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專注、學習,甚至是跳舞,都能讓我們感到快樂。
所以,快樂是生活的副產品、副作用。
我們應該不要只顧著尋找快樂,而忽略了體驗生命歷程裡的各種快樂。」
——《尋找快樂的十五種方法》
因為閱讀上一本書《零垃圾的公寓生活》後,查詢到當年看過的《我決定簡單的生活》原來有出第二集,而開啟本書的閱讀。作者自述說是一本講述「習慣」的書,但我想應該是本堅持對抗人性慣性,而從中建立滿足與快樂的書。
很有趣的是,作者認為上本書《我決定簡單的生活》讓他不再對「金錢」、「物質」感到自卑,延續的此本系列書籍則以新的角度看待「努力」與「天份」的關係。
然而我卻從書中感受自卑和自傲的掙扎與共存,如同找尋維持信仰的基石,進而維繫自己的理念,當中所總結出的50項法則反而可有可無,還不比作者自身的經驗談來得精彩,當中的自問自答與試圖印證自己的生活剖析(如同一篇研究般嚴謹的來回舉證呢),於我而言,反而才是看出實踐「習慣」的關鍵。
本書從構成開始就非常有脈絡,從意志力談起,再定義習慣,到提出具體法則,最後分享受到的啟發,作者從眾多談論習慣的研究者、作者、印證者的觀念整理、自行梳理再挑選排序的方法與建議,但相信若能將此法則印證的生活,可能就不那麼「簡單」的生活了。
書中充滿許多作者自身的經驗談,不論成功失敗,都是很適合每個人的自我提問,像是提出為何我們每年都在提出新年願望(但多半都沒有完成),很好,非常適合在新年第一週的閱讀激起對抗意志,因此也更能疏理出人性貪懶的慣性,而作者就是藉由安排日常行為來維繫生活,設定屬於自己的習慣。
「即使是忙碌的時候,我也會努力維持打掃的習慣,許多人忙碌時會想著我現在沒空,就放任家裡愈來愈亂。其實,忙碌時整理家裡,反而更有助於處理緊急的工作,因為整理能讓心情愉快,提升意志力。」
像考試前讀書就想整理桌子般的心情,設定自己轉換心情的條件,給自己安排一些機制,也是讓自己掌握放鬆意識的方法。
我也是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後,才體會到所謂「自由工作者」的不自由,因此很認同作者所想「人都是需要透過時間限制來控制自由」,因為當所有選項都空的時候,被迫的勾選也好、將事務排序也好,都還是得做,即使全空也是一種答案,但最終每件事都還是需要自己判斷。沒有限制其實也是一種限制;沒有框架其實也是種框架。
「想完成特別的目標,不是要做特別的事。想做特別的事,就要做好日常生活的小事。」——鈴木一朗
我認為光是塑造生活中的習慣就是很有自我紀律的事情,尤其成年離開原生家庭後,其實大多數人都無權叫你做你不願意做的事,很容易就會生出反抗和擺爛心理,然而過往所有的習性、經驗和所受的教育會成為影響你無意識中選擇與判斷的依據,人們可能不自知或不認為有關聯,有時等到行為發生時,才突然從自己的反應聯想驚覺自身的過往經歷。
「我一直對成年後可隨心所欲這件事感到不可思議,如果我們會限制小孩每天只能看一小時電視、打一小時電動,那麼大人更應該受到限制。人一直到死亡的那一刻,都需要接受教育。」
正因為成年後的我們,帶著過往孩童時期家庭生活的習慣經驗,重新建立成人後自己的生活習慣,更需要自我的規範。從離鄉自行租屋到與伴侶同居,也是在多年的摸索下來,才建立不會壓迫自己、也不會那麼在意他人眼光的生活習慣,小則如同作者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邏輯和模式,早上起床後做的事,就像儀式一樣按部就班地完成」,其實有些「習慣」也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信仰,例如我的早晨要從一杯日東的奶茶開始,要加上鮮奶,有自己的配比,那是只屬於我的晨間儀式。
「當你一整天都有空看書,你反而不會拿書出來看。人們老是想像如果有時間就去做某件事,其實有時候反而是因為時間太多,才無法做某件事。」
其實所有習慣都需要執行的意志,過往這些是成長中被要求的、視為理所當然的,或因為大事件轉機重新建立起來的。在無專職、居家工作的這幾年,一直想要整理過往作品、想要注重身體好好養生運動,結果我到去年才開始每天喝至少1.5L的水,飲料只喝3分糖,每天做45分以上的運動,非常現實的原因,源自身體的警訊,當被送過急診,醒悟歲月增長的一些道理後,我想每個人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大概都會遇到提示(或者是不得不過的坎),而那時候原本拖延的、以為不行的一切都充滿可能,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把握它然後持續下去,若錯過了希望也可安慰自己還不到時候或者沒有緣分吧。
這麼說來,也是我對書中法則沒有太多共鳴的原因,人生中總些有需要時機配合的事,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事難道就不是可能性的保留嗎?
