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你想像的心理學簡介- 悲觀其實有好處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心理學的發展雖然也不到200年,但因為人類的樣態、思考和行為實在太多樣化,大家又對這個主題很有興趣,導致心理學的研究很廣泛、很多元,但大部分的人所知道、所聽到的知識或暢銷書的主題卻很類似,精神分析、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情緒勒索、你比自己想像的更好、愛自己.....等等,更進階的可能聽過依附理論、童年創傷、各種人格類型分類的書,不是解釋童年或成長經驗如何造就現在的你,就是講情緒相關的、欣賞自己的主題等等,當然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議題,但是在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心理議題時,沒有更多元的角度和研究理論讓人們了解,很容易就讓人誤會:心理的書都是雞湯、找心理師還是心理醫生就是進去聊聊.....(註:台灣沒有心理醫生喔!)。
  最近在這個平台寫點東西抒發所學、紀錄順便練習寫作,想說可以分享一些冷門的心理學知識但其實跟生活息息相關的觀點,讓更多人可以發現:喔!原來不是只有這樣是最好或不好的!除了了解過去對我們造成的影響,我們是可以更佳地運用一些我們過去所擁有或所學的,開創另一條屬於自己的心理學。 
  其中,我覺得最最最可惜的就是華人心理學的研究一直還沒平民化,明明研究的可能是最貼近我們生活經驗的東西、價值觀或智慧。由於目前心理學的研究和書籍大都是自國外發展、國外翻譯而來,即使是台灣的心理師寫的書,因為在學習和訓練大都還是仰賴國外的研究居多,所以總是有理論跟實務很不一樣的地方。像是國外是較奉行個人主義,較注重自我展現、自我追求;然而東方文化則是較注重關係,不論在甚麼年齡、甚麼場域,關係對我們的生活,不論是感受上、決策上、行為上的都有影響。因此在華人心理學中會研究孝道、緣分(觀)、組織中的上下關係、面子、師生關係乃至於婆媳關係等等,這些都是東方文化較獨特的。但由於西方的心理學可能就不售這些因素影響,乃至於很多書傳到台灣(尤其是教你成功之類的),大家會發現很難套用,或是在台灣很難成功,就以為是這些傳統觀念束縛了我們、影響我們的自由或競爭力。但其實若是能真正了解到這些隱藏在我們成長背景、文化下的因素,好好善用也是能對我們很有幫助的。例如陰陽的概念,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方能和諧。沒有甚麼絕對甚麼是最好和最壞,風水輪流轉、否極泰來、勝不驕敗不餒、極端的成功容易遭到禍患等等,這些多多少少都涵蓋在我們的潛意識和決策中。也是因為有這些觀念,我們相對西方人較能接受不一致或矛盾的訊息、接受正負向情緒的共存。另外,也有人在研究忍耐、吃苦等等主題,雖然聽起來好像很low,但你知道忍耐除了我們較熟知的隱忍外,還有同理式忍、修養式忍,忍在某個方面來說,是能幫助我們不那麼痛苦地面對逆境的自我修養......。
  除了接地氣的華人心理學外,西方的某些心理學觀念也是能讓我們能更彈性的思考!例如:大部分人都想說悲觀很不好,但其實悲觀能大致區分為消極性悲觀和防衛型悲觀,防衛型悲觀的人表現沒有比樂觀的人差!他們可是有他們得獨特策略,運用焦慮來達成目標。此外,對於這樣的朋友,往往事前給予他們正面的鼓勵反而會有反效果,正面鼓勵不一定適合用在所有人~另外,拖延也不必然是完全是件壞事,有一類人正是利用積極拖延讓做事更有效率(但這類人往往不是為拖延找藉口的我們XD);完美主義也不全然是不好或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的......等等,雖然研究越來越複雜,也不斷在演變,但也給了我們更彈性看待自己、他人、世界和未來的方式。之後會一一簡介,希望大家也能愛上更多樣貌的心理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理系照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上的課再度翻轉以前大學上課學到的和大眾所常聽到的那些知識。   之前有個朋友問我:「憂鬱症不是就是血清素過低嗎?那為甚麼不能就給血清素治療就好了?」   就我那時候的認識是,人體內有很多種神經傳導物質是跟心理疾病有關,像是還有GABA、麩胺酸、多巴胺等等...,血清素只是其中一種,而藥物治療裡大
