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離開之後—關於哀傷經驗3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提要:這個系列談的是哀傷經驗,Stroebe(1993)討論所謂「哀傷工作」的起源,以及在各項研究中的驗證情形,進一步對哀傷工作提出修正;研究中,「面對」與「迴避」哀傷不斷被比較與討論。自己的小小感想是:複雜的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

介紹

喪親經驗是一種失去,當失去成為事實,因應方式可最粗略的分為面對或逃避。然而當前普遍的概念是將面對視為是適應性的、逃避則是非適應性的。哀傷工作是面對失去的認知過程,選擇逃避而未進行哀傷工作,將帶來各種疾病的風險。認定執行哀傷工作有其必要性的論點,被稱為哀傷工作假說(the grief work hypothesis)(Stroebe,1993)。
在本文獻中,Stroebe(1993)透過各類研究結果檢視假說的適用情形,並且對假說提供一些修正。

哀傷工作假說的理論公式

當喪親者漸漸意識到所愛的人永遠不在了,然後與所愛的人的記憶、情感與渴望被觸發並且持續,經過艱辛的過程後,悲傷被克服,並且與他人重新建立關係。以上過程被佛洛依德稱為現實檢驗(reality testing),這也是哀傷工作的濫觴。
喪親者需要面對喪親事件,並且在一段巨大的痛苦中整理一切,然後漸進的度過這個狀態。過往研究也曾提問,哀傷工作是否是復原的必要歷程,而許多文獻都遵循哀傷工作帶來復原這個結論(Stroebe,1993)。

諮商和治療中的傷工作假說

哀傷工作的必要性是面對喪親的的主流觀點,而當哀傷出現延遲(delayed)、抑制(inhibited)或慢性(chronic)的變化時,普遍被歸因為哀傷工作的缺乏或異常。促進哀傷工作則是各種介入方式的共同目的,哀傷工作是適應喪親後生活的歷程,這種歷程使得哀傷得以完整,也讓個人能在親人不在之後,再次好好的生活(Stroebe,1993)。

哀傷工作假說的實徵證據

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結果各異,有關於支持哀傷工作假說的結論有:(一)喪親者與他人越多談及死亡,健康問題越少;(二)喪親後的生活、財務與交友的思考,與喪親後的痛苦的減少有關。有關於不支持哀傷工作假說的結論為:(一)喪親後越頻繁想到死亡,後續患病機率越大;(二)對成為寡婦的思考,與情緒困擾的增加有關;(三)大屠殺後避免或更少的事件相關思考,以及更少的事件相關夢境,帶來更好的生活適應(Stroebe,1993)。
上列結論是個人對文獻內容的歸納,同一研究中,可能同時出現支持與反對的結論,詳見本研究完整內容。

實驗研究

當時關於哀傷工作的實驗研究較少,Stroebe(1993)則討論了有關的實驗的結果,當細究實驗設定後,會發現推論的有限性,研究說明如下:(一)面對喪親暗示的喪親者,較迴避喪親暗示的喪親者,更能改善病態的哀傷反應症狀,然而如果是非病態的哀傷反應症狀喪親者,面對是否一樣能優於迴避,尚無法定論;(二)喪親者的情感接露似乎比情感抑制更有助度過哀傷,然而研究僅觀察表達喪親的數量,未被表達或難以表達的喪親經驗以及其意義未被探討,並且複製的研究未支持前述結論結果(Stroebe,1993)。

意涵

Stroebe(1993)提到相關研究的測量,可能混淆了哀傷工作與哀傷的負面影響,後續研究則發現一般民眾的早期憂鬱程度越高,喪親事件更可能導致長期的負面影響,並且面對喪親事件不必然比壓抑喪親事件更有利。總而言之,哀傷工作假說無法被支持或被否定。

圖賓根縱向研究的進一步證據

圖賓根縱向研究針對60名喪偶者進行兩年的縱貫研究,研究的整體結果顯示:哀傷工作與從憂鬱中復甦,以及哀傷工作與失去親人的適應情形無關,因此哀傷工作假說未獲支持。然而哀傷工作,對部分鰥夫是有效的。當鰥夫傾向刻意分散注意力以避免喪親情緒,或是傾向控制情緒以避免情緒流動,在喪妻事件上的改善情形,少於其他鰥夫。在縱向研究中,哀傷工作假說獲得有限的支持(Stroebe,1993)。

