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分享|受創者記得太少,卻又記得太多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博客來
「受創者記得太少,卻又記得太多」(p.193),這或許是我閱讀完《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最喜歡的一句話。傷痛、受創,都是我們不願意去憶起的過去,所以我們將這些往事塵封於心底,不去觸碰,以為這樣我們都會好起來,但這種逃避的方式,換來的不是讓自己好受點,而是身心靈的持續折騰和苦痛。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以神經科學的角度出發,引領讀者窺探大腦在受到創傷時和創傷後是如何運作,身心靈是如何連結和反應創傷,也提出創傷後重建的方法,更對社會上諸多方面提出見解,思維飽滿、縝密,個人覺得是一本很棒的書籍。
人們在面對創傷時,不只心靈受壓迫,身體也逃不了折磨。

淺談創傷和身體的連結

「創傷後壓力並不如某些人所認為的是『想像出來的』,而是有生理學的根據。(精神科醫師)卡迪納在當時甚至就已了解,這些症狀就源自整個身體回應原始創傷之處。」—p.19
在人們面對威脅時,如書中提出的柏格斯理論,我們會先進入第一層「社會連結」,希望向身邊的人尋求援助,但當我們無法獲得幫助和支持時,我們就進入第二層「戰或逃」,但當這個策略失效的時候,我們就會關閉自己所有的功能,將能量耗損降到最低來保護自己,所以就會處於「僵呆或崩潰的狀態」。
正常狀況下,壓力荷爾蒙會對威脅做出反應,結束後立即回到平衡狀態,但對創傷後壓力症患者而言,他們的壓力荷爾蒙無法回到這種平衡,「戰、逃、僵呆」的信號會一直持續傳送,所以會持續的表現出激躁和恐慌,長期對身體也會有危害。
當他們持續感到驚恐,患者就會關閉大腦跟自我意識有關的區域,如此大腦就無法傳遞伴隨恐懼的內臟感覺和情緒,所以不少創傷者變得麻木、感官知覺也隨之失效。

創傷記憶

我們都很好奇,受創時大腦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而實驗室中的影像顯示,當創傷被活化時,負責將感覺轉化成文字的腦區會停工,不受意識控制的情緒腦會接手,透過情緒來激發生理機能和肌肉動作,所以創傷經驗的印恆病部會被組織成連貫又有邏輯的故事,而是零碎的感受和情緒痕跡。他們看到激發他們創傷記憶的物品或動作時,會充滿恐慌,但能敘述的故事情節卻相當少。
而他們也注意到,小時候曾受過虐待的人,能說出的故事最為支離破碎。

童年創傷

本書花一大篇幅講述童年創傷對人生的發展會有多大的影響。在一個實驗結果中可以看見,童年曾受虐待的成人往往難以專注,容易感到緊張不安且中滿自我厭惡感,也時常伴隨自毀行為和生理狀況,而這些症狀在天災倖存者身上就相當少見。
書中也提及小時候不被喜愛、沒安全感的人都無法從傳統心理治療中充分受益。作者表示,若你的記憶中曾有人讓你覺得安全,到成年時,這些情感痕跡是可以重新活化的,但如果你從小就缺乏愛與安全的記憶,大腦中回應人性良善的接收器可能就無法發展了。

重建方法

我們需要從創傷中復原,就必須誠實的面對自己所有的經驗,去察覺我們內在的經驗,並學習與之交好。雖然聽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有難度,書中表示,作者的同事鼓勵受創的退伍軍人重複描述越戰經驗的所有細節,但研究人員不得不暫時中止,因為許多人再現恐慌,變得更憂鬱、暴力且害怕。所以「病患唯有不被創傷擊倒,才能透過重新經歷創傷而獲益。」(p.238)
而除了身體察覺,其他復原的方法也包括深呼吸、找到信任的人陪伴你、寫信給自己和做瑜珈等。

社會倒退走?

