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你想像的心理學簡介- 悲觀其實有好處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心理學的發展雖然也不到200年,但因為人類的樣態、思考和行為實在太多樣化,大家又對這個主題很有興趣,導致心理學的研究很廣泛、很多元,但大部分的人所知道、所聽到的知識或暢銷書的主題卻很類似,精神分析、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情緒勒索、你比自己想像的更好、愛自己.....等等,更進階的可能聽過依附理論、童年創傷、各種人格類型分類的書,不是解釋童年或成長經驗如何造就現在的你,就是講情緒相關的、欣賞自己的主題等等,當然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議題,但是在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心理議題時,沒有更多元的角度和研究理論讓人們了解,很容易就讓人誤會:心理的書都是雞湯、找心理師還是心理醫生就是進去聊聊.....(註:台灣沒有心理醫生喔!)。

  最近在這個平台寫點東西抒發所學、紀錄順便練習寫作,想說可以分享一些冷門的心理學知識但其實跟生活息息相關的觀點,讓更多人可以發現:喔!原來不是只有這樣是最好或不好的!除了了解過去對我們造成的影響,我們是可以更佳地運用一些我們過去所擁有或所學的,開創另一條屬於自己的心理學。 

  其中,我覺得最最最可惜的就是華人心理學的研究一直還沒平民化,明明研究的可能是最貼近我們生活經驗的東西、價值觀或智慧。由於目前心理學的研究和書籍大都是自國外發展、國外翻譯而來,即使是台灣的心理師寫的書,因為在學習和訓練大都還是仰賴國外的研究居多,所以總是有理論跟實務很不一樣的地方。像是國外是較奉行個人主義,較注重自我展現、自我追求;然而東方文化則是較注重關係,不論在甚麼年齡、甚麼場域,關係對我們的生活,不論是感受上、決策上、行為上的都有影響。因此在華人心理學中會研究孝道、緣分(觀)、組織中的上下關係、面子、師生關係乃至於婆媳關係等等,這些都是東方文化較獨特的。但由於西方的心理學可能就不售這些因素影響,乃至於很多書傳到台灣(尤其是教你成功之類的),大家會發現很難套用,或是在台灣很難成功,就以為是這些傳統觀念束縛了我們、影響我們的自由或競爭力。但其實若是能真正了解到這些隱藏在我們成長背景、文化下的因素,好好善用也是能對我們很有幫助的。例如陰陽的概念,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方能和諧。沒有甚麼絕對甚麼是最好和最壞,風水輪流轉、否極泰來、勝不驕敗不餒、極端的成功容易遭到禍患等等,這些多多少少都涵蓋在我們的潛意識和決策中。也是因為有這些觀念,我們相對西方人較能接受不一致或矛盾的訊息、接受正負向情緒的共存。另外,也有人在研究忍耐、吃苦等等主題,雖然聽起來好像很low,但你知道忍耐除了我們較熟知的隱忍外,還有同理式忍、修養式忍,忍在某個方面來說,是能幫助我們不那麼痛苦地面對逆境的自我修養......。

  除了接地氣的華人心理學外,西方的某些心理學觀念也是能讓我們能更彈性的思考!例如:大部分人都想說悲觀很不好,但其實悲觀能大致區分為消極性悲觀和防衛型悲觀,防衛型悲觀的人表現沒有比樂觀的人差!他們可是有他們得獨特策略,運用焦慮來達成目標。此外,對於這樣的朋友,往往事前給予他們正面的鼓勵反而會有反效果,正面鼓勵不一定適合用在所有人~另外,拖延也不必然是完全是件壞事,有一類人正是利用積極拖延讓做事更有效率(但這類人往往不是為拖延找藉口的我們XD);完美主義也不全然是不好或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的......等等,雖然研究越來越複雜,也不斷在演變,但也給了我們更彈性看待自己、他人、世界和未來的方式。之後會一一簡介,希望大家也能愛上更多樣貌的心理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系照姐的沙龍
4會員
15內容數
2023/01/12
  2022的年尾內心上有很多的轉變,好像又更認識自己多一點了。最大的環境改變莫過於上研究所,而且還是在離家300多公里的台北,離開我好喜歡好喜歡的高雄。雖然跟我熟的朋友知道,我在高雄的時候也沒多喜歡回家,但漂到越來越遠的地方,真的,心越來越容易迷失,在城市中迷失了自己,我才知道原來我有時候,並不是
2023/01/12
