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自信(1)-是接受自己可上可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學時,我在一位通識課老師身上學到很多受用的人生觀,她是一位國文老師,卻能把世說新語、史記、虯髯客傳等等過去所學到又臭又文言的古文像講故事般融合到,對生命、對自我價值觀選擇的各種可能性,引發對各種觀點的碰撞。其中,我印象最深刻、老師說的一句話是:「真正的自信,是接受自己可上可下」。
  不難想像,樂觀的人不會一直樂觀、平步青雲的人也不會一路順遂,堅強的人不會永遠堅強,「變」是世界上不變的原理,但人往往害怕改變。而在個人中心學派中也強調,人除了追求自我實現,也追求一致性(congruence),包括真實(realness)與真誠(genuineness)。當自我與理想我或應該我有很大的差距,就容易有憂鬱或焦慮的感受產生。另外,在控制理論說到,人們在一般情況下會傾向使用初級控制(primary control),是指說靠自己的能力掌控和蓋改變外在的環境、處理問題等;但當遇到某些情況無法使用初級控制的話,便會使用次級控制(secondary control),就是透過改變自己內心的價值觀、想法、步驟等來因應難以改變的情境。當會變化是一件世界正常運作的規則,而人不太喜歡變化、喜歡傾向採用初級控制時,面對外界的各種難控的情境和不確定性就會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不舒服;甚至是因為害怕改變自己的形象(樂觀、堅強、自信......等),需要另外花心理資源來維持形象還有花在擔心害怕的部分,因為那種刻意地維持讓不一致性的感覺在內心深處漸漸擴散。
  在這個時代,能接收變動、不確定性已經是基本適應法則了,那對於自己呢?是否能接受自己有各式各樣的情緒?可以既痛苦又幸福?相信柔弱中自有一股力量勝剛強呢?......華人文化有獨特的「陰陽辯證觀」,相信否極泰來、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陰陽互相包容著並協抗著方為和諧,因此研究發現,我們比西方人更能接受正負向情緒共存、這方面的心理適應能力較好。我想自我狀態的變動也是如此。當因為外在環境變動、面對不確定、不能掌控的境界時,花了大量的心理資源去處理外在變動及訊息,又有誰的內心能夠不驚不變呢?(大概除了有修行的法師們吧!)雖然有些人可能有來自外界的期許和壓力,不能就此讓狀態、心力掉下,若連自己的想法都無法接納自己真正的狀態,這樣的不一致感又會占掉更多資源,就會讓內心更加的不適了。(當然必要的時候,可能真的需要一點心理資源來維持、撐住外在的行為或執行,但至少在心理層面能夠好好守護那僅剩的資源並找機會填滿它)
  現在有點忘記當時老師是怎麼解釋那句話的,現在只能藉由各種在跟經驗融合的心理學的知識、觀點來重新理解、闡述這句話。只記得當初也很認同一直都很自信、只強調人生如何成功、一直都說很正向的人總給人假假的感覺;反而像個有智慧的老人(?)在不論是在低谷或高峰中,都能坦然承認接受、不焦慮不害怕才是讓人嚮往的境界吧!當然這只是我所選擇相信的價值觀,相信還是有一些人有心力能持續鞭策自己或享受在不鬆懈所換來的成就感上。下一篇,會再分享關於自信另一面的觀點,也會稍微與最近的狀態做連結。
-願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好好看見並照顧內心的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理系照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在情緒賓果中發現自己這週沒什麼印象深刻的情緒、分享一些心理學看待情緒的意義和觀點,到情緒與對自己人生哲學的重要關聯。( P.S. 大學我就對情緒這個議題很有興趣,所以這次的字數又突破紀錄,但絕對不是對事件一堆的描述或murmur
  今天參加一個團體治療的工作坊,早上場參加的是正念認知療法(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的團體簡介和體驗,雖然參加完後覺得自己以後大概不會進修正念為主取向的團體課程,但講師結束前的一席話卻讓我收穫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   其中,正念(Mind
