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高CP值的背後, 我們忽略了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CP值高逐漸變成大眾追求的風潮,購買商品的優先考量時 ,一開始,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付的錢能買到物廉價美、俗擱大碗的東西,這不是很棒嗎? 錢那麼難賺,本來就是要好好發揮價值啊!

可是在購買商品、服務時, 追求高CP值的背後, 是否壓縮了產品和服務的利潤? 在薄利多銷、以量制價的考量下, 公司能否長期經營?善待員工?有盈餘能開發更棒的產品與服務。

物廉價美背後能否維持品質穩定? 又犧牲了哪些堅持呢? 舉例來說: 為了大量生產,很多食品都改由化工合成原料來製造,純天然原料的食品少之又少。

那些運用有機肥料灌溉出的食材, 成本絕對高於化學施肥的食材, 賣相也無法匹敵。 而我們在購買食材時,高CP值為優先考量下, 長期犧牲掉的可能是我們的健康。

在郝慧川「跌倒沒關係,沒人看見就好」的CP值一文中, 主要是針對「工作」在探討人究竟要追求高價值?還是高CP值?

我想這會因為員工、公司、客戶的身份不同,而有所不同,在高品質與高CP間, 價格不應該是唯一考量,應做更全面的思考。

身為員工, 我們在完成工作之際, 應該培養自己有產出高品質產品的能力,只有苦勞沒有功勞、做很多事卻不是重要的事,這會讓你非常容易被他人取代。

身為公司,應對追求適當利潤,才能長治久安, 留下優秀的員工, 提升公司未來的競爭力。身為客戶, 不要一昧壓低價錢,想要用最低的價錢取得優秀的產品, 一分錢一分貨不是沒有道理的。

下次購買商品的時候, 不妨思考一下!