  最近在心理學以外的地方聽到一個有點熟悉的觀點:「遇到看似困難的境界或難以改變的情境時,請試著把自己放進去,找到那個自己可以下手的地方著手。」   例如:今天分組報告或是需要團隊合作時,組員很雷,沒有把負責得部分弄好或是教了還是不會的那種,大部分時候我們可能就會先抱怨然後說:「你怎麼連這個都做不好
  這幾天在思考一些事,不自覺已經變得像是在煩惱了。有一瞬間覺得:這個情境我知道是甚麼、我猜得到未來可能會發生甚麼事、照姐你不要再重蹈覆側了、不要再經歷類似的事了、為甚麼有些事想單純想簡單一點卻還是不知不覺變複雜了....。赫然發現自己是不是太滿意現在的狀態,換個角度說就是逃避成長。   而現在開始
  今天跟一個哥哥聊天後,突然發現自己原來不是開放性(Openness)很高的人(過去自評可能覺得蠻高)。長久以來一直喜歡去看一些自己覺得舒服的觀點和價值觀,對於差異很大的觀點多多少少開啟了某種防衛機制,我想這是以後在成為助人工作者時需要多多注意和彈性調整的點。在工作中面對各式各樣的人時候,如何客觀
  雖然開學才第二週,不過已經感受到研究所與大學學習上不同的深度的領悟。在一堂「成人心理病理學」課中,老師問我們:你們覺得,為甚麼研究所沒有「高等變態心理學」這門課?(補充:變態心理學是心理系學精神相關疾病的入門必修)在一番問答後,才發現大學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判斷和分辨各個疾病診斷的差別、著重在病的分
  我是從屏東長大,一路到高雄後來到台北讀研究所的,來台北生活大概2個月,還在習慣來台北和開學後的研究生生活。開學前暑假先習慣台北的物價,開學後發現要面對的是上下學擁擠的交通、等待排隊時間,還有學校到處都是人、時不時需要排隊等餐點、等電梯的人潮,才突然發現,以前待的高雄,不論是交通或學校上課都順暢許
今天上的課再度翻轉以前大學上課學到的和大眾所常聽到的那些知識。   之前有個朋友問我:「憂鬱症不是就是血清素過低嗎?那為甚麼不能就給血清素治療就好了?」   就我那時候的認識是,人體內有很多種神經傳導物質是跟心理疾病有關,像是還有GABA、麩胺酸、多巴胺等等...,血清素只是其中一種,而藥物治療裡大
  最近在心理學以外的地方聽到一個有點熟悉的觀點:「遇到看似困難的境界或難以改變的情境時,請試著把自己放進去,找到那個自己可以下手的地方著手。」   例如:今天分組報告或是需要團隊合作時,組員很雷,沒有把負責得部分弄好或是教了還是不會的那種,大部分時候我們可能就會先抱怨然後說:「你怎麼連這個都做不好
  這幾天在思考一些事,不自覺已經變得像是在煩惱了。有一瞬間覺得:這個情境我知道是甚麼、我猜得到未來可能會發生甚麼事、照姐你不要再重蹈覆側了、不要再經歷類似的事了、為甚麼有些事想單純想簡單一點卻還是不知不覺變複雜了....。赫然發現自己是不是太滿意現在的狀態,換個角度說就是逃避成長。   而現在開始
  今天跟一個哥哥聊天後,突然發現自己原來不是開放性(Openness)很高的人(過去自評可能覺得蠻高)。長久以來一直喜歡去看一些自己覺得舒服的觀點和價值觀,對於差異很大的觀點多多少少開啟了某種防衛機制,我想這是以後在成為助人工作者時需要多多注意和彈性調整的點。在工作中面對各式各樣的人時候,如何客觀
  雖然開學才第二週,不過已經感受到研究所與大學學習上不同的深度的領悟。在一堂「成人心理病理學」課中,老師問我們:你們覺得,為甚麼研究所沒有「高等變態心理學」這門課?(補充:變態心理學是心理系學精神相關疾病的入門必修)在一番問答後,才發現大學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判斷和分辨各個疾病診斷的差別、著重在病的分
