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從《沈從文自傳》看教育:逃學才能成就豐富的心靈?

講到中國文壇最會逃學的作家,一定不能錯過前輩大師沈從文先生,他的前半生自傳《沈從文自傳》有一大半都在談他豐富有趣的逃學經歷。對於我們這些現代的台灣父母來說,孩子在學校只要有一點不守規矩,不管是遲到、不交作業、或是上課不專心,就會擔心個半天,更別說是逃學了。所以我在推薦這本《沈從文自傳》的時候,內心是相當糾結的,怕學生及家長看了這本書之後,會徹底懷疑上學的價值,然後看制式的學校教育/補習班教育會越看越厭煩,這豈不是會造成社會危機?
不過我似乎擔心太多了,因為不必讀這本書,很多人就已經對自己接受的教育難以忍受了,像是用硬背的方式學了太多不必要的東西;或是為了成績和父母、老師、同學反目;或是為了太早上學每天昏昏沈沈;或是為了上學時數過長每天筋疲力盡…等等。即使目前台灣的教育政策較為自由開放,但是還是受到課綱的限制,也就是說就算你決定在家自學,還是要面對一堆不得不硬吞下去、比貓狗乾糧還難吃的枯燥必學學科。我自己對這個事實的解釋是:教育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服務個人的成長需求,而是要服務這個社會。我們這個分工精密的現代社會,需要各式各樣訓練有素的人來維持運作,就算教育再怎麼改革,還是沒有辦法突破這個先天的限制。
既然逃學的念頭人人都會有,因此對於沈從文的逃學生涯,我們大可放心的用欣賞的心態來看待。沈從文的逃學,並不是在否定社會。相反的,他的逃學反而是要擁抱真實的美妙社會:
…我不瞭解家中為甚麼只要我讀書,不讓我玩。我自己總以為讀書太容易了點,把認得的字記記那不算什麼希奇。最希奇處應當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習慣下所做的一切事情。為什麼騾子推磨時得把眼睛遮上?為甚麼刀得燒紅時在水裏一淬方能堅硬?為甚麼雕佛像的會把木頭雕成人形,所貼的金那麼薄又用什麼方法作成? 為甚麼小銅匠會在一塊銅板上鑽那麼一個圓眼,刻花時刻得整整齊齊?這些古怪事情太多了…(我讀一本小書又同時讀一 本大書)
我生活中充滿了疑問,都得我自己去找尋答解。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時便有點發愁。就為的是白日裏太野,各處去看,各處去聽,還各處去嗅聞死蛇的氣味,腐草的氣味,屠戶身上的氣味,燒碗處土窯被雨以後放出的氣味,要我說來雖當時無法用言語去形容,要我辨別卻十分容易。蝙蝠的聲音,一隻黃牛當屠戶把刀剸進牠喉中時嘆息的聲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黃喉蛇的鳴聲,黑暗中魚在水面撥刺的微聲,全因到耳邊時分量不同,我也記得那麼清清楚楚…(我讀一本小書又同時讀一本大書)
篇名中的「小書」,指的是學校的正規課程,而「大書」指的是充滿生命力、充滿驚喜事物的這個社會。沈從文對於自己的性格,有著以下的描述:
不安於當前事務,卻傾心於現世光色;對於一切成例與觀念皆十分懷疑,卻常常為人生遠景而凝眸…(我讀一本小書又同時讀一本大書)
相較於枯燥無生命的學校課程,課堂外五光十色的豐富生活,才能開啟小小沈從文的心靈,到處去看、到處去聽、到處去聞的生活實在太有趣了,此時大概只有心靈扭曲的孩子才會心甘情願的坐在課堂上背誦四書五經了吧?因為這些豐富的生活觀察,沈從文才能寫出《邊城》、《湘西》這些感動人心的不朽作品,所以我們可以這麼說:逃學開啟了一代大師沈從文的文學之路。
寫到這裏,我就開始擔心起現代的台灣孩子了。因為工商社會精密分工的緣故,走在路上不會再像農業社會那樣多采多姿了:牛、雞、豬都在專業的屠宰場處理過才送到市場,所以我們的孩子從小到大都不曾看過活生生的動物被屠宰;因為高度的城市化以及生態的嚴重破壞,路上除了蟑螂老鼠之外,無法遇到各式各樣的動物;因為高度的工業化,舊時在路邊可以看到的各式手工藝製作,都被偏僻地段的鐵皮工廠給取代了;因為醫療發達的緣故,家中長輩大多在醫院過世,孩子們無從目睹人的生命漸漸凋落的完整過程;因為對課業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公園裏只剩下老人和小小孩,其他學齡中的孩子不是在補習、就是在寫評量,而在路上閒晃的孩子常常都被貼上偷懶愛玩的標籤。
我們這一代的父母,養出了前所未有與自然脫節的孩子,原因很簡單,因為在不知不覺中,我們自己也與自然漸行漸遠了:只是單純在野外健行早就落伍了,沒有來一場可以秀在社群媒體、有高級烤肉與影音享受的豪華露營,就不算出遊;在雨後天睛的壯麗景色下,我們只想趕快拍到彩虹然後上傳到IG;為了滿足購物的欲望,即使在疫情下我們還是透過線上購物買了一大堆便宜又不需要的東西。工業化、全球化的盡頭到底是什麼?用更強大的購買力來促進經濟更進步?用更苛刻的業務目標來逼出更高的生產力?這也是我讀完《沈從文自傳》之後,心中最大的困惑。
只有小學學歷的沈從文,之後因為文學上的成就被延攬為大學教授,對這位以身為鄉下人為榮的大作家來說,真是奇蹟般的境遇。而他人生的魔幻時刻,就在他隻身來到北京之後:
…很可笑的讓這運貨排車把我拖進了北京西河沿一家小客店,在旅客簿上寫下––
沈從文年二十歲學生湖南鳳凰縣人
便開始進到一個使我永遠無從畢業的學校,來學那課永遠學不盡的人生了…(一個轉機)
我很喜歡這個結尾,我們長大成人進入社會之後,不也是進到一個永遠無從畢業的學校,來學那課永遠學不盡的人生了嗎?工作、成家、養兒育女,每天都有不同的挑戰,也得隨時適應不停的變化,有時被壓力壓到喘不過氣來,有時因為小小的成就而雀躍不已。回首走過的路,不求圓滿,只求無憾,讓人生這本大書因為自己的參與而更加豐富有趣,就是自己最大的成就了。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