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這不是基本的常識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故事1:還記得以前學生時代的室友看我吃芭樂,
很驚異的說我怎麼沒削皮,
我愣了一下 還很大聲嘲笑回去"芭樂不用削皮,這不是基本的常識嗎"。
故事2:某一次我出社會 30歲了,
跟同事談到"活存定存"的關鍵字,
我完全不懂甚麼意思,
我的同事也不斷用"你居然不知道,有點扯,我以為這是很基本的常識"
頻頻對我表達震驚,
巴不得要讓全世界知道
他在這點比我厲害的感覺。
故事1是我笑他人,故事2是我被別人笑。
被別人嘲笑後,情緒是震驚→羞愧→發怒→自責。
真的很不舒服。
當經歷幾次的故事2後,
我才理解到,
真的無法把自己的理所當然,套在別人身上。
你知道他不知道的,並不代表你就比較優人一等。
你不過就只是比他"早知道" 而已。
你不知道對方的成長背景和故事之前,
都不能因為自己比別人多懂了什麼,
而去狂妄的評價他人,
這其實也是一種暴力語言。
另外我認為會說「這不是基本的常識嗎」的人,
還有一種可能是,
他是要傳遞「你不知道這個常識,是你自己的問題,與我無關」
尤其發生在職場上,
直接以「這不是最基本的常識嗎」,
以迴避理解對方,
是一個快速懶惰不經思考的評價,
硬是為這次的溝通問題幫他人冠上一個罪名。
因為我已經理解和感同身受了,
希望有機會,可以再次跟我那位室友道歉TT
當然,當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情,
有時候難免還是會感到不可思議「蛤?他居然他不知道?」
但身為成熟的大人,
我們是有能力不要把那個驚訝展現出來的,
尤其你知道那其實會傷到人的時候。
反之,當我現在聽到有人跟我說,
「這不是最基本的常識嗎?這就是基本的邏輯問題而已啊」
雖然我第一時間還是會很想防禦和反擊回去,
但我現在都會先深吸一口氣,盡可能冷靜下來。
顯然這位朋友的同理能力,一時之間被侷限,
又或著是,他就想要展現他優越於你的樣子,
又或著是,他就只是想暗示你不知道那是你的問題。
這時候,如果不要讓他如意的話,
我們就要越展顯處變不驚,
不卑不亢平穩的回說「喔~原來是這樣啊」,
就結束這話題,
嘗試不要接住他人的數落。
沒有反擊回去不代表我們輸了,
因為真理是,
真正的贏家是不會透過這種貶低他人的方式,來突現自己的,
註1:當然有些人說出「這不是最基本的常識嗎?」並不是有惡意的,有時候朋友就想嘴一下鬧一下,這點我們還是能判斷的。但有沒有惡意,我們的雷達是會有感覺的
註2:該知道的知識還是要盡量知道啦,畢竟懂越多越利己囉^^

後記:
2022/6/17看到這篇文,剛好有人在討論,當老闆評價員工「邏輯不好」,這件事大家怎麼想?
