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國中會考國文科解題策略分析~(三)、修辭類分析歸納

      抱歉,該開學許多事物多頭紛雜,所以延遲了複習講義的更新。那我們就開始吧!
      根據近六年的的會考試題分析,幾乎很少純考修辭類型的考題,因此對於修辭這個知識點,只要把國中階段所學得的修辭(大致有15個),大致弄清楚概念即可;會考對於修辭的需求,近幾年應是偏重於「應用」,也就是在作文當中的應用,漸漸少於在選擇題中的測驗。
      現階段對於修辭的複習,不要拘泥於名詞和定義,而是要像記公式一樣來掌握內容;因此以譬喻為例,我不建議去背明喻、暗喻等名詞,而是從「簡易定義」的架構下去理解,譬喻法共有這些型態。因此我們可以發現,譬喻法的核心就在於形容物(A)。
    有一個特別的情形,就是俗稱「假譬喻」,表面上使用明確的喻詞(如、像、是……)、但實際上並不是譬喻;判斷準則就是一個核心概念:「譬喻法就是類別相同的事物來互相形容」,而假譬喻通常不會有具體的形容物。
      轉化法在實際應用面,呈現方式和譬喻相當類似,唯一的差別在於,譬喻法的主體與形容物的類別是相同的、而轉化法則是相反的;也就是說,譬喻法使用的是人形容人、物形容物,轉化法則是人形容物、物形容人,關於類別的辨認、是分辨兩種修辭差異的重要關鍵。
      在國中階段的映襯法,幾乎都是以「反襯」為主,大家只要注意兩種完全不同事物的並列,就可能是映襯法的使用。
      倒反就是故意把語意反過來表達,來呈現諷刺或幽默的修辭法。
      在國中階段的雙關法,幾乎都是以「諧音雙關」為主,只要特別注意這種類別即可。
      在國中階段,設問法三種都很常出現,其中要數「激問法」為最多;因此在判斷上,要特別注意作者是不是預設了與問題相反的答案,才能夠清楚判斷。
      誇飾法雖然性格鮮明,但部分同學會將誇飾與譬喻搞混;只要謹記,誇飾法基本上是「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的事」即可。
      借代法的備考重點並不在於分辨分類,而是在於這個名詞借代的「本義」為何,例如「帆」是借代為「船」、「杜康」是借代為「酒」;其次,一樣的名詞,也可能在不同的文章脈絡中,借代為不同的事物,例如:「紅顏薄命」的『紅顏』是借代為「美女」,但在「紅顏棄軒冕」中,則是借代為「少年」。然而,大部分的借代都有固定的套路,只要多搭配文句的閱讀、即可掌握。
      我一向習慣把類疊、排比和層遞放在一起並列,因為這三個修辭都有一個明顯的共同點:「重複」,正因為這個共同點、讓許多同學難以分辨,經常都只能用猜的。其實,這三者雖然類似,但重複的「內容」是不同的:「類疊」重複的是『字』、『詞』或是『子句』;「排比」重複的是『句型』、而且至少要有『三句以上』的重複;「層遞」基本上也是『句子的重複』,只是比「排比」要再多了『順序』的概念。
      對偶基本上不難判斷,就是句子的「格式整齊」;而「對仗」則是在「對偶」的基礎上,再增加了『平仄』的差異,通常是在文言文的韻文較會使用。
      這四個修辭幾乎不會在考試中出現,甚至幾乎不算在課程涵蓋的範圍內,因此只要瀏覽過、保留印象即可。
      修辭的價值並不是在選擇題的考出,而是作文的應用;因此同學對於修辭的準備,不要拘泥於定義、分類,只要能夠順利應用判斷即可。如果可以在作文當中順暢使用修辭,將可以為文章增色不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