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超級幕僚#12|幕僚的管理力:向上管理,從有效管理老闆與主管的期待做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本文發表於生鮮時書劉奕酉專欄
「老闆總是一意孤行,我的壓力山大、晚上也睡不好,到底該如何做好向上管理,影響老闆的決定?」在擔任幕僚角色的初期,這個問題造成我很大的困擾,卻又無力改變。
我以為,這是因為自己是個無名小卒。
只要我能獲得更多權力,這一切應該都不是問題了。
但後來我發現,自己需要的不是權力,而是影響力。
如何影響老闆重新審視這個決定,甚至是邀請自己共同考慮更多的可能性?要想實踐這樣的目標,得先從思維的轉變開始。
從「對上妥協」轉換到「向上影響」的思維,是做好向上管理邁出的第一步
...

思維的變革:從對上妥協到向上影響


在網路與智能時代,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模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傳統權力很大一部分源自於資訊壟斷,而網路時代打破了這個結構,使得權力的基礎不再源自資訊壟斷,更多的是資訊共享上的認同與整合,也就是所謂的影響力。這樣的改變也反映在職場的管理面上,新世代的員工更願意接受「被影響」而不是「被告知」或者是「被控制」
而且影響力的作用是雙向的,管理者可以影響員工,員工同樣可以影響管理者。
在這個時代,不再只是上對下的威權、下對上的服從,而是善用自己的影響力讓事情往期望的方向發展。我想這一點不只是幕僚角色,包括每個職場上的所有工作者,都應該學習如何從對上妥協轉變為向上影響。
想要做到向上影響;首先,我們從瞭解什麼是影響力開始。
...

不需要頭銜、職位,也能擁有影響力


職場上超過八成的問題都是關係問題,只要透過影響力讓關係變好,職場中八成的煩惱都能被解決,自然也能讓工作更順利。但是在真實的工作場景中,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沒有影響力;除非自己成為了主管或更高階的管理者,否則就只能被別人影響。
這其實是對影響力的一種誤解。
影響力不僅僅是來自於職位所賦予的權力,也包括個人自身的影響力。
即使我們沒有職務上實質的權力,仍然可以透過自己的影響力,去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我們的主管或老闆,讓事情的發展更順利。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向老闆提出加薪的要求。
10 個人當中有 9 個都不敢主動向老闆提出加薪的事。為什麼?
因為覺得老闆一定會反對,擔心提出這樣的需求會讓老闆產生不好的觀感,影響到自己的工作;甚至傳統的刻板印象,會讓許多員工覺得自己本來就應該保持物美價廉的競爭力,老闆才會繼續雇用自己,提出加薪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問題。
特別是幕僚角色,相較於其它職務角色,工作的價值有更高的比例是由直屬主管或組織來決定的;獲得不好的工作評價可能會影響到後續的職涯發展,所以只能委屈求全。
你會害怕談加薪這件事、幻想老闆正在剝削你,而你無能為力。但如果我們換一種思維,事情的發展或許就會很不一樣。
比方說,我會這麼想:
我在和老闆共事,我們是平等的合作關係。
我有對老闆的需求,而老闆也有對我的需求,雙方各自把需求拿出來,各自都滿足了,這樣的合作關係才會變得更順暢。
惟有自己先剝除對老闆的威權濾鏡,雙方才能正視彼此的合作關係。這就是藉由發揮影響力來做好向上管理的思維,然後是管理老闆與主管的期待與決定、做出合適的回應。
...

