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維持高效率的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本書我把它解讀成維持高效率的方法,為什麼這是重要的議題,你我或許能感受職場充斥各種挑戰,就算你想好好處理手上的工作,但總是有意料之外的事情纏著你,如何不要被這些事糾纏,作者提出一些論點可以參考。
我認為這本書的重點
這本書分為三大主題,分別是「成長方程式」、「事前準備」、「驅動使命」,首先來看「成長方程式」

壹、成長方程式

一、作者最先提到長盛不衰的秘訣是:壓力+休息=成長,他指出不分領域的創意奇才和菁英所採共同方式即為:
  1. 沈浸,也就是持續不斷的深度專注力,全心投入工作。
  2. 其次是沈潛,即是休息和恢復時間,完全不去想工作。
  3. 頓悟,靈光乍現的時刻,新創意突然出現且思維成長的時候。
二、剛才提到壓力+休息=成長,那麼如何善用壓力,作者先要我們觀察壓力是否有害要視劑量而定,因為壓力可以是正面,讓身體出現良性調整,壓力如果是負面,容暢導致身體受傷。
那麼什麼是「適度的壓力」?就是「勉強可以完成的挑戰」,本書指出就是當你腦中浮現出「我不可能辦到吧」的想法時,其實是你踏上正軌的信號,大腦只是想把你拉回熟悉的舒適圈。
所以當你覺得一件事覺得困難的時候,也正是你成長的開始。
不過為什麼大腦會想把你拉回舒適圈?作者說,人的思維分成兩種:系統一、系統二。
系統一:指的是大腦能夠快速的自動思考,通常是由本能和直覺所驅動,大腦在系統一狀態下,因為能量消耗少,是本來的預設思維模式,最明顯的時刻就是我們腦袋放空的時。
系統二:當我們認真思考問題,想要解決問題時,才會啟動系統二,由於系統二要做深度的分析,因此要耗費大量的精神,作者說到,要產生真正的學習就要動用系統二。
三、當我們知道產生真正學習要用到系統二,那麼要如何進行巧妙的刻意練習。
本書提到,專家養成的關鍵並非經驗,而是靠著刻意練習,練習什麼?頂尖高手會積極尋找「勉強可完成的挑戰」,並且全神貫注,一次只做一件事。
除了上述方法,「心態致勝」同樣重要,只要養成成長心態,相信努力就會帶來技能,就更可能接觸幫助成長的良性壓力,因此把學習視為挑戰,而非威脅,壓力就能成為良性的東西。
然而在高度專注下,適度休息是必要的,也是書中一直提到的,壓力+休息=成長,作者建議,在50~90分鐘密集工作之後,最好休息7~20分鐘,兩者輪流切換,可讓人維持顛峰表現所需的體力、心力和熱情。
三、更拚命不會更成功,因為高手不只比一般人更努力,也更擅長休息。作者除了建議密集工作後要適度休息,他也提搜尋內在自我的「正念冥想」,透過冥想掌握自己。
作者也建議另一種冥想方式「覺察冥想」,也可以稱它為「身體掃描」,把注意力從呼吸轉移到耳體各個部位,作者指出,這樣的覺察冥想對回復生理機能和激發創意都有幫助。
四、書中提到的方法,無非都是為了能讓大腦回歸平靜,得到好的休息,如果你對上面的方法不感興趣,書中也有其他休息方式可以試試。
(一)散步休息:每小時要散步2分鐘,就可以預防久坐帶來的許多不良影響。
(二)大自然的啟發:大自然本來就讓我們的心情變好,所以可以改變心情。
(三)社交恢復法:本書以運動員為例,融洽的運動後環境,尤其是可以和其他的運動員交談、說笑和關心彼此的環境,似乎對身體恢復及未來的表現有助益。
(四)睡眠和心智休息:睡眠不僅對知識的處理很重要,也影響我們如何解讀及記住情感經驗。作者建議,睡眠的邊際報酬率遞增。每天睡7~9小時效果最大。
(五)長時間休息:為期七到十天的休息對動力、幸福感、健康的正面效益,可持續長達一個月。所以有時候記得要給自己放長假。

