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9|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第一次一個人看電影 :《流麻溝十五號》

第一次嘗試一個人看電影,很專注也很認真欣賞,我選了之前就列在我「待看清單」中關於台灣歷史「白色恐怖」的《流麻溝十五號》,電影是沉重的,但個人觀賞的感受是十分「沉浸」的!
電影院人不多,電影結束後,大家並未散場,因為電影帶給我們的「後勁」很強!我們反思!我們沉痛!搭配著由歌手「曹雅雯」演唱及為這部電影特別製作的歌曲永遠的所在,觀眾們繼續留在位置上看「史實」的相關紀錄與犧牲者的照片,更顯悲傷;這首歌亦有入圍第59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小時候的歷史課本淡化了「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長大後,我才透過相關的節目介紹及閱讀相關的書本,才知道這是多麼悲慟的一段過去!這段歷史很重要!不能被遺忘,台灣人都應該要知道!在我們生活的國家裡,是怎麼一步步走向「多元融合」「民主的進程」;在這段歷史中又有多少無辜的犧牲者,才使我們有如今「歲月靜好」的日子!歷史除了「鑑往知來」也教會我們「珍惜」這件事!
《流麻溝十五號》電影海報
《流麻溝十五號》電影海報
《流麻溝十五號》這部電影改編自台灣歷史書籍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的名稱,「作者 : 曹欽榮、鄭南榕基金會」記錄了一九五○年代初,綠島新生訓導處(類似「勞改營」或「集中營」)關押的一批女性思想犯的口述歷史;她們又稱為「綠島女生分隊」;此部電影主要就是描述這一群女性政治受難者,而《流麻溝十五號》這個名稱,是當時關押在綠島的所有思想犯共同的戶籍地名稱,來到綠島以後,她們被剝奪了名字,改以「編號」代稱,穿上了藍色的囚服,實行「強制性勞動」「思想改造」
「思想犯罪」如何界定? 可能是讀錯了書報、唱錯了歌、認識當時被政府認定也是「思想犯」的人或者政府覺得你是「思想犯」你就是!記得電影裡的一句台詞“政府說你是匪諜就是匪諜!”此刻的我看來,真的覺得,當時毫無法理可言;被關押到綠島之後,與台灣與家人隔絕,是海上監獄,是無法預知的未來!
裡面很多「思想犯」都是「知識份子」,當時蔣政府一心以「反攻大陸」為大業,需要清除「異議份子」,也不希望人民有民主與自由的思想,更害怕對岸「共產黨」的勢力會滲透台灣,「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是日常的口號!蔣政府在此期間採「極威權統治」,在台灣實行了長達38年的「戒嚴令」!
《流麻溝十五號》電影海報
觀影後我查詢了關於「白色恐怖」相關的歷史資料,實際事件的發生,有許多人何其無辜,備受牽連,被認定是囚犯後,接下來就是嚴刑拷打、酷刑逼供,被迫簽署自白書,在羅織「叛亂」的罪名安於其身,完全沒有「伸冤」的機會,是極為血腥與暴力的!電影沒有如此恐怖的呈現,但我仍對這部電影所展演的劇情,深感震撼與哀傷!在這段期間被錯抓、被誤殺甚至是冤獄的受害者不計其數。
蔣中正是獨裁者,也因「恐共」的關係,【寧可錯殺一百,也不放過一人】,當時他介入了許多被捕入獄者案件的「最終判決」,只要法官不是「判死刑」,幾乎都會被蔣中正【退件】,並用紅筆寫上「嚴為複審」、「發還複審」或者「應即槍決」。
被判死刑的人即會轉送「軍法處」,如果看守所的人通知你被特別接見」即是要被處決(槍決),這些受害者在槍決前,看守所的人會在其衣服前,貼上他(她)們的姓名,並拍照紀錄;這些受難者在拍下人生最後一張照片時,「微笑」面對鏡頭,表示一種無聲的抗議,甚至我覺得有「嘲諷政府」的意味;真心對這些被迫害者及其破碎的家庭感到無比的沉痛,白色恐怖已然成為一種屠殺,是令人髮指的過去!
槍決前,人生最後一張照片,用「微笑」表示無畏的勇氣,更是一種無聲的抗議!
最後我要附上《流麻溝十五號》電影原創歌曲的連結-由「曹雅雯」演唱的《永遠的所在》,大家一定可以感受到那時代的無奈與悲歌!(覺得難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