從傾聽開始,有效管理老闆、主管的期待


一般來說,面對主管或老闆,最常見的困境就是:不知道如何聽懂主管的期待?更不敢向老闆提出需求、同時也害怕面對衝突。當你說了很多,卻仍達不到預期目的時;很可能不是你不會說,而是你不懂得聽。
溝通是雙向的,就像傳接球一樣,是聽與說交替的過程。懂得傾聽的人,不僅能聽到對方的觀點,也能迅速採取應對的行動;即使對方是主管或老闆也是同樣適用的。
一般人在傾聽與回應上的做法,可以分為三個類型:
  1. 傾聽對方的話,當對方一停下就立刻換自己說。
  2. 傾聽對方的話,然後根據對方的內容做出回應。
  3. 傾聽對方的話,然後根據對方的想法做出行動。
我們不妨回想一下,自己都是用哪一種類型的溝通方式呢?那麼你又覺得採用哪一種類型的傾聽與回應,能夠產生比較好的成效呢?
第一個類型屬於「表達式傾聽」,這是一種為了「說」而「聽」的模式。
表面上似乎在聽,但實際上想的是「什麼時候換我說?」
只要對方一停下來,就立刻像機關槍一樣說個不停,完全不在意對方剛剛說了什麼。這是一種糟糕的傾聽,甚至談不上是傾聽。當我們心中有想法急於表達,或是覺得自己被主管或老闆誤解時,很容易就會陷入這樣的傾聽模式,不得不聽、但又急於辯解。
第二個類型屬於「反應式傾聽」,可以說是傾聽的基本功,有來有往的傳接球。
好的傾聽包括「忍住、等待與提問」三個步驟。
  • 第一步,是「忍住」好奇心,專注在對方要說的內容,而不是自己想聽的。
  • 第二步,是當你想插話、打斷對方時,再多「等待」一分鐘,聽對方把話說完。
  • 第三步,透過「提問」確認自己是不是真的聽懂了對方所說的話。
最後一步中的提問,我們可以使用「複誦式提問」與「開放式提問」這兩種技巧。
主管,所以你是說這次專案需要提前在兩週內完成,是因為要配合某個新產品上市的時程。我這樣理解對不對?」像這樣說出自己認為對方要表達的意思,然後讓對方確認自己說得對不對,就是複誦式的提問。
主管,關於這次專案必須提前在兩週內完成的要求,你可以再多說一點嗎?」如果覺得不是很懂對方所說的,希望他能多講一些,也可以採用這樣的開放式提問。
但要注意的是,比起技巧運用,更重要的是傾聽所表現出來的態度,讓對方感受到「我認為你的話很重要,我很重視、也想知道你的想法是什麼?」才是有效溝通的關鍵。
只是搞清楚主管或老闆的期待是什麼,這樣往往還不夠,我們還必須讓主管或老闆清楚感受到,我們為此做出了行動。
延續前面的例子。在傾聽確認老闆期望提前在兩週內完成專案後,馬上交出一份報告給老闆,並且告訴他這是針對兩周內完成專案的條件下,重新擬定的執行計畫。請老闆過目後給予回饋,如果沒問題的話,只要老闆同意就能立刻展開計畫。
這就是第三個類型的「行動式傾聽」,傾聽對方的話、再根據對方的想法做出行動。
...

讀懂主管的管理方式,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式


越快理解你的主管或老闆的管理風格與方式,你就能越快開始建立關係。
要想做好這一點,請掌握兩個原則:
首先,是絕對不要做假設。不要認為你與某位主管共事時所使用的溝通方式,對其他主管也適用。直接詢問對方,希望你如何與他溝通?對方在管理上更喜歡週報還是日報?更喜歡每週定時開會,還是只在必要時開會?
其次,是從工作環境觀察細節。工作環境的氛圍如何?是否一切事物的步調都很快,以至於你的主管幾乎無暇顧及細節而只關注重點與結果?我曾經有位主管,總是在談話開始 5 分鐘後,就一直看手機;我很快就明白,他想要的只是重點。
我們可以從管理者使用職權的方式、和他人相處的模式、是否鼓勵並重視員工的投入以及溝通方式上看出他的管理方式。不同的管理者風格,就有不同的應對方式。
一般來說,可以根據管理者的風格是彈性自由、還是嚴密控制?以及是主動領導、還是被動回應?來區分為 4 種類型:
  • 專制型管理者:這類的管理者會主動領導、卻又嚴密控制;他們下達命令、做出一切決策,而且幾乎沒有討論的空間。在這類管理者底下任職,你需要明確地劃分自己的角色位置,出色地完成工作並預測主管的需求。
  • 放任型管理者:與專制型管理者完全相反的類型,被動回應又充滿彈性自由。無為而治是這類管理者的特色。與員工溝通不多,但相信員工不用說也能確切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和這類管理者的最佳相處之道就是:澄清問題、讓他們知道目前的情況,同時也要懂得管理自己的工作績效。換句話說,你得主動提供工作成果與績效的評估報告,而且是在主管進行審核之前,這有助於你的工作表現得到認可。因為這類的管理者偏好有距離的管理,透過書面報告或郵件,會讓他們覺得安心與掌握現況。
  • 官僚型管理者:控制欲非常強;但是與專制型管理者不同的是,他們要求員工做任何事都一板一眼、嚴守規則就好,不太會回應員工的問題與需求。