我們都知道,北歐社會福利做得很完善,他們願意把錢投資於協助父母,讓父母能在安全的環境中教導孩子,所以北歐國家的犯罪率遠遠低於美國、醫療保健費的花費也為美國的一半。由此可知,投資於良好的教育環境是必要的,長遠來說,也為國家省去了監獄和醫院的花費。
但這方面問題似乎不太受到重視,如學校對於合唱、體育、遊戲的活動重視度遠低於升學考試科目的課程,霸凌等議題也是需要被深入檢討的。
另外,作者也提到,現代醫學時常以藥物來取代心理治療,「花15分鐘看看幾乎不認識的病患,然後給病患藥丸去減緩痛苦、焦慮或憂鬱。」(p.377),導致病患無法發展自我照顧和領導能力,也衍伸出止痛藥的處方嚴重氾濫。
但這些藥物的利潤驚人,所以醫學期刊很少發表不涉及藥物治療的精神疾病研究,而那些想使用其他方法治療的醫生,卻被邊緣化為非主流,這些情況真的合理嗎?真的很值得深思!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9會員
    158內容數
    閱讀,可以很享受。 找一本吸引你的書,配上一杯咖啡,一起度過美好的一下午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維克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感情的經營,說難不難,但卻一點也不簡單。它是一門必修學分,但卻無法靠著死讀書來得分。我們在跌跌撞撞中學習,在苦澀和淚水中成長。當我們以為我們摸透了愛情的樣貌,我們其實只看清一小角,我們真的摸透了的是自己的樣貌。 《我長成了你喜歡的樣子》是來自六萬人追隨的IG手寫創作者yoyo,是他的第一部散文集。他
    「討好所有人」聽起來像是個近乎不可能的事情,但我們卻時刻想這麼做,因為在我們心裡,都覺得受大家喜愛是最好的權衡之術,但真的是這樣嗎? 新文化生態體系 族群劃分的方式改變 星巴克、HBO、新聞不中立 總結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挫折,但我很喜歡《以為長大就會好了》書中提及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的一句話:「使我們幸福或不幸的,並非客觀事件,而是我們自己對它的看法或感受。」(p.48) 經驗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世界 憂鬱症是隧道 身心症 「傷心時不哭,就該換身體哭了。」(p.227) 後記
    你有沒有曾經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想起某個人,或是看見一個人的時候想起某本書呢? 每個人都有故事,都值得細細品味;每本書都有靈魂,都能和不同狀態下的自己來場深度交流。 如果每個人都有本和自己氣質相符的書,你的會是哪本呢?
    「黑與白之間,也有無限的色階。」–p.235 而有如書名《灰階思考》,在閱讀此書時,我們應該卸下二元對立的價值觀,因為「許多人都因這類深根柢固的偏見而拒絕了其他的可能性。」–p.31 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很有趣的一個分享,也帶出許多值得深思的議題–適合我的東西不一定適合你,反之亦然。 達克曲線
    彼得·提爾是誰 彼得·提爾畢業於史丹佛大學,是矽谷最耀眼的柯基和思想領袖之一,創辦Paypal、Palantir,且是臉書的第一位外部投資人。自詡為逆向思考者的提爾,提出不少與時下思維截然不同的理念,讓人對他印象深刻。 逆向思考 競爭是留給失敗者的 創業 總結
    感情的經營,說難不難,但卻一點也不簡單。它是一門必修學分,但卻無法靠著死讀書來得分。我們在跌跌撞撞中學習,在苦澀和淚水中成長。當我們以為我們摸透了愛情的樣貌,我們其實只看清一小角,我們真的摸透了的是自己的樣貌。 《我長成了你喜歡的樣子》是來自六萬人追隨的IG手寫創作者yoyo,是他的第一部散文集。他
    「討好所有人」聽起來像是個近乎不可能的事情,但我們卻時刻想這麼做,因為在我們心裡,都覺得受大家喜愛是最好的權衡之術,但真的是這樣嗎? 新文化生態體系 族群劃分的方式改變 星巴克、HBO、新聞不中立 總結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挫折,但我很喜歡《以為長大就會好了》書中提及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的一句話:「使我們幸福或不幸的,並非客觀事件,而是我們自己對它的看法或感受。」(p.48) 經驗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世界 憂鬱症是隧道 身心症 「傷心時不哭,就該換身體哭了。」(p.227) 後記
    你有沒有曾經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想起某個人,或是看見一個人的時候想起某本書呢? 每個人都有故事,都值得細細品味;每本書都有靈魂,都能和不同狀態下的自己來場深度交流。 如果每個人都有本和自己氣質相符的書,你的會是哪本呢?