獲得相對多按讚數的回覆:
我自己比較有共鳴的回覆:ㄧ
這句真是說到我心裡去了
無限上綱「邏輯不好」的意思啊
我覺得不論是「這不是基本常識嗎」「這不是邏輯問題嗎」,都是一個能夠看似合理且快速幫人貼標籤冠罪名的方式,但偏偏這種貼標籤,才是最不符合邏輯,又偷懶又傷人的評價方式。我不介意被罵被電,只要你合理的說出我哪裡不好,我通常都是非常感恩,甚至還會更欣賞罵我的人。
但如果像我之前身邊有人,經常用「這不是基本常識嗎」「這不是邏輯問題嗎」來評價我,如果我檢討自己後仍問心無愧的話,我一定會想辦法遠離這種不講理的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0會員
41內容數
從NGO又回到一般企業,半途出家成為ESG小白。一路上自以為是的想為永續、環境做點事,過程不小心有些收穫,所以就記錄下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三隻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此篇寫給,未來若又需要口語表達, 應該會焦慮、緊張不已的自己
該怎麼面對過年期間,長輩的各種「關心」問句? 雖然知道長輩也不是惡意,畢竟一年只見一次面,平常沒有特別建立關係,見面又不好都不聊天,只好從你的工作、學業、交友狀況作為起手式問句
只想跟小戴(還有其他選手)說「謝謝你讓我們看了一場好比賽,謝謝你讓世界看見台灣」,其他的鼓勵或評論的話我真的說不出口,因為我沒有資格,也沒有辦法代替他分擔她的情緒和壓力,對他我只有充滿感激。
一個國家會變成怎麼樣,絕對不單只是因為一個領導人的心理因素,背後還有許多結構性問題所致。只不過我想說,心理素質真的重要。 就像我們邀請大家做環保之前,得先好好照顧自己,先面對心理課題,才能照顧他人和照顧地球。不然結局就有可能是,毀了自己,順帶也毀了他人和大環境。
我遇到的小吃店老闆,看到我自備餐具,大部分都還是頗正常、理智的,雖然偶爾會遇到「你居然為了環保,要把麵菜壓縮一起」的難以接受的反應,但我都可以理解。倒是第一次遇到死都要幫你裝餐盒,然後還講不出合理原因的人。
雖然出門會自備環保餐具,但如果要吃麥當勞,通常要準備3-4個環保餐盒。基於我懶惰帶一堆餐盒、恥力不夠,和麥當勞容易吃不飽的原因,所以已經不吃麥當勞很久了。結果我居然在這種場合下,復吃麥當勞...
此篇寫給,未來若又需要口語表達, 應該會焦慮、緊張不已的自己
該怎麼面對過年期間,長輩的各種「關心」問句? 雖然知道長輩也不是惡意,畢竟一年只見一次面,平常沒有特別建立關係,見面又不好都不聊天,只好從你的工作、學業、交友狀況作為起手式問句
只想跟小戴(還有其他選手)說「謝謝你讓我們看了一場好比賽,謝謝你讓世界看見台灣」,其他的鼓勵或評論的話我真的說不出口,因為我沒有資格,也沒有辦法代替他分擔她的情緒和壓力,對他我只有充滿感激。
一個國家會變成怎麼樣,絕對不單只是因為一個領導人的心理因素,背後還有許多結構性問題所致。只不過我想說,心理素質真的重要。 就像我們邀請大家做環保之前,得先好好照顧自己,先面對心理課題,才能照顧他人和照顧地球。不然結局就有可能是,毀了自己,順帶也毀了他人和大環境。
我遇到的小吃店老闆,看到我自備餐具,大部分都還是頗正常、理智的,雖然偶爾會遇到「你居然為了環保,要把麵菜壓縮一起」的難以接受的反應,但我都可以理解。倒是第一次遇到死都要幫你裝餐盒,然後還講不出合理原因的人。
雖然出門會自備環保餐具,但如果要吃麥當勞,通常要準備3-4個環保餐盒。基於我懶惰帶一堆餐盒、恥力不夠,和麥當勞容易吃不飽的原因,所以已經不吃麥當勞很久了。結果我居然在這種場合下,復吃麥當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你可以繼續傻傻的相信另外的人,但是不要在傻傻的放不下,那樣等於用曾經的落寞斷送未來的幸福。
  「我只是對事不對人」你曾聽過這句話或是說過這句話嗎?   在我過去的職場經驗裡,不同階段的我曾經聽過這句話許多次,有時在我工作犯錯被責備後,有時則是聽見同事在與其他人聊天時說出這句話。   這是來自某個朋友的經歷。他曾待過一個工作環境相對不是太健康的職場,裡面的工作流程、標準都沒有公定的規範
Thumbnail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怎麼說應該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Thumbnail
