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普曼戲劇三角-角色翻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團隊教練工具:卡普曼戲劇三角

角色翻轉工具:
(1)指責者到挑戰者:釐清事實、訴諸邏輯。先抽離情緒,從對情緒和身份攻擊,轉到對事實的陳述。(聚焦區分事實和判斷)
(2)拯救者到教練:使用靈魂六問,激發對方尋找初心提升積極性,共同擔負責任。
(3)受害者到創造者:梳理目標,尋找利益相關方的支持,創造新的可能性。

角色翻轉策略:
(1) 善用情緒力量
a.識別負面情緒裡的正向意圖
b.我真正在意的是什麽?
(2)調整注意焦點
a.從關注問題到關注結果
b.我到底要什麽?
(3)改變思路
a.從“擺脫麻煩”到“創造成果”
b.我可以做什麽?(向前看,向內看)
企業面對轉型的複雜挑戰,策略聚焦、團隊凝聚、敏捷創新、業務轉型、目標共識、落地執行、領導力提升…..等一個又一個需要翻越的浪頭,如果你對以上問題好奇,那麽,請跟隨CS團隊教練的鏡頭,走進工作坊全流程解析的直播現場,跟隨教練團的步伐,一起學習融合策略設計思維、團隊教練、引導流程的工作坊設計,並見證其中的精彩瞬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緣起:這場團隊教練,是誰的需求?客戶方還是我們自己? 2、需求:清晰客戶需求永遠擺在第一位。做爲團隊教練,我在爲誰服務?客戶訴求是否清晰?是否平衡了關鍵利益者需求?結果是否正向、共贏、可持續?這是否符合我的核心價值觀? 5、工具:爲何選擇這些工具?與主題以及個人的匹配度如何?希望實現什麽?
在約翰·惠特默的《高績效教練》書中提到,教練的方法非常有助於挖掘集體智慧。很多團隊領導者認爲在新專案啟動和專案結束覆盤的時候使用教練的方法比較好。在這兩個階段教練可以幫助團隊創造一個共同思考、共同學習、共同回顧的環境。團隊如何成為這個專案强大而又靈活的支持與後援?遵循GROW模型是一個好的方式
空椅子的三個規律,在團隊教練引導的過程中,空椅子上的人會經歷:傾述宣洩、自我對話和與他人對話的過程,一個很好的照鏡子工具,有三個不變的原則:第一是接納,引導的過程中,教練一直在「接納」對方,主要接納對方的情緒和動機,然後持續的攪動。
從動力學思維的角度看組織轉型,就更能理解,轉型就是一種組織運作的模式和習慣從原有模式切換成另外一種模式的過程,波浪分析,如果我們把組織隱喻成這幅衝浪的畫面,此刻,是什麼牽引著組織在波浪的呢?組織目前在什麽位置呢?在浪頭、浪尖、浪尾,還是在從浪尖往海平面跨越的橫切面,又或者是在漩渦和暗潮中翻覆拉扯
1、緣起:這場團隊教練,是誰的需求?客戶方還是我們自己? 2、需求:清晰客戶需求永遠擺在第一位。做爲團隊教練,我在爲誰服務?客戶訴求是否清晰?是否平衡了關鍵利益者需求?結果是否正向、共贏、可持續?這是否符合我的核心價值觀? 5、工具:爲何選擇這些工具?與主題以及個人的匹配度如何?希望實現什麽?
在約翰·惠特默的《高績效教練》書中提到,教練的方法非常有助於挖掘集體智慧。很多團隊領導者認爲在新專案啟動和專案結束覆盤的時候使用教練的方法比較好。在這兩個階段教練可以幫助團隊創造一個共同思考、共同學習、共同回顧的環境。團隊如何成為這個專案强大而又靈活的支持與後援?遵循GROW模型是一個好的方式
空椅子的三個規律,在團隊教練引導的過程中,空椅子上的人會經歷:傾述宣洩、自我對話和與他人對話的過程,一個很好的照鏡子工具,有三個不變的原則:第一是接納,引導的過程中,教練一直在「接納」對方,主要接納對方的情緒和動機,然後持續的攪動。
從動力學思維的角度看組織轉型,就更能理解,轉型就是一種組織運作的模式和習慣從原有模式切換成另外一種模式的過程,波浪分析,如果我們把組織隱喻成這幅衝浪的畫面,此刻,是什麼牽引著組織在波浪的呢?組織目前在什麽位置呢?在浪頭、浪尖、浪尾,還是在從浪尖往海平面跨越的橫切面,又或者是在漩渦和暗潮中翻覆拉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們跳脫以往角色基本的建立,與有經驗的演員討論如何更完整並深入地呈現角色的當下。這種討論強調了演員的心靈世界與角色世界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產生了化學變化,無人能預測演員在當下的表現。
人類圖解圖時,有提到一個觀念?或概念?!與他人對等相處,我想也包含各種念頭或事情吧!!!這個對我來說的確很適用,因為總是龜縮的把所有不喜歡討厭的硬是強制排除(很像這次腦筋急轉彎2的要說明的點),可是這些排除的就會變成夢靨、在夜深人靜時、在慌張憤怒時、在生氣又怪自己時,出現、不斷的出現,然後自己又會用
Thumbnail
多元複雜而交互重疊的情緒,是人們對於事件感受的泉源,身為訊號的感受,使人們能在第一時間觸發各種思考方式。
Thumbnail
透過覺察、流動、接納、探索、改變、珍惜這六個練習,可以幫助改變自己的情緒狀態和回應方式,我也分享了自己的情緒轉化歷程和感受之實例故事。
