽取了教訓。因此,在追隨的過程中,既有「神秘」的被呼召的經歷,也有「踏實」的認識信仰的過程。兩者如何互得,沒有方程式。
回到彼得被呼召,耶穌只有簡單的兩句,「來跟從我」,跟從主作甚麼?「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漁一樣」。耶穌的解釋,不要預告彼得的成就,也不是利益誘使彼得追隨。因為彼得是漁夫,所以耶穌以他的生活解釋人生目標的改變,從前追尋的是有經濟價值的漁獲,如今追尋的是有屬靈價值的生命建造。
如果把「得人如得漁一樣」放諸今日社會,耶穌會說甚麼?或許對年青人說,「我要為你人生寫上最優異的成績表」,或許對運動員說,「我要聽到上主的喝采聲猶如運動場上的觀眾」,或許對股票投資者說,「我要你得到的回報更勝炒賣股票」… …
乘坐漁船漫遊加利利海已成為今天的旅遊節目 (網上圖片)
彼得「捨網跟從」是從營營役役中清醒過來。對漁夫而言,不是每天打漁為生沒有意義,而是在重覆的打漁周期中沒有發現意義。對學生而言,不是每天校園生活沒有意義,而是在追趕死線中沒有發現意義。對上班一族而言,不是勞力養活家人沒有意義,而是在埋頭苦幹中沒有發現意義。彼得要「得人」如同「得魚」,以「得人」為目標,駕馭「得漁」的生活,以信仰賦予生命的意義。
彼得「捨網跟從」是放下目前的職業,成為跟從耶穌出入的門徒。但別以為彼得丟掉所有,福音書有記述彼得偶然從事打漁的工作,保羅在哥林多前書提及彼得帶著太太往來,彼得沒有丟下家庭不顧。為了跟從耶穌,彼得把生活從新安排,以致能夠追尋「得人」的目標。
「來跟從我」,對每一位基督徒的具體內容不一樣,但重整人生目標卻是一致的。彼得聽到「來跟從我」的呼喚,他的反應是「捨網」,那麼,我們又如何?「捨網」的目的是追求「得人」的人生目標,那麼,我們又如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一位告別年青又逃避老態的閒人,好想以有限的空閒,記下一點生活點滴,寫下一點信仰反思,不但為了分享,也為自己留下存活過的痕跡。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