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政治》書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身分政治》一書談論的面向極廣、牽涉議題也十分多元,從古典政治思想的爬梳,到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又談論當代歐洲難民問題、川普當選總統使用的民粹式語言、民主國家的治理失序與獨裁政治的興起等。這些問題儘管相當重要,卻乍看之下各自獨立,難以看出確切的聯繫,但作者從「人性」展開分析,在當代社會習以為常的,充斥經濟學思考的「理性人」預設之外,拉出另一個人性的基本面貌,也就是人人心中對於自尊、榮耀之渴求的「激情」面向。這種激情面向有時候也會以對於不公義的憤慨或懊悔表現出來。
  作者的分析,以爬梳西方2500年的政治與哲學思想為開頭,從柏拉圖開始,到中世紀的神學與16世紀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再到康德、黑格爾與盧梭,在他們的著作中看見對人性激情層面的描述,以及他們如何用追求認可的激情轉化了他們的著述。例如提及馬丁路德的部分,作者認為當外在的社會與規範壓抑個人的內在要求其順從,人性中渴望被正視的激情層面便會凸顯出來,路德也是出於同樣的動機,最終無法忍受當時的天主教教義,選擇順從自己內心,提出了不同的教義解讀,引起了宗教改革。這種「個人心中的上帝」與「外界的上帝」之對抗,起因也就是人性中的激情所致。
到了康德,宗教因素被除去,心中上帝成為個人的「人性尊嚴」;再到黑格爾認定一個由平民組成的共和國彰顯了人類平等,人性尊嚴不再受壓抑,故他稱之為「歷史的終點」[1]
閱讀《身分政治》的前四分之一部份,宛如乘坐時光機,隨著福山從2500年前往現代前進,以他梳理出的「人性」作為軸線,迅速穿梭在各思想家的文本之間,重新建構出一套以「激情」作為主軸的西洋政治思想史。但接著進入福山對當代政治的分析,說明這樣的「激情」概念如何於現代社會繼續發酵,而追求對個體尊嚴的認可又如何成為形塑當今政治的主要驅動力。
舉例而言,該書提及美國當代左右派政治主張的變化:左派逐漸脫離傳統對經濟平等的訴求,轉向爭取少數族群獨特身分認可的追求,並不斷要求政府擴大對不同族群/身分的人們的特殊保障;右派傳統上著重防範政府擴張,追求小政府的經濟議題轉向,對映著左派越來越強調多元身分的特殊地位保障,右派想要恢復在這波擴張保障中逐漸被淡忘,甚至有時成為左派抨擊對象的傳統白人社群文化。
這也就是本書標題之由來:身分政治,指的是當代政治已經以「身分」為主要驅力,而非經濟層面;就算有經濟議題,也多少是依附在「身分」之下:例如各種不同身分的經濟補助等等。而驅動「身份導向的政治」的核心元素,仍然是那個古老的人性激情,人們對於受他人承認,並且得以「做自己」的渴望。
運用同樣的概念,福山也分析了民族國家的成立。民族國家一般而言,以德意志的成立為濫觴,德國之統一也正牽涉了一整個群體渴望獲得其他政治共同體的認可。德意志地區長期處於分裂的諸多小邦,並受到其他歐洲帝國的統治,希望有一個整合獨立的國家,爭取與他國平起平坐的認可,成為19世紀德意志民族革命運動的肇因。
民族主義直至今日都還在運作著,民族主義語彙具有煽動人民情感的能力正是源自於人性中的激情所致,譬如中國近年外交場合上的鷹派作風,中共表示是「捍衛國家尊嚴」的正當舉措,
關於「文明衝突論」的角度,在本書中福山也將其視為激情的運作導致。他分析歐洲各國對非主流社群,或是難民的保障,引起了舊有的主流群體警惕,如同美國傳統白人與新興多元族群的對抗,歐洲原先的白人社群出於同樣的恐懼反對這些移民群體。從福山的角度看來,這不是基督教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差異所致,而是失去傳統地位的白人族群渴望爭取尊嚴的作為。
[1] 福山於1989年引起爭議的「歷史終結與最後一人」也是運用類似的概念,以黑格爾式的語彙闡述人類集體生活模式的最終形式,同樣是尊重人性尊嚴的民主政治。不少論者以民主近年發生的諸多問題,與獨裁統治的高效率,與文明之間的衝突,批判他不過是個過時的、預測失準的學者,會有如此解讀是單純的誤解,若沒有掌握黑格爾對人性尊嚴的理解,就無法理解為何福山會提出「歷史終結」的說法,而「最後一人」或許是中文的誤譯:福山自陳 ”the last man”概念源自尼采,是當人們渴求尊嚴與平等的激情已被滿足之後,人類再無動機追尋集體生活的進步,或不再需要衝破外在枷鎖求取認同與個人自由,僅存的生命動機與意義,剩下生理機能的滿足,與各種感官娛樂刺激而已。這樣的一種生命、這樣的人,稱之為「末人」(the last man)。
avatar-img
0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秋意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若說政治思想史上有兩股對立的思存在,分別可以激進與保守,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代表之,那麼效益主義的角色,尤其,約漢彌爾對政府及社會之角色與個人自由的範圍的觀點,分別代表在這兩個對立之中的甚麼位置?