你難以理解別人的行為嗎? 有時候會好奇別人到底是怎麼想的,怎麼會做出這麼荒謬又不合理的行為?你百思不得其解,想像不到在什麼情況下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完全超出你的理解範圍,但它確實發生了,還不是從別人嘴裡聽說,而是你的真實經驗。
Thumbnail
這陣子,我陸續聽到有人在閒聊時,想要開啟新的話題,是這樣說的: 「他怎麼這麼沒能力,工作了十年才做到組長而已。」 「你家人怎麼這麼笨,要買也不會去買那種比較便宜的水果。」 「我看他也沒多聰明,明明怎麼做就好了,竟然不知道。」 這些句子的起手式,都是從貶低他人開始。 這讓我回想起,曾經在某堂
Thumbnail
你是一個邏輯清楚的人嗎? 每次與人溝通都可以先把所有事情想清楚嗎 那會不會常常發現大家跟不上你的節奏 反而落得一個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囧境呢   其實當發生大家說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時候 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是你真的邏輯沒有清楚,所以大家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第二種則是你的邏輯因為先想過
Thumbnail
包括我,過往也常仰賴這些所謂不用說的道理來檢視他人、判斷自己該做到哪裡。
現在的社會,好像很容易用輕蔑來展現自己的高人一等。有時候你根本不知道是為了什麼?然後自己就如此被對待了! 也許輕蔑是不需要成本的!他根本不用証明自己是什麼,只要嘰嘰呱呱的說你不是什麼就好了!而自己確實也是平凡人群中的一階而已。雖然比對方要好上很多,但是還沒有好到令對方閉嘴的程度!所以你就只有兩個選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你可以繼續傻傻的相信另外的人,但是不要在傻傻的放不下,那樣等於用曾經的落寞斷送未來的幸福。
  「我只是對事不對人」你曾聽過這句話或是說過這句話嗎?   在我過去的職場經驗裡,不同階段的我曾經聽過這句話許多次,有時在我工作犯錯被責備後,有時則是聽見同事在與其他人聊天時說出這句話。   這是來自某個朋友的經歷。他曾待過一個工作環境相對不是太健康的職場,裡面的工作流程、標準都沒有公定的規範
Thumbnail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怎麼說應該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Thumbnail
你難以理解別人的行為嗎? 有時候會好奇別人到底是怎麼想的,怎麼會做出這麼荒謬又不合理的行為?你百思不得其解,想像不到在什麼情況下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完全超出你的理解範圍,但它確實發生了,還不是從別人嘴裡聽說,而是你的真實經驗。
Thumbnail
這陣子,我陸續聽到有人在閒聊時,想要開啟新的話題,是這樣說的: 「他怎麼這麼沒能力,工作了十年才做到組長而已。」 「你家人怎麼這麼笨,要買也不會去買那種比較便宜的水果。」 「我看他也沒多聰明,明明怎麼做就好了,竟然不知道。」 這些句子的起手式,都是從貶低他人開始。 這讓我回想起,曾經在某堂
Thumbnail
你是一個邏輯清楚的人嗎? 每次與人溝通都可以先把所有事情想清楚嗎 那會不會常常發現大家跟不上你的節奏 反而落得一個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囧境呢   其實當發生大家說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時候 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是你真的邏輯沒有清楚,所以大家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第二種則是你的邏輯因為先想過
Thumbnail
包括我,過往也常仰賴這些所謂不用說的道理來檢視他人、判斷自己該做到哪裡。
現在的社會,好像很容易用輕蔑來展現自己的高人一等。有時候你根本不知道是為了什麼?然後自己就如此被對待了! 也許輕蔑是不需要成本的!他根本不用証明自己是什麼,只要嘰嘰呱呱的說你不是什麼就好了!而自己確實也是平凡人群中的一階而已。雖然比對方要好上很多,但是還沒有好到令對方閉嘴的程度!所以你就只有兩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