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帶著心中的野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參加一個團體治療的工作坊,早上場參加的是正念認知療法(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的團體簡介和體驗,雖然參加完後覺得自己以後大概不會進修正念為主取向的團體課程,但講師結束前的一席話卻讓我收穫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

  其中,正念(Mindfulness)的定義是:「有意識且不帶評判的,保持當下留心的覺察」。雖然定義看起來很簡單,但能做到有「意識」覺察「當下」的身體狀態並不「評判」,若沒刻意去練習,往往很容易我們的注意力和心思就是被喧囂的外在世界、過去的快樂悲傷後悔、擔心未來要發生的事,或對自己他人的評價、判斷給佔據著。

  正念不論是在心理學或是精神醫學裡,都是很夯的概念和自我練習,可以幫助有壓力者、焦慮者、憂鬱者和疼痛者。而正念認知療法顧名思義又結合了一些認知治療的成分在,能運用和改變的層面就更加廣泛。不過今天的工作坊主要是相關理論介紹並體驗其中一週的團體課程,體驗的部分主要花在正念練習。由於大學時期就已經知道正念的概念,所以對這個體驗並不會陌生,剛體驗完我的想法是:正念是一個可以幫助自己的工具,長期練習下也對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幫助,但我不會認為正念認知療法是一種治療。今天大家會在這邊的團體裡練習正念、不批判地聆聽大家對於身心感受的覺察,雖然療癒,但真的能解決一些議題嗎?回家後可以練習多久,可以解決甚麼?


  而團體的最後上課的老師剛好回應工作坊中的夥伴的某個問題後我才突然對正念的療效和意義有180度的轉變。老師舉例:像有些憂鬱症、躁鬱症很難根本改變他們的想法、總是反反覆覆時,正念就可以很好地去承接這些想法、練習不糾結 。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帶著這些想法、看看注意力走向何處了並練習與之共處,但前提是自己不會被他們帶走,自己的注意力能先穩住。 當保持適當距離去看待這些想法時,至少不會讓它們影響你一些衝動的行為。

  我原本認為,改變想法和認知是最重要的療效因子,治療的最後就是希望能陪個案一起處理非理性想法和信念,而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碰到難題也是同樣的道理,需要了解自己卡住的點是甚麼然後試圖從認知上改變。而今天的課卻給了我另一條思路,若是有些想法信念很難改變、同樣的問題一再發生,比起評斷自己怎麼一直做不到、重蹈覆轍,不如就與這些想法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當這些想法在腦袋中飄過時,辨認得出: 噢!這只是一個想法,他不是我也不能代表我。我看見他出現了,但我接納他、我不評判,我現在可以重新把我的注意力走向我身體的哪裡......。

