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無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為何明明有我,佛卻說無我?

由一個我去思索何為無我,這不挺矛盾的?

若說無我,那此時此刻活著思考此一問題的我又是誰?

佛所說的法總是違抗一般世俗的邏輯,令人無法從理入。若欲從理入,就會遇上選哪邊都不對的僵局,說對不對,說不對亦不對。佛法會如此難解,在於佛法欲破分別,載乘佛法的文字則是應運分別而生,要用分別的產物去破分別,本來就是一件難事。

為了不被文字的分別性所染,佛陀在傳法時,無論何時何地,對誰開口,皆須字字斟酌,減少法的扭曲和誤解。若是對一人說法,則是觀時機和觀根基,只說那人該聽該領略的,一字不多,一字不少。若是對眾說法,則要考慮何時何地何人,更要思索眾人聞法後的各別理解,連日後說法記載外傳後,為他人如何理解,亦需縝密思量。

若有一人誤解,此時正法如非法,害大於益。若有一人扭曲,將法的真諦轉為己用,向外傳遞,吸引信眾,此對眾生固然有益,然害大於益。若有人不解正法,隨意向外複誦,固然有人獲益,因時機、場所、聽眾之不同,仍舊害大於益。若有人深入正法,理解無誤,受限於文字與當代習慣不同,欲改為當代用詞,可眾人以為古文即正法,視新文為詐騙,徒增眾生煩惱,依舊害大於益。

由此可見,若依文字傳法,無視眾生根基,不論何時何地何人,本就艱難,更何況要用文字破應分別而生的我執,那更是難。故,欲破我執,不該從文字裡去鑽,亦不該從理入。

欲破我執,應從觀入。

觀者,觀想也。當人捨棄五官的感知,將其歸返於零,直視自己的識與念頭,見每一念的生與滅,無數念的無間生滅,如是當思何念為我。若說念念不是我,生念者為我,那就續思,何為生念者,念從何生?

當人捨棄念頭的滋長,不去添柴加薪,念念自由生滅,不為己長,亦不為己滅,此時則該自問,若是念念與我無關,何者為我?

此時該觀宇宙虛空,偌大的銀河星系,光年之遙,無有邊界。若是觀遍虛空,應該再問,在宇宙誕生前,何者為我?在宇宙滅世後,何者為我?

此時該觀芥子微塵,深入探索肉身各處,甚至鑽入細胞,無孔不入。此時再問,何者為我?是肝、是腸、是肺、是心、是腦?若我於任一器官,那更該細問,我於器官何處?

若答觀者即我,那更該細觀,是誰在觀?觀者何在?何處可得?

直到不可問,不可追問,亦不可再問,便知我不可得,亦無我矣。

此為觀破我執,亦為諸法無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行歌的沙龍
31會員
229內容數
一切由靜坐裡所得,化為文字,如漣漪向外圓擴,盼能在人海裡喚起一聲迴盪。
行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2
放鬆,不僅是為了解開自己內心的糾結,亦是為了化解人與人之間的嫌隙,不管再怎麼根深蒂固,到此為止。
Thumbnail
2025/02/22
放鬆,不僅是為了解開自己內心的糾結,亦是為了化解人與人之間的嫌隙,不管再怎麼根深蒂固,到此為止。
Thumbnail
2025/02/06
如果放鬆是身心的和解,那麼和解之後,無限的可能性將會開啟。如何將無限的可能性用於身心的和諧與同步,促進意識的流動,開展肉體的潛能,這便是生生之法的基礎運用欲達到的目的。
Thumbnail
2025/02/06
如果放鬆是身心的和解,那麼和解之後,無限的可能性將會開啟。如何將無限的可能性用於身心的和諧與同步,促進意識的流動,開展肉體的潛能,這便是生生之法的基礎運用欲達到的目的。
Thumbnail
2025/02/04
我很少談時事,此後也不例外,今日不能免俗地談一談人生的無常,以及如何從容面對死亡。
Thumbnail
2025/02/04
我很少談時事,此後也不例外,今日不能免俗地談一談人生的無常,以及如何從容面對死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修佛是為了解脫,修佛是為了逍遙自在。不要把修佛當作一門學問,拿著學問到處炫耀,希望別人因此肯定自己,尊敬自己。這樣修佛,就會越修越辛苦了!
Thumbnail
修佛是為了解脫,修佛是為了逍遙自在。不要把修佛當作一門學問,拿著學問到處炫耀,希望別人因此肯定自己,尊敬自己。這樣修佛,就會越修越辛苦了!
Thumbnail
原來佛陀會說,他根本沒有在講法。根本連佛法都不存在,是不希望眾生落入法執。佛法只是信眾將佛陀生前說過的話的內容匯整流傳下來的典籍,在空性裡,哪來的佛哪來的法。但在物質世界裡,真的有一個佛坐在那邊說法,這是意識資料庫去定義出來的。 所以『但有言說,皆無實義』,所有講出來的,都沒有實際的意義,因為意義
Thumbnail
原來佛陀會說,他根本沒有在講法。根本連佛法都不存在,是不希望眾生落入法執。佛法只是信眾將佛陀生前說過的話的內容匯整流傳下來的典籍,在空性裡,哪來的佛哪來的法。但在物質世界裡,真的有一個佛坐在那邊說法,這是意識資料庫去定義出來的。 所以『但有言說,皆無實義』,所有講出來的,都沒有實際的意義,因為意義
Thumbnail
「無我」並不是指失去一切, 相反的,我們將由其中獲益甚多...
Thumbnail
「無我」並不是指失去一切, 相反的,我們將由其中獲益甚多...
Thumbnail
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 要尋找佛道,我們必須直接面對我們的本性。這個本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且無所作為的人。如果我們無法看清這個本性,我們將整天茫然不知所措,一直向外追求,但卻無法真正體驗到佛的存在。 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
Thumbnail
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 要尋找佛道,我們必須直接面對我們的本性。這個本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且無所作為的人。如果我們無法看清這個本性,我們將整天茫然不知所措,一直向外追求,但卻無法真正體驗到佛的存在。 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
Thumbnail
培養敏銳清明的覺性,如此我們便能如實看清自心與事物的本來面貌。
Thumbnail
培養敏銳清明的覺性,如此我們便能如實看清自心與事物的本來面貌。
Thumbnail
為何明明有我,佛卻說無我? 由一個我去思索何為無我,這不挺矛盾的? 若說無我,那此時此刻活著思考此一問題的我又是誰?
Thumbnail
為何明明有我,佛卻說無我? 由一個我去思索何為無我,這不挺矛盾的? 若說無我,那此時此刻活著思考此一問題的我又是誰?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0】課程影片: 大家好,《無量義經》有一段文字非常的令人感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自本來今性相空寂 又復深入一切諸法 法相如是生如是法 法相如是住如是法 法相如是異如是法 法相如是滅如是法 法相如是能生惡法 法相如是能生善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生 住 異 滅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0】課程影片: 大家好,《無量義經》有一段文字非常的令人感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自本來今性相空寂 又復深入一切諸法 法相如是生如是法 法相如是住如是法 法相如是異如是法 法相如是滅如是法 法相如是能生惡法 法相如是能生善法 應當觀察一切諸法 生 住 異 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