跨文化證據

在這種文化中,並沒有一致的哀傷工作歷程。有的文化在哀悼喪親四天後及回歸正常生活,並且過度的情緒是不被允許的;有的文化研究中,未發現哀傷階段的歷程;有的文化在親人過世後,仍保持與其連結;有的文化鼓勵述說哀傷;有的文化透過避免提醒和參與快樂活動克服悲傷;有的文化相信天堂團聚、以死者為幼兒命名、將死者願望當作行為準繩,則將死者的影響力持續保留在生活中(Stroebe,1993)。

應對喪親之痛:修正的觀點

哀傷工作公式的不足

1.哀傷工作與負面情緒的混淆
Stroebe(1993)提到區辨積極的哀傷工作與消極的沉思的重要,而消極沉思可能帶有強迫性的反覆,此可能為異常的病理狀態。哀傷工作與渴望(yearning)也有不同,渴望也與喪親的痛苦及憂鬱有關。喪親者可能嘗試從喪親事件中尋找意義,也有研究將尋找意義歸為哀傷工作中,然而意義有積極與消極之分,消極意義可能難以產生積極的結果。
2.基礎機制(Underlying Mechanisms)
哀傷工作究竟是有意或有害仍是未定之數,且有益的原因也未獲得確認(Stroebe,1993)。
3.抑制和否認的功能
否認與抑制在壓力調適上已被證明有其功能,在喪親者的調適上也有其效果,例如短期的緩解,以促進長期有益的歷程(Stroebe,1993)。
4.悲傷工作和期望的結果:保持與打破關係
哀傷工作希望促成喪親者與死者的「分離」,然而這樣的目標也讓人質疑。只要是非病理性的狀態,生者與死者的適度連結並不會造成傷害或對生活、對其他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Stroebe,1993)。

重新定義「哀傷工作」

若要將憂鬱、渴望或強迫性思考等概念從哀傷工作中去除,需要限縮定義。Stroebe(1993)將哀傷工作稱為「與失去的現實對抗的認知過程,對抗涉及對死者的想法與回憶;對抗可能重複發生,並在死亡後持續數週至數月,喪親者在期間會專注在喪親之痛中,並對失去的想法作重構或再定義」(Stroebe,1993)。

