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5/2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禪林寶訓》卷二 123

2015.6.6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曰:
「為道不憂,則操心不遠。處身常逸,則用志不大。
古人歷艱難,嘗險阻,然後享終身之安。
蓋事難則志銳,刻苦則慮深,遂能轉禍為福,轉物為道。
多見學者,逐物而忘道,背明而投暗。
於是飾己之不能,而欺人以為智。強人之不逮,而侮人以為高。
以此欺人,而不知有不可欺之先覺。以此掩人,而不知有不可掩之公論。
故自智者人愚之,自下者人高之。
惟賢者不然。謂事散而無窮,能涯而有盡。
欲以有盡之智而周無窮之事,則識有所偏,神有所困。
故於大道,必有所闕焉。」
《與秀紫芝書》

【演蓮法師譯文】
佛鑒慧勤禪師說:
「修行人如果對自己的道業毫不擔憂,那就說明他的操守靠不住,向道之心亦不會久遠。若是只想過著安逸的日子,那就可以知道他的志向並不大。古人學道歷盡無數艱辛,備嘗多少險阻,一旦道業成就了,然後才可以享終身之安逸。因此,事越是難行,就越需要鼓足勇氣;越刻苦用力,思慮就越見深遠。如此勇猛精進,便能轉禍為福,轉物為道。
每見近來許多學道的人,追逐外物竟忘了所學之道,正如背明而投暗。其實對教理一無所知,卻偏要裝腔作勢,故弄玄虛,使人以為他是天下最聰明的人,別人都比不上他,處處高人一等。然而,用這種愚蠢的方法去欺騙人,自以為騙得很順當,哪知道這世間尚有不可欺的先知先覺在;儘管可以用卑鄙的手段去掩人耳目,哪知道世間尚有不可掩蓋的公正輿論在。因此自作聰明的人,別人只會認為他愚蠢。自己能謙卑退讓一些,別人反而會把他當做高尚的人看待。
惟有賢達之士才不至那麼愚蠢,他們認為世間的事物無窮無盡,千變萬化,以個人有限的智慧想全面地去探索無窮的事物,只會使智識方面產生偏差,精神上受到困擾,而於大道便不能完全洞明而有缺漏。」
良因贊曰:
雖說「禪」不離日用之間,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然非世俗之人所謂,放鬆身心即是禪。
將「禪」作為時尚者,豈知「語默動靜體安然」 之意為何?
唯有學習,並努力參究般若之道,
並輔以「歷艱難,嘗險阻」之歷練,能處處往道上會者,
方有明心見性,「轉物為道」之日。
否則就只是「逐物而忘道」,若加以種種巧飾,終究是自欺欺人罷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