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 藥不要...? 藥可以減緩焦慮症狀,但不會減輕焦慮症

2022/09/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上的課再度翻轉以前大學上課學到的和大眾所常聽到的那些知識。
  之前有個朋友問我:「憂鬱症不是就是血清素過低嗎?那為甚麼不能就給血清素治療就好了?」
  就我那時候的認識是,人體內有很多種神經傳導物質是跟心理疾病有關,像是還有GABA、麩胺酸、多巴胺等等...,血清素只是其中一種,而藥物治療裡大都是針對多種神經傳導物質進行調控。我那時也是差不多這樣解釋的。

  這幾週都是在上焦慮相關疾患的心理病理的部分。同學們在報告生物性的一些風險因素時,像是基因、神經傳導物等等都是過去我們大學所熟悉的。但老師卻在報告中特別問我們:「反例呢?我記得有不支持的研究吧!」就這樣,那組報告每個部分都被老師溫柔的打槍後,才開始發現事情跟我們原本所想的很不同。這週該組再一次報告完後,老師提到了一個重要的觀念:藥可以減緩焦慮症狀,但不會減輕焦慮症。
  藥本身跟焦慮症(或其他心理疾病)沒有因果關係。當初研究發現血清素在治療憂鬱症、焦慮症的人身上有效果,因此發展出了相關的藥物。但這些化學物質只是發現他和這些疾病的症狀有關,所以吃藥時可以控制症狀,一但藥停止了,症狀就還在;況且這還是發生在藥對這個人有效的情況下,通常藥只對三分之一的人有效、三分之一的人部份有效、最後三分之一的是完全無效。所以藥物或像血清素、多巴胺的這些化學物質,只是跟憂鬱、焦慮之類的症狀有相關,但沒有因果關係。

  聽到這裡真的是恍然大悟,也才明白,為何精神疾病的藥物機制在我們的訓練中占很少的比例,藥物跟生理的改變在後續的研究上都漸漸地有反證出現,更重要的,是有方法地了解這些心理病理背後與我們生命和生活有關的種種機制。
  只是精神疾病的藥物治療還是位於主流是因為製藥本身有龐大的商業利益還有一些健保、政策的問題,連科學研究都難以跟這些利益關係脫鉤。像老師有舉例說目前癌症的研究是顯學,像癌症這種長期抗戰又嚴重的疾病,除了生理症狀的治療控制以外,心理健康、心理免疫的提升更不可忽視。然而目前腫瘤科的醫生在藥商的推銷下大都關注在各種新藥的效果等等,比較少著重在基礎研究(例如:心理治療是否能提升癌症病人的心理免疫?) 。雖然說藥不是完全沒效或不好,但若是以後我們生病時都仰賴藥或是同一種藥,那就很有風險了。

  聽到這裡,我也想起大學時認識很多藥學系的朋友,也有認識醫藥化學系的學長有因為到國外藥商而問我精神疾病相關的一些問題。各行各業都不容易,大家都是站在不同觀點立場想解決一些問題和用此能力來養活自己,不一定只是為了利益。目前確定的是,因為心理治療的成本、人力、健保、花費等等考量,藥的研發和應用在心理疾病上是必須的,但希望未來能不至於完全依賴藥物的效果和發展。
  最好最好的治療呢就是預防。希望在這充滿不確定和資訊爆炸的時代,願我們都有批判思考和判斷資訊的能力,能得到較優質的心理健康的資訊,從在生活中感到心理的不舒服、困擾時就有相對較正確的資訊和資源能幫助我們預防和控制。
    心理系照姐
    心理系照姐
    心理學系研究生,記錄日常與心得外,還有讀書、研究、生活中發現的心理學。有陽光的一天也可以是下雨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