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報名了一堂文學課程,課間盛浩偉老師推薦了這部作品,過了兩天,刷臉書又剛好刷到場次表。場次很少,可能是最後一週的場次了。年前好忙,但好久沒有一個人逛逛了,所以看了一下行事曆。
有空,就是那麼巧,那就去吧。
**
《偶然與想像》由三個小故事組成,分別是〈魔法(也比不上的虛幻)〉、〈敞開的大門〉、〈再一次〉。它們都抓住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偶然」,然後施加一些「想像」,完成了三個簡短輕巧,令人回味無窮的好故事。
一〈魔法(也比不上的虛幻)〉
女主角偶然發現,自己的閨蜜新的怦然心動的對象,是自己的前男友。
故事由三大段對話組成,一是女主下班後在計程車上,傾聽閨蜜的新戀情,對白自然、情感自然,雖然只是一段日常對話,卻不枯燥,我們能輕易知道兩人的關係親密自然,並為此開心。直到閨蜜下車回家,女主角先是靜靜的心情低落、眼眶泛淚,然後要求司機掉頭——她直直衝到前男友的工作室,開啟第二段的對話戲。
第二大段很刺激,男女雙方對峙,我們理智上當然知道先劈腿的女主才是不義的那方,卻在她被逼問時一句句的「我不知道」感受到她的痛苦、迷惘、自責與委屈,然後我們會開始心疼她——這樣可愛的女孩真的是太無理了,她劈腿,但是我們依然心疼她——也難怪男方明明遇到一個新的、很棒的對象,卻會因為這樣的渣女而不敢踏出下一步,又會因分手多年後一次拉近心理距離的對峙,面臨到底要選誰的兩難。
(我選女主角,又渣又直接又委屈又可愛的日本女孩,誰能不愛。)
第三段對話是女主角在與閨蜜喝下午茶時,前男友意外出現。這段對手戲乾淨利落,當閨蜜驚喜的把男方叫進咖啡店想介紹給好友,女主就面臨了選擇——挑開彼此的關係,逼男方選要誰,然後無論選誰都會失去她親愛的閨蜜;或者,裝傻,退出這段關係,離開不當電燈泡。
這兩種狀況觀眾都能輕而易舉的想像,導演依然將兩段對話都展開呈現,卻完全不累贅,劇情、台詞、演員都乾淨利落,交代完畢就撤,反而乾脆爽快。
最後一幕,女主角經過一片正在重新建築高樓的工地,平靜的拍了張照,充分的暗示她究竟做了什麼選擇。
(啊,又渣又可愛的女孩,成全了他人也成全了自己,更可愛了,所以我決定吃閨蜜跟女主的CP(滾))
二〈敞開的大門〉
受到炮友遊說去誘惑、陷害教授的女主,卻在施行仙人跳過程中被鼓勵、治癒——然後因為一個荒謬的偶然,美好盡碎。
這篇劇情稍微濃烈,最重要的一場戲依然是一大段對話,女主走進教授大門敞開的辦公室,試圖挑逗教授的過程。兩人的對話言語中有無盡的「想像」,情慾在想像中流動,在大門敞開的辦公室,私密又公開,不安又令人嚮往。對話結束後,兩人並沒有真的做了什麼越界的事情(其實是我道德低落???),但最後女主角因為手殘寄出的信件,卻讓兩人從想像的空間跌落現實。
最後一段,女主角工作後於公車上再次偶遇渣男,她已經被現實磨得憔悴,渣男卻生活順利的樣子,還說要定下來結婚了的消息,女主卻因為那段仙人跳不成的經歷而離婚。對比中道盡了想像與偶然與稍縱即逝,可能女主與教授在現實生活中,都會時常還念起這讓他們聲名俱裂,卻如幻似夢的奇異下午。
三〈再一次〉
最後一個故事〈再一次〉更日常了,一切就只是「認錯人」而已。
我也曾經有過在路上認錯人,結果與陌生人互相親切地打過招呼。簡單的選題中,導演就把鏡頭從虛構的故事一般的情節,拉入了所有閱聽者的日常之中。
全篇親切溫馨,兩個陌生人都有自己小小的遺憾,不解決好像也可以繼續生活的那種小遺憾,只是確實會因此迷惘。一般編故事的人為了了卻遺憾,應該都會製造再次與遺憾對象相逢的場景,但是在這裡,導演製造的相遇,卻是兩個陌生人。
那這樣是否可以了卻遺憾呢?
——可以啊當然可以。只要這個世界夠溫暖夠溫柔,那就可以了。
我不確定這三個短篇的完成順序,但就完整度,或者自然而然的流暢感來猜,觀影順序應該就是完成順序吧?第一個故事有些暗示、呈現手法跟劇情設計都過於明顯,尤其三段對話的架構;第二個故事劇情有些極端,表現得卻更舒緩、自然,架構漸漸不明顯,只是最後寄錯信的荒謬與戲劇性依然突出;第三個故事就更簡單、自然了,在路上遇到一個好像認識你,但你想不起來名字的人,一邊進行順暢的對話,一邊努力套話、思考對方是誰——真的是太日常,也太魔幻了。
**
三個月前看的電影,今日才終於好好生出心得,實在是其間充滿太多文字難以言喻的氛圍與感觸待消化。明明是劇情很簡單的電影,卻值得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偶爾偷閒的發呆時刻裡,在腦海中細細慢慢的,咀嚼回味。
結果完成這篇心得時,我已經看完《在車上》一陣子了。
但我會一直記得那一個下午,有許多想像與偶然夾在虛構與現實之間,是一段令我微醺而滿足的奇異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