  我是從屏東長大,一路到高雄後來到台北讀研究所的,來台北生活大概2個月,還在習慣來台北和開學後的研究生生活。開學前暑假先習慣台北的物價,開學後發現要面對的是上下學擁擠的交通、等待排隊時間,還有學校到處都是人、時不時需要排隊等餐點、等電梯的人潮,才突然發現,以前待的高雄,不論是交通或學校上課都順暢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們常聽說悲傷是弱者的專利。但這種自然的情感,是我們力量和人性的體現 有多少次你試圖抑製或掩蓋你的悲傷?從小到大,社會讓我們明白,不能讓自己悲傷,必須勇敢、堅強,不能放棄,悲傷不會帶給我們什麼,快樂是唯一值得追求的情感。 其實,悲傷並不是一種負面情緒。人類傾向於將情緒分為兩個陣營:正向情緒和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我們總是比較容易想像事情會朝著最糟糕的方向發展。這種"最壞打算"的心態來源於我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控制感的缺乏。但事實上,現實往往比我們想象的要好得多。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今天在讀諮商理論中的其中的章節:阿德勒心理治療。Adler採用現象學取向,現象學指的是個人的主觀經驗,也就是人們知覺到外在世界的獨特方式,與對經驗的詮釋,對於主觀的現實包含個人的知覺、想法、感受、價值觀、信念、執念與結論等,但往往我們所認為真實的經驗並不一定是真實的,有時候要了解一個人得先進入這個人
Thumbnail
感冒、頭痛、擦挫傷看醫生,心病找心理師。華人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日漸攀升,隱忍謙讓的儒家思想加上「面子」問題,始終像「房間裡的大象」,避而不談,難以啟齒。殷切盼望,心理健康被重視,一切往更好的方向躍進。人總是帶著自以為的困惑,進到諮商室,卻得到意想不到的解答。
Thumbnail
以前我以為讀心理學是為了幫助那些心理有問題的人,後來才知道,心理學能讓你「懂人」。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們常聽說悲傷是弱者的專利。但這種自然的情感,是我們力量和人性的體現 有多少次你試圖抑製或掩蓋你的悲傷?從小到大,社會讓我們明白,不能讓自己悲傷,必須勇敢、堅強,不能放棄,悲傷不會帶給我們什麼,快樂是唯一值得追求的情感。 其實,悲傷並不是一種負面情緒。人類傾向於將情緒分為兩個陣營:正向情緒和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我們總是比較容易想像事情會朝著最糟糕的方向發展。這種"最壞打算"的心態來源於我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控制感的缺乏。但事實上,現實往往比我們想象的要好得多。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今天在讀諮商理論中的其中的章節:阿德勒心理治療。Adler採用現象學取向,現象學指的是個人的主觀經驗,也就是人們知覺到外在世界的獨特方式,與對經驗的詮釋,對於主觀的現實包含個人的知覺、想法、感受、價值觀、信念、執念與結論等,但往往我們所認為真實的經驗並不一定是真實的,有時候要了解一個人得先進入這個人
Thumbnail
感冒、頭痛、擦挫傷看醫生,心病找心理師。華人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日漸攀升,隱忍謙讓的儒家思想加上「面子」問題,始終像「房間裡的大象」,避而不談,難以啟齒。殷切盼望,心理健康被重視,一切往更好的方向躍進。人總是帶著自以為的困惑,進到諮商室,卻得到意想不到的解答。
Thumbnail
以前我以為讀心理學是為了幫助那些心理有問題的人,後來才知道,心理學能讓你「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