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家族》經典日影中的城市與鄉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是一篇之前第一次寫播放清單的時候整理的內容了。出發點是《生存家族》,導演是矢口史靖,這是一部2017年的舊電影了,所以現在不難在串流上看的,雖然當時網飛看完就下架了,現在遠傳friDay、MyVideo、HamiVideo和Disney+都看得到,相信也已經很多人都看過了。其實關於這位導演一般對他的作品最熟悉的應該還是《水男孩》、《搖擺女孩》、《WOOD JOB!哪啊哪啊神去村》。一如這幾部片一樣,《生存家族》很幽默,這幾部片都有著類似的模式和質感,其中我特別想要講的是日本電影裡面的城鄉對比。

日本現代化的歷史

我私下常提到我對於日本電影裡面的城鄉對比很感興趣,其中像是《神去村》就是非常典型的城鄉對比,《生存家族》也有著類似的命題。在這之前,我們得要先回顧一下日本的現代化歷史。
有陣子對於電影中的空間研究很有興趣,那時開始,我一直認為在日本電影中常見到以城市象徵現代化的日本(形式、物質上與國際接軌的現代日本),以鄉間象徵傳統日本(文化、價值觀與傳統傳承的傳統日本)。而主角在電影中的成長則是在經歷這兩種空間的經驗上受到衝擊,產生衝突,並從中取得平衡建立新的自我認同。
時間回到十九世紀初,日本幕府鎖國,當時中國的清朝政府也是類似的狀況,面臨西方的殖民主義和相對先進的科技,為了不受影響而選擇在文化和知識上完全不和其他國家接觸,只保留和東亞大國的最低限度交易。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黑船事件(1854年),美國向日本政府展示自己的科技優勢,逼迫日本開港,並連帶發動了明治維新。
相對於當時被大大打擊的清政府,日本發現大中華文化並不再是主流,於是從黑船事件到明治維新帶來了「脫亞入歐」的發展,相反於清政府的中體西用保留了大中華文化的核心,日本朝向完全歐化發展。
日本快速地工業化、現代化,1872 年開通了東京新橋到橫濱的第一條蒸汽鐵路,日本從以一個以水運為核心的國家轉入全新的運輸模式。從此鐵路成為日本現代化的象徵,也是日本文化當中連結所有城市的必然元素。這半世紀之間不論從文化、制度、生活習慣甚至服裝上都完全改變。這時候的日本快速成長為全亞洲第一個現代化的國家。
1872 年開通了東京新橋到橫濱的第一條蒸汽鐵路
於是問題就來了,隨著歐美的文化和知識進入日本,日本也與其他大多數當時受到歐美影響的國家一樣開始思考民族主義。『誰是日本人?』這個問題就浮現了。換言之,雖然你可能父母都是日本人,你在日本出生長大,可是你的日常生活,你吃的是西式的早餐,穿的是西式的禮服、聽廣播、看電視、搭火車,甚至你如果接受了歐美的價值觀,漸漸就會失去身為日本人的本質。所以明治維新的同時,日本在教育上非常強調傳統的價值觀、宗教、政治立場,以維持日本在與外國競爭的時候,國民仍有足夠的忠誠度並且延續傳統日本文化。這在後來進一步成為軍國主義,並與當時的種族民族主義埋下二戰的因子。二戰後,由美國介入又再一次調整了這個價值觀,不過這邊先不提了。
總而言之講這麼遠就是要提一件事情,當代日本民族是這兩者的合併,擁有西方現代知識、保有傳統價值。然而這兩者仍是衝突的,尤其是在二戰後,當代普世價值挑戰傳統價值的時候,日本傳統價值和民族認同的調整一直都是個很大的問題。

日本電影的城鄉命題

因此產生了城鄉命題。(我終於寫回來了)城鄉命題簡單來說我認為就是主角在現代化的城市當中,因為在城市文化的衝擊下而迷失,透過回到鄉下重新面對傳統日本價值,找到自我認同,再帶著成長後完整的自己回到全球化的城市當中。這樣的命題很常見,而且有趣的是,通常這兩者之間是以鐵路連結的,正反映了日本現代化的過程。熟悉日本電影的人想必此刻已經有一些畫面了。
這邊如果上面這段很抽象沒有畫面,你可以想像一下為人熟知的《神隱少女》,千尋從現代社會,在搬家的時候進入到一個被遺忘的火車站,穿梭進入神隱的傳統日本神話世界(宮崎駿在書中提到這就是整個日本的縮影),在裡面忘記自己直到找到自己的身分,透過海原電鐵找回平靜的自己最後回到現實。
還不夠的話,想像一下比較近期的《你的名字。》,男主角在東京生活中感到麻痺,因為要找尋自己失落的另一半,為此一行人來到了鄉下,透過重新認識已經消失的記憶中的鄉間小村(一個充滿神話儀式的傳統小村),找到像是靈魂遺失的另一半的女主角,兩人重新獲得身分回到現實東京。