註:CP值(性價比):性能和價格的比例。

#郝慧川
#跌倒沒關係,沒人看見就好
#讀後心得

avatar-img
25會員
1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做你能做的, 別總是抱著遺憾過活!
一定有什麼是你能做的!
讓自己被看到,才能成就你想要的!
做你能做的, 別總是抱著遺憾過活!
一定有什麼是你能做的!
讓自己被看到,才能成就你想要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有感覺,在這物質豐富的現代,人們不必煩惱下一餐在哪時,心理開始追求更深層次的面向。而身為2024的創業者,一昧追求低價的結果是可能撐不過今年…
Thumbnail
提供價值高於價格的產品或服務,讓客戶感到物超所值,可以增加成交機會。除了提高價值、降低價格之外,提供一個折衷模式:由降低價格過渡到提高價值。另外也談到,客戶轉移服務的成本、削價競爭、對產品類別、行業差異的額外考量。
Thumbnail
偏向樂觀時可以接受較高的本益比,悲觀時則只能接受較低的本益比,所謂物美價廉,其中的計算價格的合理本益比隨時會改變,只有納入風險、考量安全邊際之後的價格,才可能會是物美價廉
Thumbnail
很多人把商業上的價值跟自己的價值劃上等號,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盲點 如果是商業上的價值很好衡量,就是有多少人願意為了你提供的「價值」付出多高的費用,這個「價值」就會轉換成為「價格」 越多人願意付費或者他們願意付出的費用越高,這個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就越高
台灣人買東西最追求CP值,用超值的價格買到好東西,相信人人都會很開心,現在的工作形態越來越多元,也有許多以前不曾出現過的行業冒出頭,一時間讓人眼花撩亂,也似乎越來越多人,不清楚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服務。
Thumbnail
很多人買東西時,你有沒有去懷疑過,所付出的價格是否「合理」?大多數的人總覺得商家賣給消費者的價錢就是「合理價格」,彷彿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定價標準。但William Poundstone在他的著作《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一書中,就探索了
Thumbnail
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中,提到一個觀點:顧客是自私且殘忍的。顧客只關心他們自己能從購買中獲得什麼,而不是賣家的成本或努力。這種自私的消費心態,對於設定價格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消費者很殘忍地只在乎他們付出的金額與得到的價值是否匹配,這一點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都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會。
Thumbnail
當我們談論價格時,其實是在探討一個深奧且複雜的概念,而不僅僅是數字的問題。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他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觀點:如果我們想要為我們的產品或服務設定一個高價格,那麼關鍵在於創新與獨創性。而當我們在探討如何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價格時,通常會談到「性價比」這個概念。 在性價比
Thumbnail
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作者提出,當價格差不多時,消費者往往需要一些特別的標準來做決定,比如獲獎經歷、非凡手路或用心研究的成果等。然而,大多數人往往把精力放在衛生、努力、技術、美觀這些小事上,期待著總有一天能被消費者認可和選擇。但事實是,這種寄望在「靠努力終會被大家看到」的想法,大
Thumbnail
昨天看到朋友有關CP值的Post文 CP值=性能與價格的比值 它看似是一個客觀要素 但評核CP值的,卻是本身就不太可以完全客觀的我們 我們在運用CP值的時候 能夠分辦出物有所值,還是物超所值嗎? 只想要物超所值本質上沒錯 每個人都會,包括我 但試想想,你的上司老闆 給你一份薪水,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有感覺,在這物質豐富的現代,人們不必煩惱下一餐在哪時,心理開始追求更深層次的面向。而身為2024的創業者,一昧追求低價的結果是可能撐不過今年…
Thumbnail
提供價值高於價格的產品或服務,讓客戶感到物超所值,可以增加成交機會。除了提高價值、降低價格之外,提供一個折衷模式:由降低價格過渡到提高價值。另外也談到,客戶轉移服務的成本、削價競爭、對產品類別、行業差異的額外考量。
Thumbnail
偏向樂觀時可以接受較高的本益比,悲觀時則只能接受較低的本益比,所謂物美價廉,其中的計算價格的合理本益比隨時會改變,只有納入風險、考量安全邊際之後的價格,才可能會是物美價廉
Thumbnail
很多人把商業上的價值跟自己的價值劃上等號,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盲點 如果是商業上的價值很好衡量,就是有多少人願意為了你提供的「價值」付出多高的費用,這個「價值」就會轉換成為「價格」 越多人願意付費或者他們願意付出的費用越高,這個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就越高
台灣人買東西最追求CP值,用超值的價格買到好東西,相信人人都會很開心,現在的工作形態越來越多元,也有許多以前不曾出現過的行業冒出頭,一時間讓人眼花撩亂,也似乎越來越多人,不清楚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服務。
Thumbnail
很多人買東西時,你有沒有去懷疑過,所付出的價格是否「合理」?大多數的人總覺得商家賣給消費者的價錢就是「合理價格」,彷彿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定價標準。但William Poundstone在他的著作《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一書中,就探索了
Thumbnail
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中,提到一個觀點:顧客是自私且殘忍的。顧客只關心他們自己能從購買中獲得什麼,而不是賣家的成本或努力。這種自私的消費心態,對於設定價格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消費者很殘忍地只在乎他們付出的金額與得到的價值是否匹配,這一點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都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會。
Thumbnail
當我們談論價格時,其實是在探討一個深奧且複雜的概念,而不僅僅是數字的問題。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他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觀點:如果我們想要為我們的產品或服務設定一個高價格,那麼關鍵在於創新與獨創性。而當我們在探討如何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價格時,通常會談到「性價比」這個概念。 在性價比
Thumbnail
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作者提出,當價格差不多時,消費者往往需要一些特別的標準來做決定,比如獲獎經歷、非凡手路或用心研究的成果等。然而,大多數人往往把精力放在衛生、努力、技術、美觀這些小事上,期待著總有一天能被消費者認可和選擇。但事實是,這種寄望在「靠努力終會被大家看到」的想法,大
Thumbnail
昨天看到朋友有關CP值的Post文 CP值=性能與價格的比值 它看似是一個客觀要素 但評核CP值的,卻是本身就不太可以完全客觀的我們 我們在運用CP值的時候 能夠分辦出物有所值,還是物超所值嗎? 只想要物超所值本質上沒錯 每個人都會,包括我 但試想想,你的上司老闆 給你一份薪水,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