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碎炒飯 - 記紐約鄰居艾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和艾倫第一次碰面,是在紐約一百零六街公寓樓房的電梯𥚃。艾倫是我當年住在這幢樓房的鄰居。

在這幢樓房居住兩年期間,我認識了艾倫和桃樂西兩個人。我在「Crying over you」文章𥚃已經寫過我所認識的桃樂西,這篇想描寫一下我跟艾倫結識的過程。

我在谷歌地圖輸入這幢樓房的地址就看到了它,樓房外觀看起來比當年更加老舊。

我在紐約讀書的時候曾經住在這幢樓房兩年,留下不少回憶  照片取材 谷歌地圖街景圖

我在紐約讀書的時候曾經住在這幢樓房兩年,留下不少回憶 照片取材 谷歌地圖街景圖

那時我二十多歲在紐約讀書,沒有等到入住學校宿舍的機會,只能自己在校外租屋,挑選了半天就決定搬到這幢樓房。同樓鄰居多數是各種國籍的中老年人,幾乎沒有像我這樣年紀的學生居住在裡面。

某一天傍晚我準備出門覓食,我和艾倫從樓房不同樓層搭乘電梯下樓,我們一起走出大門然後同時向右轉走在人行道上。因為彼此是鄰居,我們就一邊走一邊友善聊著。

艾倫主動跟我自我介紹:「嗨,我是艾倫,住在三樓,我注意到你搬來不久。」我也同樣回應艾倫,簡短介紹了一下自己。

艾倫當年應該是四十歲上下,頭髮稀疏微禿,戴著金絲眼鏡,臉孔圓潤有點鬍渣,看起來像是學校教授的長相。

艾倫聽了我的自我介紹,就面帶疑惑問我:「你說你來自Taiwan還是來自Thailand啊?」老外經常台灣和泰國不分。

我跟艾倫解釋了一下這兩者的區別,艾倫微笑對我說:「我沒有去過亞洲,但是對亞洲文化很感興趣,對亞洲美食尤其喜歡,很高興認識你,我們這幢樓缺少你這樣的年輕人入住。」

紐約有很多不同風味的異國料理,這幢樓房附近就有很多亞洲各國餐廳,我並不驚訝艾倫說他喜歡亞洲美食。

我們一邊講話一邊走到百老匯大街街口,艾倫問我:「我現在要去一百零一街一家中式餐廳吃晚餐,要不要跟我一起吃呢?」

我本來只想隨便買一份快餐帶回住處吃,不過跟剛認識的鄰居一起吃熟悉的味道也很好,我回答艾倫說:「好啊,我當然喜歡吃中式食物,可是我不記得一百零一街有中式餐廳,期待去吃吃看。」

艾倫對我點點頭說:「我經常一個人去這家餐廳吃東西,每次都點一樣的食物,百吃不厭。」

一百零一街附近有很多西班牙裔人士居住,他們大都是來自波多黎各的新移民。艾倫和我邊聊邊走,沒有多久時間艾倫就熟門熟路帶我走進了一家餐廳。

餐廳內人聲鼎沸,不大的空間𥚃擺設了兩三排方桌座位,幾乎全都坐滿了食客,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張空桌坐下,我左顧右盼兩旁都是說西班牙語的西裔人士,沒有看到任何亞裔顧客。

「我們不是要去一家中式餐廳嗎?」我問艾倫,我猜想艾倫也許臨時改變主意更換了一家餐廳。

艾倫回答說:「這就是我一開始說的那家中式餐廳啊!」他指了桌上的菜單給我看。

我看了一下菜單,看到一些還算熟悉的菜色,像是餛飩湯、蒜蓉醬炒蝦仁、西蘭花炒雞片、叉燒撈麵、雜碎炒飯之類的中式食物,但是也有一些半中半西的選擇,比如說炸雞飯、胡椒牛排飯、麵包夾煎豬排等食物。

當我在菜單上看到雜碎炒飯的時候,就明白了為什麼看不到亞裔顧客在這家餐廳用餐。這家餐廳應該是一家以西方顧客為主,口味不那麼道地的中式餐廳。

十九世紀大量華裔工人來到美國修建鐵路、挖掘金礦掏金,後來華人人數逐漸增加,很多華人開始經營餐飲業,為了迎合西方食客的口味,餐廳菜單上都會有雜碎這道菜,頗受歡迎。

雜碎基本上是用肉絲、肉片或雞絲、雞片和其他食材像是青椒、洋蔥、豆芽、白菜、竹筍、芹菜勾芡混炒而成。有一種比較戲謔的說法形容雜碎是美國早期華裔廚師隨便把剩菜混炒給客人享用,不料大受好評,外國客人詢問菜名,廚師就順口把這種菜色取名為雜碎,因此變成了美式中餐廳必有特色。