處理喪親之痛的不同方式

處理喪親之痛的方式,具有社會及個體上的差異,沒有所謂的正常與標準(Stroebe,1993)。
1.應對方式的個體差異
沒有一定有效或無效的因應喪親方式,並且人格、性別都與因應喪親方式的差異有關,而圖賓根縱向研究也發現喪偶者對因應喪親的方式有其偏好,並且角色期待會導致個體差異被忽略,而造成適應上的負面影響。哀傷工作只對部分人有效,對於應對方式是壓抑或分散注意力的人來說,則沒有好處(Stroebe,1993)。
2.情境因素
在某些情境下,壓抑比面對失去更有幫助。面對重大的喪親事件導致過度焦慮,以及在不同的文化中,壓抑也可以是適應性的(Stroebe,1993)。
3.對病理性哀傷反應的影響
哀傷工作假說更適用於病理性哀傷。在普遍的喪親中,喪親者直面失去親人的痛苦,然而在複雜的喪親事件中,正是迴避喪親導致的病理性哀傷的呈現,而迴避的需求及目的可能在讓悲傷保持在可忍受的範圍內。侵入思維與迴避思維顯示正處於壓力障礙中,過度的侵入思維與迴避思維也顯示病理性的哀傷狀態,需要透過治療緩解。緩解的方法也僅是單純的面對,受控的分心技術或協助建立過渡期的平靜,將更有助於哀傷工作的執行(Stroebe,1993)。
參考文獻:
Stroebe, M. (1993). Coping with bereavement: A review of the grief work hypothesis. OMEGA-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 26(1), 19-42.
avatar-img
0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字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知道嗎? 我想找存在的意義,是因為我不知道如何一個人直面這片荒蕪。有人說荒蕪是視角的問題,我信了也不一直直面它,但它仍穩坐在眼角餘光。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 我在FB、LINE、IG上沒日沒夜的滑,是因為想找你說說話...但我現在不會這麼浪費時間了,因為我發現沒人會在那裡,早點睡或作正事,都比對著
提要:這個系列談的是哀傷經驗,本文透過Shuchter(1993)對喪偶者的研究,提供6個面向來了解喪親者的哀傷過程。 健康—不健康、正常—不正常、普遍—特殊,都是很常被用於特定概念下的分類標籤。分類最初的目的通常不是壞的,例如為了有效的管理、資源分配、溝通等等。我們也喜歡從雜亂無章的現象中理出規則
提要:這個系列談的是哀傷經驗,本文是從Freud(1917)的文獻出發,將內容摘要、延伸,並揉合自己的經驗與體會。此次的文獻是以喪親者的狀態對應憂鬱症患者的狀態,重點在於對憂鬱症的分析與發現。 ※特別聲明:就醫是對憂鬱症患者最關鍵的協助,人際支持是有效憂鬱症治療的重要促進因素。不應該以過往文獻的視角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逝世了,看著許多人在社群平台上分享轉發這個重大消息,我也會覺得好奇,得知這件事的大家,有什麼感覺? 記得前不久和親戚朋友一起聚餐,和自己同輩的親友帶著小孩參加,我就和我弟感嘆,不知不覺我們有了晚輩,我們世代後的下個世代。 參考資料:
你知道嗎? 我想找存在的意義,是因為我不知道如何一個人直面這片荒蕪。有人說荒蕪是視角的問題,我信了也不一直直面它,但它仍穩坐在眼角餘光。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 我在FB、LINE、IG上沒日沒夜的滑,是因為想找你說說話...但我現在不會這麼浪費時間了,因為我發現沒人會在那裡,早點睡或作正事,都比對著
提要:這個系列談的是哀傷經驗,本文透過Shuchter(1993)對喪偶者的研究,提供6個面向來了解喪親者的哀傷過程。 健康—不健康、正常—不正常、普遍—特殊,都是很常被用於特定概念下的分類標籤。分類最初的目的通常不是壞的,例如為了有效的管理、資源分配、溝通等等。我們也喜歡從雜亂無章的現象中理出規則
提要:這個系列談的是哀傷經驗,本文是從Freud(1917)的文獻出發,將內容摘要、延伸,並揉合自己的經驗與體會。此次的文獻是以喪親者的狀態對應憂鬱症患者的狀態,重點在於對憂鬱症的分析與發現。 ※特別聲明:就醫是對憂鬱症患者最關鍵的協助,人際支持是有效憂鬱症治療的重要促進因素。不應該以過往文獻的視角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逝世了,看著許多人在社群平台上分享轉發這個重大消息,我也會覺得好奇,得知這件事的大家,有什麼感覺? 記得前不久和親戚朋友一起聚餐,和自己同輩的親友帶著小孩參加,我就和我弟感嘆,不知不覺我們有了晚輩,我們世代後的下個世代。 參考資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兩人之間總會有一人先走,家庭之下也總會有人先行離開…. 許多時候我們在送別的那一刻,大家哭著抱著彼此,哭的理由也許不再是與祂分離,而是…..為何是自己被留下? 某日儀式過後,有一位親屬詢問了我們服務人員:「請問要如何像你們一般看淡生死之事呢?」 其實沒有人能在生死之別時看淡一切….
Thumbnail
