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無聲勝有聲的表達

從遊戲出發
中班的孩子,其發展階段已經從自我中心,逐漸發展到與友伴的關係。因此在課程活動的設計上,很適合讓孩子透過團體遊戲,來學習人我互動。
「遊戲」課程的進行脈絡是:1.老師選定「丟手帕」遊戲,讓孩子試玩過幾次,熟悉遊戲規則。2.清楚規則後,分成四組討論如何讓「丟手帕」遊戲變得更好玩,例如想要更動哪些規則,並記錄下來。
「丟手帕」遊戲的主角,當然就是手帕啦!我畫的是小女生的碎花手帕。
「丟手帕」遊戲的主角,當然就是手帕啦!我畫的是小女生的碎花手帕。
我進入中班教室這天,是要讓全班進行投票,從四組討論出的玩法中,選出其中一種來試玩(讓孩子參與分組討論與投票的過程,可以學習與人協商與調整自我)。

聲音一面倒
投票前,四種玩法的圖示說明已經製成了表格海報。我先為孩子說明四種玩法的差異,確認他們都清楚其他組別的玩法後,再以貼貼紙的方式來投票。
當我開始說明第一種遊戲玩法時,很多孩子都紛紛表示這種玩法很不好、很奇怪,說了很多它的缺點。
看到這些選民的情緒有點激動,我請他們稍微冷靜下來,不妨先聽聽原創者的設計構想,再下判斷也不遲。傾聽,也是學習人我互動中很重要的一環
(至於為什麼小朋友覺得第一種玩法很奇怪,因為這組設計的遊戲,除了使用手帕,還加入了三角鐵及響板兩種樂器。其實我覺得很在遊戲中加入音樂的元素,很有創意啊!很想聽聽看他們的構想。)
當我們正屏氣凝神,把目光都投注在第一組身上,想聽聽他們說點什麼時,現場卻一片寂然。幾經鼓勵,這些組員只是看著我們,沒有人願意發言。所以我接續說明完其他三種玩法後,就讓孩子們開始進行投票。
(後來,我透過帶班老師得知,第一組使用樂器的理由,是想要透過敲擊樂器,代表遊戲的開始。這樣的想法超棒的!)
貼貼紙投票進行中

令人意外的結局
最後在統計票數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高票當選的,居然是最不被看好、被批評得最多的第一種玩法!
一開始我懷疑是不是小朋友沒搞懂每種遊戲玩法的差異,所以才投錯票了?但在跟他們確認時,他們是很清楚的。
事後,我在腦海中回放他們投票前上課的畫面,浮現了幾個孩子的臉孔。剎那間,我明白了!那些不喜歡第一種玩法的,都是班上比較會表達意見的孩子。因為他們聲音大、會主動發言,所以我誤以為這就是多數人的心聲。
而喜歡第一種玩法的,都是平常比較安靜、不敢在眾人面前發表意見的孩子,但他們居然佔了班上的多數!

珍貴的收穫
這件事帶給我很大的啟發。雖然我們都知道,要讓每個孩子有表達的機會,但大多仍只局限於口語表達。
而對於不擅語言表達的孩子來說,如何提供更多元的管道,讓他們有展現自我的機會也同等重要。因為沒有說出口,不代表沒有想法、沒有意見
哪怕是他的眼神、動作**、藝術創作、穿著、興趣等…,其中所透露的訊息,都是他表達的方式。那些無聲的訊息,無時無刻都在說著:我喜歡什麼、我討厭什麼、我在意的是什麼...
在這堂投票課程中,我看見這些安靜的孩子,教室中的角落族,儘管只是藉由一張小小的貼紙,也在傳達著自己最真實的心聲。他們的喜好與想法,正是透過這種靜默無語的表達,才終於有機會被重視、被看見

**在這個班級中,有一個孩子阿光,至今仍無法說出正常的話語,但他的腦部發展是沒有問題的。那他如何表達呢?就靠著比手畫腳的方式。
雖然當老師的,在孩子還沒說出口前,大概早就猜到他需要什麼了,但仍會讓孩子們練習表達、學習與人互動。例如「請老師幫我打開水壺」,或是「我忘記帶餐具了,請老師借我」等等。
唯獨面對阿光時,我們會透過他發出的「ㄚㄚㄚ」聲音,知道他想跟老師溝通了,然後再參考他的動作,來理解他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