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之想要與需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如果說,獲得與付出形成了經濟活動,那麼驅使經濟活動的,是想要與需要。然而獲得與付出,會因為立場的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認知,想要與需要也是如此。
較需要的部分來看,顧客需要服務,商家需要賺錢;老闆需要讓商家存續以及自己的收入,員工則主要是需要自己的收入。
如果單單純純只看需要,其實一連串的交換,正常情況下大家可以各取所需。但是利之所驅,顧客想要獲得的高CP值的服務,商家想要獲得高業績;老闆想要商家存續更有保障,員工想要提高薪資或降低辛勞感。衝突,就很容易產生。
就營運風格來看,老闆與員工有越高的共識,那麼不論是更辛苦一點,或是更輕鬆一點,大家都能接受的話其實就沒什麼太大問題,只剩下與顧客的拉鋸戰。但是,當老闆與員工的共識還沒凝聚起來時,還不談對外,光是企業、公司內部就戰翻天了。
其實,從老闆的角度出發,很容易看到很多事情是需要的、理所當然的,像是員工自我提升、員工熱情投入、員工按時完成任務甚至更多等等。既然是需要的、理所當然的,就不會認為說這是想要的,所以當員工不能達成時,老闆會有這是員工問題的認知,但人才留不住將是更嚴峻的現實。
然而從員工的角度出發,自己是否要為了工作去提升能力、要為了工作投注多少熱情,其實都是想要的問題,而不見得是需要的;按時完成任務固然是基本的,但是否要超前進度,這也是想不想要的問題。當這些想要的問題,被視為基本的需要,一旦超出員工的承受程度,離開這家企業、公司就成了必然。
最能夠盡量達成雙方共識的方向,其實與教育有很緊密的關係。當人們越有能力去處理任務時(不論是老闆與員工),心力耗損就越少;而能力除了來自經驗累積,所受教育也至關緊要。所以求學階段,學的是脫離職場(甚至脫離生活)的學術理論時,那麼到了職場生涯自然就越辛苦;學的是能應用於職場的實用知識時,到了職場就越能乘風破浪。所以正如之前文章提到的,教育跟經濟從來就不是毫不相干的兩個系統!
avatar-img
9會員
72內容數
對於現狀的不滿,除了宣洩情緒,還能轉換為有邏輯的思考。針對軍事的部分,我們也不必完全遷就於現實,夢想一番又何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洗丹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俗話說「錢多事少離家近」,這句話大概只有「離家近」是老闆跟員工的共識,「錢」跟「事」根本是完全相反的。 只能說,營運風格要看是否能符合老闆與員工的共識。
從獲得與付出的關係來看,經濟活動可以寫成一個簡單的公式: 獲得-付出=真正純然的獲得 (或者是寫成:營收-成本=毛利) 然而,考慮到商家與顧客的立場不同,其寫成的公式自然不同: 商家售價-商家成本=商家利潤 顧客所得-商家售價=顧客利潤
顧客跟商家是對等關係,老闆跟員工是對等關係,可見得交易也好、組織也罷,對等關係都是很重要的課題。 顧客要獲得服務,所以付出金錢;商家要獲得金錢,所以付出服務。員工要獲得金錢,所以付出時間與心力與體力;老闆要獲得更多的時間與心力與體力,所以付出金錢。
經濟的本質可說是獲得與付出,或者說取與捨這看似對立,實則密不可分的完整體。 因為,為了活下來,人們需要獲得維生的資源,包含飲食、能安適睡眠的環境、能抵抗環境不利因素的用品,以及協助人們獲得上述資源的工具。 而為了獲得上述的資源、工具,人們就需要付出代價。
俗話說「錢多事少離家近」,這句話大概只有「離家近」是老闆跟員工的共識,「錢」跟「事」根本是完全相反的。 只能說,營運風格要看是否能符合老闆與員工的共識。
從獲得與付出的關係來看,經濟活動可以寫成一個簡單的公式: 獲得-付出=真正純然的獲得 (或者是寫成:營收-成本=毛利) 然而,考慮到商家與顧客的立場不同,其寫成的公式自然不同: 商家售價-商家成本=商家利潤 顧客所得-商家售價=顧客利潤
顧客跟商家是對等關係,老闆跟員工是對等關係,可見得交易也好、組織也罷,對等關係都是很重要的課題。 顧客要獲得服務,所以付出金錢;商家要獲得金錢,所以付出服務。員工要獲得金錢,所以付出時間與心力與體力;老闆要獲得更多的時間與心力與體力,所以付出金錢。
經濟的本質可說是獲得與付出,或者說取與捨這看似對立,實則密不可分的完整體。 因為,為了活下來,人們需要獲得維生的資源,包含飲食、能安適睡眠的環境、能抵抗環境不利因素的用品,以及協助人們獲得上述資源的工具。 而為了獲得上述的資源、工具,人們就需要付出代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財富的真正涵義 我們或許非常熱愛一份工作,但如果這份工作是別人安排給你的,或者你無法自由決定工作時間,那麼你可能會產生心理學家所稱的「對抗心理」。 人類天生渴望掌控自己的生活,因此,即使是你熱愛的工作,一旦變成了被迫進行的任務,你也會感到抗拒。 財富的價值在於提供選擇的自由。 當你不再希望受
【顧人是創業中最不該碰的事情】 昨天有個仲介,問我說我這邊一直有很多裝潢工程, 那為什麼我不開公司請員工呢? 通常會請人,就是因為可以做出時間槓桿, 也就是花錢,買他人的時間, 本來老闆只有一天24小時工作, 但是可以藉由花4萬買到別人的一天8小時 就可以做更多的案子,賺更多的錢。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生活中進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提供了一個有助於安排學習計畫的框架,並強調了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的概念。學習項目被分為補強、卓越與機會三個分類,讀者可透過這些分類來識別自身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與資源配置。此外,如何利用外部視野和專業協助,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也是文章的重要焦點。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財務自由看的是擁有多少金錢地位,還是在兼顧日常生活的同時,擁有時間的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 維持生活基本需要的金錢是需要。滿足個人欲望的物質生活是想要。 「需要」是生活的基本需求,食、衣、住此類基本的必須。「想要」是建立在獲取社會價值對成功所定義的表面價值。 努力工作,賺錢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及精