貳、事前準備

當我們知道原理後,接下來就是進入實作,首先要讓身心就位的最適習慣。這樣的習慣可以讓人產生一種特定心理狀態,稱為「化境」
當進入「化境」,你就會很享受過程,不會感覺時間的流逝,為自己設計「最適」的習慣並反覆施行儀式感,「化境」就有可能因此產生。
要產生化境,特別是要投入解題或是進行創意活動之前要先讓大腦暖機,也就是讓自己有一種好心情,這有助於提升表現。
當大腦暖機外,還要為營造合適的氛圍,書中提到,「別等謬斯女神出現」,你的任務是確保繆斯女神知道你每天固定時間就在那裡,她要是知道你在那裡,他一定會出現。
意思是靈感,並非被動等待降臨,相反的要打一個「自己的空間」,在裡面做最重要的工作。
當了解要設計最適習慣,讓每一天都有固定的讓靈感來到的時刻,你就要好好管理每一天,凡事從簡,原因是專注做一件事其實很耗腦力,因此把與實現計劃以外的事情變成例行常規,比如說天天穿一樣款式的襯衫,以減少大腦去思考要穿什麼,讓思考的時間拿去想更重要的事。
另外,除了管理你的每一天外,選擇朋友也是一個重點,我們從社交圈感染到情緒,會促成特定的行動和行為,作者指出,有研究顯示,如果你的朋友變胖,你跟著變胖的機會大增到57%。想辦法創造一個相互支持抈氣的主交圈,讓自己身處在正能量的環境中。
以上的準備都能讓你自己保持在顛峰,然而要一直保持顛峰,身體力行,持之以恆是關鍵,書中提到,頂尖高手不是永遠表現一流,但他們擅長始終如一,也是一種「恆毅力」。
能有超過常人的恆毅力,往往來自「內心」深處的力量,作者認為頂尖高手遇到困難仍勇往直前,有時候是為了一個目標,是比自己還偉大的目標。