或是《神去村》當中,不論小說版還是電影版,男主角都是找不到自己在現代社會環境下的定位,搭上火車來到偏遠的林業小村,重新社會化學習融入一個傳統的日本林業社會,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自己。值得一提的是,在《神去村》電影版當中有個小地方,電影開始的時候你會看到主角從轉搭好幾次的火車,最後來到一個沒有大眾交通、必須搭乘私人汽車的地方,甚至手機都收不到訊號了。用這來告訴大家:他到了一個鳥不啦嘰的偏鄉小村。在日本電影當中,你很常看到類似的橋段——搭乘新幹線象徵著前往或離開大都市而且距離很遠、若是搭乘一兩小節的普通車表示已經在相對鄉下的地區、若是搭不到火車必須轉搭巴士就是神祕的偏鄉了。鐵路作為日本電影中的空間元素也很值得去思考。
當然,以鐵路作為空間象徵的電影很多,各國電影中都不難看到,如果有人想看我再找時間針對鐵路寫一篇。

從現代『退化』到傳統的過程

《生存家族》當中也有著和《神去村》相似的命題,當以電力為核心的現代文化崩壞的時候,通勤電車先停了,機場關閉了,你可以看到城市陷入失序,價值觀受到挑戰。所有熟悉的城市日常都因此而變調,所有器物和空間都產生了性質上的改變。於是主角一家人開始踏上尋找「生活下去的方式」的旅程。從城市的核心移動到城市的周遭,最後走向鄉村。
不例外地,最後離開城市的辦法,你猜用了什麼交通工具?
當然,走向鄉村不只是一種故事發展的巧合,也是一種必然,在這段旅程當中,他們必須面對重新調整生活形式,從現代較為疏遠的小家庭關係,慢慢回到必須彼此依靠的傳統家庭關係,接下來是與鄰里的關係(即使它們實際上是在流浪),從城市中彼此陌生、競爭、衝突,到避難所共同求生的鄰里關係,到最後回到鄉間的共生關係,就像是回溯傳統價值一般,主角一家人被迫必須慢慢重新回到父執輩的鄉村生活,重新建立起面對生活的方式,並在這個過程當中克服每個人的缺陷成為更好的一家人。
不過寫到最後也難免感慨,日本在這樣的故事當中,除了宮崎駿向來很重視以女性主角去發展之外,大多數這樣的故事都還是以男性角度去出發,《你的名字。》是由男主角去找消失的女主角,並透過男主角找回她讓她回到現實,甚至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某種程度上在電影中是將女主角描述為男主角遺失的那一塊,她是逝去的平行時空。《神去村》的小村除了原本就是父職子繼的林業文化外,故事中還是一個非常重視陽物崇拜為宗教的小村(原作小說就有,但是沒有電影版這種方式強調),電影中高潮片段完全是以陽物崇拜作為趣味的來源。《生存家族》不例外地,非常強調父子連繫、父承子繼這一件事情,劇中設定初期在家庭當中失能的父親慢慢取得家人的信任外,兒子則在這個過程中獨立擔起家庭核心,遇見的兩個農村家庭也都明顯是父權的體制。相較之下,媽媽和女兒在劇中幾乎都是只有喜劇作用的輔助角色,也很符合傳統刻板印象。或許這也反應了日本文化當中在性別這一塊,繼承了傳統父系社會而無法捨棄的問題。
avatar-img
21會員
33內容數
看書、看電影,在二十一世紀爆量流通的資訊下,尋找一個適合你我的棲足之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issa 就是貓。 的其他內容
網飛前幾天推出了荒野求生《終極生還組》,英文直譯的片名「Outlast」意即撐得比別人還要久。然而,這齣節目播出後很快就引發了爭議,國外評論甚至寫道:「這齣劇中出現了實境節目史上最壞的壞人。」
《我是千尋》從預告片出來的時候就有種非常吸引我的氛圍,終於等到它上線一睹為快。這部片是同步和日本一起上映的,其實很希望能在電影院看。有村架純在這部片中交出非常棒的表現,很值得細細品嘗的一部片。
《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在網飛上線了,這個看起來像是輕小說的標題,實際上確實是來自小說改編的故事,但是可不是什麼手機掉了帶來的美好故事,而是一場非常寫實的科幻驚悚作品。
《尋找身體》終於上網飛了。這個故事從整整十年前發展至今,去年底在日本上映,電影版改編給了一個很神奇的版本,如今終於可以在網飛看到這部由橋本環奈主演的恐怖片了,但是,它真的是恐怖片嗎?
