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金剛經 Conze 英譯中文 (5)

五、如來的身體有相貌
The Lord continued: 'What do you think, Subhuti, can the Tathagata be seen by the possession of his marks?'
世尊繼續說:「你認為如何呢?須菩提!可以用看到了如來 (表面上) 的美好相貌具足,來說看到了如來嗎?」
Subhuti replied: 'No indeed, O Lord.
須菩提答道:「不可以的,世尊!不可以用看到了如來 (表面上) 的美好相貌具足,來說看到了如來。
And why? What has been taught by the Tathagata as the possession of marks, that is truly a no-possession of no-marks.'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如來所說的 (真正的) 好相具足,是 (從佛性的本體上看到的)『非好相具足』。」
The Lord said: 'Wherever there is possession of marks, there is fraud, wherever there is no-possession of no-marks there is no fraud. Hence the Tathagata is to be seen from no marks as marks.'
說完,世尊在尊者須菩提旁邊接著說道:「所有的,須菩提!『好相具足』都是虛妄的,所有的『非好相具足』都是不虛妄的,因此,應該用看到了如來 (表面上) 的『好相』就是 (從佛性的本體上看到的)『非好相』,來說看到了如來,這才是正確的。
(為什麼呢?因為,當你看到了如來的本體,那麼,無論他的相貌如何,是老、是醜、是瘣、是病、是殘、是瘸,都是好相,更何況是美好的相貌具足呢?而且,當你看到了如來的本體,難道如來的本體就沒有相貌嗎?不是這樣的,所以,如來說『非好相』,只是不要僅僅著眼於表面上的相貌、不要用表相來論斷而已,而不是如來沒有表相。此外,『非好相』不是只有遮遣,而另有肯定的意義,亦即是佛性的另一種說法;就像是『空』不是只有遮遣,而另有肯定的意義,稱為『空性』。以這個緣故,前面才說,所有的『好相具足』都是虛妄的,所有的『非好相具足』都是不虛妄的)。」
(這兩個比喻,一個是虛空之中有萬事萬物,一個是如來的身體有相貌,都是在說明第三節的「將眾生置於涅槃界中消殞寂滅,但實際上,眾生還是眾生,依然存在」的道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如果,用不同的角度切入,把金剛經當作故事來閱讀⋯ 一、故事開始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