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學術抄襲案短評

近來又有學術抄襲案因為政治因素被拱上檯面,此文將從既有之資訊進行分析,一切更新至徐巧芯議員已經向台灣大學提出檢舉為止,後續有任何調查結果、司法結果,本文除了錯字、概念錯誤之外皆不更改立場。

前言:知識、學術跟學歷

前兩天恰逢我素來景仰的作家倪匡先生仙逝,令我思索頗多關於知識、學術與學歷的關連,就我所知倪匡先生並沒有就讀常春藤盟校那種世界級博士班,但他的影響力、知識廣博程度,我敢負起責任地說在他專精的領域裡是無懈可擊,絕對是世界級的人物,超出任何一般的博士班畢業水準。
那麼,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失去對於一個人具有知識的判準,從而需要仰賴學歷的呢?

一、為何政治菁英需要學歷

我想,這點是逐漸進入到工業化、民主化且分工明確化的社會中必然的結果。
我忙碌於我的日常生活、你忙碌於你的居家情趣,誰有時間去關注哪一個是勇者、誰又是智者?於是,仰賴一些獨立且具有權威的機關頒發「學位」,形成學歷就是一個很自然的結果。
在傳統的政治菁英中,學歷更是代表了這個投身政治生涯前(或邁向更大的挑戰前),他/她有沒有成功取得更廣闊的人脈與學術成果。
那麼新的名詞出現了,一個是學術、一個是人脈。
人脈並不難懂,政治作為一項職業,本來就很吃重人脈,不管是什麼黨派、什麼政體皆然;但學術是什麼?學術是上面說的那些獨立機關產製學位、為菁英們提供經歷以外的學歷時的必要過程,它不但象徵著獨立,更考驗著每個想要取得學位的人的心智與思考能力。
而今天的爭議就出自於此,抄襲還是引用,在學術上不是一句致謝、一個我自己的數據在不同篇論文裡都用過,所以就能一字不改地放上去的東西。
一般人寫文章時,這樣做可能還可以,但在學術裡不行。

二、學術作為一項職業

事實上,在這近兩百年的發展中,現代學術已經成為一個專業化、高度分工化且格式化的產業,它本身就是一項具有產值且需要被尊重,有著明確行規的產業。
此外,學術作為一項職業、一門基礎產業,它供應了今日各行各業所有人要快速建立印象時,除了看經歷,就是看學歷的權威基礎。
這不是說學術多高貴而神聖不可侵犯,而是學術一旦可以便宜行事,那麼損害到的是所有人的利益。尤其是在政治事件上。
光是在這次捲入事件的台大,就至少因為學術倫理與抄襲相關事件,而導致前幾年楊泮池校長宣布不續選、現任校長管中閔上任前多次掀起爭議。而外界對於現任總統蔡英文究竟是否取得過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學位,即使校方已經出來說明了,仍舊有人質疑著倫敦大學體系這種世界等級的學術權威機構是否會造假。
我在這邊沒有能力去說每一個學界(上述至少牽涉到醫學界、商學界、政治學界)的標準是否一致,各國的認定標準是否相同。
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學術,尤其是幾乎人人都讀了大學的台灣,是一門必須被重視、不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事情。
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
作為校友,我在這裡呼籲台大校方應該以身作則,而不是一直無視規則。今日涉案者再次牽涉到了台灣大學,也就是普遍來說國際與國人心中都認定台灣公信力應當最高、取得補助與資源最多的大學,用最嚴格、最合乎業界標準的眼光審視,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這很難嗎?

小結、放過學術,專心於學術

我知道一旦牽扯到人、牽扯到政治,任何事情都會變得很難。
就像電影說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今天這件事情被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爆料出來,絕對不是巧合。但是,考驗一個人品德、考驗一個政治菁英是否擔當得起菁英兩字的就是看這個人能不做出真正對於業界、對學術界、對台灣都好的選擇。出身、學歷指
出身、學歷乃至於經歷都只是代表過去,選擇才代表現在。
希望所有當事人與校方,可以做出最好的選擇。
放過學術,讓這門基礎產業不要再一次被踐踏在某種潛規則下,而讓後來的人(不管他們是希望透過學歷鍍金還是真的對學術有熱情)都可以有辦法在校園裡專心於學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