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與學校教育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週談到外顯知識與內隱知識跟人類記憶的關係,也聊到當今許多書呆子很多時候就是指吸收書中的外顯知識而缺乏依靠身體力行所獲得的內隱知識,致使頭腦中的知識難以面對動態的真實世界,而令人生事業難有成就,不過這也不完全是個人的錯,這也跟學校教育有著莫大的關係。

學校教育所教授之知識是人類歷史的精華

其實現在教科書中的知識都是古今中外數千年來人類在真實世界中依靠身體力行所得到的內隱知識,再經由各個年代的知識份子逐步轉化並檢討修正為外顯知識。(如牛頓藉由蘋果掉落推導出萬有引力定律)
而學校教育之所以存在就是倘若一個人只靠自行摸索,將難以掌握人類數千年來,尤其是工業革命後許多知識與技術的產生都是仰賴龐大的資本投入才有辦法做到,如果不接受學校教育只用傳統的學徒方式去學習,將只能從事低階勞力性的工作,根本無法教育並篩選出高階知識份子去支撐當今龐大的知識技術體系。
其實之前的文章有提到過,義務教育的出現及年限延長與工業革命的產業需求以及知識快速累積息息相關,義務教育這種高度一致性且規律性的課綱有助於讓多數學生再一定時間內學到一定的知識量,對於未來的整體國家人力培育有不小的幫助。
然而義務教育過分強調效率與一致性的缺點就是過於注重教科書知識的灌輸,且過度的考試測驗,忽略了實際操作與互相交流,長期下來就容易導致學生只有片段且機械性的課本知識,而缺乏面對真實生活環境中的技能訓練,而後者對於一個人出社會工作、拚事業以及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都比課本知識重要得多。

那教育體系要如何調整

實際上人類的知識與技術發展到現在,最初僵化的義務教育體制也逐漸難以應付當今世界所需的知識,而且三四十年前亞洲各國包括台灣在內的填鴨式教育也造就許多學子難以跟上進度而自暴自棄,就算順利撐過痛苦的升學時期,當今台灣許多四十歲以上經歷過填鴨式教育荼毒的社會人士再也不想碰書本了。
其實從九零年代受到各界議論的教育改革就是要改變這種情況,雖說很多人認為教改令階級固化更嚴重(事實上根據許多有關升學之研究都指出現今年紀五十歲左右的人學業成就受到出身影響就已經很大了,而這些人基本上都還算是聯考時代的人),但是填鴨式教育更不利面對未來需要無論是在知識還是技術上找出新路子的時代,講難聽點,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經差不多走到盡頭了,如果教育體系無法讓更多人有效吸收知識對於往後技術創新是不會有太多幫助的。
不只台灣,其實這二三十年來世界各國也在想辦法調整傳統較為將化的義務教育體制,因為就算改的不盡人意,但傳統的教育體制是難以面對未來變化的。
再說對於我們台灣而言,所謂的大學聯考是在國民政府遷台後才開始的,要不然更早以前都是各個大學獨自辦理招生考試,怎麼早期就沒有人說這種制度不公平(其實那年代能受教育的人也不多)。
也就是說聯考制度與填鴨式教育其實在歷史上來看也不是多古老的制度,也就是各為三十五歲以下的年輕讀者們的父母輩的成長經歷,要不然再上一代的祖父母輩大多根本不是在這種教育體制下成長的。
也是啦,很多人都是以自身與自己父母所經歷過的時代與生活經驗看待事情,卻沒有從更廣且更深遠的角度去看待,其實不要說各位,筆者也曾經這樣看待人類社會所發生的種種事情與現象,直到近幾年跟許多社會人士聊過以及閱讀從不同角度與其他國家作家所寫出的文章,以及這幾年在社會上做事的經驗與感想,才發現我們長久以來所認為的理所當然很多時候一點都不理所當然,背後的運作一點都不簡單。(除了教育制度,包括自由民主,以及個體獨立自主不受包括家庭宗教組織等任何群體所束縛壓迫)
或許書本上的歷史大多根本不是真正的人類歷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3會員
    165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illiam Lio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其實無論是外顯知識或者是內隱知識,根本都在於人類腦部所儲存的記憶,接下來就要談談人類的記憶。 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 基於現在我們對於記憶形成機制的認識,廣為接受的模型將記憶過程分為三個不同階段: 編碼:獲得資訊並加以處理和組合。 儲存:將組合整理過的資訊做永久紀錄 記憶與腦部的關係
    上週我們聊到義務教育的緣起與原因除了最早的兵役與工廠勞動力需求外,科技的進步更是推高人類的知識與能力需求。而學習的真正目的就只有兩個,掌握個人生存所需的知識以及產出整個國家社會中的各種產業所需的下一代人力,那本週就要談論知識的部分。 學校教育所傳授的知識 外顯知識與內隱知識