  心理學的發展雖然也不到200年,但因為人類的樣態、思考和行為實在太多樣化,大家又對這個主題很有興趣,導致心理學的研究很廣泛、很多元,但大部分的人所知道、所聽到的知識或暢銷書的主題卻很類似,精神分析、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情緒勒索、你比自己想像的更好、愛自己.....等等,更進階的可能聽過依附理論
今天上的課再度翻轉以前大學上課學到的和大眾所常聽到的那些知識。   之前有個朋友問我:「憂鬱症不是就是血清素過低嗎?那為甚麼不能就給血清素治療就好了?」   就我那時候的認識是,人體內有很多種神經傳導物質是跟心理疾病有關,像是還有GABA、麩胺酸、多巴胺等等...,血清素只是其中一種,而藥物治療裡大
  最近在心理學以外的地方聽到一個有點熟悉的觀點:「遇到看似困難的境界或難以改變的情境時,請試著把自己放進去,找到那個自己可以下手的地方著手。」   例如:今天分組報告或是需要團隊合作時,組員很雷,沒有把負責得部分弄好或是教了還是不會的那種,大部分時候我們可能就會先抱怨然後說:「你怎麼連這個都做不好
  這幾天在思考一些事,不自覺已經變得像是在煩惱了。有一瞬間覺得:這個情境我知道是甚麼、我猜得到未來可能會發生甚麼事、照姐你不要再重蹈覆側了、不要再經歷類似的事了、為甚麼有些事想單純想簡單一點卻還是不知不覺變複雜了....。赫然發現自己是不是太滿意現在的狀態,換個角度說就是逃避成長。   而現在開始
  從在情緒賓果中發現自己這週沒什麼印象深刻的情緒、分享一些心理學看待情緒的意義和觀點,到情緒與對自己人生哲學的重要關聯。( P.S. 大學我就對情緒這個議題很有興趣,所以這次的字數又突破紀錄,但絕對不是對事件一堆的描述或murmur
  今天參加一個團體治療的工作坊,早上場參加的是正念認知療法(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的團體簡介和體驗,雖然參加完後覺得自己以後大概不會進修正念為主取向的團體課程,但講師結束前的一席話卻讓我收穫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   其中,正念(Mind
  心理學的發展雖然也不到200年,但因為人類的樣態、思考和行為實在太多樣化,大家又對這個主題很有興趣,導致心理學的研究很廣泛、很多元,但大部分的人所知道、所聽到的知識或暢銷書的主題卻很類似,精神分析、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情緒勒索、你比自己想像的更好、愛自己.....等等,更進階的可能聽過依附理論
今天上的課再度翻轉以前大學上課學到的和大眾所常聽到的那些知識。   之前有個朋友問我:「憂鬱症不是就是血清素過低嗎?那為甚麼不能就給血清素治療就好了?」   就我那時候的認識是,人體內有很多種神經傳導物質是跟心理疾病有關,像是還有GABA、麩胺酸、多巴胺等等...,血清素只是其中一種,而藥物治療裡大
  最近在心理學以外的地方聽到一個有點熟悉的觀點:「遇到看似困難的境界或難以改變的情境時,請試著把自己放進去,找到那個自己可以下手的地方著手。」   例如:今天分組報告或是需要團隊合作時,組員很雷,沒有把負責得部分弄好或是教了還是不會的那種,大部分時候我們可能就會先抱怨然後說:「你怎麼連這個都做不好
  這幾天在思考一些事,不自覺已經變得像是在煩惱了。有一瞬間覺得:這個情境我知道是甚麼、我猜得到未來可能會發生甚麼事、照姐你不要再重蹈覆側了、不要再經歷類似的事了、為甚麼有些事想單純想簡單一點卻還是不知不覺變複雜了....。赫然發現自己是不是太滿意現在的狀態,換個角度說就是逃避成長。   而現在開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信是一種「我可以」的心靈狀態,建立在對自身能力的信任與接受上;而自大則是在他者視角下的價值判斷,是對個體表現的外部評價。自信與自大看似相近,卻在心理層面與社會評價中展現出本質差異。真正的自信不僅包括自我肯定,還需容納對缺點的接納與建設性批評的態度。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要非常覺知,自己注意到缺自信的習慣,才能改變它。
最近收聽大人學時一邊思考有關自我價值與定位,覺得唯一不恐懼於受他人看法影響的方法是心口合一。 若一個人的認知與行為能夠保持一致並且相信自己所做的選擇對自己來說是最好的,就不會因恐懼於受到評斷、比較而使自己的情緒與決策搖擺不定。所說的、做的與腦中想的必須完全一致,才能做到無論周圍如何動盪都不會...
