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心理師在諮商室的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新手心理師會焦慮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我以前是演練都會緊張到不行的人,還會瘋狂查新手焦慮的文獻來同理自己。菜鳥的我們都經歷過拼命想扮演好心理師角色的階段,那時很在意自己的表現,也過度檢視自己。
想分享我大菜鳥心理師的焦慮經驗,也許能陪伴跟我有類似經驗的夥伴。又或許,讓更多人認識心理師,在很多時刻,我們就是個普通人,有許多掙扎。

諮商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

出道三年,我從來不會形容諮商是一件得心應手的事,一點也不,諮商充滿挑戰,除了當事人,很多挑戰來自於自己。剛出來工作當行動心理師時,我非常在意自己的表現,每接完案都會幫自己打分數,有高分,也常有低分,之後就會用力檢討自己,因此時常陷入挫折,一天到晚跟女友說自己不適合當心理師,我真的很努力了,但還是覺得沒辦法幫助到當事人,非常挫敗。

被焦慮淹沒

回想當時,感受到最多的就是焦慮,那種覆蓋全身的焦慮,足以淹沒人的焦慮。這讓我沒辦法靠近當事人,感受不到關係和當下發生的事情,接著最明顯的就是掉案,談個幾次就沒有來了,當然當事人有一定的責任,但我想當時的我需要負很大的責任。
學習過程我一直自認是自省和覺察力高的人,也多次進入諮商和團體面對自己,但就算是這樣,接案還是勾起了我那些原始又棘手的個人議題,造成很大的波瀾。我認為有些新手的焦慮除了是自然的反應,可能也跟自身議題有關,這讓我更重視,對心理師而言,處理自己的部分是格外重要的,除了靠近當事人外,心理師更需要接近自己。

允許自己表現不好

花了不少的時間,透過諮商和督導,我再次認真面對自己的議題和學習,開始意識到處理焦慮不是要試圖控制一切,也不是要表現好,是能夠允許自己表現不好。我感覺多了些空間,去陪伴我的焦慮,將挫折的情緒安頓好,得以好好看向當事人。

