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4/2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老子的以德報怨

    上文講到孔子是不主張以德報怨的,因為人家刻意對你做出些不好的事,你還要感激他,還要嘻皮笑臉對他,完全沒有是非黑白,底線模糊;那麼,對方會怎樣看待這個傻瓜?
    不過,《道德經》第六十三章,老子卻說: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老子這句話,明顯地跟孔子不一樣。孔子不主張以德報怨,何解老子卻說要報怨以德呢?
    其實,老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哪個「怨仇」還沒形成之前,就該以小治大,以少應多,別忽略平時的「小」與「少」哪些隱微不顯的事,它可以化解大怨大恨的。比方說,平時吃一點小虧無所謂,守柔處下,避免積小怨成大恨,這叫做以「德」來報之、來正視之。與此同時,又讓對方知道你已經察覺,又讓對方知道你是有底線的,只是不明說出來而已,別以為我是傻瓜,彼此要適可而止,別得寸進尺。這才是老子的「以德報怨」。
    換言之,老子的「以德報怨」與孔子的「以直報怨」,其意相近,只是老子在事發前,已經防微杜漸;而孔子在事發後,才以嚴肅的態度來面對。
    不過,有些人事的問題,不是能防微杜漸,就能防的;也不是在事發後而以「直」、以公義來看待,就能化解哪個「怨」的。以筆者的人生經歷,能防微杜漸固然好;否則,若人事不在自己所控的話,事後還是要「以直報怨」的。至於能不能化解哪個怨,則隨緣,平常心看待。放下所有怨恨,與自己和解,過些對自己有意義的生活,甚至做些有貢獻的事。這比報不報來得簡單、來得現實、來得心安!
    (寫於2022年4月3日) 下一講:路,是人行出來的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