    這類管理者需要的是結構、系統與規範。如果你的主管屬於這種類型,那麼你該做的,就是學習規則並遵守組織運作的規範制度。然後,盡你所能幫他升職,這樣你就可以遠離他了。
  • 顧問型管理者:主動領導的風格,加上充滿彈性自由。這類管理者喜歡讓他人參與,而且重視投入並認可員工的貢獻。如果你有機會和這類的管理者共事,就要隨時做好提出想法的準備,而且記得對他的回饋做出感謝。
這四種類型的管理者風格,其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你可能討厭與官僚型管理者共事,但是有些人就喜歡照著規範與準則走;你可能喜歡與顧問型管理者共事,因為可以充分表現自己的想法、與組織共同成長,但有些人喜歡保持低調,太多的互動反而讓他感覺痛苦。
不論你喜不喜歡你的主管或老闆,都應該花點時間,學習如何解讀主管的管理方式,有助於建立你們彼此的工作關係,在工作上做出讓雙方都舒服的應對方式。
...

直接提問:向上管理中突破困境的最好方式


向上管理,最常見的兩難就是
  • 我覺得主管交付的任務目標不對,不該是這樣的,照著做真夠悶的。
  • 如果向主管反映、告訴他這是錯的,又怕失去主管的信任,直接被否定。
該如何突破這樣進退兩難的局面呢?
我的建議就是一個簡單的動作:直接向你的主管提問。
通常,我們在接收到主管或老闆的任務時,可能會有以下幾種反應:
  • 「這樣可以嗎?」我們會抱持「懷疑」並找出許多事實來質疑可能性。
  • 「這不可能做到。」我們在心態上就「否定」了可能性,然後會用行動去證明這一點。
  • 「我該做什麼?如何做?什麼時候要完成?」我們會「提問」許多問題,幫助自己掌握更多有助於完成任務的資訊。
比起懷疑與否定,懂得提問的人更有機會做好向上管理
只要懂得問對問題,從「為什麼」開始提問,像是問對方為什麼要進行這個任務?為什麼設定這樣的目標?這樣做又是希望解決誰的什麼問題呢?這個「為什麼」往往就是破局點。
有些人或許會覺得奇怪,幹嘛問這麼多?老闆說什麼就照做,哪這麼多為什麼。
如果你也是這麼想的,那就落入了固定思維的坑中了,你並不在乎老闆的期待或目的是什麼,只要依照著老闆的指示去做就好了。但是,萬一老闆錯了呢?或者是他自己也沒想清楚?
「老闆出一道題,我解一道題」這是在固定思維下的情境,答案只有「能解決、不能解決」
「我們一起來看看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然後再看看如何達成這個目標?」轉換為成長思維,就會懂得問為什麼;這時候,所有的過程都有了更多的彈性。
而且你會發現,你已經開始在發揮影響力。影響什麼?影響你的主管或老闆,重新審視這個任務;或許,他會邀請你一起重新思考這個任務的可能性。
這時候,你已經踏出向上管理的第一步了。
...
在這篇文章中,我希望你能明白做好向上管理,其實就是從對上妥協轉換為向上影響的心態,那麼什麼是向上影響呢?包括四個面向:
  1. 如何找出主管的需求、滿足它?
  2. 如何應對主管的質疑與批評?
  3. 如何向主管提出需求、爭取資源?
  4. 如何對主管做好工作彙報?
在接下來的幾篇文章中,我將會逐一告訴你如何做到向上影響、做好向上管理?
我們下篇文章見囉!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聊聊成長型思維與可遷移能力,對於幕僚角色的重要性;即使對於所有職場工作者,我相信也是影響未來發展可能性的關鍵。
做為幕僚角色,每次開會時是否都覺得如坐針氈呢?每次開完會總是慶幸撿回了一條命,還有做不完的會議紀錄、追不完的代辦事項嗎?在這篇文章中,我將用一張全息圖告訴你如何展現會議時的控場力,讓你不再只能瞎說、尬聊;從引導到主導整場會議往期望的方向展開,讓會議畫下完美的句點。
在職場中,有不少溝通與對話發生在會議上。不論是幕僚角色、還是其他職場工作角色,都希望在會議中展現出色的溝通能力,不僅能引導有效的會議溝通,也能主導會議往預期的方向推進。要做到如此,其實有三個有效的對策。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告訴你第三個對策,也就是會議上有效溝通的四種能力。
在職場中,有不少溝通與對話發生在會議上。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先來談談如何在會議上創造高效溝通的技巧?甚至是進一步從引導會議的角色,躍升為主導會議順利進行的幕後操盤手。