我不記得那次用餐我點了什麼食物(絕對不會是雜碎),但是我清楚記得艾倫點了雜碎炒飯。那家餐廳餐盤食物份量很多,當艾倫點的那一大盤雜碎炒飯上桌的時候,食物熱騰騰冒著煙,看起來像是什錦炒飯。

我從網上找到這張雜碎炒飯照片,印象中艾倫吃的那盤雜碎炒飯勾芡比較多

我從網上找到這張雜碎炒飯照片,印象中艾倫吃的那盤雜碎炒飯勾芡比較多

艾倫一邊津津有味用叉子湯匙吃著他的雜碎炒飯,一邊開心說他多麼喜歡吃中式料理,我看他那滿足的模樣,想起他說他每次都點同樣的雜碎炒飯,不禁興起一絲憐憫之心。

紐約市好吃又道地的中式餐廳有很多選擇,艾倫卻認為這家西式中餐廳是心目中的中式美食,讓我萌生了帶他品嚐更加美味中式料理的念頭。

我一邊吃一邊對艾倫說:「以後週末有空的時候,我們搭乘地鐵去中國城吃東西,我帶你去吃不同的中式美食。」

艾倫金絲眼鏡後面的眼睛閃爍著光芒:「太好了,我每天空閒時間很多,你有空找我,我一定沒問題。」

就這樣,我和艾倫從毫無交集的鄰居變成了偶爾會一起出去吃飯看電影的忘年朋友。從此我緊張枯燥的學生生活添加了一份友誼,我也更加認識艾倫以及他的家庭、他的感情、他的寂寞。