然而我也認同作者對於做好準備態度的描述:
「天才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律地在固定時間工作,並堅持下去的人。」
我很喜歡伊莉莎白·吉兒伯特(Elizabeth Gilbert) 2009年在TED的演講
《創作力的培育Your elusive creative genius》。在《Eat, Pray, Love》爆紅後,她說很多人跟她說,你之後怎麼辦?你要怎麼寫出比這本更好的書?她以幽默的方式,敘述她對寫作的觀點,「若那是你能做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持續做下去,準備好等靈感降臨」,那是很詩意的去談論虛無飄渺的未知靈性,它就像需要你維持好你的信仰,準備好貫徹始終的儀式,然後靜待時機到來。
「要經歷過不斷的失敗,才能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缺點,所一定要記錄自己的失敗經驗。」
如同演講中她形容到露斯.絲彤(Ruth Stone)與靈感錯之交臂,非常美麗地形容那個「錯過的靈感」將會在山水間繼續尋找下個詩人。
重要的是回應自身,如同書中所說問題的本質不在問題本身,而是如何看待問題。若能坦然的接受失敗,這些累積會成就你的一部份,找到合適的方式,那些東西會成所理所當然的習慣,那時候不是因為意識、耐性而起,是自然而然存在的一部分。
「剛開始我只是整理家裡,後來覺得這樣不夠,我想要從各個層面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當我成功早起、開始上健身房,剛開始感受到極大的成就感,後來發現即使在家裡無所事事也很滿足。等到我可以輕鬆維持早起和運動習慣,我就想加大力度、增加負擔。養成某項習慣,就會想接著養成其他習慣。維持習慣可增加自我效能,讓自己更想養成新的習慣,如此一來,自我效能就能在各個層面帶來正面影響。」
其實本書到最後才談及我認為最觸動的核心,我相信作者經歷了「簡單生活」的實踐,應該是一段進行式的過程,而非維持一個靜止的生活態度,如同作者所進行的斷捨離是個過程,事物有汰換,才有捨棄而輕盈的放下。習慣的數量也不是定數,在生活中會有新養成的習慣,也會放下某些舊習慣,畢竟人生又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總得也保持生活中的彈性,思考維持與固守習慣的差異我想是作者從自身經驗實踐下對讀者的提醒。
「我相信不是所有人都想成為專家或是追求頂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極限。放棄代表『看清現實』,我不是單純的放棄,我只是看清自己的極限。」
然而讓我很感慨的是作者在本書最後所提的定位,如他一開始自述想以新的角度看待「努力」與「天份」,既像是自謙,又像是壓力下的克制,我想同樣擁有「成功的前一本書」的經驗下,作者大概也和伊莉莎白·吉兒伯特一樣經歷許多他人與自己的詰問,看清自己、劃地自限或認命的糾結,有著茫然與困頓的時刻,而那些生活經驗或者習慣約束會不會也成為了作者的枷鎖呢?
或許因為「比較」是人性不可切割的一部份,同時也是刺激成長的動力,然而我仍願我們在實踐生活信仰的同時,保留那些呼吸的空隙與詩意解釋的可能性,或許更能獲得成就感外的滿足、無意識的快樂。
賈伯斯問「如果今天是人生的最後一天,我想做什麼?」,佐佐木典士則改問:「如果今天可以不斷重複,我想過怎樣的一天?」
最後,在書中所提及的兩個提問,我想其實也是每個人對自己的提問,生活其實並不簡單,戲劇化的人生其實拆開也是一天又交疊著一天而來。而我想當每一天都滿足而充實,那些維繫或者建構生活的習慣也好、儀式也好,最終就像人生不可或缺的齒輪,而我想著那些大大小小相接的齒輪,其實就挺快樂的。
最後送上莫泊桑的《羊脂球》中經典的一段話給我自己,也給每個維繫自己生活信仰的人們,希望我們都從建構生活的日常中獲得一些「並不寂寞」的堅持。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的那麼美好,
但也不會像你想像的那麼糟。
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有時,我們可能脆弱的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2023.01.06記(2023.01.04閱讀)
—
衍伸:
一些關鍵字:
- 基石習慣(keystone habit)
- 雙曲折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或譯雙曲貼現)
- 心流(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