在職場上懂得閱讀空氣,只是掌握現況而已;讀懂空氣之後,所採取的回應與行動才是關鍵。不管是傳接球或是提問,都是「創造空氣」的一種有效方式,讓彼此的對話更為順暢;但如果希望讓事情的發展如我們所預期的展開,還必須做出讓「彼此都舒服」的應對。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提到如何運用六種「傳接球」技巧,拉近雙方的距離、營造出有利於對話的氛圍。事實上,除了傳接球技巧之外,我們也可以透過「提問」來引導有利於雙方對話的情境。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和你簡單分享三個實用的提問技巧 ... 「應該是這樣才對吧?」 「為什麼不那樣做呢?」 ... ... ...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聊聊成長型思維與可遷移能力,對於幕僚角色的重要性;即使對於所有職場工作者,我相信也是影響未來發展可能性的關鍵。
做為幕僚角色,每次開會時是否都覺得如坐針氈呢?每次開完會總是慶幸撿回了一條命,還有做不完的會議紀錄、追不完的代辦事項嗎?在這篇文章中,我將用一張全息圖告訴你如何展現會議時的控場力,讓你不再只能瞎說、尬聊;從引導到主導整場會議往期望的方向展開,讓會議畫下完美的句點。
在職場中,有不少溝通與對話發生在會議上。不論是幕僚角色、還是其他職場工作角色,都希望在會議中展現出色的溝通能力,不僅能引導有效的會議溝通,也能主導會議往預期的方向推進。要做到如此,其實有三個有效的對策。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告訴你第三個對策,也就是會議上有效溝通的四種能力。
在職場中,有不少溝通與對話發生在會議上。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先來談談如何在會議上創造高效溝通的技巧?甚至是進一步從引導會議的角色,躍升為主導會議順利進行的幕後操盤手。
在職場上懂得閱讀空氣,只是掌握現況而已;讀懂空氣之後,所採取的回應與行動才是關鍵。不管是傳接球或是提問,都是「創造空氣」的一種有效方式,讓彼此的對話更為順暢;但如果希望讓事情的發展如我們所預期的展開,還必須做出讓「彼此都舒服」的應對。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提到如何運用六種「傳接球」技巧,拉近雙方的距離、營造出有利於對話的氛圍。事實上,除了傳接球技巧之外,我們也可以透過「提問」來引導有利於雙方對話的情境。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和你簡單分享三個實用的提問技巧 ... 「應該是這樣才對吧?」 「為什麼不那樣做呢?」 ... ...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要點1】只關注在自己的工作,沒有注意主管的需求及水深火熱 【試著這樣做】對於向上管理來說,某個層度是建立在你能幫助主管什麼,了解主管的需求和期望是向上管理的基礎。所以僅僅做好自己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明白上司的目標和壓力,並主動協助主管,當我們能在關鍵時候出手幫主管一把,其實就有建立起好的開始。
Thumbnail
在職場中,長官打壓下屬並非罕見現象。長官打壓下屬的真正原因往往是因為他們害怕下屬的潛力和能力威脅到自己的權威,也會想要利用下屬的成果來擴展自己的權力和地位。在這樣的環境裡,強者才能生存,應該勇敢證明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種狀況可以用公司架構來解釋,一般職員怕主管,而主管怕老闆,那老闆反而是怕一般職員,這成了一種食物鏈的關係。為何職員反而不怕老闆呢?因為老闆通常沒辦法親自管理到每一位小職員,所以才需要主管的存在。另外,小職員因為負責的業務少,不爽做隨時走人就行,只要沒犯什麼大錯,老闆才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的影響力多寡,不是專業多高,而是被權力中心的認同度多高。 在職場你要混得好,除了專業要夠,也要懂得與主管與老闆有良好的關係,畢竟公司是老闆的,某種程度我們的行動都還是服務他的需求。 「掌管決策與資源的人才是權力中心」 故事 在前公司的業務經理,他盡心盡力的為公司營收思考與努力,但
Thumbnail
在職場中,理解老闆的思維和期望對於主動配合工作需求、提供有價值的反饋以及取得職業成功至關重要。本文提供五個策略,幫助你更有效地理解老闆的思維方式,並且根據這些理解行動。