網飛前幾天推出了荒野求生《終極生還組》,英文直譯的片名「Outlast」意即撐得比別人還要久。然而,這齣節目播出後很快就引發了爭議,國外評論甚至寫道:「這齣劇中出現了實境節目史上最壞的壞人。」
《我是千尋》從預告片出來的時候就有種非常吸引我的氛圍,終於等到它上線一睹為快。這部片是同步和日本一起上映的,其實很希望能在電影院看。有村架純在這部片中交出非常棒的表現,很值得細細品嘗的一部片。
《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在網飛上線了,這個看起來像是輕小說的標題,實際上確實是來自小說改編的故事,但是可不是什麼手機掉了帶來的美好故事,而是一場非常寫實的科幻驚悚作品。
《尋找身體》終於上網飛了。這個故事從整整十年前發展至今,去年底在日本上映,電影版改編給了一個很神奇的版本,如今終於可以在網飛看到這部由橋本環奈主演的恐怖片了,但是,它真的是恐怖片嗎?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從賢三那裡得知,我有幾個「台灣人沒有,只有日本人有」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聽完覺得神奇,想跟訂閱制的大家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是「日系體質」。 首先第一個,我從小到大都不喝水。 記得過去為督促自己,在 IG 發起我要天天喝水的事,但這個習慣沒有堅持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發現自己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你知道嗎?光統計 2019~2025 年,日本郵局的年賀狀印刷數量就超過 500 萬張,可說是非常可觀!雖然近年來,年輕人大多透過手機貼圖、SNS 訊息傳達新年祝福,但對於公司行號、長輩或是喜歡手寫溫度的人來說,每年寄年賀狀給廠商客戶、朋友同事仍是非常重要的傳統。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從賢三那裡得知,我有幾個「台灣人沒有,只有日本人有」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聽完覺得神奇,想跟訂閱制的大家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是「日系體質」。 首先第一個,我從小到大都不喝水。 記得過去為督促自己,在 IG 發起我要天天喝水的事,但這個習慣沒有堅持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發現自己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你知道嗎?光統計 2019~2025 年,日本郵局的年賀狀印刷數量就超過 500 萬張,可說是非常可觀!雖然近年來,年輕人大多透過手機貼圖、SNS 訊息傳達新年祝福,但對於公司行號、長輩或是喜歡手寫溫度的人來說,每年寄年賀狀給廠商客戶、朋友同事仍是非常重要的傳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御宅文化源自日本,主要受到動漫、漫畫、電子遊戲等流行文化的影響。御宅文化不僅提供娛樂,更是一個能夠提供情感支持和社會連結的特殊社群。此文化在全球迅速擴展和發展,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對現代社會產生積極影響。
Thumbnail
時代巨輪的轉動從不曾為誰而停下來,在這徐徐而行的時光歲月中,總會有著一波波的坎坷顛頗,有人懷念過去的安逸,有人乘著勢頭竄起,也有人選擇下車逃避,今天想來聊聊一部關於對抗固有體制、檢討父權價值的議題型電影,日本松竹映畫於1954年上映,由導演木下惠介編劇、監督指導的電影,"女之園"。
Thumbnail
身為一個資深的宮崎駿影迷,我對《千與千尋》中那些場景記憶猶新。 當我第一次踏上九份老街時,整個人彷彿置身於動畫世界中一般!這條蜿蜒曲折的老街道坐落在臺灣新北市,曾經是一個熱鬧的煤礦小鎮。 如今,它已成為宮崎駿取景的聖地,吸引著我這樣的影迷朝聖。
Thumbnail
作者從一位身在異鄉的女性經歷切入幕府末期的江戶,比起課本上的日本年代記事,更能理解當代從上至下的運轉邏輯。主角的經歷描繪出日本幕府末期大城市與鄉村地區的生活樣貌,及天皇都與江戶城、藩屬國的文化差異。書中也加入國際情勢的說明,讓讀者得以窺視19世紀東亞的發展,及開啟一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區的始末。
Thumbnail
對未來茫然無助的兩人,失去面對人生勇氣的男人跟著女人來到了一座橋頭,橋上大大的招牌寫著"洲崎天堂"。 今天又要來介紹一部冷門,但卻非常好看的電影,"洲崎天堂赤信號",或翻譯成"洲崎天堂紅燈區",是的,我又要來介紹紅燈文化的電影,大家一定會這麼認為,但並不是,這不是一部描述紅燈區生態的電影,充其量片