  2022的年尾內心上有很多的轉變,好像又更認識自己多一點了。最大的環境改變莫過於上研究所,而且還是在離家300多公里的台北,離開我好喜歡好喜歡的高雄。雖然跟我熟的朋友知道,我在高雄的時候也沒多喜歡回家,但漂到越來越遠的地方,真的,心越來越容易迷失,在城市中迷失了自己,我才知道原來我有時候,並不是
2022/12/05
不只是因為血清素不足,或是大腦神經學就能解釋,我們知道的實在是太少太少了。唯有這些人願意告訴我們他們的生命故事,才有機會真正知道原因。
2022/12/05
不只是因為血清素不足,或是大腦神經學就能解釋,我們知道的實在是太少太少了。唯有這些人願意告訴我們他們的生命故事,才有機會真正知道原因。
2022/11/20
最近真的發生了好多事,課業上開始感覺有點挑戰、技能考試和兼職實習醫院面試結果不順遂,多了很多學習上的、生活上的醒思,不得不改變的那種狀態。又開始不斷的跟自我對話、跟親近的人訴苦,學著自己暫時放下不安,享受完成一件件事情後,稍微鬆一小口氣的小確幸。至少很清醒地知道,現在不是最困難
2022/11/20
最近真的發生了好多事,課業上開始感覺有點挑戰、技能考試和兼職實習醫院面試結果不順遂,多了很多學習上的、生活上的醒思,不得不改變的那種狀態。又開始不斷的跟自我對話、跟親近的人訴苦,學著自己暫時放下不安,享受完成一件件事情後,稍微鬆一小口氣的小確幸。至少很清醒地知道,現在不是最困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自我成長的崛起,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自己內在的世界,對於情緒的認識與接納也逐漸敞開,從直接忽視到練習辨識,我覺得對於一個人的個體化來說,是非常棒的發展。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自我成長的崛起,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自己內在的世界,對於情緒的認識與接納也逐漸敞開,從直接忽視到練習辨識,我覺得對於一個人的個體化來說,是非常棒的發展。
Thumbnail
有別於心靈雞湯,心理學家在接住別人情緒後 正向引導
Thumbnail
有別於心靈雞湯,心理學家在接住別人情緒後 正向引導
Thumbnail
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覺得自己不夠好,或是對未來不知所措,這種情緒的低落,沒有辦法找到人生價值,或是各種快樂的泉源。此時可以活用心理學的知識或理論,釐清內在思緒,走出迷惘的困境,這種感覺並不只限於任何人,而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難題。
Thumbnail
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覺得自己不夠好,或是對未來不知所措,這種情緒的低落,沒有辦法找到人生價值,或是各種快樂的泉源。此時可以活用心理學的知識或理論,釐清內在思緒,走出迷惘的困境,這種感覺並不只限於任何人,而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難題。
Thumbnail
本書透過哲學家與一名年輕人的對話,在一來一往的提問與應答之間,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用對話的形式,能讓我們很自然的帶入年輕人的立場。書中的提問,也幾乎都是最日常的人際關係問題。 目的論:無論我們身處何種處境,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他人對我們看法,是屬於他人的課題
Thumbnail
本書透過哲學家與一名年輕人的對話,在一來一往的提問與應答之間,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用對話的形式,能讓我們很自然的帶入年輕人的立場。書中的提問,也幾乎都是最日常的人際關係問題。 目的論:無論我們身處何種處境,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他人對我們看法,是屬於他人的課題