    本週來聊聊關於每個人經歷過的學習這件事,以及學習與知識間的關聯性,相信很多讀者一定會有一個疑問,就是我們為何要從六歲關在學校裡學習,而不是快樂地玩耍,而且在學校學習除了聽課,還要寫作業和考試,課業與成績壓力壓得許多兒童青少年學子喘不過氣來,那究竟我們為什麼要接受教育呢? 義務教育的起源
    上週我們聊到泡沫經濟的破裂令日本經濟長期通縮停滯,但是同時期的台灣也經歷過相似的經濟過熱狀況,也於1990年發生股市暴跌,不過基本上並不影響台灣經濟發展,那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兩個不同的經濟體有這樣的差距呢? 半導體產業發展帶動台灣經濟 財閥體制影響日本社會
    上週聊到日本長期通貨緊縮扼殺日本社會的生命力,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日本經濟長期停滯並通縮呢? 泡沫經濟的出現 另外,當時還有下列背景: 從1970年代後期開始,日本的銀行煩惱於向優良製造業企業的融資案件(因石油危機爆發影響實體投資),於是開始傾向於向無附加產值的不動產、零售業、個人住宅等融資。
    這二三十年來,大部分國家的物價趨勢都是往上的,但有一個國家例外,那就是日本。 這二十多年來國際原物料仍持續上漲 看到這裡,相信一些比較聰明的讀者可能就發現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商品售價長期不調漲,但原物料價格一直往上,不就影響到公司利潤了嗎?那總是要有人為此買單吧?
    其實無論是外顯知識或者是內隱知識,根本都在於人類腦部所儲存的記憶,接下來就要談談人類的記憶。 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 基於現在我們對於記憶形成機制的認識,廣為接受的模型將記憶過程分為三個不同階段: 編碼:獲得資訊並加以處理和組合。 儲存:將組合整理過的資訊做永久紀錄 記憶與腦部的關係
    上週我們聊到義務教育的緣起與原因除了最早的兵役與工廠勞動力需求外,科技的進步更是推高人類的知識與能力需求。而學習的真正目的就只有兩個,掌握個人生存所需的知識以及產出整個國家社會中的各種產業所需的下一代人力,那本週就要談論知識的部分。 學校教育所傳授的知識 外顯知識與內隱知識
    本週來聊聊關於每個人經歷過的學習這件事,以及學習與知識間的關聯性,相信很多讀者一定會有一個疑問,就是我們為何要從六歲關在學校裡學習,而不是快樂地玩耍,而且在學校學習除了聽課,還要寫作業和考試,課業與成績壓力壓得許多兒童青少年學子喘不過氣來,那究竟我們為什麼要接受教育呢? 義務教育的起源
    上週我們聊到泡沫經濟的破裂令日本經濟長期通縮停滯,但是同時期的台灣也經歷過相似的經濟過熱狀況,也於1990年發生股市暴跌,不過基本上並不影響台灣經濟發展,那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兩個不同的經濟體有這樣的差距呢? 半導體產業發展帶動台灣經濟 財閥體制影響日本社會
    上週聊到日本長期通貨緊縮扼殺日本社會的生命力,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日本經濟長期停滯並通縮呢? 泡沫經濟的出現 另外,當時還有下列背景: 從1970年代後期開始,日本的銀行煩惱於向優良製造業企業的融資案件(因石油危機爆發影響實體投資),於是開始傾向於向無附加產值的不動產、零售業、個人住宅等融資。
    這二三十年來,大部分國家的物價趨勢都是往上的,但有一個國家例外,那就是日本。 這二十多年來國際原物料仍持續上漲 看到這裡,相信一些比較聰明的讀者可能就發現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商品售價長期不調漲,但原物料價格一直往上,不就影響到公司利潤了嗎?那總是要有人為此買單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到學校學知識學技能,習得很多寶貴的知識和技術,運用在個人身上就是取得學位,謀得好工作,得到好前途,可以養兒育女,栽培下一代。運用在眾人事務上就是建設與創新,為國家帶來更大的進步。可是,這些知識如果沒有轉成智慧,就會產生很多的煩惱,學越多煩惱越多。比如,學到一門新技術,就想用這個獨門技術
    從小的時候我們就被教育,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就算現在強調多元學習,但很多事情都沒有模板的時候,就是讀書才有標準答案,就是複製父母的方式最簡單。 我們盲目的學習我們所看的到的方法,去跟著別人後面走。但是沒有目標又怎麼會有動力?從我們懂事開始去學校,就都只是被環境壓迫而已。 如果是寫小說你會發現故
    在學校教育中,我們往往學習各種概念知識和完成無數練習,但這些經驗卻無法完全準備我們應對真實世界的壓力和挑戰。美國作者Matt Beane在他的書《The Skill Code: How to Save Human Ability in an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中