Thumbnail
每天在職場中奔波,我們常常會問自己一個問題:老闆到底想要的是什麼?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複雜,因為每個老闆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期望。然而,通過觀察和思考,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共通的特點,來理解老闆的期望,從而更好地滿足他們的要求。 老闆想要的關鍵要素 績效和結果: 達成目標:老闆最關心的是工作是否能夠
Thumbnail
所有的求,都是等待給人給予,包括請求與要求。 人是群居的動物,與人相處必然會出現請求或要求別人給予的狀況,而我們只是接受別人給予,還是我也做了等同的付出? 很多人會說我付了錢之類的話語,當然,這沒有錯,這是有形的給予,但對方給我們的,只有這樣嗎? 當對方給予我們服務,當下只有這些動作嗎?若是如
Thumbnail
1. 生產力經濟學,源自於Adam Smith國富論,但很可惜並無後人將其引申,普通經濟學理論太過強調需求的變化,卻忽視生產活動的變動段均衡價格及產出的影響。 2. 這個理論寫在這裡,作為後續投資理財的重要參考依據!
Thumbnail
公司讓員工拚命工作的原動力是金錢和人事。 想要變得比別人更偉大,想要更有錢。這並沒有錯,人的慾望層次;為了追求自我實現,在實現了全家溫鉋、子女教育支出無後顧之憂後,就會想要滿足更多的物質需求或支配慾,行有餘力,還會希望終老為自己留下一點本錢。而這些都能用人事晉升來完成。
Thumbnail
大家最常聽到供需由市場來決定,但是常常商業上卻不是這樣。 供需理論裡面:最重要就是需求與供給之間的關係。 在經濟學模型中用以決定市場的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Equilibrium]。 這個曲線模型的因果關係為價格(Price)是因、數量(Quantity)是果。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財富的真正涵義 我們或許非常熱愛一份工作,但如果這份工作是別人安排給你的,或者你無法自由決定工作時間,那麼你可能會產生心理學家所稱的「對抗心理」。 人類天生渴望掌控自己的生活,因此,即使是你熱愛的工作,一旦變成了被迫進行的任務,你也會感到抗拒。 財富的價值在於提供選擇的自由。 當你不再希望受
【顧人是創業中最不該碰的事情】 昨天有個仲介,問我說我這邊一直有很多裝潢工程, 那為什麼我不開公司請員工呢? 通常會請人,就是因為可以做出時間槓桿, 也就是花錢,買他人的時間, 本來老闆只有一天24小時工作, 但是可以藉由花4萬買到別人的一天8小時 就可以做更多的案子,賺更多的錢。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生活中進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提供了一個有助於安排學習計畫的框架,並強調了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的概念。學習項目被分為補強、卓越與機會三個分類,讀者可透過這些分類來識別自身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與資源配置。此外,如何利用外部視野和專業協助,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也是文章的重要焦點。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財務自由看的是擁有多少金錢地位,還是在兼顧日常生活的同時,擁有時間的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 維持生活基本需要的金錢是需要。滿足個人欲望的物質生活是想要。 「需要」是生活的基本需求,食、衣、住此類基本的必須。「想要」是建立在獲取社會價值對成功所定義的表面價值。 努力工作,賺錢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及精
Thumbnail
每天在職場中奔波,我們常常會問自己一個問題:老闆到底想要的是什麼?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複雜,因為每個老闆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期望。然而,通過觀察和思考,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共通的特點,來理解老闆的期望,從而更好地滿足他們的要求。 老闆想要的關鍵要素 績效和結果: 達成目標:老闆最關心的是工作是否能夠
Thumbnail
所有的求,都是等待給人給予,包括請求與要求。 人是群居的動物,與人相處必然會出現請求或要求別人給予的狀況,而我們只是接受別人給予,還是我也做了等同的付出? 很多人會說我付了錢之類的話語,當然,這沒有錯,這是有形的給予,但對方給我們的,只有這樣嗎? 當對方給予我們服務,當下只有這些動作嗎?若是如
Thumbnail
1. 生產力經濟學,源自於Adam Smith國富論,但很可惜並無後人將其引申,普通經濟學理論太過強調需求的變化,卻忽視生產活動的變動段均衡價格及產出的影響。 2. 這個理論寫在這裡,作為後續投資理財的重要參考依據!
Thumbnail
公司讓員工拚命工作的原動力是金錢和人事。 想要變得比別人更偉大,想要更有錢。這並沒有錯,人的慾望層次;為了追求自我實現,在實現了全家溫鉋、子女教育支出無後顧之憂後,就會想要滿足更多的物質需求或支配慾,行有餘力,還會希望終老為自己留下一點本錢。而這些都能用人事晉升來完成。
Thumbnail
大家最常聽到供需由市場來決定,但是常常商業上卻不是這樣。 供需理論裡面:最重要就是需求與供給之間的關係。 在經濟學模型中用以決定市場的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Equilibrium]。 這個曲線模型的因果關係為價格(Price)是因、數量(Quantity)是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