艾倫的故事說來話長,留待下一篇再娓娓道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築夢人-avatar-img
2023/05/01
相遇就是有緣,何況身處異鄉呢?與前輩您結緣的艾倫先生所吃的雜碎炒飯,如能更名為什錦燴飯可能會更貼切些(勾芡較多)。愈簡單的美食是愈需要料理功力的,同樣的,愛吃簡單美食的人,也會是不凡的美食家。在下不懂吃,還請文青前輩再多介紹些美食餐點,造福眾人。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01
築夢人 你說的很對,雖然在紐約他們會說雜碎炒飯,不過我們這裡應該說什錦燴飯更貼切。我這個禮拜應該可以發佈一篇回憶美食餐點的文章,到時候請多指教。😆
Beta-avatar-img
2023/01/26
以前在英國工作,也遇到類似狀況,Taiwan, Thailand 二者常被搞混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26
碰到這種類似狀況,總是得花費一番唇舌解釋一下哈哈。
紅色狐狸-avatar-img
2023/01/19
"老外經常台灣和泰國不分",真的! 我都不想解釋了。這裏最有名的中餐是左宗棠雞,就是小塊雞肉沾非常厚的麵糊油炸,裹上色素鮮豔的甜酸醬,我覺得很噁心! 可是老外很愛! 美式中國菜很可怕! 哈哈哈! 真的!紐約有很多道地中餐館,我這沒有。有一個鄰居朋友是很美好的回憶。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19
我記得左宗棠雞,的確是西化的中菜,有時候國外找一家道地的中餐館真不容易。還好自己可以做虱目魚吃。😆
我記得去英國遊學的時候,我還跟人家說我是R.O.C,民國81年,講台灣是黨外人士,都說中華民國,後來我才知道在國外,台灣對他們來講並不陌生。在英國中國城的食物,大多是廣東人去開的,好油,吃過一次,就不去了,而且對同是華人,態度非常不友善,可能我的消費太低。所以,我都去吃大大的三明治、速食漢堡或是吃到飽的比薩。但多半還是自己去超市買菜來煮。我從小就喜歡麵食,像饅頭、包子,反而不愛吃米飯,所以,就只去過一次中國城。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13
我和你有兩點相同:我也喜歡歐美大大的三明治,在台灣有時候會想念。另外,我也喜歡麵食,饅頭、包子、饀餅之類的食物,如果一段時間不吃會想吃。
Red-avatar-img
2023/01/10
什錦,的確比較合適^_^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11
紅兄也喜歡什錦喔哈哈😆
avatar-img
文青沙龍
12.1K會員
163內容數
維基百科資料顯示,「文青」原指喜愛藝術的青年,經由網路流傳,詞義逐漸模糊,成為自嘲用語。既是自嘲,何妨自嘲徹底一點,「熟齡文青」遂於2022年7月誕生。 只要是傳統「文青」喜歡的題材,比如說藝術、文藝、音樂、電影等等,文青沙龍都可能涉獵其間,歡迎舊雨新知加入沙龍,共品文青人生。
文青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本文敘述作者因疫情關係更換理髮店,意外發現百元剪髮店裡的理髮師擁有豐富人生故事,每次剪髮的十分鐘都像是一場小型脫口秀,讓作者感到療癒放鬆,從而成為忠實顧客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敘述作者因疫情關係更換理髮店,意外發現百元剪髮店裡的理髮師擁有豐富人生故事,每次剪髮的十分鐘都像是一場小型脫口秀,讓作者感到療癒放鬆,從而成為忠實顧客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25/03/18
文章探討快樂的本質,並以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少比較、少計較」的觀點以及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擺脫不快樂。作者藉由自身在職場的瓶頸以及最終的自我覺醒,闡述知足與正面思考的重要,並以一位總是面帶笑容的運動課同學為例,強調快樂來自於內心的選擇與放下。
Thumbnail
2025/03/18
文章探討快樂的本質,並以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少比較、少計較」的觀點以及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擺脫不快樂。作者藉由自身在職場的瓶頸以及最終的自我覺醒,闡述知足與正面思考的重要,並以一位總是面帶笑容的運動課同學為例,強調快樂來自於內心的選擇與放下。
Thumbnail
2025/02/19
香氣,或者更廣義來說,氣味,很難用文字形容,然而只要聞過一次,很難不在記憶中存留,以後再聞到同樣的氣息,內存記憶通常可以瞬間觸發。 幼年記憶好像是一段段未經剪輯的影片,這些斷斷續續的模糊畫面時而會浮現腦海,最初的記憶到底是幾歲留下來的,我並不太確定,不過我清楚記得其中有個畫面帶著一陣陣濃郁的香氣。
Thumbnail
2025/02/19
香氣,或者更廣義來說,氣味,很難用文字形容,然而只要聞過一次,很難不在記憶中存留,以後再聞到同樣的氣息,內存記憶通常可以瞬間觸發。 幼年記憶好像是一段段未經剪輯的影片,這些斷斷續續的模糊畫面時而會浮現腦海,最初的記憶到底是幾歲留下來的,我並不太確定,不過我清楚記得其中有個畫面帶著一陣陣濃郁的香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商場開吃第一彈!!★★「荔苑」LYCHEE KITCHEN ★★~~~美國中式料理吃台菜~雖然還是有稍微改良成符合美國人的胃口、料理還是帶著中餐魂喔!平價實惠+還不錯中式台式口味,去美國正餐沒白飯不行的人免驚夭巴兜啦~🍚🥢🤤