Thumbnail
在這人生旅途中,我學會了如何在自信與懷疑間舞蹈,從每一次的挑戰中找到成長的力量。
Thumbnail
我寧願相信這本書是翻譯的鍋,不然這本書的口氣我真的是無法接受。
Thumbnail
文章提及面對未知時的煩躁和不安,以及對他人成功的羨慕和自我懷疑。透過書寫,作者解開了內心的鬱結,認識到自己缺乏對自己的信任,並準備挑戰自己,相信自己。文章中反映了很多人內心的掙扎,能夠引起共鳴。
Thumbnail
瞭解自己、學習愛自己,似乎成為現代人最重視的議題。但過度的自省,試圖為自己的人生找一個標準答案、自我定位,反而比從前那個沒有框架,順流而生的自己更消粍能量。 當你真正瞭解自己,並學會愛自己的時候,你不會再因為自己沒有活在框架裡而迷失。因為你比別人擁有更多的可塑性。 每個人身上本就擁有不只一種性格
Thumbnail
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你就做到了自尊自重。這份自尊自重,會帶著你去發覺,你內在有著充沛的力量,強大的韌性,得以讓你接納你自身經驗的種種艱難。你的存在因而得到擴展與深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信是一種「我可以」的心靈狀態,建立在對自身能力的信任與接受上;而自大則是在他者視角下的價值判斷,是對個體表現的外部評價。自信與自大看似相近,卻在心理層面與社會評價中展現出本質差異。真正的自信不僅包括自我肯定,還需容納對缺點的接納與建設性批評的態度。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要非常覺知,自己注意到缺自信的習慣,才能改變它。
最近收聽大人學時一邊思考有關自我價值與定位,覺得唯一不恐懼於受他人看法影響的方法是心口合一。 若一個人的認知與行為能夠保持一致並且相信自己所做的選擇對自己來說是最好的,就不會因恐懼於受到評斷、比較而使自己的情緒與決策搖擺不定。所說的、做的與腦中想的必須完全一致,才能做到無論周圍如何動盪都不會...
Thumbnail
在這人生旅途中,我學會了如何在自信與懷疑間舞蹈,從每一次的挑戰中找到成長的力量。
Thumbnail
我寧願相信這本書是翻譯的鍋,不然這本書的口氣我真的是無法接受。
Thumbnail
文章提及面對未知時的煩躁和不安,以及對他人成功的羨慕和自我懷疑。透過書寫,作者解開了內心的鬱結,認識到自己缺乏對自己的信任,並準備挑戰自己,相信自己。文章中反映了很多人內心的掙扎,能夠引起共鳴。
Thumbnail
瞭解自己、學習愛自己,似乎成為現代人最重視的議題。但過度的自省,試圖為自己的人生找一個標準答案、自我定位,反而比從前那個沒有框架,順流而生的自己更消粍能量。 當你真正瞭解自己,並學會愛自己的時候,你不會再因為自己沒有活在框架裡而迷失。因為你比別人擁有更多的可塑性。 每個人身上本就擁有不只一種性格
Thumbnail
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你就做到了自尊自重。這份自尊自重,會帶著你去發覺,你內在有著充沛的力量,強大的韌性,得以讓你接納你自身經驗的種種艱難。你的存在因而得到擴展與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