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追隨熱情真的好嗎?《一流的人如何駕馭自我》讀書心得

運動選手在奧運中的表現振奮人心,去年東京奧運在台灣形成強大的觀賽潮,彷彿疫情中奧運能帶給我們許多正能量,我們對運動員的概念都是充滿熱情與健康的,也常常以運動家精神當作砥礪自己的一個方式,可是,運動員在比賽使用禁藥新聞更是層出不窮,為了贏得比賽而使用禁藥,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國排灣族舉重好手霸澤昂.依邦今年5月在全大運女子49公斤級比賽,三破全國紀錄摘金,達到亞運參賽標準,卻被中華運動禁藥防制基金會列入「運動員禁賽名單」,錯過今年亞運及明年巴黎奧運,原因是被驗出多種禁藥。
已經是頂尖的選手,為何需要為了追求更頂尖而使用禁藥呢?
其中的原因可能複雜,但《一流的人如何駕馭自我》中,作者布萊德與史提夫提出,「追隨熱情」從1970年代以來一直都成為各種勵志演講或大學生畢業演講的熱門主題,但只有勸人們追隨熱情是相當不負責的,甚至可能將人們推入深淵。為什麼身為麥肯錫顧問的布萊德.史托伯格(Brad Stulberg)與運動教練史提夫.麥格尼斯(Steve Magness),會講出如此的言論呢?在書中作者提出許多關於熱情與如何延續熱情的討論,我擷取出幾個受用的觀點:
  1. 執迷熱情:
來自於魁北克大學心理學學教授羅伯‧瓦勒朗提出的「執迷的熱情」,指的是受到成就、外在回報、結果驅使,更甚於受內在滿足推動的特定狀況,一旦將外在成就與如何看待自己綁在一起,必然有因走投無路而不擇手段的時候,譬如前段描述的運動選手使用禁藥的新聞、一心想成為合夥人而努力的律師,或是任何將自我認同與外在成就是唯一體的人們,都屬於執迷熱情,書中作者認為這是容易走入歧途,比較容易陷入焦慮、憂鬱、身心俱疲的狀態。
2. 和諧熱情:
一樣來自羅伯教授,相對於執迷熱情,和諧熱情屬於內在驅力,指的是致力於某件事是因為樂在其中,做這件事不是為了達成目的的手段,而是做這件事本身就是目的。也提到在挖掘熱情如果用一見鍾情式的方式去挖掘和諧熱情也不是正確的方式,而是需要刻意培養的,一見鍾情式的方式如同許多人都執著於做某件事的當下有強烈就感覺「就是這個!」,作者則認為較理想的方式是能從興趣出發,不見得會立刻有許多熱情湧現,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慢慢培養,才有機會能找到和諧的熱情(內在驅力),例如你今天寫作是因為你喜歡寫,而不是因為將來一定要出版一本書。
3. 專精心態:
培養和諧熱情的方法之一為專注當下,這也許是老生常談,書中有明確指出如何實踐,先設立目標,並將目標切成自己能力範圍內的小目標,接下來,好好專注於每一個小目標,時不時看一下原本的目標,這過程聽起來像老生常談,但其中有一個重點:專精心態的人自我衡量不會是達標與否,而是過程中有沒有好好奮鬥。
本書閱讀下來,我認為讓我受用的有以下幾點
  1. 作者將熱情分為內在外在驅力,這讓我在做每件事時,可以以這個為衡量出發點,譬如可以問自己:為什麼我想做這件事?因為成就?還是純粹自己想做?
  2. 對學生內在驅力的培養,教學多年,外在成就(學業成績)或多或少都成為大部分學生衡量自己是不是會學習的最大原因,但閱讀這本書後,我認為需要讓學生除了成績以外,能真正愛上學習本身。
  3. 執迷熱情與和諧熱情並非完全兩元對立:作者雖說執迷熱情容易讓人走向極端,但也不否認執迷熱情對引發人們熱情及向上趨力的功效,譬如我個人的運動習慣,一開始也是因為自己體態想變好(外在成就),經過每天進健身房運動後,雖還未達到理想身材,但已經體驗到運動的好處,如身體不再容易生病、體能變好、精神狀況佳、較容易維持正向心態等,也是自己個人對書中觀點的體會。
這本書適合想找到自己熱情,或是已經找到熱情卻不知道如何維持的人,追隨熱情其實不可怕,但是能找到由內而外的熱情趨力,才是豐富人生的關鍵。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