Thumbnail
職場升遷是一個敏感話題,往往引發意見分歧,且容易造成紛爭和微妙的人際關係。從主管的角度來看,權力拔擢需要謹慎行事,必須對候選人做足功課,並避免陷入認知戰的困境。本文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言「謀之在眾,斷之在獨」為例,探討職場升遷的諸多複雜因素。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討論,在透過他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如何啟動同仁的當責態度。我們將分享四個啟動團隊工作意願的方向,包括做好的定義、關係建立、授權授責和定期回饋。這些方向對於主管來說非常重要,同時也需要具備軟技能和專業能力。瞭解這些技巧將有助於領導者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領導團隊並完成任務。
Thumbnail
    你在職場有發生這種狀況嗎?當你與上司一起工作時,雖然上司很有領導能力,但是十分堅持自己的想法,對任何事都必須依照自己的規則,不願接受別人的意見,感覺難以溝通,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要點1】只關注在自己的工作,沒有注意主管的需求及水深火熱 【試著這樣做】對於向上管理來說,某個層度是建立在你能幫助主管什麼,了解主管的需求和期望是向上管理的基礎。所以僅僅做好自己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明白上司的目標和壓力,並主動協助主管,當我們能在關鍵時候出手幫主管一把,其實就有建立起好的開始。
Thumbnail
在職場中,長官打壓下屬並非罕見現象。長官打壓下屬的真正原因往往是因為他們害怕下屬的潛力和能力威脅到自己的權威,也會想要利用下屬的成果來擴展自己的權力和地位。在這樣的環境裡,強者才能生存,應該勇敢證明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種狀況可以用公司架構來解釋,一般職員怕主管,而主管怕老闆,那老闆反而是怕一般職員,這成了一種食物鏈的關係。為何職員反而不怕老闆呢?因為老闆通常沒辦法親自管理到每一位小職員,所以才需要主管的存在。另外,小職員因為負責的業務少,不爽做隨時走人就行,只要沒犯什麼大錯,老闆才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的影響力多寡,不是專業多高,而是被權力中心的認同度多高。 在職場你要混得好,除了專業要夠,也要懂得與主管與老闆有良好的關係,畢竟公司是老闆的,某種程度我們的行動都還是服務他的需求。 「掌管決策與資源的人才是權力中心」 故事 在前公司的業務經理,他盡心盡力的為公司營收思考與努力,但
Thumbnail
在職場中,理解老闆的思維和期望對於主動配合工作需求、提供有價值的反饋以及取得職業成功至關重要。本文提供五個策略,幫助你更有效地理解老闆的思維方式,並且根據這些理解行動。
Thumbnail
職場升遷是一個敏感話題,往往引發意見分歧,且容易造成紛爭和微妙的人際關係。從主管的角度來看,權力拔擢需要謹慎行事,必須對候選人做足功課,並避免陷入認知戰的困境。本文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言「謀之在眾,斷之在獨」為例,探討職場升遷的諸多複雜因素。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討論,在透過他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如何啟動同仁的當責態度。我們將分享四個啟動團隊工作意願的方向,包括做好的定義、關係建立、授權授責和定期回饋。這些方向對於主管來說非常重要,同時也需要具備軟技能和專業能力。瞭解這些技巧將有助於領導者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領導團隊並完成任務。
Thumbnail
    你在職場有發生這種狀況嗎?當你與上司一起工作時,雖然上司很有領導能力,但是十分堅持自己的想法,對任何事都必須依照自己的規則,不願接受別人的意見,感覺難以溝通,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