  這也讓我想起我自己很愛的<火影忍者>中的主角鳴人。雖然一開始很討厭身體中九尾的存在,不過在慢慢地訓練及成長下,他能心平氣和地承認它的存在、接納它,帶著它走向他想成為的火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系照姐的沙龍
4會員
15內容數
2023/01/12
  2022的年尾內心上有很多的轉變,好像又更認識自己多一點了。最大的環境改變莫過於上研究所,而且還是在離家300多公里的台北,離開我好喜歡好喜歡的高雄。雖然跟我熟的朋友知道,我在高雄的時候也沒多喜歡回家,但漂到越來越遠的地方,真的,心越來越容易迷失,在城市中迷失了自己,我才知道原來我有時候,並不是
2023/01/12
  2022的年尾內心上有很多的轉變,好像又更認識自己多一點了。最大的環境改變莫過於上研究所,而且還是在離家300多公里的台北,離開我好喜歡好喜歡的高雄。雖然跟我熟的朋友知道,我在高雄的時候也沒多喜歡回家,但漂到越來越遠的地方,真的,心越來越容易迷失,在城市中迷失了自己,我才知道原來我有時候,並不是
2022/12/05
不只是因為血清素不足,或是大腦神經學就能解釋,我們知道的實在是太少太少了。唯有這些人願意告訴我們他們的生命故事,才有機會真正知道原因。
2022/12/05
不只是因為血清素不足,或是大腦神經學就能解釋,我們知道的實在是太少太少了。唯有這些人願意告訴我們他們的生命故事,才有機會真正知道原因。
2022/11/20
最近真的發生了好多事,課業上開始感覺有點挑戰、技能考試和兼職實習醫院面試結果不順遂,多了很多學習上的、生活上的醒思,不得不改變的那種狀態。又開始不斷的跟自我對話、跟親近的人訴苦,學著自己暫時放下不安,享受完成一件件事情後,稍微鬆一小口氣的小確幸。至少很清醒地知道,現在不是最困難
2022/11/20
最近真的發生了好多事,課業上開始感覺有點挑戰、技能考試和兼職實習醫院面試結果不順遂,多了很多學習上的、生活上的醒思,不得不改變的那種狀態。又開始不斷的跟自我對話、跟親近的人訴苦,學著自己暫時放下不安,享受完成一件件事情後,稍微鬆一小口氣的小確幸。至少很清醒地知道,現在不是最困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Caroline Bankler, Navid Modiri  2023 先覺出版社 本書是作者多年修行又還俗,之後罹患疾病的親身體驗。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Caroline Bankler, Navid Modiri  2023 先覺出版社 本書是作者多年修行又還俗,之後罹患疾病的親身體驗。
Thumbnail
這是與古都電台,週六晚間,[愛上曉夜班]長期合作的閱讀單元。 歡迎收聽歡迎分享! 這週,我們一起來讀《放不下,就握手言和吧》 這也是我持續有在修煉的法門之一。 當正念無法使你平靜又專注, 就要與不堪其擾的念頭交朋友。 《EQ》、《專注的力量》情商心理專家 × 達賴喇嘛盛讚的冥想大師 教你治
Thumbnail
這是與古都電台,週六晚間,[愛上曉夜班]長期合作的閱讀單元。 歡迎收聽歡迎分享! 這週,我們一起來讀《放不下,就握手言和吧》 這也是我持續有在修煉的法門之一。 當正念無法使你平靜又專注, 就要與不堪其擾的念頭交朋友。 《EQ》、《專注的力量》情商心理專家 × 達賴喇嘛盛讚的冥想大師 教你治
Thumbnail
說真的聽說正念是有資格證書的,但我本人就沒有考取這個資格,但我可以用一個比較平民的角度分享一下什麼叫正念,怎樣才能做到正念。之前都花了好一陣子好好了解過什麼叫正念,正念來幹嘛?然後重覆多次不同的練習跟體驗,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的得著。
Thumbnail
說真的聽說正念是有資格證書的,但我本人就沒有考取這個資格,但我可以用一個比較平民的角度分享一下什麼叫正念,怎樣才能做到正念。之前都花了好一陣子好好了解過什麼叫正念,正念來幹嘛?然後重覆多次不同的練習跟體驗,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的得著。
Thumbnail
我一直都有冥想的習慣,單純的冥想,不涉及任何宗教儀式。 冥想可以幫助你平靜,情緒平穩流動。讀完這篇文章,你會知道如何處理不舒服的情緒,掌握自己的人生。 我前期的體驗不能算愉快。抱著“冥想就是什麼都不想”的想法進行簡直就是折磨人。 人就是靠“想”才活下去。什麼都不想是很困難的。 不斷跟各種念頭戰鬥,
Thumbnail