因此,從自由的兩種不同面貌,延伸出兩種對於政治與經濟制度的不同安排,現代民主國家大多都接受個人自由必須受到保障,原因部分就是理解了積極自由的觀念若過份延伸的糟糕後果。更因為該怎麼選擇,必須源於自己的決定才有意義,強迫選擇不重視個人的尊嚴與人格。
總體而言,海耶克從人性出發,帶到市場制度的作用,並以市場的特殊性來描繪政府權力應行使的範圍,巧妙的結合的市場自由與政治自由之間的關係。
  一種對此論點的反駁是,洛克的民主憲政理論,不正是一種資本主義式的、個人出於保障自己的財產,反而形成一個權力受限的政府的代表嗎?難道不正是為了確保自己的私產不為任何專斷的暴力所侵犯,人們才有了確切的動機來成立政府,並順從其指揮嗎?
壹、何謂「全過程民主」? 「全過程民主」究竟是什麼?根據中國國務院辦公室在2021年12月4日發布的《民主白皮書》,其內容是: 貳、民主的意義與價值 參、「全過程民主」中的自決 我們可以在中共對民主的定義中看到這樣的人性觀點嗎?似乎可以,在中共《民主白皮書》開頭提到:
一本過時的著作,一個已成定局的批判? 福山時常遭到誤解,總歸源頭應可歸因於《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一書。 既然人人都已知本書的結論,這本最初源自福山1989年的一篇文章,後於1992年出版的專著,如今於當代世界與社會的存在意義為何?我們有必要再讀這本彷若已被證偽的過時著作? 人類的幼年期
若說政治思想史上有兩股對立的思存在,分別可以激進與保守,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代表之,那麼效益主義的角色,尤其,約漢彌爾對政府及社會之角色與個人自由的範圍的觀點,分別代表在這兩個對立之中的甚麼位置?
因此,從自由的兩種不同面貌,延伸出兩種對於政治與經濟制度的不同安排,現代民主國家大多都接受個人自由必須受到保障,原因部分就是理解了積極自由的觀念若過份延伸的糟糕後果。更因為該怎麼選擇,必須源於自己的決定才有意義,強迫選擇不重視個人的尊嚴與人格。
總體而言,海耶克從人性出發,帶到市場制度的作用,並以市場的特殊性來描繪政府權力應行使的範圍,巧妙的結合的市場自由與政治自由之間的關係。
  一種對此論點的反駁是,洛克的民主憲政理論,不正是一種資本主義式的、個人出於保障自己的財產,反而形成一個權力受限的政府的代表嗎?難道不正是為了確保自己的私產不為任何專斷的暴力所侵犯,人們才有了確切的動機來成立政府,並順從其指揮嗎?
壹、何謂「全過程民主」? 「全過程民主」究竟是什麼?根據中國國務院辦公室在2021年12月4日發布的《民主白皮書》,其內容是: 貳、民主的意義與價值 參、「全過程民主」中的自決 我們可以在中共對民主的定義中看到這樣的人性觀點嗎?似乎可以,在中共《民主白皮書》開頭提到:
一本過時的著作,一個已成定局的批判? 福山時常遭到誤解,總歸源頭應可歸因於《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一書。 既然人人都已知本書的結論,這本最初源自福山1989年的一篇文章,後於1992年出版的專著,如今於當代世界與社會的存在意義為何?我們有必要再讀這本彷若已被證偽的過時著作? 人類的幼年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基督教的末世論,揭示上帝對人類罪孽的憤怒以及即將來臨的大災難。引用聖經啟示錄的相關經文,分析當前社會的問題與道德淪喪,並反思人類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筆者呼籲人們關注目前的社會現狀,尤其是某強國所面臨的嚴重困境,並指出唯有回歸信仰與上帝的教導,方能尋求救贖與憐憫。
這篇文章探討了階級制度對人性的影響,指出很多問題表面上是人性問題,實際上是階級思維問題。文章中通過論述例子,從學校、宗教到國家元首,說明階級制度對於個人行為和社會教育的影響。作者提出的問題引人深思,是一篇對當前社會問題的反思和批判。
  一種相對惹人厭但常見的例子是「我以前那麼辛苦,你們不能這麼輕鬆」。譬如許多人對兵役時長的討論、對學生上下學時間的討論都是以這樣的思維在進行。另一種表現則是拒絕社會進步,譬如拒絕去承認某些行為具有性騷擾的意涵,否則就必須要去將過去的自己理解為是一個長期進行性騷擾的「壞人」。
  法西斯暴力的出現以及對法西斯暴力的反思向我們揭露了左派思想中現存的兩重危險性:由於「階級鬥爭的歷史」的思維方式,歷史中的各種不正義都成為了一種常態。人們對於法西斯式的暴力或各種在國家制度內的荒唐行為感到驚愕,但這種驚愕卻因為「歷史自動進步的進程」與必然勝利的信仰而未能轉化為一種知識與哲學的開端。
Thumbnail
從共產陣營垮台後的《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到川普上台、槍械、種族、性別等左右派分裂急劇加速的《身份政治》,再到這本《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政治學者福山以著作提出他對現實的解釋與思考。 在本書裡,他對美國「自由主義民主國家」政治體制及原則面臨的威脅,表達了高度的擔憂。因此,本書率先重申自由主
Thumbnail
