嗑書系列17-4:打造強團隊的「領導心理學」

嗑書系列17-4:打造強團隊的「領導心理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第四章,打造強團隊的「領導心理學」

第35講,領導人的六大影響力

身為領導者,你有所謂的六大影響力:

1、獎賞權

透過加薪、高額獎金考核;升遷或表揚、調部門滿足部屬希望等有權提供金錢、職位、激勵等報酬的影響力。

2、強制權

透過延後加薪或減薪、低額獎金考核;延後升遷或降級、處分、貶職等有權在金錢、職位、名譽、激勵等各層面進行處罰的影響力。

3、法職權

因職位關係或角色關係,認為影響者對自己發揮影響力乃天經地義的影響力。

4、參照權

來自受影響者善意的感情,和心理上有一體感的影響力。

5、專家權

來自受影響者認為,影響者在某領域經驗豐富,專業知識和技術比自己更好的影響力。

6、資訊權

來自擁有有用資訊,或很了解資料來源的影響力。

身為管理階層,你本身就會先具有1~3項的影響力,但若要成為稱職的人,不能指倚靠這三權,而是也要有4~6項的能力,才能真正讓部屬信服。

第36講,改變說話語態

新的世代,有人會嫌挫折忍受力低,常遭受指責就灰心喪至,因為少子化的關係,新的世代在成長過程中,多鼓勵取代責罵

若你發現部屬挫折力偏低,不妨換個口吻用「這樣做你覺得如何」取代「這樣不行」等類似方式,來達到效果。

用「詢問的態度」而非命令建議的口吻。

第37講,隸屬需求
raw-image

職場上一定會有一種狀況,主管怕搞砸,因此把某項較重要專案(任務)交給教能幹的人員。

但卻不免產生「會做做到死」的尷尬場景,這是切記,你要滿足這樣優秀人才的「隸屬需求」。

隸屬需求,希望有人關注、在乎他們,或許他們不喜歡跟上司應酬交際,但內心其實仍渴望上司除了工作外,也能有其他的交流,希望上司會關心他們。

回到原點,如果你必須增加你愛將的任務,務必要告訴他,是因為只有他能夠放心,只有他可以勝任,最低程度滿足愛將的「尊重需求」,才能換來對方的拼勁。

第38講,確認偏誤
raw-image

有時候會發現,組織不知為何就是會犯離譜的錯誤,究其原因是,我們人類有「刻意忽視自己不利資訊的傾向」,希望在內心深處,建立自己覺得舒適的狀態。

因此做決定時,不妨停下來,看看是否所接受到的資訊都是正確的。

第39講,在達標與團隊取得平衡

#PM理論

主管在「管事、理人」這兩項能力上的表現優劣所帶來的影響,三隅以主管的工作績效(performance)高低、主管與團隊和部屬維持(maintenance)良好關係的能力好壞為縱橫兩軸,提出了「 PM 理論」(PM Theory):

P 軸:創作工作績效的能力

包含領導人是否能夠按規章制度交付部屬工作指令,要求部屬做出最大努力,以及讓部屬全盤了解工作計畫,是形成部屬「壓力因素」的主要來源。

M 軸:帶領團隊的能力

包含領導人理解部屬在工作中的處境,提供必要的支援,與部屬之間相處融洽,是主管對部屬的「體貼因素」。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41884?

第40講,領導力的生命週期

領導力應該判斷團隊的狀態,隨時去切換。

第一階段,命令式領導

團隊還不成熟時,以指導式為主。

第二階段,說服式領導:

團隊稍微成熟時,指導式仍為主,但考量到部屬心情,有時也不要硬幹,適當討論與溝通

第三階段,參與式領導

團隊已具一定能力,減少指導,某種程度讓部屬自主行動,多負責提振士氣的任務。

第四階段,授權式領導

團隊已成熟,尊重部屬的自主和自律性,讓他們有更多自行判斷的空間。

第41講,提升缺乏拼勁的部屬

有些人看起來就是沒有衝勁,對自己也沒有太多期待,只求安安穩穩守舊。

身為上級,你應該善用「畢馬龍效應」原理,你希望部屬成為怎樣的人,就要表現出對他們的「期待」,而不是說教或看衰。

raw-image

人在被重視和看重時,會自然而然朝著被期待的方向去走,所以,保持「正向」期待是重要的

avatar-img
BR浪逃殺-的沙龍
30會員
113內容數
閱讀是件令人上癮的嗜好,享受閱讀樂趣,記錄下自己的心得想法以及詞句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R浪逃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三章,處理複雜職場關係的「人際心理學」 有些上司或同事,常常很容易易怒,容易因為詢問或許討論事情,就生氣。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潛藏著「擔心被看扁」的不自信心態所導致。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建議可以採取「報、連、相」來舒緩主管的不安心態。
「成果」主義:凡事結果論為主,你的最終報酬只來自於成果,好處是一切看你的能力,但殘酷的也是,沒有成果,你什麼都不是。 因此,容易產生為了要有結果,而選擇了錯誤的手段,短時間看到成果,但其實卻只是藏了後患(假造財報、違法事件)。
「賦予社會使命感」,讓成員知道,你正在做這件事的是有意義的,可因為你的努力而改變了什麼。
喬覺得自己必須幫忙,就告訴他:「我可以借給你幾百萬。」但想到借錢給柯恩,不安的感覺油然而生,就像大喬過去說的一樣,「借出錢,失去朋友」。而喬感覺他已經失去柯恩這位朋友了。
人們花錢如流水,彷彿他們都能保證自己的管理的基金,永遠有賺不完的財富,肆無忌憚地花著不服比例的消費,直到空頭市場來臨。 那些昂貴的花費、貸款成了這些人最大的負擔,一夕之間,風雲變色,這時,他們才認清了現實。
遠處傳來了哨子聲。不,也許是自己大腦深處響起的哨子聲。通報有犯罪行為、有罪犯的哨子聲。這裡有犯罪行為。這裡有罪人。這是通報的急切哨子聲。
第三章,處理複雜職場關係的「人際心理學」 有些上司或同事,常常很容易易怒,容易因為詢問或許討論事情,就生氣。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潛藏著「擔心被看扁」的不自信心態所導致。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建議可以採取「報、連、相」來舒緩主管的不安心態。
「成果」主義:凡事結果論為主,你的最終報酬只來自於成果,好處是一切看你的能力,但殘酷的也是,沒有成果,你什麼都不是。 因此,容易產生為了要有結果,而選擇了錯誤的手段,短時間看到成果,但其實卻只是藏了後患(假造財報、違法事件)。
「賦予社會使命感」,讓成員知道,你正在做這件事的是有意義的,可因為你的努力而改變了什麼。
喬覺得自己必須幫忙,就告訴他:「我可以借給你幾百萬。」但想到借錢給柯恩,不安的感覺油然而生,就像大喬過去說的一樣,「借出錢,失去朋友」。而喬感覺他已經失去柯恩這位朋友了。
人們花錢如流水,彷彿他們都能保證自己的管理的基金,永遠有賺不完的財富,肆無忌憚地花著不服比例的消費,直到空頭市場來臨。 那些昂貴的花費、貸款成了這些人最大的負擔,一夕之間,風雲變色,這時,他們才認清了現實。
遠處傳來了哨子聲。不,也許是自己大腦深處響起的哨子聲。通報有犯罪行為、有罪犯的哨子聲。這裡有犯罪行為。這裡有罪人。這是通報的急切哨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