我一直都有冥想的習慣,單純的冥想,不涉及任何宗教儀式。 冥想可以幫助你平靜,情緒平穩流動。讀完這篇文章,你會知道如何處理不舒服的情緒,掌握自己的人生。 我前期的體驗不能算愉快。抱著“冥想就是什麼都不想”的想法進行簡直就是折磨人。 人就是靠“想”才活下去。什麼都不想是很困難的。 不斷跟各種念頭戰鬥,
Thumbnail
當你發現自己正懊悔地思考著過去時,可以默念:『過去』;若是擔憂未來,就說:『未來』;當鑽牛角尖或產生批判時,就說:『批評/評價』,然後讓自己遠離這些想法,它們就只經過你的覺知的事件、聲音和影像。」
Thumbnail
當你發現自己正懊悔地思考著過去時,可以默念:『過去』;若是擔憂未來,就說:『未來』;當鑽牛角尖或產生批判時,就說:『批評/評價』,然後讓自己遠離這些想法,它們就只經過你的覺知的事件、聲音和影像。」
Thumbnail
「正念」(mindfulness,又稱「覺察」)一詞近年由歐美國家傳入台灣,隨著坊間越來越多相關課程推出,逐漸廣為人知。 雖然經過數十年的臨床研究,已經確定它對抒解壓力、緩解疼痛、增強免疫力、改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品質等方面都有效果,但究竟一般人對它的認識程度如何?是否有所誤解?
Thumbnail
「正念」(mindfulness,又稱「覺察」)一詞近年由歐美國家傳入台灣,隨著坊間越來越多相關課程推出,逐漸廣為人知。 雖然經過數十年的臨床研究,已經確定它對抒解壓力、緩解疼痛、增強免疫力、改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品質等方面都有效果,但究竟一般人對它的認識程度如何?是否有所誤解?
Thumbnail
此文寫於2021/03/31 雖說最近因為在建立運動習慣,認真訓練體力注重飲食,讓我心情平穩許多,當然,每天累個半死也是可以讓人少想很多,從健身房或是瑜珈教室走出來腦袋常處於一片空白狀態,連遊戲都快沒時間玩了,哪還有空想什麼。(攤手)
Thumbnail
此文寫於2021/03/31 雖說最近因為在建立運動習慣,認真訓練體力注重飲食,讓我心情平穩許多,當然,每天累個半死也是可以讓人少想很多,從健身房或是瑜珈教室走出來腦袋常處於一片空白狀態,連遊戲都快沒時間玩了,哪還有空想什麼。(攤手)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準備精神健康基金會的講座時,發現課前網友的提問都非常犀利。透過這些提問,我們也清楚看見一些民眾對於正念的迷思。在這裡,我們透過文字重新整理講座裡提到的幾個正念想法,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進一步了解,正念與正念生活到底長成什麼模樣?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準備精神健康基金會的講座時,發現課前網友的提問都非常犀利。透過這些提問,我們也清楚看見一些民眾對於正念的迷思。在這裡,我們透過文字重新整理講座裡提到的幾個正念想法,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進一步了解,正念與正念生活到底長成什麼模樣?
Thumbnail
走進正念—正念用英文講就是mindfulness,意思就是覺察、關注和注意。這個概念最早來源於佛教的禪修,後來被引入西方心理學範疇,來幫助人們更好地進行情緒管理、自我調節、提升注意力等。美國麻薩諸塞州醫學院榮譽醫學博士喬.卡巴金博士在一九七九年時將這個概念引入課堂,開創了正念減壓課程,並初創了正念減
Thumbnail
走進正念—正念用英文講就是mindfulness,意思就是覺察、關注和注意。這個概念最早來源於佛教的禪修,後來被引入西方心理學範疇,來幫助人們更好地進行情緒管理、自我調節、提升注意力等。美國麻薩諸塞州醫學院榮譽醫學博士喬.卡巴金博士在一九七九年時將這個概念引入課堂,開創了正念減壓課程,並初創了正念減
Thumbnail
不是正向思考 正念 Mindfulness,很多人誤解正念的意思,解讀成樂觀、正向思考、積極。 正念不是正向思考不是沒有情緒。正念「只是」當下保持對自己的覺察。 「只是」真的只是「只是」嗎?
Thumbnail
不是正向思考 正念 Mindfulness,很多人誤解正念的意思,解讀成樂觀、正向思考、積極。 正念不是正向思考不是沒有情緒。正念「只是」當下保持對自己的覺察。 「只是」真的只是「只是」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