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3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為何我們老覺得一代不如一代(6)

讀書成績跟態度,不能說完全相關,但也是正相關。通常只想逃避,輕鬆過日子的學生,去高職後也是一個樣,一旦蹉跎過去,什麼技能都沒學到,出社會的工作當然薪資很低。就傳產老闆的角度而言,跟你學長比真的就差很遠,人家10年前來工作,一次顧一條線,你新人顧不了也罷,還常常偷躲到旁邊抽菸是怎樣。
最後,一代不如一代,真的並不是假象,但這並非是指整代人。
就人口比例來說,一代不如一代的現象不存在,還不如說越後面的世代,更具有對未來的適應力。
可出生率下降,就絕對數量而言,在擴張的產業中,進來新人程度會逐年降低,則非常合理。若是萎縮中的產業,通常也不大會公開徵人,有職缺的話靠內部流通,運氣好還會收到比現狀強的進去。
這才是各行各業都有一代不如一代的看法,但整體來說台灣經濟越來越好,而這顯然……哪邊不對,讀者應該總會覺得有點怪怪的。

低薪、鼓吹逃避責任加上媒體炒作育兒成本,加重少子化問題
哪邊不對?因為聰明人總是比較可以混得好,但台灣人的未來,就是我們下一代怎麼辦?沒新產業沒工作做,哪看得到未來,這不是開玩笑。
現在中等以下程度的學生,進去了以往進不了的學科,卻沒學到相同的技能。出來社會感到落差,不認為是自己能力不足,畢竟學歷上都同一間高職畢業,那一定都是其他人的錯。
先不管錯不錯,這些年輕人不敢結婚,收入實在太低。但要依靠中產階級去狂生補足缺額,過去20 年已經證明失敗,不要再幻想了。
對,筆者指的是那種,以為給中產階級低價買蛋黃區,補貼高額育兒津貼,生育率就會飛昇的幻想。
教育程度會阻礙生育率,主要是生育年齡大幅往後,不是書讀越多越不想結婚生子。另一個則是自由派教育加上媒體,不停地墊高結婚生子條件,當我們覺得年薪沒500萬在台北活不下去,在台北當然就不敢結婚生子。再加上,台灣生活條件提升,結婚育兒其實是放棄個人部分自由,越鼓吹自由教育,鼓勵逃避責任,年輕人平均就越不想走這條路。
坦白說,近20年自由派思想在台灣媒體推行的結果,已經促成逃避責任的結果。所謂的台灣未來,是指我們下一代,還是指我們自己?婚姻育兒當然辛苦,筆者為人父親也曉得要付出代價,但只要我們還認為,所謂的未來指下一代,那麼這種責任就是得扛。不願意生養下一代,卻天天說台灣未來如何,這怎麼聽都像是為了自己。

除了想辦法增加青壯年人口,也要注意同溫層讓社群極端化
回到主題,倘若我們補貼每個年薪不到100萬家庭,小孩到18歲前,1個小孩每月補助2萬,那麼會發生何事?中產階級不大會為了這個狂生,但其他階級會。生3個就是6萬,只要不幻想住捷運學區宅,足夠父母一個人全職在家照顧。(這可以附加一些職業條件)
請不要覺得窮就別生小孩,多少人自己說父母打拚翻身上來,今天卻指著窮人說不該生?哪門子道理。
生育可以國家補貼,教育也有義務教育,人口數量補上來,20年後我們就會有跟過去一樣多的天才跟聰明人,在各個產業中去提升技術水準。台積電會成為世界第一,是因為台灣最頂尖的理工人都進去,但這並不是好現象,代表原本應該去其他產業提升的人都不見了。
提高絕對數量是一個辦法,如果不願意,那麼就是開放移民,只是各位接不接受,這樣移民進來的也是台灣人?可要好好想想。
一代不如一代,筆者就個人經驗來說,覺得整體上不成立。因為自己學生中,算算比例,會努力讀書修養品行,跟過去來比沒差多少,反而稍微變多點。呃,另一方面,覺得躺平也能發大財的比例,也稍微上升些。
資訊發達的年代,似乎讓極端值擴大,中間群漸漸不見。現在是沒到中間群稀有那麼誇張的程度,但這也會讓政治走到兩個極端,筆者實在不相信,當一個國家分成兩群人,一群認為只要努力就沒有不景氣,另一群覺得不景氣就該躺平,這國家會有未來可言。

加強專科路線、擴大產學合作,讓學界輸出符合產業需求
總之,這短系列的結尾,是想讓各位讀者了解,比例上來說並沒有一代不如一代,但由於人口數量降低,使得資質好的人變少,連帶影響到每個學校招生狀況。畢竟,各校又沒有隨人口減招,反而鼓勵大家拚命念研究所好收學費,不出事才奇怪。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研究,如果只是要找工作,那麼應該是傳統的專科路線。好比說半導體學院,我們擴充成一個半導體工程師專科,專門培訓製程工程師,畢竟不是每個製程都要碩博士去做才會好。
加強產學合作,有些大學應該早點認清事實,收的學生程度作不了學術,要鼓勵他們走產業路線。畢竟扣掉科技業,多數產業所需要的知識背景,並不需要到碩博士程度,腦袋好的人下去傳產(非熱門科技業),可以找到許多沒發掘過的合作路線。
重點是要有人啊,筆者認識一些教授在做產學項目,拚好多年才有一點成果,能夠真正促成經濟發展,讓人無比敬佩,只是缺人很難擴大規模。
講到這,筆者為何對發大財那個超生氣。整天鼓吹發財夢,好像選了你當市長,每個人躺著等數鈔票就好。

早晚都要改變教學與招生,何不現在開始改?
扯回主題,大學怕經營不下去,要找新財源,那麼就提高學費。覺得學生素質差,一是拉高錄取標準,二是提高教學能力,沒有其他路。
最早發現一代不如一代在人口比例跟數量問題的是誰?小學老師,因為他們最先遇到少子化,常態分班更能看出這個問題。
高中老師還比較慢,常常跟著大學步調,畢竟12年國教說歸說,篩選機制依然存在,傳統名門高校的老師,不少到今天依然覺得收聰明絕頂的學生是應該的。
大學最慢,頂大更慢,因為學生變化是最後才出現,現在發覺到這問題的教授有,但數量真的不多。
要不要改招生、改教法?筆者認為遲早需要,絕大多數人要的是職訓,對學術研究沒那麼渴望,台灣現在是文憑主義作祟,拿到碩博士證書就感覺自己靈魂提升。
但要說這是台灣獨有?那也未必,歐美日只是走到另外的路線,少子化造成的影響本質沒有太多變化。
只是喔,少子化牽扯到生育政策,現在生育政策又朝白領中產傾斜,沒完沒了。一環扣一環,總得要從某一處解決,顯然多數人想的,都是解決別人,不是從自己開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