本文繼上一篇,引用「自強不息者最終能得到拯救的主題」探討東西文化差異。在文章中提到了亞斯蘭、彼得、愛德蒙、露西和蘇珊等角色,以及他們在納尼亞世界中的冒險和成長。文章指出人生中充滿了善惡拉鋸的現象,只有忠於展現獨特自我的生命冒險,才能達到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
孟子有“天民”之說,數千年後中山先生又提出“三民”,這恰恰印證了我多次强調的觀點:道德自主、民族自主、民權自主、民生自主是天地命令和華族數千年一貫之渴求,經代代綿延凝結為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並建中華民國。 以下簡要說明“天民”與“三民”的關係——我曾說人皆有肉體生命、思想生命、民族生命、天地生命。天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哲學與心理學 當天講課的主題是班雅明的著作:「波特萊爾筆下第二帝國的巴黎」、「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 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應屬老師講解,從波特萊爾,並且同時也把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的部分, 特別從「超越快樂原則」、「文明及其不滿」這兩本書中談到死亡驅力、死亡本能的慾望等等內容,先是從人類大腦皮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基督教的末世論,揭示上帝對人類罪孽的憤怒以及即將來臨的大災難。引用聖經啟示錄的相關經文,分析當前社會的問題與道德淪喪,並反思人類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筆者呼籲人們關注目前的社會現狀,尤其是某強國所面臨的嚴重困境,並指出唯有回歸信仰與上帝的教導,方能尋求救贖與憐憫。
這篇文章探討了階級制度對人性的影響,指出很多問題表面上是人性問題,實際上是階級思維問題。文章中通過論述例子,從學校、宗教到國家元首,說明階級制度對於個人行為和社會教育的影響。作者提出的問題引人深思,是一篇對當前社會問題的反思和批判。
  一種相對惹人厭但常見的例子是「我以前那麼辛苦,你們不能這麼輕鬆」。譬如許多人對兵役時長的討論、對學生上下學時間的討論都是以這樣的思維在進行。另一種表現則是拒絕社會進步,譬如拒絕去承認某些行為具有性騷擾的意涵,否則就必須要去將過去的自己理解為是一個長期進行性騷擾的「壞人」。
  法西斯暴力的出現以及對法西斯暴力的反思向我們揭露了左派思想中現存的兩重危險性:由於「階級鬥爭的歷史」的思維方式,歷史中的各種不正義都成為了一種常態。人們對於法西斯式的暴力或各種在國家制度內的荒唐行為感到驚愕,但這種驚愕卻因為「歷史自動進步的進程」與必然勝利的信仰而未能轉化為一種知識與哲學的開端。
Thumbnail
從共產陣營垮台後的《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到川普上台、槍械、種族、性別等左右派分裂急劇加速的《身份政治》,再到這本《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政治學者福山以著作提出他對現實的解釋與思考。 在本書裡,他對美國「自由主義民主國家」政治體制及原則面臨的威脅,表達了高度的擔憂。因此,本書率先重申自由主
Thumbnail
本文繼上一篇,引用「自強不息者最終能得到拯救的主題」探討東西文化差異。在文章中提到了亞斯蘭、彼得、愛德蒙、露西和蘇珊等角色,以及他們在納尼亞世界中的冒險和成長。文章指出人生中充滿了善惡拉鋸的現象,只有忠於展現獨特自我的生命冒險,才能達到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
孟子有“天民”之說,數千年後中山先生又提出“三民”,這恰恰印證了我多次强調的觀點:道德自主、民族自主、民權自主、民生自主是天地命令和華族數千年一貫之渴求,經代代綿延凝結為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並建中華民國。 以下簡要說明“天民”與“三民”的關係——我曾說人皆有肉體生命、思想生命、民族生命、天地生命。天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哲學與心理學 當天講課的主題是班雅明的著作:「波特萊爾筆下第二帝國的巴黎」、「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 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應屬老師講解,從波特萊爾,並且同時也把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的部分, 特別從「超越快樂原則」、「文明及其不滿」這兩本書中談到死亡驅力、死亡本能的慾望等等內容,先是從人類大腦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