Thumbnail
前幾年日本大河劇,很多以戰國或江戶時代為背景,因為是戲劇,所以能一下從這個A點轉到這個B點的畫面,但仔細想想這兩個地方,光搭新幹線就要1小時。以前的人沒有新幹線,就算騎馬也是要花一段時間,那平民應該只能走路,還有以前的人要去四國走遍路或是去伊勢神宮參拜也是用走路,那是走那裡的路? 於是開始尋找答案
Thumbnail
日本近年來因為高齡化、少子化加上鄉村人口外流,許多非都市地區不論是勞動人口和遊客數量都逐年減少,連帶使得地方的各種產業變得蕭條,大部分是收入銳減,有些甚至完全沒落,從人們的腦海中消失,不再被記得。 為了拯救地方的觀光,中央與地方政府和許多民間團體都開始了地方創生計畫,為當地觀光進行行銷和推廣,
Thumbnail
日本在七、八十年代有很多好的導演,比如導演過「華麗一族」的「山本薩夫」。 他的電影喜歡講訴真實的日本社會的問題,比如「阿西們的街」。 「阿西」是英語零件的外來語表述。在現代工業社會中,因為分工合作,所以,大企業周圍,有很多的中小企業為大企業提供零部件生產服務。但是,在剛崛起的時候,競爭非常激烈…
Thumbnail
第二次實習,我選擇到日本神奈川。在這裡的感受到的文化衝擊,幾乎每天都讓我不小心脫口而出「這果然就是日本人啊!」我的生活圈離東京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然而,這並不影響這裡的人們擁有跟東京人相似的性格:謹慎、精緻且難以親近。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御宅文化源自日本,主要受到動漫、漫畫、電子遊戲等流行文化的影響。御宅文化不僅提供娛樂,更是一個能夠提供情感支持和社會連結的特殊社群。此文化在全球迅速擴展和發展,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對現代社會產生積極影響。
Thumbnail
時代巨輪的轉動從不曾為誰而停下來,在這徐徐而行的時光歲月中,總會有著一波波的坎坷顛頗,有人懷念過去的安逸,有人乘著勢頭竄起,也有人選擇下車逃避,今天想來聊聊一部關於對抗固有體制、檢討父權價值的議題型電影,日本松竹映畫於1954年上映,由導演木下惠介編劇、監督指導的電影,"女之園"。
Thumbnail
身為一個資深的宮崎駿影迷,我對《千與千尋》中那些場景記憶猶新。 當我第一次踏上九份老街時,整個人彷彿置身於動畫世界中一般!這條蜿蜒曲折的老街道坐落在臺灣新北市,曾經是一個熱鬧的煤礦小鎮。 如今,它已成為宮崎駿取景的聖地,吸引著我這樣的影迷朝聖。
Thumbnail
作者從一位身在異鄉的女性經歷切入幕府末期的江戶,比起課本上的日本年代記事,更能理解當代從上至下的運轉邏輯。主角的經歷描繪出日本幕府末期大城市與鄉村地區的生活樣貌,及天皇都與江戶城、藩屬國的文化差異。書中也加入國際情勢的說明,讓讀者得以窺視19世紀東亞的發展,及開啟一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區的始末。
Thumbnail
對未來茫然無助的兩人,失去面對人生勇氣的男人跟著女人來到了一座橋頭,橋上大大的招牌寫著"洲崎天堂"。 今天又要來介紹一部冷門,但卻非常好看的電影,"洲崎天堂赤信號",或翻譯成"洲崎天堂紅燈區",是的,我又要來介紹紅燈文化的電影,大家一定會這麼認為,但並不是,這不是一部描述紅燈區生態的電影,充其量片
Thumbnail
前幾年日本大河劇,很多以戰國或江戶時代為背景,因為是戲劇,所以能一下從這個A點轉到這個B點的畫面,但仔細想想這兩個地方,光搭新幹線就要1小時。以前的人沒有新幹線,就算騎馬也是要花一段時間,那平民應該只能走路,還有以前的人要去四國走遍路或是去伊勢神宮參拜也是用走路,那是走那裡的路? 於是開始尋找答案
Thumbnail
日本近年來因為高齡化、少子化加上鄉村人口外流,許多非都市地區不論是勞動人口和遊客數量都逐年減少,連帶使得地方的各種產業變得蕭條,大部分是收入銳減,有些甚至完全沒落,從人們的腦海中消失,不再被記得。 為了拯救地方的觀光,中央與地方政府和許多民間團體都開始了地方創生計畫,為當地觀光進行行銷和推廣,
Thumbnail
日本在七、八十年代有很多好的導演,比如導演過「華麗一族」的「山本薩夫」。 他的電影喜歡講訴真實的日本社會的問題,比如「阿西們的街」。 「阿西」是英語零件的外來語表述。在現代工業社會中,因為分工合作,所以,大企業周圍,有很多的中小企業為大企業提供零部件生產服務。但是,在剛崛起的時候,競爭非常激烈…
Thumbnail
第二次實習,我選擇到日本神奈川。在這裡的感受到的文化衝擊,幾乎每天都讓我不小心脫口而出「這果然就是日本人啊!」我的生活圈離東京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然而,這並不影響這裡的人們擁有跟東京人相似的性格:謹慎、精緻且難以親近。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