Thumbnail
商場開吃第一彈!!★★「荔苑」LYCHEE KITCHEN ★★~~~美國中式料理吃台菜~雖然還是有稍微改良成符合美國人的胃口、料理還是帶著中餐魂喔!平價實惠+還不錯中式台式口味,去美國正餐沒白飯不行的人免驚夭巴兜啦~🍚🥢🤤
Thumbnail
在上一篇「雜碎炒飯」文章我描寫了學生時代在紐約結識鄰居艾倫的過程,那次我和艾倫相遇一起吃晚餐之後不久,某個週末我約了艾倫去紐約中國城吃午餐。 我帶艾倫去了一家名叫利口福的粵式粥粉麵茶餐廳,利口福內部空間不大,進門旁邊就是廚房,櫥窗掛著各式燒臘,兩三名廚師忙著切臘味、煮餛飩、下麵條,廚房傳出香噴噴的
Thumbnail
在上一篇「雜碎炒飯」文章我描寫了學生時代在紐約結識鄰居艾倫的過程,那次我和艾倫相遇一起吃晚餐之後不久,某個週末我約了艾倫去紐約中國城吃午餐。 我帶艾倫去了一家名叫利口福的粵式粥粉麵茶餐廳,利口福內部空間不大,進門旁邊就是廚房,櫥窗掛著各式燒臘,兩三名廚師忙著切臘味、煮餛飩、下麵條,廚房傳出香噴噴的
Thumbnail
因為緣份,在半專業社群中認識了一位友善的粵菜師傅,初時透過友人認識他時並不在他的餐廳,而是一個偶然的機會,當時聊的是咖啡,跟吃飯沒多大關係,後又聊到澳門的美食,他當時在上海工作,告訴我們曾在澳門工作,故熟悉澳門的小吃及各種美食,原來師傅是食家呢!他提到有間老店開在雀仔園,叫咖哩文⋯⋯
Thumbnail
因為緣份,在半專業社群中認識了一位友善的粵菜師傅,初時透過友人認識他時並不在他的餐廳,而是一個偶然的機會,當時聊的是咖啡,跟吃飯沒多大關係,後又聊到澳門的美食,他當時在上海工作,告訴我們曾在澳門工作,故熟悉澳門的小吃及各種美食,原來師傅是食家呢!他提到有間老店開在雀仔園,叫咖哩文⋯⋯
Thumbnail
捷運松山站附近,在潮流和傳統之間取得絕佳平衡的新式中菜餐酒館,吃起來有趣卻又能夠仔細品味基本功的一間店。
Thumbnail
捷運松山站附近,在潮流和傳統之間取得絕佳平衡的新式中菜餐酒館,吃起來有趣卻又能夠仔細品味基本功的一間店。
Thumbnail
在這一場世紀大災難中,我在最不經意的小地方,看到年輕人學會了「韌」。這小小一個字比他們立業的創意和野心更有價值。
Thumbnail
在這一場世紀大災難中,我在最不經意的小地方,看到年輕人學會了「韌」。這小小一個字比他們立業的創意和野心更有價值。
Thumbnail
馬來西亞特色各族多樣 尤其料理方面更多有融合 這裡姑且談談華人的庶民料理 在一些老社區 比如首度都內有半山芭,OUG,八達嶺十七區,蕉賴,安邦,友力等 過百年的華人散落地 又以大陸沿海華族為眾 猶如兩廣,福建,海南等 這些南人的飲食習慣和南洋地域相交 演化成新的一套 從古早到,這些年來依然為人所好的
Thumbnail
馬來西亞特色各族多樣 尤其料理方面更多有融合 這裡姑且談談華人的庶民料理 在一些老社區 比如首度都內有半山芭,OUG,八達嶺十七區,蕉賴,安邦,友力等 過百年的華人散落地 又以大陸沿海華族為眾 猶如兩廣,福建,海南等 這些南人的飲食習慣和南洋地域相交 演化成新的一套 從古早到,這些年來依然為人所好的
Thumbnail
我是生在台北的寧波人,家裏小時候吃的,便是古典的寧波菜。 假如某天你經過一個小鎮,見一小館子,只賣幾樣你熟悉的家鄉菜,那會是多麽的教人感動啊......
Thumbnail
我是生在台北的寧波人,家裏小時候吃的,便是古典的寧波菜。 假如某天你經過一個小鎮,見一小館子,只賣幾樣你熟悉的家鄉菜,那會是多麽的教人感動啊......
Thumbnail
前幾天好朋友 A君 從武漢到成都,主要受人所託去協助從旁給予一些意見,順道也去久違了的成都走走,見見朋友,吃吃小吃,逛逛街。 A君 自小在武漢長大,家裡長輩都是公務人員。很奇妙的是他雖然從小修習體育,但大概很早就發現自己沒有天份,後來進入社會後,就與人合作一起在文化演出行業。武漢是個很特別的城市,儘
Thumbnail
前幾天好朋友 A君 從武漢到成都,主要受人所託去協助從旁給予一些意見,順道也去久違了的成都走走,見見朋友,吃吃小吃,逛逛街。 A君 自小在武漢長大,家裡長輩都是公務人員。很奇妙的是他雖然從小修習體育,但大概很早就發現自己沒有天份,後來進入社會後,就與人合作一起在文化演出行業。武漢是個很特別的城市,儘
Thumbnail
抵達八樓,放眼望去依舊沒什麼人,長長的走廊兩旁有著一扇又一扇標著號碼的門,與老舊旅社的空間格局有些類似。最後按照地址找到一戶看起來像是普通人家的門前…
Thumbnail
抵達八樓,放眼望去依舊沒什麼人,長長的走廊兩旁有著一扇又一扇標著號碼的門,與老舊旅社的空間格局有些類似。最後按照地址找到一戶看起來像是普通人家的門前…
Thumbnail
燙成軍綠色的羽衣甘藍、水煮米飯鋪滿白灼眉豆、一塊炸雞與一個現成玉米蛋糕,侍應不耐煩的微笑為餐點添加魔法般的神秘香料。歡呼吼叫隨著廁所清潔劑的氣味騎在炸雞背上直奔往我們嘴裡,軟弱無力的菜葉跟眉豆不禁喚起大家童年回憶,在香港,媽媽總會將煮過湯的剩料分開放桌上當一道菜。來這裡,為的就是感受這種種一切。
Thumbnail
燙成軍綠色的羽衣甘藍、水煮米飯鋪滿白灼眉豆、一塊炸雞與一個現成玉米蛋糕,侍應不耐煩的微笑為餐點添加魔法般的神秘香料。歡呼吼叫隨著廁所清潔劑的氣味騎在炸雞背上直奔往我們嘴裡,軟弱無力的菜葉跟眉豆不禁喚起大家童年回憶,在香港,媽媽總會將煮過湯的剩料分開放桌上當一道菜。來這裡,為的就是感受這種種一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