    「黑與白之間,也有無限的色階。」–p.235 而有如書名《灰階思考》,在閱讀此書時,我們應該卸下二元對立的價值觀,因為「許多人都因這類深根柢固的偏見而拒絕了其他的可能性。」–p.31 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很有趣的一個分享,也帶出許多值得深思的議題–適合我的東西不一定適合你,反之亦然。 達克曲線
    彼得·提爾是誰 彼得·提爾畢業於史丹佛大學,是矽谷最耀眼的柯基和思想領袖之一,創辦Paypal、Palantir,且是臉書的第一位外部投資人。自詡為逆向思考者的提爾,提出不少與時下思維截然不同的理念,讓人對他印象深刻。 逆向思考 競爭是留給失敗者的 創業 總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創傷…來自於經驗這不可否認,簡單的解釋就是當人遇到困境、高壓環境、嚴重事故、霸凌、傷害等以致身心受創,即使事件已過許久大腦仍會不經意出現相同畫面,造成生理心理不適而嚴重影響生活。
    Thumbnail
    如果你常閱讀創傷相關主題的文章,應該會常接觸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解離」。「解離」是指在個人壓力已經超出當下能承受的範圍時,個人的認知思考、情緒、身體感受三者分離的狀態。
    「重複的創傷記憶不受控制地爆炸成未經處理的經驗碎片,冷不防投擲在脆弱的人們身上。」 Peter A. Levine 博士在他的書中《記憶裡的傷,要如何好起來》寫下了這段話。 這不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寫照嗎?我們總是被過去的創傷記憶不斷襲擊,以致於我們時常不知所措,固著於過去的生活和經驗之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傷與身體的關係,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創傷故事。文章中強調了身體在創傷發生時所扮演的角色,並提出將害怕轉個彎以協助身體放鬆的觀點。文章帶有個人故事的溫暖情感,並說明如何正確回應自己的身體感受。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無法進入寬恕的狀態,因為傷口太深、太痛。文章探討了遭受指責、憤怒、受傷情緒等問題,並提出了與自己、與他人和解的方式,並提倡坦誠表達感受。此外,文章也提到創傷的治療需要時間,應以冷靜的方式面對激動的情緒。最終呼籲讀者用時間和坦誠共勉,淡化情緒的創傷痕蹟。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有別於《你發生了什麼事》談的是「具體創傷經驗對當下身心理的影響」,這本書更著墨於「世代、家族的創傷如何被遺傳」,這些「被消音」的經驗如何對個人造成難以言說的不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
    Thumbnail
    創傷…來自於經驗這不可否認,簡單的解釋就是當人遇到困境、高壓環境、嚴重事故、霸凌、傷害等以致身心受創,即使事件已過許久大腦仍會不經意出現相同畫面,造成生理心理不適而嚴重影響生活。
    Thumbnail
    如果你常閱讀創傷相關主題的文章,應該會常接觸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解離」。「解離」是指在個人壓力已經超出當下能承受的範圍時,個人的認知思考、情緒、身體感受三者分離的狀態。
    「重複的創傷記憶不受控制地爆炸成未經處理的經驗碎片,冷不防投擲在脆弱的人們身上。」 Peter A. Levine 博士在他的書中《記憶裡的傷,要如何好起來》寫下了這段話。 這不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寫照嗎?我們總是被過去的創傷記憶不斷襲擊,以致於我們時常不知所措,固著於過去的生活和經驗之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傷與身體的關係,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創傷故事。文章中強調了身體在創傷發生時所扮演的角色,並提出將害怕轉個彎以協助身體放鬆的觀點。文章帶有個人故事的溫暖情感,並說明如何正確回應自己的身體感受。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無法進入寬恕的狀態,因為傷口太深、太痛。文章探討了遭受指責、憤怒、受傷情緒等問題,並提出了與自己、與他人和解的方式,並提倡坦誠表達感受。此外,文章也提到創傷的治療需要時間,應以冷靜的方式面對激動的情緒。最終呼籲讀者用時間和坦誠共勉,淡化情緒的創傷痕蹟。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有別於《你發生了什麼事》談的是「具體創傷經驗對當下身心理的影響」,這本書更著墨於「世代、家族的創傷如何被遺傳」,這些「被消音」的經驗如何對個人造成難以言說的不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