這些經歷都是我們的一部分

這挫折的,如泥濘般的過程,是心理師,也是吳哲宇的。午夜夢迴,還是會想起那些我丟失的個案,有些遺憾,但更多的是抱歉,很抱歉你們在那時遇到了這樣的我,沒有辦法陪你們再走深一點,再接近你們一點,希望你們都好,願你們已遠離苦難。
對我來說,新手心理師面對焦慮,如同面對諮商中的所有情緒,誠實是最好的解藥,也是這道路我們該朝向的地方。最後也推薦「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整合取向」這本書,裡面花了滿多篇幅去描寫新手焦慮及渡過的方法,是值得一看再看的好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諮商室中有幾趴的自己是指「我對自己及諮商關係的感受有多誠實」,不會對當事人有太過頭的防衛,能允許真實,允許自己和當事人在諮商中出現的感受,進而能發揮心理師的角色。
心理師分為「心理師」和「自己」兩個角色。心理師的角色:是我們上了相關科系後,吸收理論、技術、治療觀等等形成的角色。自己的角色:是身為吳哲宇的一切,包括個性、特質、成長經驗、人際關係模式、情緒表達和曾經的挫折創傷等。兩個角色會交互影響著。
我喜歡在youtube看些有的沒的,有一類我統稱『拔出系列』,這類通常都很噁心,但對某些人是滿療癒的。最經典的像拔粉刺,進階的有處理甲溝炎、挖耳屎、挾動物的寄生蟲、洗結石牙齒、擠牛蹄膿等等。這類影片觀看數高得嚇人,幾十萬很常見,甚至有不少到千萬觀看。 猶如壓力釋放過程
我們在生命中會用好多種方式表現叛逆,用無數次跟父母的爭吵,幾次的遠行,一次離家,一個耳洞,去宣示自己已經長大了,叛逆也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的。
搭飛機失事的機率微乎其微,我們都知道,但還是會想像那一咪咪的機率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反芻客觀資料在搭飛機時幾乎派不上用場,對我來說有用的方式是....
在諮商中,有很多討厭心理師的機會,諮商關係就是一種人際關係,裡面有喜怒哀樂,而心理師當然有可能說出或做出讓來談者不開心的話跟行為,但與一般人際關係不同的是,諮商關係提供來談者機會去探索這些情緒和想法,讓各種情緒和想法在諮商中能被聽見。
諮商室中有幾趴的自己是指「我對自己及諮商關係的感受有多誠實」,不會對當事人有太過頭的防衛,能允許真實,允許自己和當事人在諮商中出現的感受,進而能發揮心理師的角色。
心理師分為「心理師」和「自己」兩個角色。心理師的角色:是我們上了相關科系後,吸收理論、技術、治療觀等等形成的角色。自己的角色:是身為吳哲宇的一切,包括個性、特質、成長經驗、人際關係模式、情緒表達和曾經的挫折創傷等。兩個角色會交互影響著。
我喜歡在youtube看些有的沒的,有一類我統稱『拔出系列』,這類通常都很噁心,但對某些人是滿療癒的。最經典的像拔粉刺,進階的有處理甲溝炎、挖耳屎、挾動物的寄生蟲、洗結石牙齒、擠牛蹄膿等等。這類影片觀看數高得嚇人,幾十萬很常見,甚至有不少到千萬觀看。 猶如壓力釋放過程
我們在生命中會用好多種方式表現叛逆,用無數次跟父母的爭吵,幾次的遠行,一次離家,一個耳洞,去宣示自己已經長大了,叛逆也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的。
搭飛機失事的機率微乎其微,我們都知道,但還是會想像那一咪咪的機率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反芻客觀資料在搭飛機時幾乎派不上用場,對我來說有用的方式是....
在諮商中,有很多討厭心理師的機會,諮商關係就是一種人際關係,裡面有喜怒哀樂,而心理師當然有可能說出或做出讓來談者不開心的話跟行為,但與一般人際關係不同的是,諮商關係提供來談者機會去探索這些情緒和想法,讓各種情緒和想法在諮商中能被聽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隨著青壯年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啟動,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心理諮商。然而,初次諮商常伴隨疑慮與不安。這篇文章將從壓力反應到個人需求,幫助你理解心理諮商的意義。無論是生活壓力、情緒困擾或是自我成長,每個人都有尋求專業支持的理由。透過這個指南,希望你能對諮商有更深入的認識。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我們在生活中會面臨各種心理困擾和壓力,但不確定自己是否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幫助。當你感到長期的壓力或焦慮無法自行處理時,這可能是一個需要心理諮商的信號。
諮商師給我的感覺是 你覺得你正常就好 我們只針對你想做出改變的地方改變 我也發現 只有坦承面對自己的問題 才有機會變得不同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焦慮與焦慮感的來源,讓我們透過作者的學術背景介紹和自我介紹作為引入。作者描述了在面試時的焦慮感和個人遭遇,並詳細介紹了自己的學術和專業背景,以及未來的研究範圍和期望。文章內容豐富,既包含了個人情感的抒發,又具有學術性質,是一篇結合了個人生活背景和專業知識的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
當我一個人去諮商,我就知道我要一個人,去面對世界上最難的課題! 自己。 2023/09/02 我一個人獨自前往心理諮商,心情其實非常緊張,有些焦慮,在出發前,我在網路上看了,很多去心理諮商前,應該做什麼準備或是心態調整,看得越多越不知道要做什麼? 當天,早上我先上完了每週六的日文課後,到預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隨著青壯年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啟動,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心理諮商。然而,初次諮商常伴隨疑慮與不安。這篇文章將從壓力反應到個人需求,幫助你理解心理諮商的意義。無論是生活壓力、情緒困擾或是自我成長,每個人都有尋求專業支持的理由。透過這個指南,希望你能對諮商有更深入的認識。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我們在生活中會面臨各種心理困擾和壓力,但不確定自己是否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幫助。當你感到長期的壓力或焦慮無法自行處理時,這可能是一個需要心理諮商的信號。
諮商師給我的感覺是 你覺得你正常就好 我們只針對你想做出改變的地方改變 我也發現 只有坦承面對自己的問題 才有機會變得不同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焦慮與焦慮感的來源,讓我們透過作者的學術背景介紹和自我介紹作為引入。作者描述了在面試時的焦慮感和個人遭遇,並詳細介紹了自己的學術和專業背景,以及未來的研究範圍和期望。文章內容豐富,既包含了個人情感的抒發,又具有學術性質,是一篇結合了個人生活背景和專業知識的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
當我一個人去諮商,我就知道我要一個人,去面對世界上最難的課題! 自己。 2023/09/02 我一個人獨自前往心理諮商,心情其實非常緊張,有些焦慮,在出發前,我在網路上看了,很多去心理諮商前,應該做什麼準備或是心態調整,看得越多越不知道要做什麼? 當天,早上我先上完了每週六的日文課後,到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