    Thumbnail
    讀到【人類大歷史】這一段,突然懂了之前在看這個私校化浪潮時,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原因。當有資力的家長紛紛將小孩送到私校,而政府繼續放任公立學校青少年犯罪中輟等等問題不管,實質上我們的教育跟我們的下一代也形成了社會隔離,分成有錢有資力有地位的跟弱勢邊緣犯罪的。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Thumbnail
    為了自我實現而學習,探求人生意義;自古至今,學習的意義與人生需求息息相關;從先秦時期的個人修養,到香港的教育自由,教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然而,仍然還有許多地區的人無法獲得教育,教育對於人的生活和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Thumbnail
    你認為高中時所學的學科畢業後哪一科最先被學生放棄?數學?物理?化學?我認為是歷史。讓我們回想一下,國高中的歷史課都教了些什麼,歷史做為一門國高中生必修的學門,它的價值是什麼?而它的教學或者內容,是否達到以古鑑今的目的,啟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與重視的理由,並引導學生思考歷史做為還原過去曾有的選擇
    Thumbnail
    當前的教育體系,不論是在家庭還是學校,似乎都忽略了培養孩子基本能力的關鍵性。以文字語言能力為例,雖然許多人認識了許多字詞,卻難以流暢地撰寫最基本的文章;再者,邏輯思維能力方面,許多人的思緒總是紊亂不清。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到學校學知識學技能,習得很多寶貴的知識和技術,運用在個人身上就是取得學位,謀得好工作,得到好前途,可以養兒育女,栽培下一代。運用在眾人事務上就是建設與創新,為國家帶來更大的進步。可是,這些知識如果沒有轉成智慧,就會產生很多的煩惱,學越多煩惱越多。比如,學到一門新技術,就想用這個獨門技術
    從小的時候我們就被教育,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就算現在強調多元學習,但很多事情都沒有模板的時候,就是讀書才有標準答案,就是複製父母的方式最簡單。 我們盲目的學習我們所看的到的方法,去跟著別人後面走。但是沒有目標又怎麼會有動力?從我們懂事開始去學校,就都只是被環境壓迫而已。 如果是寫小說你會發現故
    在學校教育中,我們往往學習各種概念知識和完成無數練習,但這些經驗卻無法完全準備我們應對真實世界的壓力和挑戰。美國作者Matt Beane在他的書《The Skill Code: How to Save Human Ability in an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中
    Thumbnail
    讀到【人類大歷史】這一段,突然懂了之前在看這個私校化浪潮時,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原因。當有資力的家長紛紛將小孩送到私校,而政府繼續放任公立學校青少年犯罪中輟等等問題不管,實質上我們的教育跟我們的下一代也形成了社會隔離,分成有錢有資力有地位的跟弱勢邊緣犯罪的。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Thumbnail
    為了自我實現而學習,探求人生意義;自古至今,學習的意義與人生需求息息相關;從先秦時期的個人修養,到香港的教育自由,教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然而,仍然還有許多地區的人無法獲得教育,教育對於人的生活和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Thumbnail
    你認為高中時所學的學科畢業後哪一科最先被學生放棄?數學?物理?化學?我認為是歷史。讓我們回想一下,國高中的歷史課都教了些什麼,歷史做為一門國高中生必修的學門,它的價值是什麼?而它的教學或者內容,是否達到以古鑑今的目的,啟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與重視的理由,並引導學生思考歷史做為還原過去曾有的選擇
    Thumbnail
    當前的教育體系,不論是在家庭還是學校,似乎都忽略了培養孩子基本能力的關鍵性。以文字語言能力為例,雖然許多人認識了許多字詞,卻難以流暢地撰寫最基本的文章;再者,邏輯思維能力方面,許多人的思緒總是紊亂不清。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