Thumbnail
面對情緒如何影響人,擺脫負面情緒有四種練習:感恩、幽默、保持希望和理性關懷。透過這四種方式,可以改善身心健康,降低負面情緒對生活的影響。
實踐的四個環節,分別是: 1 尋找探索的線索。 2 嘗試行動,獲得反饋。 3 反思反饋。 4 帶著反饋帶來的思考,開始新的嘗試,迭代行動。
Thumbnail
本文記錄陳志恆諮商心理師的「與情緒溫柔相處工作坊」裡學習第三個學習重點:狀態調控&情緒釋放技術方法。文章討論了狀態調控的意義與練習方式,以及EFT情緒釋放的應用與心得,讓讀者能夠更加了解這些方法如何幫助自我情緒管理與轉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與情緒溫柔相處工作坊」中習得的轉化情緒方法。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並對情緒背後的正向意圖,結合個人情感與成長啟示,提出深度思考。並紀錄如何利用 NLP 基礎技巧來調整大腦裡的素材元素,以及如何運用逐步抽離法改善對負面情緒的影響。
Thumbnail
透過每張人生牌卡的提示,每個代幣的含義,帶領您解開封印,探索及覺察困境與迷惘。蛻變工作坊分為身體、情緒、心智與靈性等四個層級,引導您深入內在,釋放壓力與情緒,找回內在智慧。工作坊適合想要探索自我、療癒身心靈的您,在過程中,您將學習與內在溝通,提升覺察力與潛能。
Thumbnail
部分的人多是很容易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比如說,今天報告沒做好或東西遲交,可能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反應是卸責給下屬:「因為那個誰的工作能力有狀況」、「那個誰沒有把控好時程」或「那個誰如何如何」……總之,總有「那個誰」可以成為最適切的背鍋俠。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們跳脫以往角色基本的建立,與有經驗的演員討論如何更完整並深入地呈現角色的當下。這種討論強調了演員的心靈世界與角色世界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產生了化學變化,無人能預測演員在當下的表現。
人類圖解圖時,有提到一個觀念?或概念?!與他人對等相處,我想也包含各種念頭或事情吧!!!這個對我來說的確很適用,因為總是龜縮的把所有不喜歡討厭的硬是強制排除(很像這次腦筋急轉彎2的要說明的點),可是這些排除的就會變成夢靨、在夜深人靜時、在慌張憤怒時、在生氣又怪自己時,出現、不斷的出現,然後自己又會用
Thumbnail
多元複雜而交互重疊的情緒,是人們對於事件感受的泉源,身為訊號的感受,使人們能在第一時間觸發各種思考方式。
Thumbnail
透過覺察、流動、接納、探索、改變、珍惜這六個練習,可以幫助改變自己的情緒狀態和回應方式,我也分享了自己的情緒轉化歷程和感受之實例故事。
Thumbnail
面對情緒如何影響人,擺脫負面情緒有四種練習:感恩、幽默、保持希望和理性關懷。透過這四種方式,可以改善身心健康,降低負面情緒對生活的影響。
實踐的四個環節,分別是: 1 尋找探索的線索。 2 嘗試行動,獲得反饋。 3 反思反饋。 4 帶著反饋帶來的思考,開始新的嘗試,迭代行動。
Thumbnail
本文記錄陳志恆諮商心理師的「與情緒溫柔相處工作坊」裡學習第三個學習重點:狀態調控&情緒釋放技術方法。文章討論了狀態調控的意義與練習方式,以及EFT情緒釋放的應用與心得,讓讀者能夠更加了解這些方法如何幫助自我情緒管理與轉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與情緒溫柔相處工作坊」中習得的轉化情緒方法。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並對情緒背後的正向意圖,結合個人情感與成長啟示,提出深度思考。並紀錄如何利用 NLP 基礎技巧來調整大腦裡的素材元素,以及如何運用逐步抽離法改善對負面情緒的影響。
Thumbnail
透過每張人生牌卡的提示,每個代幣的含義,帶領您解開封印,探索及覺察困境與迷惘。蛻變工作坊分為身體、情緒、心智與靈性等四個層級,引導您深入內在,釋放壓力與情緒,找回內在智慧。工作坊適合想要探索自我、療癒身心靈的您,在過程中,您將學習與內在溝通,提升覺察力與潛能。
Thumbnail
部分的人多是很容易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比如說,今天報告沒做好或東西遲交,可能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反應是卸責給下屬:「因為那個誰的工作能力有狀況」、「那個誰沒有把控好時程」或「那個誰如何如何」……總之,總有「那個誰」可以成為最適切的背鍋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