Thumbnail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一直是多數人在探討的議題之一,但負面情緒真有這麼可怕嗎?我可以大聲跟各位說「不」。其實負面情緒有時扮演著我們人生的導師,讓我們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一直是多數人在探討的議題之一,但負面情緒真有這麼可怕嗎?我可以大聲跟各位說「不」。其實負面情緒有時扮演著我們人生的導師,讓我們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雖然一直有聽說這本書,但不知為何都沒有買、也沒有借到,可能是沒有緣分吧?直至今日我才因緣際會借到這本書拜讀(可以看看它的外觀,顯然在圖書館歷經風霜,翻閱時很害怕書皮被我撕下來⋯⋯),從第一章「否定心理創傷」就給了我一個震撼彈。 人並非受制於過去的原因而行動,而是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
Thumbnail
雖然一直有聽說這本書,但不知為何都沒有買、也沒有借到,可能是沒有緣分吧?直至今日我才因緣際會借到這本書拜讀(可以看看它的外觀,顯然在圖書館歷經風霜,翻閱時很害怕書皮被我撕下來⋯⋯),從第一章「否定心理創傷」就給了我一個震撼彈。 人並非受制於過去的原因而行動,而是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
Thumbnail
「達人大關兮,物無不可。」- 賈誼 小時候總是過得很幸福,因為不了解大人的世界,所以長大是件急迫的事情,對於未來的世界抱持著諸多憧憬,父母同時也對我們抱著許多期待,並藉由他們的角度替我們「比較」,我們總是對此憤恨不平 ......
Thumbnail
「達人大關兮,物無不可。」- 賈誼 小時候總是過得很幸福,因為不了解大人的世界,所以長大是件急迫的事情,對於未來的世界抱持著諸多憧憬,父母同時也對我們抱著許多期待,並藉由他們的角度替我們「比較」,我們總是對此憤恨不平 ......
Thumbnail
聽過許多父母對小孩的期許,大多是希望孩子保持正向樂觀,乍聽之下好像沒有什麼錯,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時對人生依然保有希望,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不被打敗,但是當期望與結果有相當程度的落差時,又有幾位大人能夠適應挫折,重新站起來呢?可以理解這個社會之所以強調「正向」,是因為……
Thumbnail
聽過許多父母對小孩的期許,大多是希望孩子保持正向樂觀,乍聽之下好像沒有什麼錯,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時對人生依然保有希望,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不被打敗,但是當期望與結果有相當程度的落差時,又有幾位大人能夠適應挫折,重新站起來呢?可以理解這個社會之所以強調「正向」,是因為……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人說你太悲觀、想太多? 於是你開始練習「樂觀」的看待每一件事情,有事沒事就在網路上搜尋一些心靈雞湯,補充正面能量,不停說服自己事情只會往好的方向發展,要自己別擔心。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反而使自己更加焦慮,就是沒辦法控制自己往「壞」的結果去想。 每次看到那些「樂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人說你太悲觀、想太多? 於是你開始練習「樂觀」的看待每一件事情,有事沒事就在網路上搜尋一些心靈雞湯,補充正面能量,不停說服自己事情只會往好的方向發展,要自己別擔心。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反而使自己更加焦慮,就是沒辦法控制自己往「壞」的結果去想。 每次看到那些「樂
Thumbnail
你要自己無害與善良,卻讓自己很受傷?! 只要是人類,必然會在成長過程中,經歷到情感上失落和情緒創傷,其中包括了一種對世界美好及天真想像的落空和挫敗。 這種想像「世界應當美好」的潛藏信念,多屬於不合理,又十分偏執,卻是我們一廂情願的開始,也是我們反覆受傷的來源。
Thumbnail
你要自己無害與善良,卻讓自己很受傷?! 只要是人類,必然會在成長過程中,經歷到情感上失落和情緒創傷,其中包括了一種對世界美好及天真想像的落空和挫敗。 這種想像「世界應當美好」的潛藏信念,多屬於不合理,又十分偏執,卻是我們一廂情願的開始,也是我們反覆受傷的來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