如果你常閱讀創傷相關主題的文章,應該會常接觸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解離」。「解離」是指在個人壓力已經超出當下能承受的範圍時,個人的認知思考、情緒、身體感受三者分離的狀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生離死別是人生中必然會遇到的課題,但每個人的狀況都不盡相同。有的家庭對因病離開的往生者或多或少都有心理準備,但當往生者是因為意外而離開,往往令家人感到措手不及。在往生者離開後,家庭沉浸在悲傷之中,但還是要打起精神準備後事,希望往生者能夠早日安息。 家人過世後怎麼做? 在家人過世後,大多數人都是想
Thumbnail
情緒勞動(Emotional Labor)一詞,是由美國學者霍奇查爾德(Arlie Hochschild)在1983年所提出。 主要意思是,為了讓工作或事情可以順利運作,而調整自身的情緒狀態,以呈現適宜的表達方式。
Thumbnail
喪禮是辦給在世的親友看的還是真的對死者有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離別,過程中,作者分享了對失去的悲傷和對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的瞭解和思考。 文章還闡述了集體潛意識的概念,以及離別所帶來的不同情感,最後反思了面對離別時的態度和心情。從共情到接受到面對,全面而深刻地討論了離別這個命題。
Thumbnail
「解離」,顧名思義,崩解與分離。我認為「解離」是指「當一個人面對超過負荷的壓力或創傷時,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這種保護機制會將個體的認知記憶、身體感覺、心理的情緒感受分開,讓個體當下與外界暫時失去連結,藉以保護個體不會繼續承受外界傷害的衝擊,藉以降低壓力或創傷對其身心上的損害。」
Thumbnail
這次文章要分享的是「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第五堂課的重點筆記與心得。 這次的筆記中,會提到諮商師在與創傷個案工作時,可能發生的歷程會是什麼,幫助大家更了解針對創傷議題的心理治療過程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失去親人時所承受的痛苦和自責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疏離。文章聚焦於失去與痛苦的主題,表達出每個人都可能因失去而受傷,與他人共度困難是一種力量。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兩人之間總會有一人先走,家庭之下也總會有人先行離開…. 許多時候我們在送別的那一刻,大家哭著抱著彼此,哭的理由也許不再是與祂分離,而是…..為何是自己被留下? 某日儀式過後,有一位親屬詢問了我們服務人員:「請問要如何像你們一般看淡生死之事呢?」 其實沒有人能在生死之別時看淡一切….
Thumbnail
如果你常閱讀創傷相關主題的文章,應該會常接觸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解離」。「解離」是指在個人壓力已經超出當下能承受的範圍時,個人的認知思考、情緒、身體感受三者分離的狀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生離死別是人生中必然會遇到的課題,但每個人的狀況都不盡相同。有的家庭對因病離開的往生者或多或少都有心理準備,但當往生者是因為意外而離開,往往令家人感到措手不及。在往生者離開後,家庭沉浸在悲傷之中,但還是要打起精神準備後事,希望往生者能夠早日安息。 家人過世後怎麼做? 在家人過世後,大多數人都是想
Thumbnail
情緒勞動(Emotional Labor)一詞,是由美國學者霍奇查爾德(Arlie Hochschild)在1983年所提出。 主要意思是,為了讓工作或事情可以順利運作,而調整自身的情緒狀態,以呈現適宜的表達方式。
Thumbnail
喪禮是辦給在世的親友看的還是真的對死者有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離別,過程中,作者分享了對失去的悲傷和對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的瞭解和思考。 文章還闡述了集體潛意識的概念,以及離別所帶來的不同情感,最後反思了面對離別時的態度和心情。從共情到接受到面對,全面而深刻地討論了離別這個命題。
Thumbnail
「解離」,顧名思義,崩解與分離。我認為「解離」是指「當一個人面對超過負荷的壓力或創傷時,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這種保護機制會將個體的認知記憶、身體感覺、心理的情緒感受分開,讓個體當下與外界暫時失去連結,藉以保護個體不會繼續承受外界傷害的衝擊,藉以降低壓力或創傷對其身心上的損害。」
Thumbnail
這次文章要分享的是「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第五堂課的重點筆記與心得。 這次的筆記中,會提到諮商師在與創傷個案工作時,可能發生的歷程會是什麼,幫助大家更了解針對創傷議題的心理治療過程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失去親人時所承受的痛苦和自責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疏離。文章聚焦於失去與痛苦的主題,表達出每個人都可能因失去而受傷,與他人共度困難是一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