參、驅動使命

剛才提到頂尖高手往往有一個比自己還偉大的目標,作者認為這是一種超脫自我,他還說少想點「自我」是讓自己精進的有效良方,書中也提到,運用使命感的力量可以克服恐懼和疑慮,甚至使命感可以減少人們的倦怠感,因此,下次當你面對可怕的挑戰,有放棄的念頭,你可以回想當初做那件事的初衷是什麼,如果答案是「為了別人或為人大我」,反而更有機會奮力挺進。
若是做這作事單純只是工作,沒有更偉大的目的也沒關係,你不用抽離當前的工作,你只需要另一種的轉換方式,包括做義工或是指到後輩,重點在於幫助他人,幫助他人可以啟動大腦的獎勵和愉悅中心,這不僅能讓自己心情變好,也可以幫自己把正向情緒和初衷重新連結起來。
作者指出,人生的真諦必須在世界中尋找,而不是在個人身上或是內在心靈中尋找,這個意思是,身而為人,永遠在指向或是導向某事或某人,一個人可以藉由致力實踐某個理念。
我對書中一段話特別有印象,所謂的自我實現,不是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原因很簡單,你愈拚命追求它,愈得不到。換句話說,「自我實現」只有在「自我超越」之後才有可能成真
經常提醒自己,自己的使命是什麼,可以產生很大的效益,所以在生活中實踐使命,是最有效提高表現、活力和健康的方法。
於是。我開始寫字是對生活、閱讀的感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於是。我開始寫字 的其他內容
這世界有天才嗎?一定有,但只有天才才能創造頂尖嗎?作者不必然這麼認為,不過他也發現到為什麼有些人有某些領域有不可思議的過人表現?一般人能不能達到? 作者認為,當然可以,書中指出,我們對自己的掌控力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只要「投注足夠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練習」。 一、邁向專家之路---要有目標的練習,而有目
你想成功?那麼你就要學習如何深度工作,而不是一心多用,作者提到成為這個時代的贏家需有二個成功要件: 1、快速精通專業技術的學習能力 2、在品質和速度上達到高水準的生產能力。 原因是科技日新月異,很多數位工具可能一夜之間變成流行,如果要在短時間精通某項事物,就需要高度專注,例如我在學數位行銷,行銷工具
一個人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擁有堅持? 我承認我做事常三分鐘熱度,所以好奇為什麼人可以堅持到底?本書說要有恆毅力的人就 要培養興趣丶練習丶目的丶希望,並且打從心裡相信可以實現願望,要讓一個人「相信」是不容易的事,到底要怎麼相信和堅持,是我對本書的好奇? 你願意愛一件事 愛一輩子?熱情是實現恆毅力的要素 本
這世界有天才嗎?一定有,但只有天才才能創造頂尖嗎?作者不必然這麼認為,不過他也發現到為什麼有些人有某些領域有不可思議的過人表現?一般人能不能達到? 作者認為,當然可以,書中指出,我們對自己的掌控力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只要「投注足夠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練習」。 一、邁向專家之路---要有目標的練習,而有目
你想成功?那麼你就要學習如何深度工作,而不是一心多用,作者提到成為這個時代的贏家需有二個成功要件: 1、快速精通專業技術的學習能力 2、在品質和速度上達到高水準的生產能力。 原因是科技日新月異,很多數位工具可能一夜之間變成流行,如果要在短時間精通某項事物,就需要高度專注,例如我在學數位行銷,行銷工具
一個人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擁有堅持? 我承認我做事常三分鐘熱度,所以好奇為什麼人可以堅持到底?本書說要有恆毅力的人就 要培養興趣丶練習丶目的丶希望,並且打從心裡相信可以實現願望,要讓一個人「相信」是不容易的事,到底要怎麼相信和堅持,是我對本書的好奇? 你願意愛一件事 愛一輩子?熱情是實現恆毅力的要素 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追求卓越表現的過程中,如何平衡訓練與休息的重要性。許多頂尖高手明白,善用壓力、採取巧妙的刻意練習策略和有效的休息方式是成功的祕訣。同時,設計合適的生活習慣以及確認內在驅力也能幫助個人達到最佳狀態。透過這些方法,無論你是專業人士或是業餘愛好者,都能提升自己的表現並長期保持最佳狀態。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面試時的緊張情緒常常讓人倍感壓力。本文分享如何透過正念練習和呼吸法來放鬆心情,克服面試焦慮。
Thumbnail
人人都想當勝利組,想在各方面都有高效表現。 本書分別提到的是成長方程式,分享長盛不衰的秘訣,以及善用壓力,及巧妙的刻意練習。也點出一個觀念:壓力+休息=成長,這是作者一直提及的觀念。也分享如何在邁向巔峰之前該做的事前準備,然後驅動使命邁向巔峰。 成長方程式:壓力+休息=成長
Thumbnail
最近看了《向上生長》這本書,讓我對處理拖延的事有感。對於拖延,常常很容易犯的毛病是責備自己為什麼這麼懶惰?但實際上,大家或許也知道拖延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懶惰。 在說明克服拖延的方法之前,先來說作者對訓練技能的看法。對於訓練技能,作者認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為:舒適區,訓練區和挑戰區。所
Thumbnail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這本書的作者Chris Bailey 提到生產力三要素:「專注力、時間、精力」。時間是固定的,無法被管理,重點是意識到自己怎麼使用,確保那些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優先進行。精力可以透過運動、睡眠、飲食、放鬆技巧來改善。專注力則可以透過正念的方法來提升。
Thumbnail
要完成長時間、長距離的活動,到底需要的是足夠的賽前練習,還是其實有其他方式可以輔助,或是更為關鍵?作者在書裡面探討了所有從生理層面可以影響的部分,也包括要如何去教育大腦,進行心智訓練、強化心理素質,以達到個人想要的成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追求卓越表現的過程中,如何平衡訓練與休息的重要性。許多頂尖高手明白,善用壓力、採取巧妙的刻意練習策略和有效的休息方式是成功的祕訣。同時,設計合適的生活習慣以及確認內在驅力也能幫助個人達到最佳狀態。透過這些方法,無論你是專業人士或是業餘愛好者,都能提升自己的表現並長期保持最佳狀態。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面試時的緊張情緒常常讓人倍感壓力。本文分享如何透過正念練習和呼吸法來放鬆心情,克服面試焦慮。
Thumbnail
人人都想當勝利組,想在各方面都有高效表現。 本書分別提到的是成長方程式,分享長盛不衰的秘訣,以及善用壓力,及巧妙的刻意練習。也點出一個觀念:壓力+休息=成長,這是作者一直提及的觀念。也分享如何在邁向巔峰之前該做的事前準備,然後驅動使命邁向巔峰。 成長方程式:壓力+休息=成長
Thumbnail
最近看了《向上生長》這本書,讓我對處理拖延的事有感。對於拖延,常常很容易犯的毛病是責備自己為什麼這麼懶惰?但實際上,大家或許也知道拖延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懶惰。 在說明克服拖延的方法之前,先來說作者對訓練技能的看法。對於訓練技能,作者認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為:舒適區,訓練區和挑戰區。所
Thumbnail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這本書的作者Chris Bailey 提到生產力三要素:「專注力、時間、精力」。時間是固定的,無法被管理,重點是意識到自己怎麼使用,確保那些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優先進行。精力可以透過運動、睡眠、飲食、放鬆技巧來改善。專注力則可以透過正念的方法來提升。
Thumbnail
要完成長時間、長距離的活動,到底需要的是足夠的賽前練習,還是其實有其他方式可以輔助,或是更為關鍵?作者在書裡面探討了所有從生理層面可以影響的部分,也包括要如何去教育大腦,進行心智訓練、強化心理素質,以達到個人想要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